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7月3日泰州訊 「他是一名五保老人,今年92歲,40年前,就以無名人氏捐款為家鄉修橋修路,每年拿出自己工資的一大半用於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今年疫情期間他慷慨解囊,主動捐款8000元。為照顧姐姐和兩個外甥,他一生未娶,他傾其所有......」7月1日下午,興化市合陳鎮舉行「七一」表彰暨第二屆「尋找合陳好人 傳遞榜樣力量」頒獎典禮,隨著主持人的介紹,一位身披「合陳好人」授帶的老人走到了主席臺中央,隨後,臺下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老人名叫陳永根,讀過三年私塾,之後再也沒上過學。1946年正值土改,他參加工作,成了莊上的小組長,負責計算人口、田畝數等工作。解放後做過民辦教師,1954年到文化大革命期間擔任村會計,後又做過八、九年的河工施工員,大隊辦廠後,又在廠裡擔任會計,後擔任大隊、村會計直至1989年退職。工作期間,他總是一絲不苟,兢兢業業。因做事踏實,為人老實,待人誠實,得到大家的敬重。時至今日,92歲的他仍愛心不減,平時主動為鄉裡鄉親扎掃帚、磨剪刀、修農具......當主持人問他有什心願,他說:「如果有機會,我想申請入黨。1957年我寫過一次入黨申請書,當時由於我的家庭成分不好,沒有批准通過。現在趕上新時代了,我想再一次申請入黨!」
現場,與陳永根一起當選「合陳好人」、受到隆重表彰的共12人,分別在務實奉獻、助人為樂、助力抗疫、服務家鄉中表現突出。務實奉獻類好人三名,分別是勝利村黨組織書記陳平,鎮司法所所長劉玉華,鎮農經站工作人員胡桂崗;助人為樂類好人四名,分別是鄧橋村在外能人鄧愛全,退休鎮幹部仲銀祥、王壽幹 ,陸謙村村民陳永根;助力抗疫類好人三名,分別是現任興化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護師的許港村人張穎,現任興化市第四人民醫院醫教科科長的卜寨村人陳芳,李秀村村醫楊榮洛。張穎是此次興化市人民醫院援鄂醫療分隊12勇士中的一員,陳芳是泰州市第五批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服務家鄉類好人,分別是桂山村人沈劍鋒,桂山村媳婦李春燕。沈劍鋒現任揚州興化商會終身名譽會長,揚州中天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泰州中電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他先後為家鄉捐款100多萬元,造了4條路,建了4座,去年家鄉「廁所革命」又捐款50萬元,為家鄉現代化建設事業、招商引資和工業化發展做出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李春燕放下多年打拼的事業、離開都市的繁華,選擇「歸鄉」創業,創立了「蟹之聲」電商公司,助力合陳大閘蟹線上銷售,去年銷售額逾600萬元。
據了解,這12位「合陳好人」是合陳鎮評出的第二屆「合陳好人」,評選側重於2019年1月1日後,在務實奉獻、助人為樂、助力抗疫、服務家鄉等方面表現突出,受到群眾普遍讚譽和公認的個人。評選歷時2個月,經過集中推評、資格審查、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以及投票表決、公示等嚴格程序。
為傳遞榜樣的力量,合陳鎮組織班子撰寫事跡宣講稿,並由鎮村幹部擔任宣講員。7月1日,全鎮社會各界300多人,參加「七一」表彰暨第二屆「尋找合陳好人 傳遞榜樣力量」頒獎典禮活動。活動中宣講員聲情並茂講述了12名「合陳好人」的事跡,參會人員無不被深深感動。譚聖元是講述陳平事跡的鎮機關幹部,當鎮裡在物色陳平事跡宣講人選時,他自告奮勇承擔了下來。譚聖元動情的說,陳平的工作他看眼裡,感動在心裡,2016年8月,56歲的陳平從鎮企管站到勝利村任支書,幾年來把這個窮村、問題村建成了先進村。陳平不為名、不為利,只為村民辦實事的高尚品德值得他學習,他要以陳平為榜樣,立足崗位做出一流成績。該鎮黨委組織委員、副鎮長劉勇也擔任了鄧愛全的事跡宣講員。界牌村婦聯主席嚴佩蓮擔任李春燕事跡宣講員。「我是從浙江嘉興嫁過來的大學生,我也要像劉春燕那樣,首先自己創好業,然後帶領姐妹們共同創業,在創業中體現人生價值。」嚴佩蓮說。
合陳鎮黨委書記王長美說,合陳發展需要榜樣,「合陳好人」就是大家身邊的榜樣,近幾年來,通過對榜樣力量的傳遞,合陳經濟社會得到了較好發展,今年「七一」前夕,該鎮黨委獲評興化市「紅旗黨委」,成為全市五個「紅旗黨委」之一。(顧日升 陳超 楊桂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