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形》系列的導演雷德利·斯科特的新劇《異星災變》第一季即將完結。這部帶有強烈異形特點的新劇,和《異形前傳》系列相映成輝,展示了雷神對於宗教和科技的思考。而我的關注點在於,這些劇作和電影中,仿生人的進化方向,是成為上帝,還是成為母親呢?像《異形:契約》的大衛一樣創造新生物,成為上帝,或者像《異星災變》中的mother一樣進化成為母親,展示了仿生人的兩種不同進化方向。這兩種身份,都能滿足其對與「創造力」的追求。
1.成為上帝:被創造物成為造物主
【伯10:8】你的手創造我,造就我的四肢百體,你還要毀滅我。《異形》前傳系列目前出了兩部,《普羅米修斯》和續集《異形:契約》中集中探討了創造者與被創造物的關係,神造人,人造仿生人,而仿生人也試圖成為創造者,企圖利用黑水製造異形。普羅米修斯中,仿生人大衛帶著他的人類父親維蘭德,來到了創造人類的外星人「工程師」的身邊。這是被創造物帶著自己的造物主向更高一級的造物主尋求答案的過程,垂垂老矣的人類企圖向自己的創造者——工程師請教如何才能得到永生。然而作為人類的造物主,工程師十分厭惡人類,2000年前他們試圖攜帶黑水到地球毀滅人類。看到自己的創造物竟然也成了造物主,創造了仿生人,於是殺死了人類,並一把擰下了仿生人的頭。
這裡有一個隱晦的情節:工程師試圖毀滅人類的時間,是在2000多年前,也就是在耶穌受難前後。但工程師們去往地球的前哨星球被異形所滅。這意味著人類的造物主這一種族仍然存在,於是片尾,女主帶著仿生人大衛的頭顱,乘坐飛船去往工程師的母星,試圖尋找造物主希望毀滅人類的原因。
影片最後明確地展示了當年工程師到達地球之後是如何飲下黑水,躍入河流中,用自己的DNA作為母體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
第二部中,仿生人大衛與第一部中女主肖博士來到工程師母星,在這裡釋放了大量黑水炸彈,毀滅了工程師種族。又將其他生物與異形結合,形成新的異形品種。地球人類的飛船契約號順著肖博士生前發送的信號到達這裡,發現這裡流竄著各種生物的異形,而肖博士不知所蹤。
在大衛實驗室中可以看到,第一部的女主肖博士被他當作異形宿主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實驗,讓其感染黑水,生成了新異形,並繪製了詳細的圖形和標本,場面殘酷令人作嘔(我就不放圖了),絲毫沒有體現出他口中對於女主的那種仰慕和愛戀。他的這種執念還有一種解釋,是大衛本來對身為人類的女主心懷愛慕,但他是沒有生殖能力又無法進行進一步親密行為的。而利用黑水創造一種融合女主DNA的新的生物是他親近女主的方式,異形相當於他的孩子。通過這種方式他滿足了自己的創造欲,也暴露了試圖成為造物主的野心。
大衛對於黑水和製造異形的樂趣有一部分原因是維蘭德公司的使命,還有更大的原因是他自己自負而傲慢,不甘心只作被創造物,而是想成為造物主,想要創造一種完美的生物。他崇拜異形的純淨,稱之為「完美的有機物,純淨,單純,不受良知、悔意、道德左右的思想」。第二部最終,大衛冒充沃爾特上了契約號,將會用船上的移民人類繼續培育異形。
以下涉及《異星災變》第一季劇透,介意請關閉
而在新劇《異星災變》中,仿生人的創造欲,表現為養育、生育孩子的欲望。劇中主角是仿生人Mother,她是被無神論者改造的戰爭機器「喚靈者」,與服務型仿生人father一起帶著人類胚胎到達新的星球,開拓殖民地,試圖建立一個新的無神論文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這個世界裡,mother相當於人類之母。
她本來是密特拉教的戰爭機器,具有強大的殺傷力,用於大規模屠殺,可以通過眼睛和嘶吼瞬間將敵人粉碎成血網,令敵人聞聲喪膽。她在天空飛行的形態酷似基督受難時釘在十字架上的狀態,其令人不敢直視的壓倒性力量,類似於聖經中所記載的上帝不能被普通人看見,「你不能看見我的面,因為人見我的面不能存活。」所以這一形象帶有強烈的宗教色彩。
無神論者坎皮恩把她改造成了人類母親,賦予她母性和耐心,賦予她撫育人類的任務。她的殺戮性格在極端情況下會被催化暴露出來,嗜血和母性的巨大反差讓她的孩子們對她十分恐懼,也讓她自己忌憚自己的力量,生怕傷害到自己的孩子,以至於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她會把眼睛摘下來掛在胸前,換上其他仿生人的眼球(摘眼睛的形象來源於希臘神話絕望的母親拉米亞)。
但她確實是合格的人類母親,溫柔而耐心,負責而堅韌地扛起了養育孩子的重任。同時她也在進化著,她逐漸對孩子們有了感情,散發著母性的光芒。比如她的最小的孩子出生時沒有呼吸,她不願意將其銷毀,抱在胸前哼唱歌曲,還閃爍落淚,終於喚醒了新生兒,基本是電影中展現母性的經典橋段;
她對幾個孩子視若己出,在塔莉出現意外時,mother在蛇洞口找到了塔莉的樹枝娃娃,像失去孩子的母狼一樣悲痛地在洞口哀鳴;同樣在小兒子帶幾個信教小孩離家出走之後,她同樣是一聲充滿怒火的悲鳴;
第一代的孩子陸續死去,只剩下最小的坎皮恩,mother懷疑是自己無意中傷害到了孩子們,對此心存愧疚,甚至對father說,如果是我的錯誤,那麼請你殺了我;
她執著於造物者給她設定的任務,認為任何事都無法阻止她們開拓殖民地養育這些孩子,建立新文明。她摧毀了方舟號飛船,卻從船上帶下5名孩子,重新組成父母+6名小孩的始祖家庭模式,希望繼續任務;
在得知其中有一個小女孩因為被性侵已經身懷有孕之後,Mother將其隔離特殊照顧,並且安慰她,告訴她身為母親無比幸運,要女孩好好保護自己,保證不會自殺或殺死孩子。
這一切都表示,她已經不單純是個仿生人,已經有了自己的感受和感情,有自己堅守的價值觀。在mother找回了與改造她的無神論者坎皮恩的記憶之後,驚奇地發現自己是被愛過的,由此她開始渴望親密關係,她沉迷於與坎皮恩的回憶,日復一日地在冥想倉中緬懷造物者,甚至被電腦生成的一段與造物者ML的場景迷惑,由此可以看到,她不但有了人類母親的母性、保護欲,甚至已經開始憧憬更親密的身體接觸。從她對懷孕的小女孩說的話中的羨慕之意,似乎mother也希望自己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母親。
這個理想幾乎能完成了造物者與被創造物之間的感情轉變。
任何智慧物種都有創造的天賦,但似乎創造的過程,也是一個逐漸失去的過程,創造物相比造物者,總是會缺少一些東西,工程師造人類,人類的智商似乎並不夠高,但仍具備感情、自由意志和生殖力;然而人類造仿生人,卻失去了感情、自主思考和繁殖能力。仿生人創造異形,則失去了道德等基本的準則,異形融合了工程師、人類、仿生人的智慧和DNA,作為最低端的創造物,「純淨,單純,不受良知、悔意、道德左右的思想。」然而它們卻嗜血殘暴,沒有任何約束,無法控制。創造這項活動,會讓造物者充滿自信和力量。對仿生人大衛來說,創造一種新的生物滿足了他試圖凌駕於人類之上的自尊自大的欲望,讓他有一種可以支配一切的滿足感。
但是事與願違的是,而造物者似乎最終都將會發現自己失去了對創造物的掌控,不論是人類,還是仿生人,都有脫離造物者控制的傾向,變得嗜好殺戮,蔑視造物者,甚至想要凌駕於造物者之上,自己成為造物者。造物主因此總是會對被創造物深感失望,或者說是造物者對自己的創造物展現出來的野心,或者被再創造物的恐懼和噁心,感到失望,想要一手毀滅。於是在這個循環中,我們看到工程師試圖毀滅人類,人類創造仿生人,仿生人試圖創造異形,並毀滅了工程師族,人類則試圖毀滅仿生人和異形。這種糾葛使得片中對造物主的宗教崇拜顯得十分荒誕,如聖經中所說:「你的手創造我,造就我的四肢百體,你還要毀滅我。」經歷過這一切的人,幾乎都會喪失本來的信仰。
而第二種成為母親,仿佛更加具有情感性的意義——人類造就仿生人時沒有能賦予其倫理親情和繁殖能力,而建立一段親密關係,養育一個孩子,似乎能夠填補這一缺陷,也成為一種進化,或者說,是」逆創造「或者」再創造「,是超越了造物主的原始工作的,像是被創造物向造物主的一種無限靠近。何況她還擁有人類難以比擬的強大力量。
也許有人會懷疑,一個仿生人,就算可以照料孩子,又怎麼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呢?劇中確實探討了家庭中父母存在意義的問題:什麼樣的父母才是合格的父母,才能養育合格的人類?劇中地球社會發展到高度科技化的宗教社會後,孩子都是由宗教機構集體撫養,密特拉教的人類父母似乎並不需要承擔什麼養育孩子的重任,親生父母並不會和孩子說話,親情反而淡薄了。
相反,由無神論者改裝的mother和father具有足夠的父母技能,他們對待孩子耐心負責,溫柔親切,除了飲食起居之外還負責啟發孩子的智慧和情感交流。mother不用說,father是個幽默的笑話王,孩子們都很喜歡他,且在長期的任務中他開始了進化,變得更加注重自身的男性魅力,時刻試圖保證mother和孩子們的安全,並認為讓mother幸福是自己的責任。
可以說,我能預想的仿生人的進化方向,或者說是人工智慧的最好未來,是成為一個更像人類的人,這也許是局限於我們作為人類自身的思想局限性,或者說自大。
這部劇的英文名叫做Raised by wolves, 借鑑了歷史上被狼撫養長大的兩兄弟建立羅馬城的故事,因此被mother撫養長大的男孩勢必成為新文明的奠基者。mother一方的敵對勢力是宗教派,叫做密特拉教,實際影射了基督教,這群穿得像是中世紀十字軍的士兵,似乎也找到了自己神的旨意,目測故事又即將演變成造物主毀滅被創造物的循環。
最後,分享一則father的經典笑話(只有智商205的人才能聽懂):
一個故障仿生人、一個牧師還有一隻貓走進妓院。故障仿生人要了一個有修理技能的仿生人妓女,牧師要了一個掌握密特拉教義的處女,但是那隻貓……貓不確定自己想要什麼,所以它向故障仿生人和牧師徵求他們的建議。牧師對故障仿生人說,「這隻貓怎麼會說話?」故障仿生人回答說:「我出故障了,這一切都沒有發生。貓不存在,你也不存在。」牧師說:「謝天謝地,我剛才還以為我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