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愛梵谷

2021-02-19 守候微光


「梵谷回眸的瞬間,

我已淚流滿面。」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

藝非凡(ID:efifan)

12月8日,《至愛梵谷》在國內上映。

作為世界上第一部全手繪油畫風格動畫長片,預告片一出就驚豔全球。在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榮獲了觀眾選擇獎,也毫無懸念地斬獲上海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動畫片。

《至愛梵谷》用一封無法投遞的信件串聯起梵谷在去世前最後六周裡與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人物之間的秘密,帶觀眾穿越回十九世紀末的歐洲,並陪伴梵谷走完他最後的人生。

導演Dorota Kobiela曾是畫家,後來成為電影製片人。她始終希望能有機會將自己在這兩方面的熱情相結合。在尋覓的過程中,她讀到了《梵谷書信集(The Letters of Vincent Van Gogh)》。

這位不善言辭、卻渴望傾訴的畫家,一生中有800多封信,寫滿了他創作時的情感。而絕大多數信件,都寄給了當時在巴黎的親弟弟提奧。

在他的最後一封書信裡,有著這樣一句話:「只有畫畫才能表達我心中之所念。」

導演Dorota有了這樣的想法:「我希望能如他所願,他的內心,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就由他的畫來講述吧。」

導演Hugh Welchman與Dorota Kobiela

她和另外一位導演Hugh Welchman,也是她的丈夫合作導演此片。Hugh Welchman曾有作品《彼得與狼》,獲得第8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紅色的葡萄園》

梵谷死後受世人無比推崇,生前卻是坎坷潦倒,窮困至極,鍾情作畫卻無人欣賞,唯一一幅賣出去的畫作《紅色的葡萄園》,也僅售400法郎。

然而這沒有終止他對畫畫的追求。在他37年的一生中,一共創作了1000多幅作品。

《馬車和遠處的火車》

明晃晃的陽光,一望無際的麥田,浩瀚璀璨的星空,灰白無光的生活,全部都轉化成手下色彩明豔的畫作,直到1890年7月份麥田裡的一聲槍聲。

《麥田裡的烏鴉》

當時的梵谷已經患有精神病,焦躁,多疑,幻聽·······讓他出現如吃顏料、喝煤油等怪異行為。最後因為割掉自己的耳朵,被送進了法國南部的精神病院。

在清醒之際,他向醫生申請外出畫畫,筆下的作品,看不到頹喪與失望,反而充滿生命的張力,努力在痛苦中掙扎和奮鬥。

《星夜》

與其他天賦異稟的藝術家不同,梵谷是29歲才開始拿起畫筆,在短短8年內,創造出這一幅幅感人至深的藝術品。

故事從梵谷去世後一年說起,阿爾芒從父親手中接過梵谷的一封信,本要交給梵谷弟弟提奧,卻得知提奧已經死了,一系列問題困擾著阿爾芒,於是他開始探尋梵谷死亡的真相。

這一路探尋的過程中,梵谷的故事開始展開,其作品也一一出現在觀眾眼前。

《紅色葡萄園》

《蒙馬特的小坡路》

《蒙特瑪居街道上的鐵軌》

《阿尼埃爾塞納河大橋》

《阿爾勒的臥室》

《瓦茲教堂》

《在觀景臺俯瞰蒙馬特區》

《煎餅磨坊》

導演力求以其畫講其事,既要真實貼合他的信件,又要匹配上畫作和歷史,因此操作顯得困難重重。

相對於梵谷傳奇的一生,這部影片的製作過程也同樣令人震撼:將近7年的時間,來自15個國家125位畫師,65000幀油畫,全手工繪製,構成這部95分鐘的動畫長片。

光在前期的劇本開發,就花了3-4年時間。團隊深入研究了梵谷的800封書信和其他相關的書籍,再現了梵谷的生活細節,以及那些讓他瘋狂,熾熱精神世界。

而畫作是解讀梵谷情感的重要途徑,所以要保持電影畫面與原始畫作相接近;但電影畢竟與油畫有區別,於是畫家們根據劇情時間等需要,在保持梵谷風格的基礎上,做了相應的調整和創作。

對於畫幅的調整,繪畫本不受限制,但電影需要統一畫面尺度,所以畫家們在原有的基礎上放大或縮小畫面,或者使用移動畫面來呈現整幅繪畫。

在梵谷畫作中沒有出現的畫面,他們則採用「閃回」的方式呈現,黑白畫面既區別了原作,又符合當時的攝影技術。

這些油畫背後的125位畫師,由來自全球5000名申請者中篩選出來。他們絕大部分有油畫功底,或者參與過藝術品修復工作。

畫師們接受為期3周的課程訓練後,他們在接近3年的時間裡,創作了1000多幅油畫作品,然後又花1年時間,把靜態畫面轉變為動態來適應電影。

為了還原梵谷真實生活,他們設計了20多位相關人物,而人物的化妝造型,都是高度遵循原畫。團隊請來了多位演員,如道格拉斯·布斯,西爾莎·羅南······進入綠幕拍攝,然後轉換成CG動畫,最後由畫家們畫出來。

片名Loving Vincent,來源於梵谷每次信件的末尾,中文翻譯為「至愛梵谷」。

在影片末尾,當那首《Vincent》響起時,梵谷佝僂著身體回眸,黑白畫面逐漸變成他獨有的筆觸。

預告片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出品

點擊以下 關鍵字 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中國青年報最老的攝影記者走了|告別鐵矛

守候微光放映會 |亞洲大學生攝影大賽|

黨代表|全運會|偶像

七年 |在日本上大學

  我是攝影記者13

震後九寨|朱日和|

歷史上最有名圖片編輯去世|

海拔4200的藏校|烈日和雪花共存的地方

雄安樓市|離開北京 |北京租房記

再道一聲 小平您好| 翻開家庭相冊|

中青報2016年度照片

河北治霾 | 迷失在北京唐山大地震40周年祭

《紐約時報》年度照片 | 2016年度畫冊

耀邦百年 中青報老照片 

國慶這些年 | 大閱兵探營 | 閱兵細節 | 

 攝影與留學

【頭版半月圖】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國外報紙頭版中的APEC |

歷史向東 攝影向西 中國青年報大理影展 |

相關焦點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至愛梵谷
    看之前了解了一下梵谷的生平,所以片頭幾分鐘就哭了。看評論,很多人說看不太懂,其實不是電影敘事不強,而是他堅持的意義,大家可以直觀地知道梵谷一生的苦,卻無法理解他所承受的苦只是因為堅持畫畫,因為美術對我們大多數人而言,相較於生存沒有十分明顯的價值。
  • 《至愛梵谷》,至愛星空下的他
    前段時間,fafa的朋友圈裡看到了朋友去看《至愛梵谷》的照片,當時fafa就驚到了。梵谷的畫不都是靜態的嗎?怎麼用動態的電影來表現?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看了這部電影,真的驚豔到了!至愛梵谷·星空之謎 (2017)導演:多洛塔·科別拉 / 休·韋爾什曼編劇:多洛塔·科別拉 / 休·韋爾什曼 / 賈科·丹納爾主演:道格拉斯·布斯
  • 以梵谷之筆繪畫梵谷 ——傳記電影《至愛梵谷·星空之謎》評析
    影片以獨特的視角另闢蹊徑進入梵谷的精神世界,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部全新的「梵谷傳」。《至愛梵谷·星空之謎》「苦修」般的製作方式,讓影片的創作已經超越了文本自身的價值和電影的消費邏輯,整個過程變成了一次儀式感極強的「藝術獻祭」。
  • 《至愛梵谷》短評二則
    梵谷是天上悠然落下的一枚星子,它緩緩而降,闖入凡世棋盤,格格不入;它渴望被接受被擁抱,又不放棄自己的節拍。最終選擇以自己的方式離去,為世人不解,為後人唏噓。Vincent van Gogh was a meteor from the heavens.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解開梵谷的死亡之謎
    花費6年、集結超過100位畫家,由66,960幅油畫組成的《至愛梵谷·星空之謎》是史上第一個全手繪油畫電影長片。為了傳遞梵谷遺留下來的一封信,郵局局長兒子阿爾曼德(道格拉斯·布斯飾演)踏上了旅程,到梵谷死前所待的小鎮,在小村鎮民的八卦跟耳語中,原本毫不關心的阿爾曼德發現梵谷不是死於自殺,他開始執著於解開這名畫家的死亡之謎。
  • 梵谷到底是怎麼死的?《至愛梵谷星空之謎》電影劇情介紹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豆瓣評分是多少據悉,動畫電影《至愛梵谷星空之謎》在豆瓣的評分很不錯,評分高達8.7分。影片用一封無法投遞的信件串聯起梵谷在去世前最後六周裡與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人物之間的秘密,帶觀眾穿越回十九世紀末的歐洲,並陪伴梵谷走完他最後的人生。影片採用梵谷原畫作品中的人物原型還原梵谷的藝術人生,讓觀眾在享受美得令人窒息的視覺盛宴時,抽絲剝繭地發現隱藏了一個半世紀的秘密。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無法評價
    其實很難將《至愛梵谷》作為一部電影去評價,也很難去評價梵谷這個人。不喜歡他的人可以在電影院睡一個小時,喜歡他的人可以熱淚盈眶的進入梵谷的世界。 梵谷他迷戀的天空與曠野,他迷戀的星月與花朵,藍與黃的鮮明對比,像極了一種兩極生活狀態的極致體現。一種是渴望生活,而另一種是沉溺孤獨。
  • 【021號特刊】65000幀手繪電影《至愛梵谷》揭秘梵谷死亡之謎
    ▲文特森•梵谷在今年的第20屆上海電影節的展映中歷時7年製作而成的純手繪油畫電影《至愛梵谷》(Loving Vincent)一票難求▲《至愛梵谷》海報許多觀眾都被這部動畫長片深深的震撼和感動了紛紛表示「梵谷回眸的瞬間
  • 千人看"星空" 趙天宇現場驚喜演唱《至愛梵谷》片尾曲
    目前正在熱映,上座率始終保持同檔期電影第一位的世界首部全手繪油畫電影《至愛梵谷》在北京最大的巨幕影院,舉行了一場千人共賞巨幕《至愛梵谷》的影迷活動。為電影男主角郵差阿曼德 盧蘭配音的著名新生代偶像「明日之子」第三廠牌(全國三強)趙天宇,也親臨現場和影迷互動,並且柔情獻唱《至愛梵谷》電影片尾曲《Starry Starry Night》,引得觀眾瘋狂打Call。千人巨幕觀影直觀感受投入油畫身臨其境的魅力近日頻傳票房及獎項捷報的油畫電影《至愛梵谷》,儼然成為年度內地院線的話題電影代表作。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
    前天,我去看了這一部電影:《至愛梵谷·星空之謎》簡單介紹一下這個電影,該片講述了梵谷去世後,郵差的兒子阿爾芒為把梵谷生前的一封信送到收信人手中而踏上了尋找畫家生活軌跡的旅程,最終揭開梵谷死亡之謎的故事。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37年的人生,足矣
    根據電影《至愛梵谷·星空之謎》中的描述,梵谷長期在外作畫時期,他每天固定八點到五點都會在外面畫畫,如果別人不知道,真的以為他是去上班。這樣日復一日,一幅又一幅傳世的作品就這樣誕生。梵谷花了8年時間畫畫,而《至愛梵谷·星空之謎》的主創們則花了7年時間打造這部油畫電影。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
    耗時6年製作,《至愛梵谷》終於面世了。 只可惜,這樣一部美到讓人大哭的電影,還沒有大範圍上映。目前,只在安錫動畫電影節和上海電影節上短暫地亮了相,估計最早也要等到10月份了!心好痛~雖然還沒看過全片,但是只靠這1分鐘的預告片,就已經讓人心潮澎湃了。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世界首部油畫電影!
    至愛梵谷最近朋友圈裡被影片《至愛梵谷》給刷屏了雖然現在影片很多人分享過了但小影還是想再分享給大家(梵谷墓:左邊是梵谷,右邊是弟弟)在第20屆上海電影節影片《至愛梵谷》展映當天放映廳內座無虛席一票難求呀(╥╯^╰╥)
  • 《至愛梵谷》拍攝背後:畫師手工繪製65000幀油畫
    7年,15個國家125位畫師,手工繪製65000幀油畫  95分鐘的《至愛梵谷》 一瞬間讓人淚流滿面  8日,本年度最瘋狂且美到令人窒息的一部電影——世界首部全手繪油畫電影《至愛梵谷·星空之謎》上映了,這幾天都在朋友圈刷屏。
  • 電影《至愛梵谷.星空之謎》觀感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電影。配樂很棒,色彩很棒,創意很棒。可以看出作品對梵谷的理解、熟知與熱愛。主角的和向日葵一樣的明黃色的抖動衣服讓人知道這是他的專用色。偉大的藝術家總是貧困的、狼狽不堪的、孤獨的。那些豐富的色彩,明暗的對撞,線條的流動,在看到諸多熟悉畫作的同時,卻讓你感到一種悲傷,梵谷的悲傷。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人們所見的梵谷都是道聽途說
    撰文/深度刊《至愛梵谷·星空之謎(Loving Vincent)》完食,實屬上乘之作。以油畫呈現無疑是一種全新的體驗,但這對這部電影的幫助很有限。──《至愛梵谷·星空之謎(Loving Vincent)》文森·梵谷(Vincent van Gogh)。整部電影以油畫呈現,正是受到文森寫給其弟西奧(Theo),最後一封信裡提到的這句話啟發。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 不一樣的梵谷內心
    今日給大家推薦的電影為《至愛梵谷 星空之謎》,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手繪油畫構成的動畫長片。此電影由一百多位藝術家全部手繪而成,整部電影90%的內容都取材於梵谷的120幅作品當中,電影中的每一個鏡頭,每一幀都成了藝術作品。電影總時長95分鐘,由125位畫家共畫了65000幀油畫,歷時整整7年。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用梵谷的方式,致敬梵谷!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用梵谷的方式,致敬梵谷!梵谷是梵谷,電影是電影,藝術是藝術。用梵谷的方式,致敬梵谷。但是用油畫來拍電影,觀影並不舒服畫確實很美,但故事也許第一遍沒有理解那麼深入畫面是由畫家們一幅幅畫出來的這一點就足夠讓人走進電影院去看了,對於我這種對梵谷沒啥了解的人,看了以後感覺他好像離我近一點了,不僅僅再是遙遠的大神了「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催淚大作,心靈暴擊。絕對堪稱藝術的一部電影 每一幀都美的可以截屏 old school的手法講述了梵谷最後的日子 很獨特 很棒。
  • 潮電影 | 世界第一部全手繪油畫電影《至愛梵谷》 年度神作
    作為世界第一部全手繪油畫電影,《至愛梵谷·星空之謎》的魅力從年初拉開神秘面紗,到年中在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問鼎最佳動畫電影大獎以來,贏盡各界口碑,一直是中國影迷熱議的焦點。《至愛梵谷·星空之謎》的製作班底是曾經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英國著名動畫工作室BreakThru Films,以眾籌的形式,耗時6年之久打造的一部紀念梵谷的油畫電影。125位藝術家的精心繪製,根據120幅梵谷的原作,打造成65000幅油畫,以每秒鐘12幅油畫的頻次,讓梵谷美學成為一場專屬視覺的「流動的盛宴」。
  • 刷完《至愛梵谷》,這些美哭的梵谷畫作我連看了5遍.
    全球第一部全油畫動畫影片至愛梵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