清風至,白露生!

2021-01-09 窗外海棠

卷首語:不覺間,秋意更濃,今天已經白露了。

早上的風凉凉的,葉子上的露珠隱含著霧氣,周遭的花草沒什麼不同,卻多了許多凝重。

是不舍嗎?這麼好的溫度開始了倒記時;是珍惜嗎?自己從初春開始的努力終於有了成績。

但,節氣的變化,卻讓一切順延而至。

01

人生這場盛宴,本就五味俱全。

我們從出生開始,每走一步,對生活的理解加深一層。兒時,委屈難過會哭會喊,一個不痛快會把原因找出來;大了,傷多了,痛多了,似乎懂事了,越來越沉靜,總是大方得體,無怨無嗔。因為我們明白:在這條路上,鞋磨破了可以換,但路必須自己走;喜可與人分享,但苦只能自己扛。

人生不易。不僅要學會善意的理解別人的冷漠和刻薄,更要懂得珍惜和善待別人的熱情和寬厚。聽命於自己的情緒,是一种放縱;無視於情緒,是一種麻木;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是一種穩重。存在的必然合理,走過溝坎,才是平地。

02

人之所以累,是因為越來越不會做真正的自己。

人活於世,真正的心境是:丟掉什麼,也不能丟掉交往的真心;輸掉什麼,也不能輸掉鮮紅的良心,頂天立地做人,無悔於己;光明磊落做事,無愧於人。

凡事適可而止,善良不失鋒芒,大度保有底線;凡事遵循規律,不冒進,不拖懶,不偏激,不盲目;穩中求升,堅持不懈,順生而為,才水到渠成。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遇見什麼樣的人;你的朋友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你的家人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會過什麼樣的人生。護好了他們,也就是成全了自己。

03

別把欲望與理想混為一談,欲望的盡頭是物質的擁有,理想的終極是精神的充盈。

人生於世,不可太過極端、絕斷,你給別人留了空間,其實就是在給自己留下了很大、很多的迴旋餘地。所以說,人生固然是需要努力,但是勢不可使盡,福不可受盡,話不可說盡,規矩不可行盡,要懂得物極必反的道理,適可而止方為妙。別等不該等的人,別傷不該傷的心。有些人,註定是生命中的過客;有些事,常常讓我們很無奈。

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於錯誤的堅持,和輕易的放棄。有時候,生活就是要逼自己變得逆來順受,寵辱不驚;有時候,上天沒有給你想要的,不是因為你不配,而是你值得擁有更好的。做好自己才不辜負無悔的付出和生活的善意。

04

卷尾語:清風至,白露生。

人在旅途,肯陪你一程的人很多,能陪你一生的人卻很少。誰在默默的等待,誰又從未走遠,誰能為你一直都在?人心只有一顆,能放在心上的人畢竟不多;感情就那麼一塊,心裡一直裝著你其實真的難得。

因為天冷,有了火;因為下雨,有了傘;因為無趣,有了美妙的音樂。那我們就把每個睡醒後的早晨當成一件禮物,把每個開心後的微笑當成一種習慣。倍加珍惜時光,無畏暑熱秋涼。懂得培養自己,懂得韜光養晦,懂得該投資什麼,懂得該把精力放在哪裡,並為此而不懈地努力。

#情感#

相關焦點

  • 「詩詞鑑賞」清風至,白露生,那些優美的白露詩詞!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已到了白露時節,秋的涼意漸濃,夏的熱仍存。白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自古以來就有許多文人雅士寫了許多描寫白露的詩句,讓我們一起跟隨詩人們去開闊一下眼界,領略一下詩中的白露到底是什麼樣的吧!
  • 秋風至,白露生,誰在季節的脈絡裡,寫滿相思的韻腳
    白露清風,年華無憂,秋色,有一點斑斕,有一點深邃,還有一點清遠。那輪秋月掛於天邊,一半是明鏡曉霜,一半是歲月蒼茫。新月孤舟,殘荷微雨,如同一段老去的愛情,老去的故事,在悠悠的流水裡,漸行漸遠。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站在寧靜的江邊,眺望遠方,有一種顏色,叫做蒼茫。
  • 「二十四節氣」白露|秋風至,白露生
    「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是秋季轉涼的轉折點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白露後,氣爽風涼,晝夜溫差較大,夜間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明顯感覺到涼爽的秋天到來。白露時節正值秋季,中醫中有「秋燥」的說法飲食方面可以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素食。同時,適當的食用一些粥品,如大米、麥仁、糯米、芡實等,再配上梨、芝麻、菊花等熬粥,可以起到益肺潤燥的功效,穿衣方面注意添加衣物。01 白露氣候特徵秋季氣候燥、涼、爽。
  • 白露收殘暑,清風襯晚霞。仲秋時節,讀古詩詞,遇見時光裡的暖
    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禮記》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白露,也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時間好不禁用,暑熱退,涼風起,原來,進入仲秋時節只需一個轉身的功夫。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白露 | 玉階生白露 玲瓏望秋月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玉階怨》李白白露至,秋意濃。露是「白露」節氣後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節氣至此,氣溫漸涼,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歸山,夜間便覺絲絲涼意。天地陽氣於夏至日達到頂點,時值白露,陰氣漸而加重,清晨露水隨之日益加厚,凝結成滴,透白瑩亮,故名白露。
  • 白露至秋意濃!露從今夜白 白露是什麼意思?熱不熱了?答案來了
    白露至秋意濃!露從今夜白 白露是什麼意思?熱不熱了?答案來了時間:2020-09-07 11:2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白露至秋意濃!露從今夜白 白露是什麼意思?熱不熱了?
  • 立秋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涼風至:立秋過後,人們會感覺到刮的風不同於暑天中的熱風,此時的風讓人有涼爽感。 白露降:早晨人們會看到外邊有霧氣產生。寒蟬鳴: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由此可見,此時夏季帶給人們的陽氣已不再很強盛,秋天的陰氣已開始增強。
  • 白露 | 玉階生白露,玲瓏望秋月
    倒是汽車擋風玻璃上的一層露水以及我們用雨刷器拭去露水的瞬間,或許會讓我們想到,已經是白露節氣了。 「白露前後,馴養蟋蟀以為賭鬥之樂,謂之秋興。」 不同時節,古人會依照物候或者找樂子,或者做雅事。先不論雅俗,不說賭鬥,今人已經很少有興致甚至很少有機緣與物候互動了。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白露已至,這些有關白露的詩詞你知道幾個?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也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白露」代表著由熱轉涼,萬物也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成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這樣解釋「白露」「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 節氣養生:涼風至,白露降,清心降火解秋燥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這四句詩出自李白的《玉階怨》,詩中寫的是濃濃的思念,從月亮初上開始,漸漸浸透玉階,浸透露水,浸透珠簾,浸透房間,直至浸透整個夜晚。其中首句「玉階生白露」,是說潔白的臺階上,漸漸凝出白露;露慢慢凝聚,夜也漸漸變深。今年的9月7日為「白露」節氣,露是「白露」節氣後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
  • 西風吹白露|50句關於白露的朋友圈文案,意境絕美,值得收藏!
    下周一便是今年第15個節氣日【白露】了,早晨黃昏逐漸生有秋高氣爽之意。LingoHi中文在線特地為大家整理了50句有關白露的詩詞文案,韻律婉轉,意境絕美,夠您在朋友圈「大顯身手」一番了!1.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選自(先秦)詩經《蒹葭》2. 白露既下百草兮,奄離披此梧楸。去白日之昭昭兮,襲長夜之悠悠。
  • 白露來了,炎熱的夏天要結束了嗎?
    ,但是太陽一歸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葉片上,呈白色。▼答案當然是「no」,對於深圳來說,漫長的夏季往往持續至10月下旬左右,涼爽的秋天還「遠在路上」,空調和風扇依然是我們除手機外的生存必備工具。
  • 白露至,秋風涼,白露時節的花語花願請查收→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五個節氣,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節氣至此,白晝陽光尚熱,水汽蒸發,至夜間空氣中水汽遇冷凝結成滴,清晨見晶瑩透白,故此名曰白露。到了白露節氣,暑天的悶熱基本結束,天氣轉涼,秋意漸濃,景色宜人,也正是出行遊玩的好時節。今天來聊一聊,秋天遊玩常見到的那些美人花兒們~大麗花:別名大理花、天竺牡丹、大麗菊。
  • 盤點白露最美古詩詞:「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只能排在第三!
    鬥轉星移,時光漸進,又到了白露時節。白露是個特殊的節氣,說它特殊,是因為白露表示著秋天真的到了。大家都知道,在我國古代,文人騷客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毛病,那就是傷秋。秋天是文人們發牢騷,唉聲嘆氣的好季節。所以在古詩詞中,有不少關於白露的詩詞。今天我就來給大家盤點盤點那些關於白露極美的詩句。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蒹葭》 先秦· 《詩經·國風·秦風》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採採,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 白露生|涼風有信,禾黍盈滿
    按老人們的說法,立秋有三候初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一候為五天,今日便是二候,白露漸生,暑去涼來。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禾黍盈滿是秋,落木蕭蕭是秋,入骨相思還是秋。
  • 白露至,多人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不準,真相在哪
    今日9月7日,下午12:07:54太陽黃經做到165°,就暑去露來,進到白露節氣。近期見到有許多人寫「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好時節。」如今的白露和秋分節氣,並並不是這種麥子主產地的栽種適期,本地人一般 已經忙著秋管、豐收和秋耕事項,而在白露節氣時間範圍,才算是麥子最好的栽種適期!現如今,在黃淮河段這種麥子的主產地,多集中化在十月中下旬折期栽種麥子。大概範疇也就是在陽曆九月份底,至10月1~22號上下,挨近秦嶺淮河一線一線,能夠推遲到十月底以前,基礎也都栽種完後。
  • 白露生涼,丹桂飄香
    處暑過後是白露,天氣轉涼,是一年中「最秋天」的節氣。「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天氣逐漸轉涼,白天時,陽光依然炙熱,但太陽落山後,氣溫很快下降。到了夜間,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成白色的小水滴,附著在花瓣上、葉片上,在清晨陽光的照射下,愈發顯得晶瑩剔透,潔白無瑕,因而名為「白露」。
  • 白露,一個無限詩意的節氣
    比如「白露」這個從名字到靈魄,都透露著無限詩意的節氣——「紅衣落盡暗香殘,葉上秋光白露寒」。白露在風輕雲淡中詮釋著秋日的美好,讓人們的心靈從夏日的浮躁桎梏中重新復甦,將一切的憧憬都注入秋的豐腴和成熟。曾經,炎炎夏日,每一片葉子的生發、成長,都經歷過烈日的曝曬和暴雨的洗禮。白露一到,它們即將化成飄飛的蝴蝶,落在秋的發間,裝點秋的衣襟。
  • 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今日白露】
    農曆言:「鬥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凌而為露,故名白露。」白露過後,夜裡空氣中的水汽遇冷結成細小的水滴 ,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看上去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煞是惹人喜愛,因而得「白露」美名。古人在《孝緯經》中云:「處暑後十五日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