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日本如何讓道路紅燈不再形同虛設?

2021-02-07 中國新聞網

日媒:日本如何讓道路紅燈不再形同虛設?
2015-03-04 15:46:0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3月4日電 俗話說「行船跑馬三分險」。提到出行,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日本新華僑報4日刊文稱,交通的日益發達雖然帶來了無盡的便利,但同時也增加了許多安全隱患。日本將「行人優先」的原則,體現到交通管理的方方面面。確立「人高於車」的交通規則、提供人性化服務,從根本上解決闖紅燈問題。

  文章摘編如下:

  現代社會,究竟應該如何平衡人與車的關係,如何將交通事故降低到最少,各國都在探索。近年來,「行人闖紅燈」成為國人吐槽的對象。有人認為「行人闖紅燈導致車禍大幅增加」,甚至有人認為應該出臺「行人闖紅燈撞了白撞」等嚴厲的交通法規。這些看法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免以偏蓋全。

  與很多中國網友想像的不同,其實30多年前日本人也喜歡闖紅燈,而且是成群結隊地闖。1980年,「大家一起闖紅燈就不需要怕」甚至成為日本當年的流行語。著名導演北野武現在還經常拿這句「雄赳赳氣昂昂」的流行語打趣。

  當時,這個難題讓日本政府頭痛不已。很多人建議,應該大力宣傳提高民眾安全意識、並出臺嚴厲措施懲罰不守規矩的行人。但是,日本政府仔細聽取各方意見後,搞清楚了一個道理:沒人會拿自己的生命當兒戲,行人闖紅燈可不是為了「玩心跳」。他們並不是產生問題的根源。

  那麼,事情就簡單了。只有確立「人高於車」的交通規則、提供人性化服務,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闖紅燈問題。

  日本決定將「行人優先」的原則,體現到交通管理的方方面面。在吸取各國立法、司法經驗的基礎上,日本制定了《機動車損害賠償保障法》,並不斷加以完善。該法加大機動車的賠償責任,基本看不到機動車的免責條款,充分保障行人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以致有人笑稱日本是「我可以闖紅燈,但你不能撞我」。

  2000年,日本又專門出臺了保護行人的《交通無障礙法》。該法規定,交通管理的首要原則是確保步行者安全。日本還在全國實施了「行人安心步行」政策,街道上隨處可見「行人優先」的交通指示牌。其實,這是一種觀念和意識的重大轉變。日本交通管理的重心不再是「讓車跑得更爽」,而是讓行人更便利與更安全。「交通人性化」的核心也在於此。

  當然,對於行人為何闖紅燈,日本政府也組織了專家團隊開展了仔細研究。他們發現,行人等待紅燈的極限一般為90秒,因此日本將紅燈時間控制在這個範圍內。而且,根據不同地段的行人流量,人行橫道的寬度和式樣也不同。對於人流量較大的路口,紅燈還具體顯示需要等待的秒數,緩解行人的焦慮情緒。

  為了方便行人過馬路,日本還有一個「獨門利器」——步行者按鈕。遇到急事的行人或者殘障人士過馬路時,只需要按一下按鈕,綠燈過一會兒就會亮起,這時行人就可以安全過馬路了。同時響起的語音提示,還能方便盲人過馬路。這套系統設計得非常科學,如果按這個按鈕的間隔時間過短,它也會保證機動車有一定時間正常通行,不會造成車輛擁堵。

  除了完善紅燈系統,日本還在各大路口修建過街天橋,保證行人快速通行。為了防止「高不可攀」耽誤行人時間,天橋都有合適的高度,超標貨車看到附近的限高指示牌必須繞行。而無處不在的地鐵站,也被巧妙設計成地下通道,兩頭還設有電梯。行人從一個出口進去另一個出口出來,就過了一條馬路。而且,兩個出口間是最短的直線距離,不會七彎八繞。設置過街天橋、地下通道並不是什麼太難的事。如何讓過街天橋「矮下去」,讓地下通道短起來,才需要下真功夫。

  至於住宅小區附近,更是行人的「天下」。周邊道路一律限速每小時30公裡,道路內隨處可見局部狹窄段、凸起路面和標誌圖形,以控制車輛進入或強制機動車減速。遇到上下班、上下學時間段,警察還會在行人較多的十字路口擺上「攔路牌」,禁止某個方向的車輛通行,保障行人安全。

  從地下通道到天橋,從學校到住宅區,日本逐漸構築起時時處處為行人著想的交通體系。這種情況下,誰還有必要去闖紅燈,誰還好意思闖紅燈?日本因此形成了「行人過馬路看燈不看車」的良好風氣。

  隨便說一句,1980年 「大家一起闖紅燈就不需要怕」在日本流行時,不少日本學者斷言:大和民族是從眾心理、集團意識最為強烈的民族,只要還有人帶頭闖紅燈大家都會跟著闖,不花幾十年提高國民素質、改變文化,解決不了問題。

  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行人闖紅燈真的不只是文化問題!(蔣豐)

相關焦點

  • 關係亮紅燈?日媒曝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與兒子進次郎不和
    來源:海外網小泉進次郎和妻子接受採訪(朝日新聞)海外網2月18日電 日本環境相小泉進次郎出生於政治世家,是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的次子,加上高顏值、高學歷,使其從入政壇伊始即成為話題性人物最近,日媒稱其「花邊新聞」多,而作為本職工作的政治家作為毫無起色,其父親小泉純一郎也開始抱怨他的言行。據日媒《Daily Shincho》18日消息,小泉進次郎自長子出生後就傳出其婚外情報導,提倡育兒假一事也引起輿論爭議。2019年8月,小泉進次郎與女主播瀧川克裡斯汀結婚。
  • 日媒稱日本與東南亞防務關係升溫
    參考消息網4月26日報導 日本共同社4月18日報導稱,馬來西亞和日本18日籤署一項協議,旨在為日本向這個東南亞國家轉讓防務設備和技術鋪平道路。日本駐馬來西亞大使宮川真喜雄在籤約儀式後對日媒說,這項新協議將在兩國之間建立一種「安全合作」關係。
  • 日媒:日本因自然災害多發在世界安全排名持續走低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雅虎新聞網7月1日報導,日本一直嚴格把控安全問題,但是在世界安全排名持續走低。在2015年世界最安全國家及地區排名中,中國香港位居第1,中國臺灣位居第6,而韓國和日本分別排名第17位及第22位。
  • 美媒:美不再是日本「心頭肉」 日欲掙脫美國求平等
    【環球網綜合報導】在美國老大哥的「庇佑」下,日本一直表現地像個聽話的乖孩子。但也有美媒看出了日本對美國的「不忠」。美國《福布斯》雜誌12月28日刊載文章指出,對於美國而言,空間技術能做什麼,以及這些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所處的政治環境,其中,東亞地區的環境就非常值得權衡。一直以來,中國都被視為戰略競爭者,日本則是聽話的盟友。但事實並非如此簡單。
  • 日媒:日本北海道室蘭或再次成為商業捕鯨據點
    日媒:日本北海道室蘭或再次成為商業捕鯨據點 2020-05-27 18:20:02 據日本共同社援引《北海道新聞》報導,2019年,日本時隔約31年重啟商業捕鯨。
  • 日媒:去日本賞櫻花的中國人更加注重禮儀
    來源:環球網日本「ITmedia business online網站3月13日文章,原題為「社交網絡數據分析表明:在日本賞花的中國人更加注重禮儀」。說到4月前後的日本賞花季,很多遊客都表示這是赴日遊覽的最好時節。
  • 日媒:為防疫情擴大富士山封閉登山道
    > 日媒
  • 日媒:日本妹子腿彎牙不齊才是「卡哇伊」
    日媒:日本妹子腿彎牙不齊才是「卡哇伊」 2014-10-20 15:08:0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10月20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20日刊文稱,走在日本繁華的街頭,漂亮的妹子實在不算多。
  • 日媒:日本加緊防範「電網一體」作戰模式
    (原標題:日媒:日本加緊防範「電網一體」作戰模式)
  • 日媒:日本偶像團體迎來「後AKB時代」
    原標題:日媒:日本偶像團體迎來「後AKB時代」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經濟新聞》6月10日報導稱,說起日本的偶像團體,如今AKB48和SKE48等少女組合可謂是如日中天。不過由她們掀起的偶像潮流最近也在發生著變化。
  • 【日本娛樂】日媒預測:2017年會結婚的日本藝人!居然是他們……
    因為深瀬慧和益若翼生日是同一天,所以日媒再次預測兩人會選今年的生日那天結婚哦~和田正人:演員吉木梨紗:演員、主持人、歌手這樣都能讓日媒預測兩人今年會結婚,看來兩人感情不錯的樣子!豬瀨直樹:作家、社會活動家蜷川有紀:舞臺劇女演員
  • 美國索要日本改裝費變本加厲,日媒:欺人太甚
    日本給駐日美軍提供了大量的軍事基地用來部署駐紮軍隊,美國也將諸多先進的武器裝備出售給日本,再加上還有兩國共同籤訂的「日美安保條約」做保證,日本和美國的軍事同盟關係看似是堅不可摧、非常牢固。不過近兩年來因為在一些涉及到錢的問題上意見不合,美國和日本的軍事同盟關係實際上並不像外界看上去那麼美好,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就因為駐日美軍軍費分配這一問題,不想給錢的日本和強行索要的美國已經鬧得很不愉快,而最新傳來的一則消息又再次表明,美國又開始在涉及到錢的另一項問題上敲日本的竹槓,甚至令日媒發出了「美國欺人太甚」的聲音。
  • 日媒報導:日本陸基「宙斯盾」上艦困難多
    原標題:日媒報導:日本陸基「宙斯盾」上艦困難多參考消息網12月11日報導據日本《每日新聞》12月10日報導,日本政府向自民黨提出了以下方針並獲得同意:作為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的替代方案,部署兩艘相當於新型「宙斯盾」
  • 日媒:日本中部國際機場將恢復中韓航班往來
    圖源:日媒 海外網11月3日電 據日本東海電視臺3日消息,由於中韓疫情逐漸趨緩,繼成田國際機場和羽田國際機場之後,日本中部國際機場也將開始接待來自中韓的旅客據報導,由於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此前日本主要由成田和羽田機場對接來自中國及韓國的國際航班。據相關人士透露,日本政府將於11月中旬開始在中部國際機場恢復來自中韓的航班,首條復航線路為大韓航空從仁川起飛赴日的航班。為此,日本中部國際機場近期將在機場內設置新冠病毒檢測場地,逐漸恢復國際航線的正常運行。
  • 「關注」直行綠燈,左轉紅燈,在左轉道直行算不算闖紅燈?
    開車時走錯車道,所在車道信號燈為綠燈,行駛方向信號燈為紅燈,此時如果通行,到底應算是闖紅燈,還是不按規定車道行駛?遇到這樣的問題,估計有不少老司機都會有點「懵圈」。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一下。車主X:我開車駛入了左轉車道,然後在直行信號燈為紅燈、左轉信號燈為綠燈的情況下,選擇了直行。過段時間我收了一條信息,說我闖紅燈了。我覺得既然我所在的車道為綠燈,這種情況頂多算是不按規定車道行駛,為什麼交警卻判罰我為闖紅燈呢?
  • 日媒:聯合國特使收回日本女學生援交發言
    日媒稱,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11日在記者會上就聯合國兒童色情問題特使發言稱「13%日本女學生援交」一事透露,已經收到發言者的信函,其中稱「沒有證明(這一發言)的官方且是最近的數據,會招致誤解。」信函中還表示:「今後不打算使用。」菅義偉指出:「這實際上意味著收回了發言。」
  • 中日人工智慧領域已拉開差距,日媒:我們的機器人「女友」贏了
    在過去,日本無論是基礎工業技術還是高科技電子產品都是我們中國廠商的學習對象,這不是什麼丟人的事,中國科技領域起步晚,底子薄,是誰都知道的客觀事實,我們應該為我們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就能取得如今的成就而感到自豪。
  • 日媒:外國人眼中典型的日本人特點有哪些?
    原標題:日媒:外國人眼中典型的日本人特點有哪些? 日媒4月1日報導,如果要提到日本人的特點,想必大多數人都會想到做事嚴謹、有禮貌等等,那麼外國人眼中的日本人還有哪些特點呢?對此,日本媒體以多位熟知日本的外國人為對象進行了詢問,介紹如下。
  • 日媒怒批其斷腿動作,球員哭了,日本球迷集體抗議
    賽後,這一瞬間被日媒媒體關注,而日本球迷也進行了熱議。日媒直接點出,奧利維拉遭遇到了一次粗暴的犯規,導致他受傷離場。為此,FC東京缺少了一位有價值的攻擊手。這一瞬間,秦升對準的不是球,而是腳,然而,這個紅牌動作卻逃脫了懲罰,秦升僅僅吃到了黃牌。
  • 日媒:日本設立6G扶持基金 試圖扳回5G研發落後局面
    參考消息網12月5日報導日媒稱,日本政府擬設立新的基金,以援助下一代高速、大容量6G通信研發。這一計劃將列入下周追加的經濟對策。日本在5G研發方面已落後於海外,因而試圖通過中長期的扶持來扳回落後局面。據日本《讀賣新聞》12月4日報導,日本內閣將在本月中旬編制2020年度第三次補充預算案,從中撥出數百億日元(100日元約合人民幣6.3元——本網注)用於該基金。政府將把基金掛靠在總務省管轄的情報通信研究機構,力爭推動該技術在2030年走向實用。政府還打算將來通過徵收「電波利用費」等方式擴大該基金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