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這篇文章被我在知影的存稿中壓了快兩個月了。無他,我自己沒有找到很好地解讀它,並帶領你們解讀它的角度。當時審稿的副主編其實想回絕掉這一篇,理由是乾貨太少觀感太多,但我總感覺這文字中有種令人心動的東西。簡單背後藏著些許道破的天機,就像這部電影一樣。《兩小無猜》是部有點荒誕的愛情故事,青梅竹馬的兩個小蠢貨究其一生都遵從著那個叫」敢不敢「的遊戲規則。他們無所畏懼了一輩子,他們堅守承諾了一輩子。他們愛了一輩子。他們至死卻都沒有敢當面承認」我愛你「。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自己知道他/她是對的,但是羞於承認或害怕承認?或許愛情才是最膽大妄為的狂徒才有幸得到的恩賜。推薦所有等愛的人都去看這部片子,看看愛情中的膽大包天和膽小如鼠,然後去明白膽大和膽小都不可怕,所有後果和結局都不可怕。最重要的只有一點:當你真的愛上的時候,鼓足這一輩子的勇氣去承認吧。
颱風天,最適合窩在家裡。看窗外烏雲密布,電閃雷鳴,狂風驟雨,如末日來臨。樹葉與落花,隨風旋舞,雨滴隨意拉上玻璃鋼筋各類同伴,熱情開唱,熱鬧非凡。
颱風天又恰逢周末,是一個上班族最值得慶幸的事。切好水果,沏好茶,再擺上一碟子葡萄乾,然後無拘無束地盤坐在電腦前,於我,這便是最恣意快活的周末時光了。所謂閒情逸緻,大抵如此。
很早就聽說過《兩小無猜》這部電影了,一直沒看,對於法國電影著實了解不多,看過的也屈指可數。印象中,法國電影一如法蘭西民族,浪漫而優雅,對性和愛充滿魔幻般的幻想,還帶有孩童的天真和固執,超乎想像;外加帥哥美女的組合,讓人賞心悅目。
《兩小無猜》,就是這麼一部典型的法國電影。我不喜歡「兩小無猜」這個譯名,因為名不副實——男女主角朱利安和蘇菲之間對彼此的愛充滿猜疑,因為這個平淡無奇甚至平庸的詞完全不足以表現他們生命中的瘋狂。這部電影的原名是《Juex d'enfants》(孩子的遊戲),直截了當地告訴大家——這裡發生的一切都源於一個孩子幼稚的遊戲——敢不敢。擁有旋轉木馬盒子的一方,就擁有話語權,當他問另一個小孩敢不敢的時候,另一個必須說敢。
我更愛英文譯名Love me, If you dare。朱利安和蘇菲,從他們見面的第一天起就對這個敢不敢的遊戲樂此不疲。朱利安看著被欺負的蘇菲說,我喜歡你,蘇菲挑釁,證明給我看,敢不敢?於是朱利安跳上校車,啟動了無人駕駛的校巴,伴著車上孩子們驚慌的尖叫聲,校巴像離弦的箭一樣失控地衝下斜坡。於是「敢不敢」這個荒誕的遊戲一如這輛校巴,失控地行駛在他們的人生路上。那個漂亮的木馬盒子,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開了,世界便瘋狂到不可收拾。
敢不敢在課上說髒話,敢不敢用墨水噴老師,敢不敢在校長室裡撒尿,敢不敢弄哭新娘,破壞姐姐的婚禮,敢不敢外穿內衣褲去上學……
他們什麼都敢,就是不敢承認對彼此的愛。他們大膽而熱烈地擁吻,甚至忘情地跳上轎車車頂,讓路人們見證他們內心深處隱藏的愛。這個遊戲,誰先愛,誰就輸了。蘇菲知道的,可她還是忍不住,忍不住特意地打扮一番,穿上花裙子,跑去圖書館找朱利安表白。一段早已背得爛熟的表白臺詞,還未說出一個字,就被冷冷地打斷拒絕了。蘇菲心灰意冷走出圖書館,朱利安後知後覺追出去時,發現蘇菲已經坐上公交,他一邊在車後狂奔,一邊大聲說著,蘇菲,我愛你。可惜,蘇菲在車內全然不知。
呵,什麼叫多餘?夏天的棉襖,冬天的蒲扇,還有等我已經心冷後你的殷勤。朱利安那句遲到的「我愛你」,就是類似這樣的存在。
一片痴心,卻被淹沒在遊戲與玩笑中,似真似假,連戲中人也迷茫不已。幡然醒悟,才驚覺自己錯過了怎樣的美好。
等朱利安為了推翻蘇菲的一句話——你不會傷害我——而請她當他的伴娘,等朱利安違背諾言——我敢在自己的婚禮上說「我不願意」,等這對互相折磨並快樂著的戀人各自成家,等一切塵埃落定——朱利安有了一個兒女雙全的家庭,蘇菲嫁給了一個名利雙收的運動員,儘管他們現在擁有的一切,在旁人看來無限美好,可他們依然懷念那時在一起的瘋狂歲月。
平淡生活帶來的無趣和無力感,日復一日地膨脹,這時只要一根針,就能把它刺破,把眼前的一切搞得稀巴爛。那個漂亮的木馬盒子就是這根針。當朱利安收到這個盒子時,莫名興奮;見到蘇菲時,更是激動不已。明知道蘇菲不懷好意——在他進去她家時,蘇菲早已報警,但他就是莫名興奮,他開著車瘋狂地躲避警車的追逐,口中似囈語般喃喃有詞,他享受這樣的驚險和刺激。
只有蘇菲才能給朱利安生活的激情,也只有朱利安才能包容蘇菲的瘋狂和任性,都是在失去後才懂得,過去的自己多麼愚昧,手握珍寶卻不自知!
誰能說遊戲中、玩笑中沒有真心?只是多數人習慣了偽裝,把真心隱藏。一句玩笑可以讓人成為變色龍,一句玩笑可以為自己鋪設一條後路,進則或如願以償,退可自我保護,人們何樂而不為?或許,你可以試著去相信一句玩笑。
(責編:陳彥潔)
笑笑:中文系本科畢業,愛把生活中大部分寂寞的辰光,奉獻給讀書寫字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