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陪媽媽去旅行
乙未年的三月,應該是溫暖如春、陽光明媚的日子,可是在東北的哈爾濱地區,天氣卻是那麼不盡人意,冰雪雖然已經消融不見了蹤影,可是卻仍然沒有一絲暖意,在這咋暖還寒的時節,我收拾行裝,南下接媽媽回家,媽媽在大妹妹家已經住了一年多啦,有超過半年沒有見面,雖然時常有電話和視頻經常聯繫,可是我們全家仍然渴望媽媽就在身邊。
在河北邯鄲
三十一日,經過二十多個小時火車和長途汽車的顛簸,到達大妹妹家的時候已近中午,當外甥騎著摩託車接我的時候,我已經到家門口了,剛一進家門,妹妹就和我笑著說:「老娘一個勁兒的和我說,也不接接你大哥,能找到嗎?這不是找到了嗎。」我快步走到媽媽身邊,笑著說:「媽,您不用惦記,我沒有找不到的地方。」媽媽看到我平安到來欣慰的笑了。
大妹就住在太行山腳下革命老區涉縣的一個小山村東巷村,村子不大人口不多,可是卻是在全國都榜上有名呢,依託緊鄰全國五百強企業天津鐵廠的優勢,抓住歷史的機遇,大樹底下好乘涼,村辦企業越來越多,還吸引外商投資合作呢,村域經濟快速發展,各種榮譽紛至沓來,成為涉縣第一村,邯鄲第一村,成為全國精神文明村,樓房是免費提供的,米麵糧油是按時就領取的,不花一分錢,凡是年滿十八歲以上的男女,只要在村裡的都有工作,到了國家退休年齡都有退休金,煤氣水電費不用各家各戶操心,村裡都給按時交啦,中國夢就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在東巷這個夢提前實現啦!
四月六日, 吃過早飯, 我和母親下樓幾分鐘就來到村裡壽字形花園裡,走在四周用鵝卵石鋪成的路上,正中間好大的一顆青松矗立在中央,周圍綠樹和各種顏色的花曲曲彎彎有規則的生長著,涼亭裡、座椅上,有帶著孩子的媽媽在玩耍,母親不時地和當地的老朋友們打著招呼,聽說母親要回老家,用蹩腳的普通話挽留,母親笑呵呵的告訴她們:「兒子來接我啦,我得回去,有時間還會再來!」已經在大學讀書的外甥女巖巖聽說我要接姥姥回來,竟然跟媽媽提出把姥姥藏起來,讓我找不到,真是不該天真年齡的天真!
四月十日,母親和我說:「咱們就要回家了,今天我們去神山走走看看,一年多啦,還沒有去爬過山呢。」
神山在大妹家南面,抬頭就能看見,山並不算太高,但是卻有一段美麗的傳說,有一次在玉皇大帝的蟠桃會上,二郎神和太陽神爭起功來,雙方面紅耳赤,相持不下,一位大臣獻計說,讓他們互相賽跑,誰跑在前面就說明誰的功勞大。由於太陽神是玉帝的兒子,玉帝有意偏袒兒子,就讓二郎神挑著兩座山跑,可就是這樣,二郎神也跑得很快,眼看快攆上太陽神,恰在這時,一位老婆婆見二郎神用細細的扁擔挑著兩座山跑,吃驚地喊了聲:「就用那細細扁擔挑著兩座山,小心斷了。」二郎神聞聽也吃了一驚,精神一散,結果扁擔果然斷了,兩座山落在東巷的土地上,一座是神山,一座是神丘。
走出大妹妹的家門,沿著臺階拾級而上,遠遠望去天津廣播電視接收鐵塔高高地矗立在山頂上,通過盤山道走到半山腰,沿著的一條環山水泥路,許多散步的人們,三三兩兩的或疾步或跑步,有一對老夫妻相互攙扶慢步走著,邊走邊說著知心話,一對初戀的情人,共同牽手歡快的登上長城的造型頂端,一位老人悠閒的坐在山頂的巖石上,看著一本厚厚的長篇小說,神山山頂的平臺上傳來《我們的祖國是花園》,彈琴的、跳舞的、樹上鳥的叫聲、山腰中神山瀑布的孱孱流水聲和山腳下不時傳來《我是你的小蘋果》的歌聲,形成一首獨特的交響曲。我和母親共同站在望峰亭上,周圍群山起伏一覽無餘。
四月十三日凌晨,我和母親及大妹妹一家三口,驅車前往涉縣一二九師革命聖地瀏覽參觀,當年鄧小平和他們的戰友們浴血奮戰的山間小路,早已經修建成寬敞的水泥路將軍路,我攙扶著母親走在通往山頂的陡峭的路上,看到看到鄧小平的雕像高高矗立在山頂上,在一二九師紀念館,我們看到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同日本侵略者進行艱苦卓絕鬥爭的歷程。
在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我們看到,一桌一椅一馬燈,一張極其簡陋的床鋪沒有豪華的裝飾,沒有金碧輝煌,就是在這裡,鄧小平和他的戰友們,運籌帷幄同日本侵略者進行生死搏殺,勝利來之不易,我們應該珍惜!
晚上,大妹妹家的孫子梓瑞只有兩歲多,卻一天天長大的小寶寶,笑的那麼開心,小寶寶是一家人的開心果,活潑聰明可愛,他當然不知道我們明天就要啟程,看著我們笑的那麼燦爛。
在河南許昌
四月十四日下午,我和母親乘坐汽車順利到達襄縣,剛剛從高速下車,女兒已經在那裡早早等候了,在家的三口人全來了,雖然在電腦上見過面,在電話裡說過話,小馨馨還是怯怯地扯著媽媽的衣服一角,躲在媽媽身後,偷偷地用眼睛看著我們,「這是你姥爺,這是你太姥,你不是在電話裡說話,在電腦裡見過面嗎?」女兒把只有兩歲多的馨馨,拉扯到我們面前介紹著。
女兒的家就住在離縣城八公裡,有著古老歷史的汝河南岸,南山的單位居民樓區,第二天,在當地有名的飯店裡,馨馨看著滿滿的圍坐在一起的人們,沒有人要求她說什麼,卻自己主動地說起來:「這是我姥爺,這是我太姥,這是明明的舅舅······」惹得在場人們的哈哈大笑,嘖嘖稱讚。
四月十八日,在縣城上學的佳佳放假回來了,我們趁著她在家一起到樓下的公園玩玩,走出樓門幾分鐘就到南山的公園,也許是巧合,也許是我們的到來引起了公園內小鳥的注意,各種鳥兒在樹木茂密的枝間飛來蕩去,鳴唱著不同的樂曲,幾隻喜鵲輪番在我們附近的樹枝上唱著歡快的歌曲。公園的南側有一塊休閒娛樂的場地,在跑步機上跑步的、帶著孩子的媽媽在領著孩子蕩鞦韆的、在躺椅上休息的老年人、蹬著滑板在場地上來回滑動的小朋友、在體育器材上做著吊環的年輕人······我和母親及女兒、佳佳、馨馨也不由自主的各自參加到活動之中。
四月二十日,我和、母親、馨馨吃完早飯來到南山生態園,桐樹、松樹、柏樹、香樟樹、紅葉李、竹林、廣玉蘭、桂花樹、棕櫚樹、紫荊花······真是目不暇接,彎彎曲曲的用鵝卵石鋪就的小路,四通八達的甬路,就在各種樹木之間,堪稱絕佳的樂園!
五月三日晚上,華燈初上的時候,我和母親、女兒和馨馨,一起來到文化活動中心的廣場上,休閒娛樂的人們紛紛來了,有在各種體育器材上運動的老人、孩子和青年人,有抱著孩子的年輕媽媽,有推著童車的爺爺、奶奶,有正在熱戀的年輕人牽手在廣場遛彎,在廣場的正中間,伴隨著悠揚動聽的旋律,廣場舞大媽們正翩翩起舞,不時引來人們矚目的眼光。
五月七日,農曆三月十九,清晨就接到電話,孫子世博的童聲在耳邊響起來
「爺爺,今天是您的生日,不能親自給您過了,祝您生日快樂!」兒子和妻子在電話跟前兒打著幫腔,從清早一直到中午,同學的、兄弟姐妹的、朋友的、同事的、空間的禮物接踵而至,形式各異,雖然並不認識,但是並不陌生,是的這天是我羊年生日,也是第一次在外面過,女兒結婚十五年啦,她的大女兒佳佳已經十四歲了,正在縣城初中讀書,令人欣喜的是,電話裡傳來了喜訊,在同年級二千多名同學的徵文比賽中,是唯一一名新聞稿件被校廣播站錄用並播出的學生,為班級爭得了榮譽,獲得了表揚,佳佳正在成長,小荷剛露尖尖角,她一定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我相信!
本來女婿訂好了去飯店給我過生日,但是單位臨時有事出差,不能按時返回,電話裡囑咐了女兒好幾遍,一定要多做些好菜,但是在我的堅持下,按著我的意願,沒有大魚大肉,沒有山珍海味,這正合我意,看著滿滿一桌豐盛的菜餚,端起酒杯,面對媽媽說出我的心裡話:「感謝媽媽,給了我生命,把我養大成人,您辛苦了,祝您開心快樂,身體健康!」,聽著馨馨稚嫩的童音:「祝你生日快樂······」的歌聲,吹著生日蛋糕上的蠟燭,默默地許下我發自內心的願望:祝福我們的每一個家庭都幸福快樂,每一個人都安康,家族興旺發達,一天更比一天強!
五月十日,我和母親在女兒在家的全體成員護送下,開始了新的旅途,列車徐徐緩行,車窗外女兒抱著馨馨,馨馨擺動著稚嫩的小手,沒有了剛來時候的陌生與羞澀,向我們揮手告別!
在江蘇無錫
五月十一日,當我們順利到達江蘇無錫火車站的時候,老妹夫早已經站臺外面等候了。
無錫市是老妹和老弟在外打拼的地方,見到老娘,久別重逢,老妹高興的擁抱著,呼喊著,不知道怎麼親熱好啦。
五月十五日,我和母親一行四人來到風景如畫的蠡湖,蠡湖是國家著名溼地公園,是太湖的內湖,來自範蠡與西施的美麗傳說,相傳春秋戰國時期,範蠡功成身退,謝西施泛舟於太湖內湖研究學問、養魚植桑、務工經商,著名的《養魚經》就是在這裡寫成的,是中國第一部養魚知識讀本,並被譯成多國文字,廣為流傳,他留戀這裡的秀美景色,終日不忍離去,民間就把五裡湖稱為蠡湖了。
我們站在湖邊,看到湖邊遊船來往穿梭,水面遼闊,心曠神怡,走在橋上隨處可見獨特魅力的景觀,我駐足在範蠡的銅像前,合影留念,媽媽跟我說:「那是什麼啊,你跟他照相。」,我和媽媽說著她並不理解的故事,走在戀魚橋上,放眼望去不知道遠處的噴泉何時已經噴出高高的水柱,極為壯觀。十裡長堤,千米綠廊,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跡,母親身體真好,徒步行走這麼遠,興致這麼高,真是難得!
五月十九日,我們來到有著一千四百五十年悠久歷史的古寺——南禪寺,剛剛走到寺的正門一陣渾厚悠遠的鐘聲傳來,循著聲音踏入寺門,一座高高聳立的古塔高高矗立在人們面前,奇級八面的閣樓,簷角的銅鈴發出的聲音隨風飄蕩。步入寶塔的左面進入院內,正面的大雄寶殿巍峨壯觀,善男信女紛紛上香叩拜,母親在周圍神像的室內跪在蒲團上禱告著······
我們陪同母親步出寺外,看到古運河畔的遊船有的正在載著遊客緩緩駛去,看運河兩岸的風景,明清建築的建築群形成的商城,人來人往,商品琳琅滿目,目不暇接,妙光街上旅遊觀光的人們接肩比踵穿梭不斷。
五月二十日,我和母親、老妹來到著名的庭院——弘園,走在鄰水的棧道上,坐在涼亭的椅子上,欣賞著湖邊綠樹成蔭,鮮花盛開的美景,聽著小橋邊的潺潺流水聲,看到各種噴泉不時噴出的流水,真是心曠神怡。
五月二十二日,我和母親、妹妹夫妻二人一行四人來到中國著名佛教文化聖地——無錫靈山勝景,站在靈山勝景的大門入口處,抬頭遙遙遠望高八十八米的靈山大佛聳立在山上,令人敬畏和神往,進入大門,映入眼帘的是由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老先生題寫在大照壁的一首詩歌《湖光萬傾盡琉璃》:「昔遊天竺訪靈鷲,嘆息空荒憶法年;不意鷲峰飛到此,天花爛漫散吾家。」
趙老先生詩中道出這裡是佛教的玻璃世界。是世界上雄偉壯觀的聖地。
循著動聽的音樂,我們來到「九龍灌浴」,伴隨著音樂奏響,蓮花開合,太子佛從中徐徐升起,在九龍噴水形成的水幕中自轉一周,整個過程樂聲飛揚,泉水靈動,給予觀賞者全新的視覺和心靈感受。
已近中午我們一行四人來到「九龍灌浴」右側的蔬食館就餐,品嘗了靈山菜品精美,風味怡口的靈山蔬食館的套餐和靈山素麵,真是別具一格,堪稱一絕。
當我們來到靈山大佛的腳下,朝拜大佛的人們已經是摩肩接踵,絡繹不絕,上香處煙霧繚繞,摸佛手的人們排成長長的一列隊伍,在百子戲彌勒佛前,人們一個挨著一個繞著撫摸已經被人們發亮的佛子,拍照留念。
梵宮是靈山勝景的重要一景,展現佛教的神聖莊嚴和博大精深,是佛教藝術的殿堂,在金碧輝煌的大門前我們留下了永久的紀念。走過轉經廊,來到五印壇城,通過靈山假日廣場,走到出口時已經是下午三點鐘了,我們看到仍然還有剛剛來到遊覽的人們。
五月二十七日,因事回東北老家的老弟夫妻二人急著早日見到母親坐飛機趕到無錫,執意挽留,主張退票,讓我們再多住些時日,表達了思念母親的真情。
五月三十一日,正當老弟夫妻和老妹把在商場買的衣服試穿的時候,又傳來了令人振奮的消息,孫子世博在幼兒園參與的舞蹈《火了火了火》,在哈爾濱電視臺慶「六一」節目中播出了!
回家
六月五日,當疾馳的列車駛進家鄉的時候,透過車窗,看到大地一片蔥綠,樹木已經形成一片片綠蔭,花兒有的正在開放,有的已經謝啦,草坪像綠色的地毯鋪在小區的地面上,人們的臉上露出舒心的笑容,到處顯露出生機盈然。當兒子開著車從哈爾濱車站駛進小區的門口的時候,妻子和孫子早就在家等候了,孫子世博早早迎上去抱著太奶親個不停······
六月六日,天下起了少見的傾盆大雨,三弟全家從外地驅車趕回來看望歸來的母親,二弟全家也從鄉下趕到,總也不怎出門的垂峰老弟聽到消息,毫不猶豫地趕來相聚,三弟不等到家就打來電話:「找咱們那裡最好的飯店,為我們的歸來接風洗塵!」
喝酒吃菜的間隙,三弟面對著大夥的面說:「媽媽稍事休息幾天,然後到我家去住!」
這時候大妹妹從河北打來電話,過春節的時候,會來看望媽媽,到時候把媽媽再接回去住。
世博看在眼裡,聽在心裡,瞪著眼睛,揮著小拳頭,拉開決戰的架勢毫不示弱:「太奶是我家的,那裡也不去了,就在我家住著不走了!」
後記:從乙未年三月三十日東北出發,到五月五日回家,整整六十八天,這不是一般的旅行,是親情的交融,母親無論在那裡,那裡就是一個司令部,各種關心和問候會隨之而來,母親開心快樂我們就高興,母親的身體健康是我們共同的願望!共同孝敬母親是我們大家族每一個人的心裡所想!
在陪伴母親的這些難忘的日子裡,有許多朋友熟悉的兄弟姐妹、同事、同學、空間雖然熟悉但從來沒有見面的朋友,在我的日誌發表的時候,和母親在旅行中照片展示的時候,給予了關心和祝福,並且不斷的關注點讚,使我無法用語言去表達感激之情,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授權原創首發作者:楊永順,小學高級教師,筆名揚帆起航,出生於一九五五年,一九七四年高中畢業回鄉務農,一九七八年參加教師工作,在職進修中師(教育教學專業)四年,自學全國成人高考大學中文(文學系)四年,工作之餘酷愛文學創作,黑龍江省首屆優秀通訊員,黑龍江省軍區特約通訊員,哈爾濱市雙城區作家協會會員。在省內外報刊雜誌發表新聞通訊、散文、詩歌、雜文、小品文等作品三百餘篇。退休後,筆耕不輟,繼續在文學創作的道路上奮力前行!近期曾經在中國詩歌文學精品,作家美文,旅遊作家發表過律詩,新體詩,散文,隨筆,雜文等。作品曾被天天快報,一點資訊,今日頭條,鳳凰網等各網站轉載。
投稿作品獎勵規則:(1)投稿作品有30位讀者留言評論或者閱讀量800以上的,作品將再發表於今日頭條。閱讀量1000以上的,作品將再發表於今日頭條、搜狐、一點資訊、騰訊新聞、天天快報,含微信平臺一共6大媒體平臺推廣您的作品。多個不同類別的平臺發表作品會讓作品在網上可以容易搜到,慢慢積累知名度。(2)作品有三十位讀者留言或者閱讀量一千以上還將獲得『中國詩歌文學精品·年度人氣作者』稱號,再次在平臺發表時將列上歷期作品連結,方便傳播閱讀與收藏。
註:投稿作品需沒有在其他微信平臺發表過。投稿郵箱:923887813@qq.com,主編微信:li923887813
☞點擊此處隨讀:本平臺主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