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Mac電腦大更新?將會用上人臉識別功能

2020-12-28 太平洋電腦網

近日,據外媒Engadget報導,蘋果在最新的macOS Big Sur Beta版中加入了Face ID相關代碼。雖然目前已上市的Mac系列暫未支持此功能,但是開發者已在相關代碼中發現了「FaceDetect」和「BioCapture」等字眼。除此之外,開發者還仔細檢查了Face ID拓展,並確定這個功能是為macOS設計。

Face ID是蘋果在2017年推出的一項功能,其目的是為了取代Touch ID。 目前,支持Face ID的蘋果產品主要包括iPhone X、iPhone XS系列、iPhone 11系列、iPad Pro(2018款)及以後的機型。

其實,三年前,蘋果就已經計劃將Face ID加入到Mac系列產品中。

據外媒9to5Mac報導,2017年,蘋果遞交的專利中提到,如何通過Mac的相機來實現人臉識別。 該專利顯示,蘋果會在Power Nap中新增一項功能,即便Mac處於睡眠模式,相機卻仍然處於啟動狀態,並可進行人臉識別。 此時的相機,是以一種低功耗模式來運行,對電腦本身的功耗沒有太大影響。

當Mac的相機監測到人臉時,它就會自動進行識別。如果Mac識別出相機前方是已經錄入的面孔,它便會喚醒電腦,直接進入主界面。整個過程不需要用戶點亮電腦屏幕,只要坐在電腦的相機前方即可完成解鎖。

也就是說即便Mac處於息屏狀態,相機依舊可以進行人臉識別。 雖然這項功能與iPhone的Face ID有些相似,但是後者必須用戶抬腕點亮手機屏幕,然後才可進行人臉解鎖。

Mac的相機會保持低功耗運行,這不禁讓人想起了Apple Watch Series 5上的1Hz的屏幕,通過將屏幕的刷新率降低到1Hz,以此來實現全天低功耗的屏幕內容顯示,感覺兩者之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針對這項技術,蘋果在新的專利中做了補充。 據外媒patently Apple報導,蘋果在Mac上使用的人臉識別,並不是iPhone上的Face ID,而是一種「視網膜掃描」識別技術。 相比Face ID,這種技術的安全性要更高一些,哪怕是兩個長相相似的人,Mac也不會進行錯誤的人臉識別。

在此之前,有消息稱,iPhone的Face ID面對雙胞胎等兩個長相相似的人時,他們的面部都可以解鎖手機。 不過,根據最新消息,蘋果遞交的專利顯示,Face ID將加入靜脈識別技術,通過人體內部隱藏的生物特徵來進一步確認用戶信息。 這樣一來,哪怕是雙胞胎,iPhone的Face ID也不會進行錯誤解鎖。

對Mac用戶來說,人臉解鎖要比文字密碼和指紋識別方便許多,用戶不僅可以使用它在App Store中下載應用、還可以在網頁上進行人臉支付。同時,人臉識別加入,也為Mac用戶提供了更多選擇,使用場景也得到了進一步擴展。

另外,Mac有了人臉識別這項功能後,電腦的安全性也會更高。 不過,Mac的相機長期處於開啟狀態,是否會對用戶的隱私造成影響呢? 雖然無需點亮電腦屏幕即可完成人臉解鎖,用戶體驗會很好,但是先點亮電腦屏幕再進行人臉解鎖也不會影響效率,涉及的隱私問題也會更少。

Windows的人臉識別與Mac的區別

看到這裡的小夥伴可能會吐槽,蘋果已經落伍了,WIndows筆記本早就支持人臉識別。話雖如此,但是兩者區別還是挺大的。

2015年,微軟為Windows 10用戶帶來了一項名為Windows Hello的新功能。 這項新功能指的是Windows 10中一整套生物識別方式的總稱。包括指紋識別、虹膜識別和人臉識別。

原理上,Windows Hello的人臉識別與蘋果的Face ID類似,都是通過普通攝像頭、紅外攝像頭以及紅外傳感器來捕捉人臉的3D圖形。

Windows Hello的面部識別功能最早應用於Surface Pro 4上,設置這項功能需要一分鐘,系統會要求用戶眼睛看向攝像頭,然後它會掃描你的面部。如果你想要提高識別率,可以重複這個過程。當使用Windows的面部識別失敗時,你也可以輸入PIN碼或文字密碼解鎖電腦。

值得一提的是,Windows Hello不會將面部照片保存在電腦上,而是收集面部或者虹膜傳感器、指紋閱讀器的數據,並創建數據表示法。也就是說,Windows Hello把收集到信息做成了一個類似圖標的東西,然後進行加密後存在電腦上。在此之前,蘋果表示Face ID採用的方式與Windows Hello基本相同。

簡單點來講,Windows Hello的人臉識別與iPhone上的Face ID原理相似,只是技術實現的方式有些差異。而Mac上的人臉識別更加接近於Windows Hello的虹膜識別,因為兩者都是掃描用戶的眼睛。

蘋果的Mac系列為何一直沒採用Face ID?

可是蘋果明明有Face ID,現成的技術為何不直接應用到Mac?

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原因可能分為以下兩點:

1.成本問題。 相比Touch ID,Face ID的組件成本更高。IHS Markit的成本分析報告顯示,iPhone X的Face ID組件成本為16.7美元(約合人民幣117元),而iPhone 8 Plus的Touch ID組件成本則是6.65美元(折合人民幣約47元)。 其次是如果將Face ID移植到Mac上,還要對電腦屏幕進行重新設計 ,這樣一來,成本也會進一步增加,同時產品售價也會跟著往上升。 本來Mac系列的售價就普遍偏高,如果繼續加價,消費者可能不會為此而買單。

2.產品迭代。 蘋果手上還有很多張底牌,比如mini LED,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表示,2021年,蘋果將推出6款mini LED產品,其中包括MacBook 14.1英寸、iMac Pro 27英寸、16英寸MacBook Pro等。即便Mac系列要加入Face ID,出於成本考慮,蘋果也會拿高端產品試水,如MacBook Pro 16英寸。不過,MacBook Pro 16英寸發布也沒多久,市場對於下一款迭代產品的需求還沒有那麼強烈。因此,蘋果不會貿然在Mac系列上採用Face ID。

雖然Mac系列沒能用上Face ID,但是蘋果為用戶準備了新的電腦解鎖方式,使用起來應該與Face ID差不多,而且綜合體驗可能還要更勝一籌,因為Mac上的人臉識別省去了喚醒電腦屏幕這一步驟。

相比MacBook系列,這種解鎖方式感覺更適合iMac系列,其原因在於用戶的身高差異比較大,如果MacBook放在桌面上,長得高的用戶坐在電腦前,相機可能無法捕捉到用戶的視網膜和面部。當然,這個問題用戶可以通過調節座椅的高低和筆記本的開合角度來解決。總而言之,Mac上加入了新的解鎖方式,有助於提升產品的使用體驗。

【來源:雷科技】【作者:MoFirLee】

相關焦點

  • 媒體關注|越南首家自助銀行啟用人臉識別功能
    相較於Apple僅能在行動裝置中存儲人臉信息的Face ID技術,LiveBank可通過自身採用的人臉識別技術在任意一臺VTM設備(超250臺)上,從銀行系統的數百萬數據中將用戶識別出來。客戶正在錄入或者驗證指紋在人臉識別技術應用上,TPBank配備了具有活體檢測功能的雙目攝像頭,以確保「人」的真實性,防止不法分子用照片或視頻進行假冒。為捕獲準確的面部數據,設備將通過AI技術投影並分析上萬個圖像點,創建面部深度圖,識別面部角度、形狀和眼睛位置,繼而檢測運動……最後將客戶圖像存儲在系統中。
  • 人臉識別技術被攻克,你的臉將不再受你自己控制!
    小李他們想出了一個更直接的辦法,直接「劫持」攝像頭:把做好的視頻事先保存到一個經過特殊處理的手機上,然後通過C軟體將視頻導入,這樣,在視頻認證環節需要人臉驗證時,會彈出「選擇媒體」的模塊,而不是直接啟動攝像頭。
  • 危險的人臉識別
    智慧型手機劇增、行動支付習慣的養成,加上人們對智能家居的狂熱,個人消費需求的增長直接推動了移動端消費級人臉識別應用的爆發。從這一點上說,我們正在協助越來越多的廠商收集人臉數據。 2017年,蘋果推出支持人臉識別解鎖的新款手機iPhone X,小米Note3、vivo V7+等智慧型手機也推出了人臉識別功能。同年,支付寶、京東、蘇寧也都先後開啟刷臉支付功能。
  • 照片網絡公開賣,一張圖攻破人臉識別?
    小李他們想出了一個更直接的辦法,直接「劫持」攝像頭:把做好的視頻事先保存到一個經過特殊處理的手機上,然後通過C軟體將視頻導入,這樣,在視頻認證環節需要人臉驗證時,會彈出「選擇媒體」的模塊,而不是直接啟動攝像頭。
  • 全新iphoneX面容ID人臉識別技術是什麼?
    Face ID 面容ID面部識別技術人臉識別技術繼指紋識別、虹膜識別以及聲音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之後,以其獨特的方便、經濟及準確性而越來越受到世人的矚目。而IPhoneX的Face ID功能可以說將人臉識別技術又一次推向了風口浪尖。事實上,在蘋果正式推出Face ID功能之前,它的競爭對手三星就已率先做了嘗試。
  • 廣東小青蛙科技有限公司告訴你,什麼是人臉識別系統
    人臉識別系統簡介人臉識別[1] 系統具有廣泛的應用:人臉識別出入管理系統、人臉識別門禁考勤系統、人臉識別監控管理、人臉識別電腦安全防範、人臉識別照片搜索、人臉識別來訪登記、人臉識別ATM機智能視頻報警系統、人臉識別監獄智能報警系統、人臉識別RFID智能通關系統、人臉識別公安罪犯追逃智能報警系統等等。
  • 人臉識別技術解析
    更有甚者,將參與者的人臉換臉到了主持人上,然後順利的通過了轉頭、搖頭、微笑等的一系列的人臉識別活體驗證。這一實驗引起了人們對人臉識別技術的擔憂,人臉識別到底靠譜麼?憑照片就可以製作出可欺騙人臉識別技術的模型,以後還能不能愉快地在社交平臺上曬自拍了?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聊一聊人臉識別技術。
  • 人臉識別怎麼就進了小區?
    徐傑發現,在新的智能門禁設備上,附有一塊手機大小的彩色電子屏。每當有人走近單元門,屏幕就會亮起,顯示攝像頭拍到的動態影像,影像中的人臉會被框出。試驗了幾次之後,徐傑確定,自己就是靠「刷臉」打開了這扇鐵門。「當時第一反應是驚嚇,因為根本不知道這個門禁有人臉識別的功能。」
  • 解放雙手,koobee手機人臉識別解鎖教程來咯
    操作前提:酷比手機系統必須是最新版本哦~進入【設置】——【系統更新】,系統會為您自動檢測版本型號,如若不是最新版本,更新到最新版本即可~                    ➤ 點擊進入設置人臉識別更新完系統後,我們可以看到設置裡面會多出一個「人臉識別」選項,點擊進入設置人臉識別➤ 點擊「人臉識別管理」,進入下一界面
  • Mac軟體|騰訊低調出品,Mac 超好用 AI 看圖軟體
    一、什麼是看圖?看圖,是騰訊公司在macOS平臺出品的一款輕鬆看照片的應用。看圖具有圖片整理、每日一圖、人臉聚合、大圖片篩選、視頻篩選、快速圖片標記等功能,能夠輕輕鬆鬆從海量圖片中找到你想要的圖片。         Kantu的人物聚類採用了騰訊優圖實驗室的智能人臉聚類技術。智能人臉聚類是優圖實驗室基於人臉深度特徵和層級化聚類算法自主研究的技術。通過該技術,可將Kantu裡的照片按照人臉的特徵進行分類,再根據它們的相似度值進行分析,最終將屬於同一個身份的人劃分到一個組內。在此,感謝騰訊優圖實驗室的大力支持。
  • 掌紋識別與人臉識別有啥關聯
    掌紋識別技術因其封閉性,會獲得更好的安全性和使用體驗;人臉識別得益於框架開源,將擁有更多創新應用和更大的應用規模。 近期美國專利與商標局公布了亞馬遜最新專利申請,一種非接觸式掃描系統,可通過掃描手掌特徵(包括掌紋和靜脈)來識用戶身份。 目前,亞馬遜公司已獲得了「非接觸式掃描系統」的專利,並將其手掌識別技術代號確定為Orville。
  • 「人臉識別」,我們還能承受多少風險?
    這項技術正在為科技行業和政府創造一個先手機會,如何用一種重點突出而又切實具體的方式來處理人工智慧的道德和人權問題,而它們能否抓住這個機會,就要看它們怎樣決定來監管人臉識別技術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最初簡單場景的應用,如編目和搜索照片,現在已經變得日益複雜。很多人已經習慣了依靠人臉識別,而不是用密碼,來解鎖iPhone或Windows筆記本電腦。其應用不會僅止於此。
  • 7月起,溫州交通違法處理將實行「人臉識別」+「三證合一」
    今天,記者從交管部門獲悉,7月1日起,全市交通違法處理窗口將統一啟用人臉識別功能,交管違法處理將啟用「人臉識別」和「三證合一」審核,缺一證不。這意味著,在違法處理中,須攜帶「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三證,窗口審核通過後,才可繼續辦理車輛違法處理。
  • 人臉識別到底是如何進入小區的?
    徐傑發現,在新的智能門禁設備上,附有一塊手機大小的彩色電子屏。每當有人走近單元門,屏幕就會亮起,顯示攝像頭拍到的動態影像,影像中的人臉會被框出。試驗了幾次之後,徐傑確定,自己就是靠「刷臉」打開了這扇鐵門。「當時第一反應是驚嚇,因為根本不知道這個門禁有人臉識別的功能。」
  • 人臉識別中的人臉表情識別技術
    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如今在識別中應用到對人臉的表情進行識別,可以應用在人機互動、安全、機器人製造、醫療、通信和汽車領域等。那麼,暢視智能來告訴人臉識別技術的人臉表情識別要如何進行?圖像獲取:通過人臉識別攝像頭等圖像捕捉工具獲取靜態人臉圖像或動態圖像序列。
  • 「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為躲人臉識別戴頭盔看房」?
    最近,隨著「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為躲人臉識別戴頭盔看房」等事件的發生,讓人臉識別頻上熱搜,技術濫用問題引發廣泛關注。隨之,一些傳言也「悄然出動」:人臉識別系統任何機構想裝就能裝?戴口罩就無法進行人臉識別?在手機銀行上設置人臉識別功能,會增加銀行卡被盜刷的風險……這些說法到底是真是假?
  • 普通的電子籤到與人臉識別籤到差的是什麼?
    對於大型的會議、展覽來說,大部分都已經淘汰了傳統的紙質籤到方式,採用了二維碼籤到方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現場籤到的繁瑣、低效率和無序。如果除了上述要求,你還想要極大程度的體現會議和展覽的高質量、高科技感,讓參會者擁有極致體驗!31會議的人臉識別籤到可以了解一下。
  • 「人臉識別」解鎖,到底安全不安全
    從這個角度看,人臉識別是在「盲人摸象」得到的細節信息基礎上,將這些信息收集在一起判斷人臉是不是你本人的。為什麼這種通過局部推斷整體的方法能有「盲人摸象」的效果呢?這是因為雖然人的面部皮膚狀況等大部分信息是會經常發生變化的,但是用於識別人臉的部分特徵點,通常是變化較小較為固定的區域,而通過大量地觀察並統計這些細微區域的視覺信息,就可以推斷出人臉的整體特徵。
  • 臉部識別手機有哪些 2018最新支持人臉識別的手機推薦
    不管是旗艦機還是千元入門級基本上都標配全面屏設計,當然除了這個我們還發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智能加入了人臉識別功能。對於面部識別相信很多用戶不會陌生,要知道這個功能在去年的智慧型手機就出現過,只是那個時候尚未完全普及。而到了今年如今的千元機都基本上標配人臉識別解鎖。我們知道指紋識別安全性沒有人臉識別安全係數高,正是這樣的因素加劇了面部識別趨勢的發展。
  • 開源人臉識別seetaface入門教程(一)
    然而,目前開源的代碼,是在windows vs上編譯的,對於我們這幫mac/linux用戶來說,用起來還是挺麻煩的。經過這幾天的學習,對seetaface總算有了全面的了解。下面,聽我娓娓道來。 注意:本文章不涉及代碼邏輯和原理,只是教大家如何使用seetaface做人臉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