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1964年3月24日—1989年3月26日),原名查海生,出生於安徽省懷寧縣高河鎮查灣村,當代青年詩人。海子在南方的農村長大,是一位天賦異稟的少年天才。1979年15歲時便順利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海子是真正完成中國近代詩歌改革的第一人,中國本土的田園現代詩人。他的詩,尤其是這首《春天,十個海子》,透露著一股濃濃的鄉村情結。正如他所言"不能自拔,熱愛著空虛而寒冷的鄉村。"他在眾多現代詩人面前,既渺小又偉大且他永遠是最特別的那個人。
曾經有人諷刺過冰心說她的詩難登大雅之堂,只是隨心所欲,日常的隨意記錄零星幾句。若是這樣我更想起海子對於創作長詩乃至史詩的狂熱忠愛與令人心酸的嘔心瀝血。
《春天,十個海子》是現代海子創作的新詩。這是海子的最後一首詩,一首抒情短詩.它在內容、意象上的獨特性、私人化更為突出,文本散發著一種獨自絕望的情緒。在完成這首詩的十多天後他終於拋下了這個世界不屑於當一個倖存者痛苦,掙扎在人世間。那時候他還在中國政法大學任教,卻又決絕的放棄了所有,爬上火車軌道如他寫下的告別詩所言:"你被劈開的痛苦在大地瀰漫"他被劈開的痛苦化成鮮血,浸透了那個春天。
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臥軌自殺,年僅25歲。在詩人海子那短暫的生命裡,保持了一顆聖潔的心。他曾長期不被世人理解,但毋庸置疑他是中國70年代新文學史中一位全力衝擊文學與生命極限的詩人。海子作為一位天才少年詩人的敏銳天賦,與其承受的世俗驚駭,震撼痛處都比我們普通者強千百倍。
他是雲可以變換莫測遮天蔽日,也可以傾刻消散如煙。他是自由的,卻也留下了我們所有的惋惜與悲憾。所有的一切都留著那個遙遠而入木三分的春天,因為他我們再一次失去整個長詩的曙光。讓我們一起在這個遙遠的春天,聽海子對這個世界最後的深沉的告別吧,他是寫給每一位還活著的倖存者——海子。
春天, 十個海子全都復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嘲笑
這一野蠻而悲傷的海子
你這麼長久地沉睡到底是為了什麼?春天, 十個海子低低地怒吼圍著你和我跳舞、唱歌扯亂你的黑頭髮騎上你飛奔而去 塵土飛揚你被劈開的疼痛在大地瀰漫在春天, 野蠻而復仇的海子就剩這一個, 最後一個這是黑夜的兒子, 沉浸於冬天, 傾心死亡不能自拔 熱愛著空虛而寒冷的鄉村那裡的穀物高高堆起 遮住了窗子它們一半而於一家六口人的嘴, 吃和胃一半用於農業, 他們自己繁殖
大風從東吹到西, 從北刮到南, 無視黑夜和黎明你所說的曙光究竟是什麼意思
1989.3.14.凌晨3點--4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