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野火樂集 2012走江湖音樂節簡介

2021-01-09 搜狐網
野火樂集-走江湖宣音樂節海報

  2012 走江湖 音樂節

  YOUNG DREAM INSPIRATION

  野火樂集的音樂夢.寶島臺灣之新民歌

  組圖:走江湖音樂節——野火樂集音樂夢 寶島臺灣新民歌

  演出安排:走江湖音樂節——野火樂集音樂夢 寶島臺灣新民歌

  講座:「走江湖」音樂講座 場次搶先公布!

野火樂集

  他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我們的歌聲啊,就彷如這燎原的野火般,春風一起,歌聲就來了!

  「原創風」是二十一世紀全球最引人注目的音樂現象!它質樸詩意的歌詞,回歸原音、直面城市和鄉土,它爆發的能量,將席捲世界的耳朵!

  『野火樂集』是當代唯一致力於推展臺灣「原創民謠」的音樂藝術單位,它不斷地在太平洋豐富的多元族群民歌聲影之中,讓全球的樂迷,瞭解華語之間文化吟唱藝術的創造力,追尋宏亮的樂章。

  『野火樂集』2012年策劃【走江湖 - 中國巡演】,將由臺灣原創作品代表「美麗心民謠」的歌手,透過他們美麗的歌聲、血脈中的律動,輕鬆擺動著肢體與歡樂自在的吟唱,呈現最真摯、簡單的情感,傳達他們生活的態度;用歌聲帶領著人們遊走在山谷與潮汐之間,像一場旅行,跟著聲音的縱走,尋訪自己的風中奇緣!

陳永龍

  陳永龍的音樂素描

  歌,因他的聲音更動心!

  在自己的歌聲中

  找到最美、定、靜的力量出發

  他的歌是印象派畫風的田園交響曲

  歌唱出人性中最摯愛的音符

  永龍的聲音顏色如朗朗日光,潑灑在連綿的山脈中的光和影,那是有著時間感的漸漸移動,從這山到那山,從這海到那海,光的飽和色隨著聲音流動…,演唱中,他總會唱家鄉的歌曲,讓自己和聽眾回到音樂中最巨大、也最柔軟的懷抱。

  上天賜予他一個會唱歌的靈魂,和一個熱愛藝術的性格,從20歲開始參與各重要演出,在傳唱生涯裡,永龍開始面對舞臺上獨唱的角色,那是如蛹化身為蝴蝶的生命轉折!長期在音樂的薰陶下,曾經與郭英男(Difang)、陳建年(Pau-dull)、紀曉君(Samingad)等經歷了十年的演出經驗,奠定了自己在經典歌曲傳唱的個人風格與魅力,在連續出版的合輯當中,他的歌聲備受矚目,他的演唱被廣大樂迷注意,他的聲音更讓臺灣及中國的樂迷稱為:「聽他唱歌,讓人感覺回到家鄉。」

  2010年,陳永龍推出個人首張專輯「日光‧雨中」,傳唱著來自於音樂大師李泰祥的作品,深受各界在樂評上的口碑,佳評如潮!2011年陳永龍獲得「華語金曲獎-年度最佳國語男新人獎」。

  2007年 中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唱自己的歌」巡迴演出

  2008年 韓國「首爾文化節Hi Seoul」音樂開幕演出

  2010年「世界樂舞節」主題曲「花好香」主唱、代言人

  2010年 陳永龍、許飛 共同演唱兩岸交流主題曲《我們的心》

  2011年 陳永龍「日光‧雨中」獲得華語金曲獎「年度最佳新人獎」

陳世川

  陳世川,意猶未盡!

  從達魯瑪克來

  唱著自己的達魯瑪克腔

  就有了回家的感覺!

  陳世川他的母語名字是「Gelresai」,翻譯成中文是「意猶未盡」的意思。在他的音樂中,也充滿了同樣對生命不滅的熱情與愜意的生活態度; 聽世川唱歌,就彷彿在風和日麗天氣裡、環抱三面海岸的山坡上,遇見一位入世又無塵的男孩,你跟他聊了一個下午之後,覺得這世界本來就是可以不複雜,我們這樣靜靜躺在微風煦煦的陽光下,就是最美麗的時光。

  他的音樂創作溫暖、帶著輕甜口味,還有一點健康的相思病,令人一聽難忘。簡單的幾句歌聲,彷彿就可以訴盡年輕愛戀的酸甜苦辣;而這個美好聲音的主人,正是陳世川,一個讓人一聽著迷、再聽上癮的創作男孩。

  世川說,「錄音,成為他了解『做音樂和唱歌』之間更重要的準備工作。」曾經在學生時代,一臺小錄音機就可以即興玩起音樂來,那是最當下的愉快,錄下來自己回味那不可思議的樂趣,十分好玩。不用準備,無須等待。唱歌不需要對誰交代。但一旦到了要做自己的專輯,他更投入對自己創作的歌反覆咀嚼,學習到要做好準備,用多一點理性去看自己的感性。

  2010年出版了第一張個人創作專輯「喜歡可以試穿」,陳世川以吉他自彈自唱,音樂、作曲、美術設計皆出自他的手,是一位才華洋溢的創作歌手。

  2005年「原創流行音樂大獎」、「海洋音樂祭」創作組佳作入選

  2011年臺灣觀光首支全球電影廣告《Time for Taiwan》主題曲主唱

  2011年陳世川獲華語金曲獎「年度最佳新人獎」提名

琳恩雅
荻部絲


  琳恩雅 & 荻部絲

  傾聽山與海的歌聲

  就是要聽見她們那樣子唱歌

  才會感覺到歌聲中

  所傳達出最簡單的感動

  琳恩雅,從聲音中尋找自己血脈中的律動,認識自己的文化與歌謠。在鼓聲的頻率中,她開始吟唱自己的歌,細昂的聲線,隱約道出綿密於土地的情懷,人文的焠鍊與樸實的質地,聽她唱歌,部落的燈亮了,生命動了起來,安靜的宇宙呈現大自然的氣息,緩慢的呼吸之中,你會嗅到青草的味道。

  荻部絲,來自阿美族太巴塱部落的女聲天使,歌頌阿美族的古老吟唱歌謠。她用歌聲歌頌高山麗水,共處天人和諧,更要傳承古老的原民文化。曾到原住民部落採集、學習歌謠,唱出一首首歌曲與阿美族各地不同的風情,聽她唱歌就可以發覺在臺灣,有個美麗的族群,是如此的充滿生命力。

  琳恩雅與荻部絲,學習各原住民部落的傳統歌謠,她們以最純綷的歌聲,唱出對自己文化的讚顉。她們的歌聲,可以聽見一種對生命的詠嘆,一種最簡單的感動。

  2010年 國立傳藝中心 歌聲滿載演唱會 演出

  2011年 中國陝西 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 演出

  2012年 加拿大 多倫多、溫哥華音樂節 演出

張文瀚

  張文翰

  溫柔的音樂精靈

  靈動的十指

  恣意飛躍於黑白琴鍵之上

  幻化而出的音符

  就是他熱血奔騰的靈魂

  文翰以一顆赤子之心面對音樂,尤其在生活的場景之中,讓音符是真實的存在。他更希望能有更多機會做音樂,透過鋼琴樂器創新演奏,他漸進式音樂旋律的堆疊,爵士即興的樂音中,聽見他的熱情如太平洋洶湧的波濤。

  張文翰慣以鋼琴器表現音樂,靈動般的手指,穿梭於鋼琴的白鍵與黑鍵之間,如同聲音的精靈一般,幻化而出的音符,就是他熱血奔騰的靈魂,帶領聆聽者的感官,如精靈般飛翔於音樂森林之中。

  2010年 國立傳藝中心「歌聲滿載演唱會」演出

  2011年「美麗心民謠」榮獲華語金曲獎「最佳年度合輯獎」

  2011年 受邀中國 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 演出

  2011年 全民大劇團「寶島綜藝秀」定目劇音樂文本編劇

  2012年 加拿大 多倫多、溫哥華音樂節 演出

文杰-格達德班

  文傑 格達德班

  唱自己的歌

  不要忘記自己的部落

  不要忘了自己就是卑南族的孩子

  不要忘了繼續傳唱卑南族的歌

  文傑‧格達德班出生在臺東南王的音樂世家,是「卑南族音樂之父」—陸森寶先生的長孫。陸森寶先生在年輕時展現他優異的音樂才華,並創作無數的卑南族傳統樂曲,至今仍被族人所傳唱。

  而文傑‧格達德班承襲自祖父的天賦,不僅曾擔任Am樂團的貝斯手,也大量創作詞曲,收錄在「AM到天亮」專輯中的「漂流之愛」就是國語與卑南語的完美結合,因為文傑‧格達德班永遠記得祖父說過,就算離開家鄉也 不要忘記自己的部落,不要忘了自己就是卑南族的孩子,不要忘了繼續傳唱卑南族的歌,因此在一路走來的傳唱生涯中,也鍛鍊了自己堅定的意志與賦予歌謠的新生命。

  2003年 新加坡、馬來西亞 國際演出

  2005年 BenQ原浪潮音樂節 演出

  2006年 國民音樂家系列「傾聽來自山與海的聲音」音樂會

  2010年 「很久沒有敬我了你」音樂劇演出

  聯絡人方式…

  野火樂集新浪微博: http://t.sina.com.cn/1763178392

  野火官網: http://www.wild-fire-music.com

相關焦點

  • 來自臺灣最美麗的民歌之聲 野火樂集•2015走江湖音樂節
    1975年6月6日,在臺北中山堂舉辦的「中國現代民歌之夜」演唱會,成為臺灣民歌運動的起點。在這股浪潮的推動下,一大批創作歌手進入民眾視野,打破了西洋歌曲和日本演歌對臺灣樂壇的壟斷。這股新風也隨即席捲內地,引領了中國當代音樂的發展,成為一代人的集體記憶。內地的廣大樂迷可能鮮有機會親臨寶島,參與這一盛事,不過也並非只能隔岸觀「火」。
  • 野火樂集2015走江湖音樂節&明天講座+後天現場
  • 圈子丨【廣州大劇院】臺灣新民謠·野火樂集走江湖
    7月3日,他的第三張專輯《沙礫》在臺灣舉行首發會,由李子恆操刀製作。專輯的同名歌曲《沙礫》請來了陳小霞譜曲,那沉沉的音符響起,時光便是自動後退好多年。緊接著,陳永龍便將與野火樂集的隊伍一起來到內地,進行他們的「走江湖」音樂節巡演。7月24日晚上8點將在廣州大劇院實驗劇場,迎來他們的廣州站。在陳永龍身上,你會看到歌手與生活這兩個頻道,可以切換得如此自然。
  • 臺灣野火樂集內地再度開唱 帶來音樂新火種
    臺灣野火樂集內地再度開唱 帶來音樂新火種臺灣野火樂集內地再度開唱 帶來音樂新火種  臺灣野火樂集【走江湖音樂節】鎖定「南京」開跑  去年許下的承諾今年一定回來唱更多「分享」的歌  去年首度來到南京舉辦「走江湖音樂節」的臺灣【野火樂集
  • 明日演出 美麗心民謠—臺灣「走江湖音樂節」巡迴演唱會
    走江湖音樂節YOUNG DREAM INSPIRATION TOURS走江湖音樂節,是來自寶島最美麗的民歌發光體。——熊儒賢(臺灣野火樂集總監)走江湖音樂節在2012年的2月由野火樂集在臺灣發起,內地民謠歌手們萬曉利、小河、周雲蓬、張佺、張瑋瑋、郭龍前去臺灣演出;同年10月,野火樂集的歌手們則來到大陸巡演——你來我往,情深意重,就像一場江湖好漢的聚會。
  • 微信節目單 臺灣野火樂集2015走江湖
    —— 臺灣野火樂集總監 熊儒賢「我們的歌是青春的火焰,是豐收的大合唱」—— 李雙澤野火樂集,在音樂上一直以「自耕農」的方式創作音樂,從2002年開始,每年自辦「原浪潮音樂節」及「走江湖音樂節」,自我尋找一條讓音樂更有機的生命之路,就像有機農業的農夫般,從摸索沃土方式與栽種植物之間的關係,野火的音樂,一點一滴隨著栽種音樂的實驗中找出自己的有機歌聲
  • 臺灣野火樂集南京開跑 分享原創民謠
    臺灣野火樂集演出海報去年首度來到南京舉辦「走江湖音樂節」的臺灣野火樂集,在去年終場時,為了答謝每一位南京的朋友們的支持,許下諾言,2013年一定回來辦一場更大型的演唱會。如今,南京的野火歌迷有福了,這場「還願場」即將在11/23星期六晚上7:30,南京文化藝術中心-520音樂廳舉行。
  • 臺灣野火樂集來內地「走江湖」
    2012年2月14日,由周雲蓬、萬曉利、小河及曾經野孩子樂隊的張佺、張瑋瑋、郭龍組成的民謠軍團,代表著從2001年「河酒吧」時代開始愈發成形成熟的民謠流派,在臺灣進行了一圈以「走江湖」為名的走唱會,從臺北藝文圈大佬們匯集的Legacy
  • 為"民歌40"走江湖—野火樂集本周日熱聲獻唱
    1975年6月6日,在臺北中山堂舉辦的「中國現代民歌之夜」演唱會,成為臺灣民歌運動的起點。在這股浪潮的推動下,一大批創作歌手進入民眾視野,打破了西洋歌曲和日本演歌對臺灣樂壇的壟斷。這股新風也隨即席捲內地,引領了中國當代音樂的發展,成為一代人的集體記憶。內地的廣大樂迷可能鮮有機會親臨寶島,參與這一盛事,不過也並非只能隔岸觀「火」。
  • 重磅推薦|以夢「走江湖」,以歌回顧臺灣40年好聲音
    ——熊儒賢(臺灣野火樂集總監)從1975年起臺灣校園民歌發展至今已整整40年。在此之前,李雙澤在他僅29年的生命中,大聲疾呼我們要尋找自己的原創歌曲,不要一味地聽唱西洋歌。
  • 歌聲裡回顧40年光陰 最美的臺灣民謠等你來聆聽
    本月22日,來自寶島臺灣的「野火樂集」將帶著「走江湖音樂節」登陸琴臺音樂廳,為江城觀眾獻上臺灣校園民歌40年中的經典名曲及嶄新的城市民謠。  1975年「新民歌」運動在臺灣校園發起,集畫家、作家、作曲家及民謠歌手身份於一身的李雙澤,大聲疾呼尋找自己的原創歌曲,不要一味地聽唱西洋歌。
  • 民謠演唱會細說「臺灣民歌四十年」
    在臺灣民歌40年之際, 一臺民謠盛宴「走江湖音樂節
  • 【免費講座】聽臺灣寶島好聲音
    臺灣自九十年代以來,媒宣風行的視覺影像,為流行音樂的發展歷程抹上了濃重的一筆。《飄浮手風琴》的車線拉頁,《我身騎白馬》的凹凸印刷,還有《甜蜜的負荷》的木紋紙張,別樹一幟的唱片包裝交融了設計者的心思和對音樂理解……近年來,音樂與視覺密不可分,透過視覺的詮釋,音樂的散播更深刻、更顯著。而科技的迅速進化,改變著許多新世代聽音樂的習慣,甚至出現「看音樂」種種不同於以往的娛樂現象。
  • 特別策劃:歌從山上來——臺灣原住民音樂初探
    原住民歌手「走江湖」音樂節在北京麻雀瓦舍拉開序幕野火樂集主辦的原住民演唱會  只是,要說到原住民音樂的興盛和廣泛傳播,有一個音樂廠牌不得不提,這就是在文章一開始我們提到的主辦這次「走江湖」音樂節的野火樂集」。
  • 2012喲嘎迷笛音樂節十大看點揭秘
    看點三:喲嘎迷笛主打世界音樂迷笛音樂節作為中國戶外音樂節的先行者,一直在積極開拓中國音樂節市場和嘗試引入新鮮的音樂元素,在保持音樂純粹性的基礎上探索與地方特色文化結合的可能性。而來自大西北的趙牧陽和布衣樂隊、「非有神」樂種的子曰秋野、蒙族音樂和呼麥融入的杭蓋樂隊、雲貴原生態音樂組合山人樂隊、具有民族特色的二手玫瑰、來自貴州的新金屬病蛹等優秀樂隊,此外,某些人、劉川&有理取鬧、方濤與葉盛、堯十三等也將作為表演嘉賓將貴州本土的音樂力量一舉展現給全國樂迷。這些各具特色的樂隊陣容為喲嘎迷笛插上了一面世界音樂旗幟,將推介多元文化、平等友愛精神的迷笛氣質發揚光大。
  • 天橋·阿卡貝拉音樂節終章,【人聲點唱機】響動臺灣音樂黃金年華
    我們在歌聲中穿過歲月  天橋•阿卡貝拉音樂節迎來了終章「人聲點唱機」音樂會  人聲點唱機,邀集臺灣優秀的人聲團體以阿卡貝拉形式創造出聲音的蒙太奇回顧臺灣流行音樂25年來那些重要的時刻將深植人心的浮光掠影帶回舞臺讓觀眾隨著聲音重回當年
  • 中央音樂學院第五屆室內樂音樂節將開幕
    中央音樂學院室內樂音樂節始於2008年,由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副教授,全球傑出華人鋼琴家由熹創辦並擔任總監,至今已有五年的豐富經驗與積累。五年來,中央音樂學院室內樂音樂節致力於室內樂的推廣和發展,齊聚世界樂壇的優秀演奏家和教育家們,與學院的師生們切磋演奏技藝,闡釋教學心得。
  • 馬世芳 書生走江湖
    內地音樂節的攤位上,有人把他整年的廣播節目逐輯錄下,燒成「私釀版」光碟擺售。在北京做出版策劃的小飛,便習慣在手機上下載音樂543或是《聽說》,來充實通勤路上的漫長時光。「馬世芳的節目裡,乾貨太多,這跟他的功力有關。比如侯孝賢的《戀戀風塵》,陳明章自薦配樂,只用一個五六百塊的木吉他,結果最後得了大獎。這是個老梗,但馬世芳把前後的歷史梳理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