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大學靠近薄扶林道一側,有一棟建築物,近處一看寫著:何東夫人紀念堂。
這棟大樓雖在2000年8月份重建,但最早是在二次大戰後,當時香港的何東爵士為了紀念他的夫人,捐贈了一百萬元予香港大學興建女子宿舍,並將之命名為何東夫人紀念堂。
在以前的香港,說何東就跟現在說李嘉誠一樣,無人不曉。
他還是李小龍跟賭王何鴻燊的叔公。
在香港被英國佔領後,當時很多洋人到了香港生活,其中一位荷蘭人在當地娶妻生子,這個荷蘭人將自己的英文名字漢譯成:何仕文,他們生了幾個小孩,其中一個叫何啟東,還有一個叫何啟福。
何啟東就是何東,他的兄弟何啟福就是現在澳門賭王何鴻燊的爺爺,所以他們家族看起來面孔不太像華人,就是這麼個原因。
跟很多當時的洋人一樣,何東的父親看到香港生意做不下去就回去了,扔下何東一家大小,因此全靠何東的母親一手帶大,所以雖然面孔不像華人,但卻是正兒八經中國家庭長大。
何東的母親後來改嫁華人,於是何東多了幾位同母異父的兄弟,其中一位叫何啟棠,這個人就是李小龍的外公。
何東從小就是入讀私塾,學習四書丶三史丶八股文等中國傳統文化知識,但由於長相混血,因此也吸收外國文化,加上那個時間,英國人跟中國人在香港需要又懂中文又會英文的人,於是當時這些人頓時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也因此,何東得以進入當時香港最有錢的公司上班,怡和洋行。
1881年,何東進入這家公司做翻譯員,表現優異,不久更獲委任為剛成立的「香港火燭保險公司」及「廣東保險公司」的總買辦。
隨後,他(上圖前排中間)的弟弟,何啟福(後排左)及何甘棠(前排右)亦都進入怡和洋行,何東靠這個平臺自立門戶,資成立何東公司。
1894年,從進入這家公司13年時間,何東成為怡和洋行華總經理。
在當時,能有如此能力的華人不多。在那個時間的香港太平山,居住都是洋人,華人是不可以在山上居住的,要居住還要向總督申請。
1906年,何東成為自香港被英國殖民後,第一個在太平山山頂居住的擁有中國血統的人士。
這在當時是相當牛逼的一件事。
還有更牛,何東拿過很多勳章,他在1899年成為香港的太平紳士。
這太平紳士是說透了,就是幫助政府跟平民百姓的一個渠道,不僅僅有法律地位,而且還可以監督政府機構的辦事能力,在香港是一個有效的監督丶視察制度。
例如劉德華,他也是太平紳士,所以他們在介紹自我的時候,在名字後面會加上JP,例如梁振英,JP;例如林鄭月娥 ,JP;例如李嘉誠,JP。。。
何東不僅僅JP,他在1915年,獲得英皇喬治五世冊封為下級勳位爵士;
在1922年獲得中國一等大綬嘉禾章;除此外,英京聖約翰救傷爵位獎章、葡萄牙爵士勳章、法國榮譽軍團軍官級勳章、德國國家一級紅十字會勳章、義大利爵位勳章、安南皇爵士勳章、英國國爵級司令勳章。。。
他都有!
1956年4月26日,他在香港逝世,享年93歲,跟他夫人葬於灣仔基督教香港墳場。
臨終前,他以50萬港元設立何東爵士慈善基金,至今市值至近5億,所得利潤捐給慈善機構。
所以,香港的很多非牟利機構,都得到贊助,例如東華三院、香港保良局、香港保護兒童會、香港愛護動物協會、香港紅十字會等等等等。。。
一個人死後,他生前累積的財物還可以繼續貢獻給後人,繼續貢獻給社會,不得不服,而這又是很多香港有錢人的縮影,不僅僅是何東,還有很多很多香港有錢人都如此。。。
這就是真實的香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