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公婆帶娃又怕住一起怎麼辦?這種新式帶孫給滿分,你家有嗎?

2021-01-18 騰訊網

文/蘭媽談育兒

都說女人一生最難的就是結婚、生娃和帶娃,結婚難得是覓得如意郎君;生娃難得是宮縮陣痛;帶娃難得是家庭主婦生活的蹉跎;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物質需求過高,越來越多的媽媽們生完寶寶之後投入事業發展,但這些媽媽們在事業快樂,擁有獨立經濟的時候卻不得不面對「想要公婆帶娃又怕住一起」的難題。

表姐悠然在大家眼裡是一個幸福的女人,因為她的婆婆從孫女一出生就跟著兒子兒媳一起生活,表姐不僅有自己的獨立經濟、晚上又可以回家摟女兒睡覺,這樣的事業、家庭和親子陪伴三兼得,可以說是無數媽媽們內心深處的願望。

說到這裡,可能有很多有過「婆媳矛盾」包括我自己在內都非常疑惑,那就是每天生活在一個人屋簷下的悠然是如何保持良好的婆媳關係,畢竟婆媳關係自古以來就是「天敵」,都說清官都難斷家務事、就說明婆媳矛盾再正常不過了。

那麼,表姐悠然是如何避免婆媳矛盾的呢?

前些天和表姐視頻聊天的時候找到了答案,原來表姐和她的婆婆並沒有住在一個屋簷下,而是在小區不足十分鐘的路程間單租了一間房給婆婆居住,表姐上班的時候婆婆也來「上班」照顧寶寶,表姐下班的時候飯菜已經準備好了,一家人共進晚餐後婆婆也「下班」去跳廣場舞。

就這樣,就像是「上、下班」 的帶娃方式一持續就是三年時間,而這三年時間裡他們的生活不僅規律還十分和諧,當然婆媳之間不可能完全沒有矛盾,只不過大家沒有完全主住在一屋簷下,很多小矛盾各自有各自的事情一忙碌也就沒有了「隔夜仇」,在小事可以隨著時間化淡的生活裡婆媳矛盾自然是悄無聲息化解了。

聽完表姐的描述後心裡迅速增升了羨慕之情,在我看來表姐家體現的「上、下班」帶娃模式,還有著以下幾種難得的好處:

1、孩子的幸福感更強

在孩子的成長當中可以說父母之愛缺一不可,能夠擁有父愛、母愛並且擁有足夠親子陪伴的孩子,在生活中的幸福感可以說就像是他們的成長一樣隨之健步,如果我們認真觀察的話,會發現生活在父母身邊的孩子往往擁有自信且樂觀的性格,生活在爺爺奶奶身邊的孩子往往剛強卻又自卑。

父母和爺奶帶娃不同性格的形成,主要是來自於孩子的幸福感高低,當然並不是說爺爺奶奶之愛不足,而是因為父愛和母愛都是無法替代的獨一無二存在,如果老人跟隨在父母身邊幫忙照顧小孩,那麼能夠在父母身邊成長的孩子幸福感也往往更強一些。

2、減少了隔輩育兒矛盾

老人幫忙帶孩子,實際上如果大觀去梳理會發現並沒有什麼大的矛盾,多半部分的隔閡都是來自於育兒的不同觀點,老人有老一套的過來人經驗,年輕人有新式的科學育兒,在大家都說各自有理、都想爭個理兒的時候,隔輩帶娃的矛盾自然而然就在緊張的氣氛裡出現了。

這個時候減少隔輩育兒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各自有各自的事情,白天的時候年輕人要忙於事業,晚上老人有自己的生活團,比如跳跳廣場舞、打打麻將又或者KK歌,這些都會讓各自的生活規律、忙碌,只要老人和年輕人雙方不再是緊盯著孩子不放,自然不會因為一個育兒觀念而緊揪著不放了。

3、減少了老人內心的不平

生活中,還有一部分聲音是「年輕人不讓婆婆帶娃」,作為一個過來人媽媽,我個人認為那些 「不讓」是捨不得孩子而已,如果由老人將孩子帶回鄉下、或者婆孫二人日日膩歪在一起,那麼十月懷胎正是濃意之時的媽媽定是心有不悅,有些不悅可能不知不覺就體現在行為舉止裡。

再加上老人帶娃又收拾家務的「保姆式生活」,在情感需求方面也會比較敏感一些,矛盾體也會在緊張的氣氛裡蔓延開,如果老人白天幫忙帶娃、晚上又有自己的事情要做,那麼這樣規律的生活既可以完美讓奶奶「讓位」、減少心中委屈和不悅不說,年輕爸爸媽媽們也有充足的時間去提高親子關係。

4、增進夫妻感情、提高生活質量

說到家庭生活的質量問題,除了育兒問題之外最要緊的就是夫妻情感了,在婆媳矛盾大戰裡可以說家裡面的男人「裡外不是人」,畢竟婆媳之爭裡不論是媳婦抱怨、還是老娘訴苦都是添鹽加醋,再加上「老婆可以再換、親媽只有一個」也不是子虛烏有,可以說緊張的婆媳關係家庭就很難產生和諧的夫妻關係。

如果婆婆白天幫忙照顧小孩,晚上回到自己獨立的房間休息,不在一個屋簷下的生活參與,也算是給小兩口留下培養感情的私人空間,讓年輕人可以過上自由的生活增進夫妻感情不說、也提高了家庭的和諧包括生活質量。

當然,再完美的帶娃方式也避免不了家庭矛盾的發生,緩解家庭矛盾的最終方法還是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就拿「上、下班」這種帶娃方式來說,需要的就是彼此的尊重和理解,如果年輕人給老人安排「獨立」的空間去休息,而老人則敏感地認為「這是被嫌棄了」,那麼所體現的就是好心辦壞事的矛盾源了。

所以良好的和諧家庭裡一定需要相互性的理解和尊重,年輕人包容老人、老人理解年輕人,這就是和諧之家的秘訣……你家有嗎?

-

我是蘭媽,專注於育兒領域解析作者,以親身事例、各種家庭教育實例,來記錄育兒感觸的瞬間,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蘭媽談育兒一起學習共成長!

相關焦點

  • 有自建房的家庭,婚後跟公婆住一起壓抑嗎?一大波網友的回答出乎意料
    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你不僅僅是嫁給一個人而是嫁給一個家庭、距離產生美……聽慣了這樣的說法,看多了別人家的紛爭,現在不少蕭山姑娘的擇偶條件都加上了這樣一條:婚後要和公婆分開住。婆媳住一起真的那麼難?家裡氣氛會時時刻刻劍拔弩張?蕭內網論壇上的一個熱帖,過來人的回答出乎不少人的意料。
  • 跟公婆住一起和夫妻帶娃單獨住,差別在哪?這幾種犧牲你遇到過嗎
    文|錢多多周末我看了一檔節目,一個和公婆住在一起的女人,帶娃都經歷了什麼?晚上大寶哄睡後,9點多我在群裡發了一個欄目分享,瞬間這個話題在寶媽群開始刷屏直到凌晨,原來很多帶娃的媽,都有過類似的經歷。這個和公婆一起住了5年的帶娃女人,叫小雨。
  • 不想和公婆住在一起,又不想和小孩分開(上班沒有時間帶)怎麼辦
    這種尷尬在我的家庭生活中也正在上演,在兒子兒媳婦讀研的時候,有了孩子。兒子讓我辭職去幫忙帶,我說必須要兒媳婦說讓我去,我才去,不然以後發生口角了,還以為我上趕著去呢!當然,他們肯定是統一了口徑,白天他們上班我就在家裡帶孫女,等孫女睡著了,我就洗衣拖地做家務。
  • 你婚後和公婆住一起還是分開住?
    很多情侶結婚後因為各種原因會和公婆住在一起。有的和長輩相處非常融洽,不僅把夫妻二人的生活照料得井井有條,還在帶娃上出了不少力。有的則是矛盾不斷,甚至會出現很多爭吵。所以婆媳關係的處理一直都是繞不開的話題。
  • 「上班式帶孫子」流行,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公婆不願跟兒子同住?
    01不知你有沒有聽過一個新的名詞:「上班式帶孫子」。顧名思義,也就是父母幫忙帶娃就跟上班一樣,早上來晚上回去,父母跟年輕人是不住在一起的。我公婆白天怎麼帶孩子我不管,我下班後怎麼帶孩子他們也不管,我們各自都有一個獨處的空間。有時候下班晚了我和老公也就在公婆家吃飯,公婆還是幫了我們很多。他們喜歡自己住,我們也喜歡自己住,兩代人住一起總是有太多不便。這樣我婆婆也不會覺得她是保姆,因為我們家的家務活她不用做,而且周末也更多是我們自己帶娃。」
  • 「我生娃公婆一分錢不給,現在帶娃還要我給錢,養老別想指望我」
    文|文兒如今老人幫忙帶娃,你們會給帶娃費嗎?最近,有位寶媽問了我一個這樣的問題。她還說:「我生娃公婆一分錢不給,現在帶娃還要我給錢,養老別想指望我。」在她看來,自己生孩子的時候,公婆一分錢都沒出,現在給自己帶娃應該是一種補償,結果還問她要錢,真的太過分了。所以,她就想以後公婆養老不要找她,找她就得給她錢。這位寶媽說的還理直氣壯的,周圍還有好多人附和,覺得老人不幫著帶孩子,給他們養老太吃虧了。當然,也有人說帶娃和養老沒啥關係。
  • 老大敏感,老二智力有問題,公婆聯手欺負我,我該怎麼辦……
    至於讓你很困擾的婆媳問題,老公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他會成為你和公婆間的調和劑,當然前提是他要給力,你會用力。下面桃子媽從你的來信中,總結出你目前的4大煩惱:1. 公婆帶娃不上心(可能他們覺得自己上心了),對二寶的康復不利。
  • 故事:公婆幫我帶孩子,如今我讓公婆每月交一千生活費,老公給我一巴掌
    公婆幫我帶孩子,如今我讓公婆每月交一千生活費,老公給我一巴掌 有人說公婆幫兒媳帶孩子是天經地義之事,當然有些公婆樂意無償幫忙帶孩子,而有些公婆卻想有償帶娃。 自從公婆過來幫我帶娃,已經有一年多了。如今我開口找公婆要生活費,老公的表現讓我太失望。
  • 婆媳關係的距離與美:我不想和婆婆一起住,但她說想來幫我帶孩子
    結婚以後,你願意跟公婆一起住嗎?關於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都表示更願意搬出來單住,自己帶娃雖然辛苦點,但少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今天收到一位寶媽的留言:我是遠嫁,結婚後老公留在了我所在的城市,去年剛剛買房,孩子出生後我就沒再工作,全職在家帶娃。老公是獨生子,公公早已去世,想著婆婆一個人在家,老公建議讓婆婆過來跟我們一起住,既方便照顧老人還能讓婆婆幫我一起帶孩子。
  • 一結婚就和公婆分著住,公婆老了想和兒子一起住,這該怎麼辦?
    再者說,如果說現在你們有孩子了,老人還可以幫忙照看一下,你下班了,也不用做飯了,家裡的衛生你婆婆肯定也給你收拾好了,公公婆婆來了,肯定有利也有弊,都是一家人,相互寬容,相互理解,一定會相互的很愉快的。綜上所述,我覺得你公公婆婆願意和你們一起住,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實在不願意一起住就給老人租套守著你們近的房子,或者給老人買一處房子。
  • 「打卡式帶孫子」你了解嗎?公婆不和子女一起住,還樂意幫帶孩子
    不管是老人還是年輕夫妻,都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於是,近年來,便流行了起來一種「打卡式帶孫子」的方式,老人和年輕夫妻,都挺滿意這種情況。 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輪流帶 網上有位寶媽,分享了自己家的「打卡式帶孫子」,由男女方的爸爸媽媽共同帶孩子。
  • 「不喜歡和公婆住一起,該怎麼辦?」
    Q:凱紫老師您好,有個問題一直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我想請教一下怎麼和平的跟公婆分開住?怎麼讓公婆心甘情願的分開住?沒有抱怨?而老公也沒有意見?老公家有三姐弟,一個姐姐,一個哥哥,哥哥前幾年離婚了,有個13歲的兒子。
  • 在家帶娃光鮮亮麗,犧牲自我換來的卻是背叛,家庭主婦怎麼辦?
    在家帶娃光鮮亮麗,犧牲自我換來的卻是背叛,家庭主婦怎麼辦?生完娃以後,如果沒有人幫襯一把,看著嗷嗷待哺的小寶貝,很多女性會選擇歇業在家帶娃,這一帶就是三年,遠離職場這三年,不僅與社會脫節,還很婆家生出許多矛盾,真是有苦說不出啊!最典型的就是遭婆家嫌棄,沒有工作,便是沒了收入來源,事事都得伸手問老公要,花錢也得看人臉色。
  • 「全職在家帶孩子,不幫妯娌帶娃卻被娃奶奶罵,我該怎麼辦?」
    弟弟因為高中畢業就工作了,所以結婚很早,現在生有3個孩子。最大的上小學,最小的只有2歲,全都是婆婆在照顧。朋友和老公結婚後,也沒分家,一直都生活在一起。懷孕後就辭職了,現在孩子8個月,自己還全職在家。雖只是照顧一個孩子,但過來人都知道,照顧一個高需求孩子,有多難。但婆婆不這麼認為,或是選擇性忽視。
  • 想要帶娃出國遊,先懂這些
    ~12月10日19:00【想要帶娃出國遊,先懂這些】「讀萬裡書不如行萬裡路」趁節假日想帶著寶寶一起出國玩玩,多少媽媽曾經在心裡這麼想過,等真要行動起來的時候,心裡有無數的疑惑:怎麼給寶寶買飛機票?2、關於奶粉——帶著分裝好的小包裝的奶粉就行,我用的是一次性儲奶袋,放足一頓的量,一次性用了就扔也不佔地方,出門帶一兩包。Q:果凍媽好~多大的寶寶可以帶出去玩,想帶又怕成為負擔怎麼辦?A:俗話說小孩子「七坐八爬」,其實七八個月的寶寶就可以帶出去玩了,很多家長都覺得帶出去旅行很困顧慮很猶豫,就擔心寶寶的身體,玩不玩得好啊不會玩啊?還有就是你自己能不能受得了啊?
  • 三代同住有多累?「上班式帶娃」誕生,婆媳矛盾減少、娃還有人帶
    1、吃力不討好,自己費心費力地帶娃,年輕人不懂得感恩就算了,還落下不少埋怨。 2、我公婆的控制欲非常強,大事小事都要管,完全不給年輕人私人的空間。 3、住在公婆家,感覺沒有歸屬感,做事情不能隨心所欲,總感覺有人監視著你的一舉一動,睡個懶覺都怕被翻白眼,尤其是老公不在家時,總感覺彆扭。
  • 為啥兒媳婦不願和公婆住一起?這些不方便,真不是我矯情
    但是我想說的是,其實兒媳婦和公婆住在一起,真的有諸多不方便,真不是我矯情。公婆在家,穿睡衣時必須穿內衣。我兒子兩歲那年冬天,公公也來這裡小住一段時間,這期間我回到家換睡衣都得把門關緊,生怕兒子莽撞的開了門尷尬。而且還專門穿個長袖長褲的睡衣,而且還得把內衣穿著。像那些一直和公婆住一起的,尤其夏天,洗完澡出來還得穿戴整齊,日日如此,時間長了估計內心很崩潰。
  • 有一種「上班式帶娃」逐漸流行,不用和公婆同住,孩子也有人照看
    但有些年輕人工作太忙,只能拜託老人家過來家裡帶孩子,所以抬頭不見低頭見,年輕人少了自己的空間,老人家也少了自己的自由。目前,有一種"上班式帶孫娃"逐漸流行,不用和公婆同住,孩子也有人照看。"上班式帶娃"就是說老人家帶娃的時間安排跟年輕人上班一樣"朝九晚五",在年輕人去工作的時候,老人家就負責幫忙帶孩子,年輕人下班之後,就把孩子接送回去。這種新鮮的玩法,似乎不失為一種解決矛盾問題,又給彼此留一定空間的好辦法。王奶奶就是運用了這種"時髦"的帶娃方法。
  • 「嬌生慣養」的婆婆,不會做飯,不會帶孩子,還要跟我們住一起
    我和老公認識大概差不多有三年了,結婚2年,有一個小孩8個多月。結婚前婆家剛好趕上拆遷,所以就暫時沒買婚房,一家人在外面租房過渡,等待拆遷房下來,據說這個拆遷房子做下來連裝修好大概得等四五年時間。所以我在婚前就提了一個要求,要求婚後和老公單獨出去自己住。因為我知道我自己性格比較喜歡自由無拘無束,性子也直有什麼說什麼不高興的必須說出來。
  • 為何總是聽說全職寶媽帶娃抑鬱的,卻沒聽過婆婆帶孩子有抑鬱的?
    可現在的年輕媽媽生個孩子叫苦連天,到鬼門關走了一趟,恨不得要公婆來填命。說什麼如果代孕值幾十萬,公婆一輩子的積蓄當彩禮還嫌少。我想只有媽媽單獨帶寶寶的,沒有婆婆單獨帶寶寶的吧?就算是婆婆帶寶寶哺乳期媽媽肯定會參與一起的。所以不可能出現婆婆從頭到尾一個人帶寶寶的情況。其實很多媽媽的抑鬱症都是從月子裡就埋下伏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