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美月·為天下女兒做嫁衣》入選2018年第四批優秀國產紀錄片

2021-02-11 新視覺NewArt

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於做好2018年優秀國產紀錄片推薦播映工作的通知》,為充分發揮季度推優紀錄片的示範引導效應,總局日前組織相關廣電機構負責同志和專家學者進行評審,從全國選送的200部紀錄片中推選出58部2018年第四批優秀國產紀錄片。

綜合頻道《新視覺》欄目拍攝製作的紀錄片《蔡美月·為天下女兒做嫁衣》入選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18年第四批優秀國產紀錄片。這是繼2018年前三季度的《阿朵·薪傳》《裘繼戎·我們必須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誰》《貢斌·紙越千年》之後,《新視覺》欄目選送作品連續四個季度入選優秀國產紀錄片,展現了欄目組一貫的節目品質與製作實力,和堅持以創新視角傳播中華傳統文化、彰顯文化自信的創作導向。

婚紗在人們印象中更多地帶著舶來品的性質,在高級婚紗領域,更是很少能看到中國原創。不過,在2018春夏紐約時裝周上,有一位中國婚紗設計師,讓中國嫁衣文化第一次登上國際時裝周的T臺。在她的婚紗與嫁衣作品中,您還能看到精湛而悠久的閩繡工藝。

她就是被譽為「中國婚紗第一人」的蔡美月。

▲蔡美月

蔡美月在臺灣屏東的普通農家中長大,從小就對縫紉機和碎布料有著濃厚的興趣,並在上世紀90年代來到大陸發展。她的創業之路三起三落,歷盡坎坷。在她的設計中,運用福建傳統的閩繡工藝,藉由閩繡的技法,將「錦上添花,早生貴子,百年好合」等美好的寓意與祝福,完美的融入在設計縫製當中。

▲蔡美月婚紗作品

在蔡美月的眼裡,婚紗絕不是奢侈品,而是一件紀念品,是對青春和愛情最好的記錄和家族故事無聲的延續。雖然婚紗源於西方,但代代相傳卻是跨越文化的共同情感。

蔡美月不僅對婚紗進行了符合中國人審美的改良設計,還為婚紗設計了一條「帶代相傳」綁帶,綁帶上繡上了新郎新娘的名字和結婚日期。新娘出嫁時,媽媽都會在送女兒出門前為她整理衣裝,悉心叮囑和交代,而這條綁帶,也會成為母女之間最溫情的聯結。

而當二三十年後新娘也成為長輩時,或許婚紗的流行款式早已改變,但這條綁帶還可以繡上下一代新人的名字,傳給女兒或兒媳,讓祝福和家族精神代代相傳。

同時入選2018年第四季度優秀國產紀錄片的還有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必由之路》,中央電視臺的《生於1978》等優秀作品。

2019年,《新視覺》即將啟動「青創中國」系列的拍攝,聚焦中國創造,展示當代青年在傳承創新傳統文化、構建美好生活、實現青春夢想過程中的智慧與巧思,敬請期待!

點擊最末閱讀原文,查看完整入選作品名單。


長按二維碼 關注《新視覺》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