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幾年前曾憑藉《我的滑板鞋》紅極一時的龐麥郎,作為一個現象級的草根歌手,龐麥郎的走紅確實跟現在的網紅有得一拼。
如今時隔多年過去了,當初爆紅全網的龐麥郎現在過得如何了呢?來自臺灣的知名歌手吳克群給大家帶來了答案。
最早吳克群是通過網絡的一則關於龐麥郎在鄉鎮商演的視頻了解到他的,在這個視頻中看著龐麥郎在臺上賣力的演出,而臺下的觀眾似乎都把他當成透明的,表演完畢後他還是堅持對觀眾說了聲謝謝。
吳克群也看了不少網絡關於他的負面新聞,同時也像網友一樣很想對他進行深入了解,最終吳克群就帶著他的疑問和他的團隊造訪了龐麥郎的老家,跟龐麥郎進行了一次比較深入的對話。
因為吳克群這一次是完全沒有計劃的,龐麥郎雖然感到比較唐突,但還是十分大方的邀請吳克群來到他老家做客。
這是兩個原創音樂人之間的對話,龐麥郎也通過吳克群的節目向外界傳達了自己內心的想法,因為這些年掙的錢都投入到了音樂當中,龐麥郎的家看起來並沒有比想像中的豪華,甚至只能說是陋室來形容了。
在節目中吳克群用「困獸猶鬥「來形容這位備受嘲諷依舊堅持音樂道路的龐麥郎,甚至還特地為他寫了一首歌《摩擦》,只是不知道是想鼓勵在逆境中繼續夢想的龐麥郎,還是希望他看清自己腳下的道路呢?
1984年出生的約瑟翰龐麥郎,本名叫做龐明濤。
在2014年之前一直默默無聞,可是在2014年當他推出《我的滑板鞋》之後,他的人生仿佛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僅這首說唱類型的歌曲《我的滑板鞋》紅遍全網,次年還摘得年度TOP20金曲,甚至獲得了獨立音樂人十大新人獎項,他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草根巨星。
除了《我的滑板鞋》以外,龐麥郎其實還推出過個人專輯《舊金屬》,《骯髒的惡魔》《孩童時期》《惡魔不要啊》等多首單曲收錄在其中,不過結果都收效甚微。
今天我們主要討論的話題就是龐麥郎為何爆紅之後,沒過幾年就活成如今這般模樣了呢?
網絡上有很多關於龐麥郎的新聞,龐麥郎的人生軌跡可以說有些顛簸,這首《我的滑板鞋》其實是他北漂的時候寫的,聽過這首歌的人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有些平淡無奇。
操著一口濃重地方口音的普通話,搭配著十分簡單的伴奏,就這樣被龐麥郎給硬生生地唱火了。
至於這首歌曲為何會走紅,個人認為很大程度上跟當時的街頭滑板運動,或者溜冰運動在年輕人群中流行有很大關係。
而且真正受眾人群也是年紀偏小的學生群體,這首歌曲滿足了他們對外面世界的好奇心,年齡層次再往上提升的話,根本就沒有什麼受眾人群,也不具備經典歌曲的特質,純粹一首口水歌,因此這首歌能走紅最多只是一個意外。
龐麥郎在走紅之後曾陷入了不小的爭議中,曾接受過這樣的媒體採訪,他自己明明是陝西人卻聲稱自己是臺灣人,甚至連父母和哥哥都不相認。
這就是龐麥郎走紅之後給眾人留下的過度膨脹的印象,為了讓自己走上更加國際化的路線選擇改名約瑟翰龐麥郎,不過這些在網友看來就像是一個笑話,很明顯的包裝過度。
沒過多久龐麥郎就逐漸淹沒在一浪接著一浪的網絡吐槽聲中。
龐麥郎甚至連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都說不好,龐麥郎並不具備定位國際化歌手的潛質,但他還是堅持這樣的道路,演藝道路越走越窄只能說是必然事件了。
不可否認龐麥郎有過十分高光的時刻,這對於一個從陝西農村走出來在外打拼多年的年輕人來說,他的人生要比不少還掙扎在溫飽線的音樂人更加幸運。
在龐麥郎的簡介中其實不難看出,他的人生成長經歷其實跟音樂是沾不上邊的。
既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和聲訓練,也不懂作曲,除了自己作詞以外,只懂得一些簡單的後期製作。
吳克群在造訪他的時候,他已經居住在大山裡面很長一段時間了。
長期面對封閉環境,自身的音樂素養又不夠高,而且又沒有十分驚人的創作天賦,這樣的草根音樂人想要再度走紅的概率可謂是微乎其微的。
現在回想起來龐麥郎的走紅經歷更像是一場夢,網絡平臺給了草根歌手一個表現自我的機會,恰好他的作品在某一個特定的時間中符合了部分受眾人群的口味,紅的有些莫名其妙。
如今再看到他繼續苦苦地堅持這條音樂道路,也不知道是該鼓勵還是好心勸阻,你們有什麼想對他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