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鳳凰網房產上海站
在2020年這樣的特殊情況下,多家房企銷售狀況難言理想。而持續深耕長三角的大發地產(06111.HK),卻實現了了銷售業績的大幅提升。
12月2日晚間,大發地產發布2020年前11個月銷售業績。今年前11個月,大發地產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263.03億元,合同銷售面積約175.58萬平方米;平均銷售價格為14981元/平方米,已提前完成全年業績指標。
除了供貨有保證,持續優化的營銷管理體系、深耕長三角的戰略定力、不斷優化的財務結構,都成了業績提升的關鍵。
銷售額同比增長58%,長三角佔比超八成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大發地產合同銷售額約112.08億元,同比增長58%;合同銷售面積約80.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6%;合同銷售均價13996元/平方米,同比增長16%。
從區域分布來看,2020年上半年合同銷售金額大部分來自於長三角,這裡也是大發地產長期深耕的區域,佔比約86%。從城市分布來看,以新一線及二線城市為主,溫州、寧波、杭州、合肥等城市貢獻突出。
對於15%以上增幅的年度目標,大發地產執行長兼執行董事廖魯江表示有信心超額完成。
從貨量來看,大發地產下半年計劃總可售貨值約318億元,可售資源主要位於長三角深耕區域,集中在溫州、蘇州、寧波、南京、無錫、成都等新一線及二線城市,這些城市也是大發地產長期深耕的,基本面較好。
此外從去年開始,大發地產也在積極開拓線上營銷渠道,靈活配合傳統營銷鞏固銷售模式,為去化提供了保證。在這樣的供貨基礎下,下半年銷售只要完成6成去化,就可以超額完成任務。
持續深耕長三角,土地溢價率控制在15-20%
土地儲備,是房企未來業績增長的基礎。
上半年,大發地產新增土地16塊,新增土地儲備約186萬平方米,新增土儲貨值約268億元。投資結構上,新增土儲集中在長三角區域,新增土儲總建築面積在長三角區域佔比達73%,在優質一、二線城市的總建築面積佔比超90%。
截至報告期末,大發地產總土地儲備約650萬平方米,總貨值約人民幣910億元,總土儲貨值在長三角區域佔比84%,其中以溫州、合肥、寧波等城市為主。在 「1+5+X」的戰略指引下,大發地產已在長三角及全國5大黃金城市群,運營超80個項目。
對於戰略布局,廖魯江表示:大發地產將繼續堅持1+5+X戰略,深耕既有城市。他還表示,大發地產不拿地王項目,上半年新增項目溢價率基本在15-20%,控制溢價率就是控制了風險。
此外,在合作開發層面,大發地產營運長兼高級副總裁冷俊峰表示:大發地產秉承審慎的投資戰略,會選擇在當地有深耕資源優勢的房企進行合作,如在南通的碧桂園、西南的東原、南京的棲霞建設等。
淨負債率下降至約71.7%,未來目標控制在80%以內
「截至報告期末,大發地產有充足的現金流、現金短債比明顯降低、融資成本也有所下降。」葛一暘對上半年財務優化的結果給予了肯定。
中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大發地產持有總現金57.93億元,增長23.4%。2020年上半年淨負債率下降至約71.7%,降負債效果顯著,現金對短債比維持在1.2倍。
對於持續下降的淨負債率,羅俊表示:大發地產從多個方面採取了措施。嚴格投資紀律,以收定支;更多從股東視角投資,重點拓展回報高、利潤多的項目;保證項目高周轉實現,加強回款能力,提升回款效率,提高資金周轉率;此外還要加強與合作方關係、優化資本結構等。未來,大發地產的淨負債率目標是保持在80%以內。
在融資方面,大發地產通過銀行貸款、發行境外美元優先票據及其他渠道,拓寬融資渠道,優化債務結構。上半年,穆迪重申大發地產國際信用主體評級B2,展望維持穩定。安信國際發布的房地產行業研究報告中,對大發地產維持「買入」評級,表示隨著大發地產把握機遇擴大規模,估值有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