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運磊
作為十九大宣傳期間的推薦劇目,《守衛者》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均表現得相當到位,分寸也拿捏得比較精準。畢竟,作為同檔期唯一的類型劇,走的還是罕見而敏感的現代諜戰題材,為了讓受眾入耳、入眼、入心,該劇攝製組還是相當注重情感化、故事化的表達,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也算對得起那句「主旋律未必曲高和寡,不靠娛樂至死也能商業成功」了。
因此,自播出迄今,該劇收視率一路上揚,目前CSM52城收視率都是破1的,這在同樣敏感、同樣輝煌的《人民的名義》的光環之壓下,說明受眾還是挺認可《守衛者》的。
總之,《守衛者》之所以成功,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是政治的影響力。這個不言自明,無須贅述。
二是主題的表現力。模擬事實,正確引導輿論;弘揚主旋律,展現軟實力。在這方面,《守衛者》做得一點都不差。首先,它以宏大的敘事方式講述了故事,又以接地氣的表達自圓其說,以近乎推理小說的模式,為受眾講述了在機密單位301研究所研發的新型深海潛水器下水實驗過程中、核心技術一波三折的故事,塑造了以洪少秋和葉唅為首的國安偵查員成立的專案組偵破案件的豐滿形象。其耐嚼的邏輯推測、「內行看了不覺淺,外行看了喊過癮」的刑偵技術,我認為堪比《潛伏》和早期的《重案六組》、《密戰》!
一個個充滿專業感的鏡頭,一幅幅爆燃的衝突對抗畫面,一張張鮮活的面孔,一個個有溫度的故事,將真善美假惡醜展示、傳達給受眾。作為一個曾經的媒體工作者和文字愛好者,我甚至從中嗅到了理論色彩、新聞元素、文學手法的味道。導演、編劇、製片能如此科學地雜糅於現代諜戰這一宏大主題的類型片中,把沉悶、單調、乏味的刑偵形象化,把事件變形於通俗化,把情感起伏細節化,活而不散,鮮而不膩。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拍攝國安題材固然不易,但只要用心,甭管是劇中的國安指揮中心,還是追車、爆破畫面,都極具現代感和視覺衝擊力,不可多得。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劇中靳東飾演的洪少秋就是「火車頭」之一。當然,這也是其個人形象的一次突破。據透露,他也像吳京那樣,很多打戲戲份都是親自上陣的,塑造了一個判斷力、行動力很強的業務型國安戰士。起初第一眼看到他時,覺得這個角色由劉燁出演更好,但隨著劇情的深入,覺得靳東的演技還是可以的。
值得一提的是,《守衛者》在人物塑造方面,頗具功力和創新,給人一種「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感覺。打個比方,《守衛者》塑造的成功人物形象,並非只有一個,而是一個系列。這個系列的特點就是人性化、不臉譜化,更多地體現了他們作為普通人的一面。
如對301研究所有深厚感情的洪少秋,在奉命調查301研究所內部的數據洩露事件時,他在情感方面是煎熬的(事實上,他時要迴避的),既要完成工作,又要顧及家人和朋友的感受。這一矛盾心理,在洪少秋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此外還有高一天(王梓權飾),作為間諜組織在三島市的負責人,他表面衣冠楚楚,一副紳士派頭,暗地卻幹著見不得人的勾當。儘管如此,他也不是一個完全臉譜化的人物,如他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接近了張妍,但對她也不是沒有真感情的,這種細緻入微的情感刻畫,比以往大家司空見慣的呆板的反派刻畫更生動。
此外,從總工程師張西洋到首席工程師商菲菲,再到其他人,就像一座百花園,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劇裡通過國安的調查,將這些珠子給巧妙地串聯起來,最終形成了一掛光彩照人的項鍊。
雖然跟《殺破狼》、《導火索》比起來,《守衛者》「打得還不夠狠」,但彼此的立足點不同。與上述動作片相比,《守衛者》強調的,還是「鬥智」要放在「鬥勇」之前。
當然,國安和公安還是有區別的。國安涉及國家安全,不能暴露其偵查手段。在這方面,導演做到神似,已經可以了,受眾何必求全責備呢!
此外,就像《紅樓夢》一樣,《守衛者》裡面的每個角色都有故事,甚至反派也是自帶話題的,既不刻板、矯情,又能在特定場合下「巧遇」,「無巧不成劇」。在整體強節奏的帶動下,讓每個個體的命運去調動、撩撥受眾的「爆點」。
「細節決定成敗」,「魔鬼在細節」。我看影視劇注重細節——為什麼劇中人員都用的是非常老舊的機型呢?百思不解之下,微信了在警察系統工作的姐夫,他說國安人員在工作時,是不能用自己的手機的,只能用統一的制式手機。因此跟市面上的爆款比起來,就顯得老舊了。後來在網絡上,該劇導演潘鏡丞也表達了類似觀點,讓我更加佩服其對細節的把控意識了。
三是思想的震撼力。《守衛者》視野宏闊,氣勢磅礴,點面結合,將重要案件的重大問題、各界對之認識問題,同國家安全、社會穩定聯繫起來,寓理於事,寓事於情,讓受眾在觀看中認識國安、理解國安,增強了人們對這一神秘領域的深刻認識,以及對信息安全乃至改革總目標的透徹理解。從某種程度上說,也強化了自己的「參與感」和「獲得感」。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在我看來,劇中另一個「火車頭」葉晗,更應該是一個餘男甚至楊紫瓊式的形象。但劇中的她,無論長相還是動作設計,距離一個「女漢子」還有那麼一點距離。
文藝作品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山影出品,必屬精品」——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從2002年的《大染坊》(豆瓣評分8.8)、2007年的《闖關東》(豆瓣評分8.8)到《琅琊榜》,再到《守衛者》,這些文藝作品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功,根本就在於其傳遞的愛國主義、家國思想、民族情感等,充分點燃了隱藏於國人內心深處的深厚情懷。中共中央黨校研究室吳小雪說:「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就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我深信,未來,「鮮而不膩」、富有內涵的「守衛者」會越來越多地「浮出水面」的。
往期精彩
劉德華拍的這部電影,雖然不再爛片,但也夠無聊的!
…………
PS:「一起侃電影」徵稿了!只要是最新的電影資訊、最好玩的電影影評、最有趣的明星故事,請投給我們,一經採用,稿酬奉上!
長期關注本公眾號並積極撰寫影評的,有機會參加電影首映式、明星見面會,並獲得電影票獎勵。投稿可在後臺留言,或發郵箱3407811052@qq.com
長按二維碼關注
想吐槽?掃碼加入粉絲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