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映的《拆彈專家》從開場的街頭追車到高潮部分的炸掉紅磡隧道,震撼的大場面讓人記憶猶新,夠燃、夠硬的品質讓電影拿到了當年五一檔票房冠軍。三年後,導演邱禮濤再度聯手劉德華打造《拆彈專家2》,這一次從劇情特效到爆炸場面都有了進一步升級,即將在今年12月24日和觀眾見面。
挑戰演員身體極限,爆炸場面太真實
臨近上映,片方發布了《拆彈專家2》導演特輯,近4分鐘的時長信息量很大。編劇李敏說:「我覺得邱禮濤是一個萬能導演,沒聽過他說過困難這兩個字。」但這一次邱禮濤破了自己的紀錄,他說:「這個戲真的挺難拍的。」那到底難在哪?
首先難在相較前作要有新意和突破。上一部已經足夠火爆,這個系列不是科幻片,營造大場面要有合理性,續集想要有突破真的很難。在《拆彈專家》第一部取得成功後,邱禮濤並沒有著急拍第二部,而是在和編劇打磨劇本,這期間他和劉德華合作的《掃毒2》也刷新了港片的內地票房新紀錄。《拆彈專家2》是個炙手可熱的好項目,但邱禮濤和劉德華一直等了三年多,直到對劇本足夠滿意、新角色的塑造足夠立體,以及構思到更為震撼的爆炸場面後,才著手開始拍攝。
其次,把構思寫成劇本容易,把劇本變成畫面太難。現場拍攝會面對各種各樣的阻礙,不降低標準的導演會經歷一次次不妥協、和自己及各個部門較勁的過程。導演特輯裡洪天明透露,電影在鬧市、旺角、中環、地鐵站取景,很多地方其實是借不出來的,這些場景需要導演有極高的統籌和場面調度能力才能完成。在洪天明看來,最難得的是在地鐵的控制室裡面拍攝,這是平時根本進不去的地方。
邱禮濤之所以反覆給自己出難題,是因為這些困難在他之前極少有導演敢去嘗試,他做到了,就能給觀眾帶來前所未見的新鮮感。
為什麼要採用大量的實景拍攝呢?《掃毒2》的時候我問過邱禮濤這個問題,他的回答是實景一定比特效更真實。據了解,此次《拆彈專家2》和第一部很大的不同之一,就是更多地採用實景拍攝,也讓人更加期待,此次《拆彈專家2》中的爆炸場面將給觀眾帶來更真實的緊張感。
第三點困難,是《拆彈專家2》挑戰演員的身體極限。電影所有的場面都要由演員完成,場面越大越難拍。通過導演特輯能看到,初次加盟《拆彈專家2》的黃德斌甚至用上了「慘烈」二字。
高空跳水、爆炸場景過於真實,炸過之後工作人員馬上跑過去問有沒有事,槍戰和各種動作戲已經成了劇組的日常,所有的努力,只為讓觀眾感受到真實。
炸彈變核彈,炸青馬大橋和赤鱲角機場
邱禮濤和劉德華前兩次合作非常成功,《拆彈專家》拿到當年五一檔票房冠軍,《掃毒2》刷新港片內地票房最高紀錄。這兩次成功絕非運氣,《拆彈專家》片尾還原了紅磡隧道,然後把紅磡隧道炸掉了。《掃毒2》則把汽車開進地鐵站,為了這場重頭戲,邱禮濤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搭建了一部分地鐵站,前所未見的大場面對得起觀眾的一張電影票。
《拆彈專家2》大場面上再度創新,電影實拍場景超過120個,並且把目標對準青馬大橋和赤鱲角機場,上一部的C4炸藥這次則升級成了核彈,炸大橋和拆核彈,「實拍狂魔」邱禮濤要怎樣呈現這兩處大場面?實在不敢想,只能等電影上映見分曉。
邱禮濤是「炸彈專家」,擅長創造那些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的大場面;同時他也是「拆彈專家」,非常重視電影的真實和細節。
《拆彈專家》中劉德華多次展示專業的拆彈過程,那些細節和工具讓人記憶猶新。
《拆彈專家2》的拆彈服,與第一部的拆彈服有細節上的不同,是因為真實拆彈專家的服裝變化了。但不變的是,依然重達40公斤。
為了讓爆炸看起來更真實,導演前期對青馬大橋的數據長度、吊纜距離等都進行了研究,並且詳細設置了炸毀位置、炸毀效果。
爆破組的裝置和設備他也會介入監督,親力親為。
和劉德華緊密合作,他是「性價比」最高導演
近幾年,邱禮濤和劉德華合作的《拆彈專家》《掃毒2》都在市場上取得了相當優秀的成績,之所以持續聯手,票房成功是一方面,還因為邱禮濤入行多年,有豐富拍攝經驗的同時,還始終保持旺盛的創作熱情,並且為人謙和,能夠聽取別人給出的意見。
所以劉德華在導演特輯裡坦言,「邱禮濤一向都是在畫面上會有很多不同類型的趣味性出現。」並且有了上一部的經驗,這一次《拆彈專家2》每一場戲都有獨特的地方。在片場,小到演員開槍姿勢,大到爆炸效果都儘量做到完美。
他還會隨時迸發出新的想法去完善拍攝細節,比如把原本的手槍換成機關槍,用來呈現更火爆的畫面。
同時,邱禮濤為人謙和,很有禮貌,導演特輯中能夠看到,普通話不是很好的他,會請教內地演員臺詞該怎麼說,有問題就隨時修改,還虛心向妮妮學習普通話。
對小朋友也循循善誘,很耐心地和對方互動。
充沛的創作經歷和謙和的態度會感染全劇組,讓大家擰成一股繩把電影拍到更好,劉德華也稱讚他:「我看到他身上那種能量,正是我要學習的地方。」
最後想說的是,邱禮濤導演,他創作很穩,總能拍出超預算的效果,他很清楚觀眾想要什麼,從故事到大場面全面升級的《拆彈專家2》不會讓觀眾失望,就等12月24日,去影院看這部年度最猛電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