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特殊」大橋:火車經過鳴笛30秒,只因橋墩裡澆築了一個人

2020-12-23 史憶錄

我不會半心半意。我要麼把整個心都獻出來,要麼就什麼也不給。——捷爾任斯基

隨著社交媒體的逐漸發達,人們信息接收的渠道越來越多,信息傳達的速度越來越快,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通過網絡能夠迅速地讓世界各地的人民都了解。這樣的宣傳手段和速度也使得現在很多為人民、為集體、為國家做出過突出貢獻的人們被大眾所認識、了解、熟知,並銘記。那些做出過貢獻的人們,都有機會被人們了解他們的故事,記住他們的名字。

現代社會,已經很少再發生戰爭了,和以往相比,很少有戰士犧牲的消息傳來。但是祖國的發展,需要很多可愛的人們投身到艱苦的建設之中,修路建橋便是其中之一。我國的鐵路建設較為落後,及至十九世紀,國內才漸漸了解到火車這種通行工具。現在的基礎設施逐漸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也越來越多。其中,就有一個中國最特殊大橋:火車經過都要鳴笛30秒,只因橋墩裡澆築了一個人。

基礎設施建設

人們早就認識到了修路的重要性,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無論是居民區還是深山,都有各種道路穿梭其中。這裡面,有汽車通行的公路,也有供火車通行的軌道,方便人們出行的同時,也促進經濟的發展。現在的人們,當談起道路建設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道路旁邊的區域要發展起來了,由此可見對基建的重視。

鐵路軌道的修建難度較高,尤其是早期技術不完善,保護設施不到位,很容易對工人們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為了不耽誤建設的進程,儘快實現軌道的鋪設,在條件艱苦的地區,會調派軍隊進行修建。因為平日裡的訓練,使得他們擁有強健與平常人的體魄,又能夠聽從指揮,便於管理。

意外發生

但即使是擁有各種技能的軍人們,在地形複雜、條件艱苦的軌道施工現場,也有可能發生意外。雲南的龍骨甸橋,是一個修建難度很高的工程。它途徑的地勢崎嶇,地形多樣,為了保持列車的運行速度,需要修建三十八個橋墩,搭建起一個平臺供列車平穩通過。這樣的設計當然能夠最大程度地保障列車的運行,但是修建難度也極高。

上世紀七十年代時,我國的軌道建設技術還處於起步階段,不僅技術落後,還經驗不足,人們完全靠著熱血和自身的才學進行摸索。在龍骨甸橋澆築橋墩的時候,一名年僅二十一歲的戰士沒有站穩,掉進了澆灌的水泥墩裡,瞬間便消失了。當時他身邊的戰友們都來不及施救,他的生命便就此結束了。有關部門也考慮過炸掉橋墩取出他的遺體,但是考慮到石灰凝固以後較為堅硬,即使炸毀也很難找到屍體,且難度很大損失慘重,便放棄了這個計劃。

鳴笛示意

因此,直到整個大橋修建完成,列車開始運行,這位年輕士兵的屍體一直在橋墩裡面。因為他在修建的時候一直都在惦記大橋落成的時間,因此之後每當列車經過這裡的時候,都會鳴笛三十秒,一方面是向他示意,大橋已經修建好了,十分堅固,不用擔心;另一方面也是表達人們對他的尊敬和想念,銘記著他的付出。

除了鳴笛之外,他屍體所在的橋墩上也刻上了他的名字。每當他的忌日的時候,當時一起修橋的軍人們便會一起返回來,在遠處的山崗上看著他所在的橋墩,紀念他的奉獻。當他的故事被人們傳播到網絡上的時候,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人們驚訝於道路修建條件的艱苦,感動於無數士兵和工人的付出,驕傲於我們國家現在取得基礎設施建設成果,也勵志投身於建設的隊伍中去,用自己的力量做出一份貢獻。

結語

或許有人會覺得,生命是何其珍貴的一件事情,從來沒有一個人的生命高於另一個人的生命一說,也不能說一群人的生命重於一個人的生命。凡是生命,都生而平等。每一個甘於、敢於為了自己熱愛的事業奉獻自己生命的人,都是十分偉大的人。即使他們早已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即使他的奉獻看起來沒有取得那麼巨大的成就,但他必然是個勇敢的人、可愛的人、值得被人們稱讚的人。因為他們早已把自己的全部,奉獻給了國家與人民。

相關焦點

  • 中國最特殊大橋:火車經過都要鳴笛30秒,背後故事非常感人
    然而有一座中國最特殊的大橋,它的意義並不在於增加中國造橋的數量,在這座橋上行駛的火車,每次經過都要鳴笛30秒,了解到鳴笛背後的故事,真的感覺非常感人。鳴笛這一動作是在鐵道技術當中向工作人員宣告自己來了,或者將要減速停車這樣。尤其是那些老式的蒸汽火車,可以說在那種蒸汽車頭上拉幾下汽笛的動作,簡直已經成為了一代火車迷們心中的神聖動作。
  • 中國最特殊的鐵路,火車經過都會鳴笛,真相讓人淚目!
    火車是性價比最高的交通工具,很多遊客出門旅遊都會選擇乘坐火車,在中國全國各省市都布滿鐵路線網,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條「中國最特殊的鐵路」,其特殊之處在於每一列通過這段鐵路的火車都會鳴笛30秒,究竟是為什麼呢?下面小編為您解惑。
  • 中國特殊的大橋,橋下埋了一個人,所有火車經過要鳴笛30秒
    中國實施改革開放已經30多年了,近年來我國各行業取得了很大的發展,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崛起,我國大力發展了交通, 據說大橋就是這樣創造了另一個中國奇蹟, 因為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把很多交通不便的地方用一條線連接起來,使世界各地的人們更加方便。
  • 中國這座宏偉的大橋,火車經過此地都要鳴笛,只因為一個人
    中國這座宏偉的大橋,火車經過此地都要鳴笛,只因為一個人,中國在建國短短幾十年內就能實現經濟的迅速發展,一方面離不開黨和國家提倡的先進經濟體制,另一方面離不開各基礎設施的大力支持,特別是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可以說是發展經濟的主導因素, 但是,我知道我們國家的領土很廣,地形很複雜,我覺得很難在這樣不平衡的地理條件下構築縱橫交錯的交通線路
  • 中國最特殊的大橋,一名年輕戰士被澆築在這裡,火車經過必須鳴笛
    龍骨甸大橋位於雲南省祿豐縣井鄉龍骨甸,建於1970年代,總長度1382米,總共有38個橋墩,每一個高度都接近40米,昆甸最危險的地方是鐵路的整體,很多鐵路工人在建設這條鐵路時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英雄的身體是固定的。
  • 中國最特殊的大橋,橋下埋著一位英雄,火車經過都要鳴笛30秒
    與此同時,在我國一座最特殊的大橋下,也在埋藏著一位英雄。火車每經過這座大橋時都要鳴笛三十秒,這背後其實有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雲南地勢地勢偏僻,地形複雜,是情況較為特殊的一個省份。隨著當代社會逐漸發展,雲南的經濟也慢慢復甦,而在雲南發達的背後,也與日漸便利的交通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 雲南這座特殊大橋,為何火車經過都會鳴笛30秒,這是怎麼回事?
    我國是一個基礎非常發達的國家,在這個領域所取得的各種成果令全世界的人都很吃驚,這些也是中國人民的足跡,不管怎麼說,作為人口大國,最不可或缺的是人才,即使是困難的工程也不能打倒我們,趙州橋等,雲南有特別的橋。
  • 我國最特殊的橋梁,火車經過鳴笛30秒,只為紀念他
    今天要講的是一座很特殊橋梁,大家都知道火車是不輕易鳴笛的,但是這座橋,如果火車要從上面通過,就必須要鳴笛30秒,原來是要紀念一個人,當時的他還是一名少年!這座橋梁就是龍骨甸大橋,位於雲南省,應該有很少人聽說過這個名字吧,但是當地的人卻十分尊敬這座大橋,因為熊漢俊就埋藏在橋的下面。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 中國非常悲壯的大橋,列車經過都要鳴笛30秒,只因埋著一位烈士!
    不知不覺中,火車經歷了200多年的風風雨雨,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84年,聯合國命名「象徵二十世紀人類徵服自然的三大奇蹟」,第三名是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二名是美國阿波羅飛船登月,誰也不敢想像,第一名在成昆鐵路,中國一條偏僻的公路,被外國專家稱為「鐵路禁區」。
  • 成昆鐵路上的龍骨甸大橋,火車經過都要鳴笛30秒,這是為何?
    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全國範圍內的道路還有很多地方都是土路,比較常見的交通用具也沒有多少,能夠行駛的路線也特別匱乏。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發展,人們在日常出行方面變得越來越便利,想要去往外地的時候也有了更多的選擇,除了搭乘火車之外,還可以乘坐地鐵或者是飛機。直到現在,中國絕大多數的地方都已經修建了鐵路。
  • 中國最特殊的大橋,所有火車經過都要鳴笛致敬,為致敬英雄
    自從中國步入新時代,我國就對於交通設施的建立特別上心,交通的發展非常迅速,遇水搭橋、逢山開路。這讓我們中國的交通建築創下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將許多地方都連接了起來,讓人們出行來往更加便捷。它建立於上世紀的七十年代,從建成開始到投入使用就已經過去了四五十年,而這座大橋依然屹立不倒,十分穩固。而這一切都與之前認真敬業的老兵們精細工作離不開關係。當年,為了使雲南山區早日和外界有更方便的聯繫,大家都十分認真勤奮,日日夜夜堅守崗位,就是為了讓龍骨甸大橋早日通車。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在他們修建第七橋墩的時候,一名叫熊漢俊的人民鐵道兵戰士不幸掉入橋柱中心,當時橋柱深達四十米。
  • 我國最特殊的大橋,橋下埋葬一位戰士,所有火車經過都要鳴笛30秒
    自此,經過這裡的每一列火車都要鳴笛30秒,以此來紀念這位英雄。  1. 龍骨甸大橋下的英魂  龍骨甸鐵路大橋位於我國的雲南省祿豐縣黑井鎮龍骨甸,龍骨甸大橋建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全長1382米。龍骨甸大橋是成昆鐵路線上跨度最大的大橋。
  • 中國這一橋梁,每次火車經過將會鳴笛30秒,或許你需要知道原因
    旅行的時候當然逃不了火車、高速鐵路等交通工具,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中國的橋,但這座橋很特殊。也就是說,每次火車經過時,都要鳴笛30秒。這讓第一次去旅行的遊客們感到好奇。為什麼要這樣做?理由讓人深思。這座橋被稱為龍骨甸大橋,坐落在雲南黑井鄉,在普通人的眼裡,這座橋和其他橋沒有什麼不同,但其意義很難忘記。通過7號橋橋墩時,路過的火車大部分都會鳴笛30秒。
  • 我國雲南有一座橋,火車經過需鳴笛30秒,只因一位烈士長眠地下
    一、火車開進大山裡 民國時期,孫中山曾為中國畫出了一張波瀾壯闊的藍圖,他在《建國方略》中提到,未來的中國,一定要有16萬公裡的鐵路裡程。然而,直到民國滅亡後,鐵路總裡程也只有短短的8000公裡。
  • 龍骨甸大橋:火車每次經過橋上都會鳴笛,其中的含義你知道嗎?
    雲南龍骨甸大橋,所有火車每次經過都需要鳴笛30秒,因為橋下埋著一位老兵—熊漢俊,而這一舉動是為了紀念這位英雄戰士。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龍骨甸大橋的故事,說起龍骨甸大橋,可能有不少人並不了解。
  • 中國最悲壯的大橋,每次火車經過時都鳴笛30秒,因為埋了一人
    然而,中國鐵道兵和工兵要在兩山之間架起希望之橋,面臨著重重困難。在基礎設施技術不完備的情況下,修建鐵路經常會發生事故,尤其是在陡峭的地勢中。火車上經常能看到道路兩旁的墓地。在雲南,每當列車經過龍鼓店大橋7號橋墩時,就會鳴笛30秒,很多人聽不懂。事實上,鳴笛是為了紀念龍鼓店大橋修建時犧牲在這裡的21歲鐵道兵熊漢軍。
  • 成昆鐵路永遠的七號橋墩!列車每過鳴笛30秒,烈士熊漢俊於此長眠
    ——(法國)波特萊爾這是一個令世界矚目的中國。中國人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用千萬條公路、鐵路將萬裡疆域連接起來。從此,「車馬很慢,書信很遠」成了人們口中對於美好愛情的嚮往。世界人民感嘆於「中國速度」 ,「基建狂魔」的稱號響徹全世界,成為我國對外的一張閃亮名片。然而,「基建狂魔」也承載了太多一線基建工作者的血肉。
  • 為了修鐵路,他21歲被活生生封在水泥橋墩,現在火車路過都會鳴笛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這條鐵路的某一座橋墩中封著一位21歲的少年,每當火車經過這裡都會鳴笛30秒致敬。成昆鐵路說起最難修的鐵路,大多數人肯定想到的是青藏鐵路,因為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修建難度可想而知。但是成昆線的修建程度,難度甚至在青藏鐵路之上。因為青藏鐵路修建是在2006年,當時的科技已經有了初步發展。
  • 鐵路英雄熊漢俊,48年前墜入橋墩混凝土,現火車過都會鳴笛紀念他
    中國的土地之廣大,在整個世界上都很罕見。因此,為了能讓全國各地都結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個完善的鐵路交通網絡是勢在必行的事情。在這些鐵路的修建時期裡,不少英雄們付出了血與汗的代價,甚至還有人,為之付出了自己的性命。在我國的西部地區,一直都以崇山峻岭而聞名。
  • 48年前成昆線修建時,一名士兵被融進水泥橋墩,後來結果怎麼樣?
    ▲成昆鐵路舊照 早在1936年8月,中國的地質學家常隆慶提出了在攀西地區建築鐵路的重要性當時,鐵路戰士們正在用水泥澆築橋墩,整日整夜的工作導致戰士們過度勞累,有一位戰士一不留神便掉了下去,他正好掉到40米以下橋柱中心的位置,掉進了混凝土裡的他,瞬間沒有了蹤影。由於事情發生在毫秒之間,還沒等大家反應過來,那些水泥就已經完全的把他給包裹住了。在生命最後一刻,他喊道:「大橋修好後,來告訴我一聲。」這位戰士名為熊漢俊,當年他才21歲,而為了修建龍骨甸大橋,他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