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5分的《編舟記》,只看過電影就太可惜了

2021-02-18 夏日星

平時的閱讀因為工作居多。難得有假期,把一本本與工作無關,只是單純想看的書看完,誰能說這不是最好的度假方式之一?

看小說對我來說一直和看電影、看電視劇是一樣的。表現方式不同,但是其實都是講故事。

說到《編舟記》的故事,最出名的應該是這張電影版中的截圖:


男主馬締光也躺在書堆中,既有構圖上的美感,又能凸顯編輯苦逼的生活狀態。



所有和編輯、圖書相關的公號,必有一篇推送用過這張圖當作頭圖。可見這部電影至少在出版從業者心中非常能夠引起共鳴。

和電影版《編舟記》豆瓣30349人次的評分比起來,小說版《編舟記》的1079人評分實在不多。

(但對於一本書來說,其實已經很多了。╮( ̄▽ ̄")╭)


一般評分人數越多,評分質量越高。電影版和小說版同分,似乎電影版應該更勝一籌才對。

但是事實上,電影版將小說中太多的細節刪去。書中那一個個形象豐滿的人物在電影中,顯得寡淡很多。

或許看完電影,有共鳴的人會寫出這樣的標題的讀後感:


但是看完小說版,你的關注點應該不會只在編輯這份職業上。

就像小說作者三浦紫苑在她另一部作品《哪啊哪啊神去村》中描寫的伐木工一樣,編輯這個職業並沒有那麼特別,特別的是每個人在自己人生之路上的迷茫與堅持。


馬締光也,表達的迷茫

《編舟記》講的是不善言辭的馬締光也克服困難,用了15年編輯出版了一本中型辭典《大渡海》的故事。


電影中馬締光也剛一出場,就是在出版社食堂的角落裡,獨自拿著一本書。被同事笑稱為「有辭典的氣息」。

確實,這個時候的馬締在業務部門(類似我們的圖書發行),負責推廣出版社的圖書,非常笨拙。

這個感覺是不是很眼熟,很像《重版出來》裡的幽靈先生小泉純?


但是和小泉純對銷售工作一開始的不理解不同,馬締光也並沒有排斥這份工作。他表現出的格格不入,不是因為工作,只是性格本身如此。

小說中,馬締光也被調入辭典編輯部三個月後,有一段寫到:

馬締顧不上開燈,癱倒在六張榻榻米大的房間正中央。調動之後已經差不多三個月了,卻仍未適應辭典編輯部。上班時間基本是朝九晚六,下班後也無需應酬。按理說比起在營業部的日子應該輕鬆很多,儘管如此卻疲憊不堪。P27

小泉的煩惱來自營銷工作本身,而馬締苦惱的是:

如果說房間多多少少反映出主人的內心,那我就是空有詞彙卻不懂運用、積著厚厚灰塵的乏味之人。P30

小說中的馬締雖然不善表達,但是他其實是詞彙方面的天才。對於普通人來說,或許一件事只有一種表達方式,或者一種理解方式。但是對於馬締來說,總是有太多種方式在他腦袋中盤旋,他看似遲鈍與異於常人的理解,都是因為這方面的天分造成的。


我們上學時,尤其是數學課上,老師經常會鼓勵學生針對一道題去尋找不同的解法。能想到不同解法的學生往往也是在數學上比較有天賦的人。馬締就是一個在詞彙方面有天賦的人。只是大部分時候,我們不太接受不同於普通人的人。

小說中的馬締第一次讓我看到他有肩負起編輯《大渡海》的能力,是在得知出版社可能終止《大渡海》項目時,所表現出來的決斷力:

「西岡,拜託你打聽下消息,到底叫停一事發展到什麼階段,是否還有交涉的餘地。然後,我這邊就把生米煮成熟飯好了。」P57

然而這段在電影中被西岡取代了:


是的,西岡是讓叔演的

另外,當出版社提出讓辭典編輯部同時只做其他百科全書時,小說中的馬締是拒絕的,而電影中是馬上答應。

電影中將遇到難題的馬締處理成了一個有決心克服困難的人。看電影的時候或許會被一兩句臺詞感動,但是仔細想想,如果只是一個光會喊口號但沒有頭腦的中二少年,怎麼可能堅持15年去編一本辭典。

所以,電影中的處理過於簡單。

馬締的決斷力在小說中也有關鍵作用,這也是西岡轉變的開始。西岡第一次覺得馬締不只是怪而已。

馬締的這種表達障礙還表現在與香具矢的感情線上。這兩個人的感情描寫既有趣又讓人意外,尤其是在最後點破那裡,讓我這已婚婦女也有種被發糖的感覺。

但是電影的處理就比較一般了……

電影中宮崎葵扮演的香具矢一直有一種憂鬱的感覺,因為馬締寫的情書太過艱澀難懂,所以有了在玄關處逼問這一幕。

這樣的情節實在是太俗了,而且至少有兩個問題。

第一,就像馬締說出「我想編《大渡海》」一樣,讓馬締這個人直接說出「我喜歡你」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即使是逼問狀態。

第二,小說中,即使是和心愛的香具矢聊天時,馬締也是會經常因為詞彙問題而走神的人。即使如此,香具矢只是會去做其他事情,等著馬締神遊回來再繼續。只有這種默契,才會讓人覺得這兩個人的般配。

電影中的香具矢因為在走入婚姻時失敗而變得自卑膽怯,但是小說中的香具矢卻更加開朗自信。相比較,只有這樣的香具矢才會在婚姻與自己喜愛的職業面前選擇了後者吧。

關於香具矢,是電影改編中最不成功的部分。

馬締和香具矢,都代表了在某方面有天賦,又或者很早就對自己的人生有堅持的人。這樣的人是最令人羨慕的。

而更多的人,是像西岡和岸邊綠那樣的人。


西岡正志,為什麼而堅持的迷茫

西岡很早就是辭典編輯部的一員,但是一直都與這個部門不協調,這個感覺和在銷售部的馬締,以及後來從時尚編輯部調到辭典編輯部的岸邊綠是一樣的。

西岡的周圍一直沒有像馬締、荒木以及松本老師那樣的人。學生時代的朋友都對痴迷這種狀態敬而遠之。西崗也覺得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未免有些傻氣。西岡的父親也是上班族,但他到底是否喜歡那份工作,無從得知。單純因為是工作,才去公司上班。為了家人,為了提高公司的業績,為了領工資過日子。

理所當然的事。P116

本來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為有了與自己年齡相仿的馬締的出現,讓西岡開始重新審視自己。他開始思考是否自己也可以擁有為之著迷的東西。

西岡的狀態就是大多數人對待工作的狀態。然而在這個小小的辭典編輯部裡,西岡變成了奇怪的人。

看著馬締與香具矢的戀愛順利進行,西岡也在反思著自己的愛情。西岡對馬締的感覺從一開始帶有一些不解與鄙視,慢慢變成了疑惑與惶恐。他不明白為什麼像香具矢這樣的美女反而會選擇木訥的馬締,而自己只能和醜女麗美在一起。

直到西岡得知自己即將離開辭典編輯部時,他才終於慢慢找到了自己的真心。

西岡在拜託大學教授撰寫辭典詞條時,對不負責任教授的鄙視與憤怒,讓西岡終於正視了自己的態度與感情。

比起名,我要選擇實。

荒木常說「辭典是團隊協作的結晶」。這句話的意義,我到現在才終於真正懂了。

用熱情去回報他人的熱情。

西岡一直因為害臊而迴避至今,一旦下定決心去做,竟超乎想像地令人心情舒暢,胸中歡欣雀躍。P127

西岡選擇用另一種方式為《大渡海》護航。他將所有想像到的問題寫成了僅供編輯部內部查閱的機密文件。在文件最後一頁留了自己的郵箱方便有問題時隨時幫助解決。還特別複印了馬締晦澀難懂的情書作為特別之用。這些安排在小說後面可以看出,都為《大渡海》順利出版貢獻了不少力量。

然而,這些情節都在電影版中刪去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句話而已:


事實上,任何事情都是說起來比做起來容易,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做事方式,這些不同才是塑造出豐滿人物的關鍵,也是一個小說角色被讀者記住的關鍵。

小說中的西岡在經歷了調離編輯部重新認識到自己真心的過程中,也明白了自己與裡美的感情。在小說後面,從別人的口中說出:

不過聽傳聞說,與他輕浮的外表完全相反,他不但有四個小孩,還疼愛有加。P174

西岡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


岸邊綠,「為什麼是我」的迷茫

岸邊和西岡一樣,都是和這個辭典編輯部最不匹配的人,他們都曾懷疑為什麼自己會來到這個部門。如果只是想通過結果來說明,「即使看上去不適合,努力適應也可以做到」的話,那真是太天真的劇情了。

小說中將這個理由講得很清楚。

在西岡和馬締討論【西行】這個詞條的時候,西岡出於本能的思考,設身處地的為流浪漢去考慮閱讀時的感受,是只有西岡才能做到的。(P129)

在岸邊向馬締提出關於【愛】這個詞條的異議的時候,岸邊對同性或者跨性別戀者的考慮也是只有岸邊才能提出的。(P193)

這些不關乎智商與天才,只因為辭典中的詞彙是因為人才存在的。

很有意思的是,岸邊綠的扮演者和《重版出來》裡的主角小熊都是黑木華。我們能看出在對待工作態度不同時,表現出來的截然不同的狀態。


《編舟記》中一開始對辭典編輯部完全看不慣的岸邊綠

《重版出來》中對編輯部處處充滿好奇之心的黑澤心

人的興趣與熱情,真的可以改變很多事情呢。

小說中,岸邊是在西岡走後13年,從時尚雜誌被調到辭典編輯部的。岸邊一開始難以接受這樣的調動,同時也開始了自我懷疑。同時面對怪人馬締,她更不知道如何去溝通。

此時西岡隱藏的馬締情書的複印件起到了關鍵作用。是這封情書讓岸邊綠最快而且最準確的了解了馬締這個人。

岸邊想到這裡,忽然恍然大悟。讓人覺得難以接近的馬締,年輕的時候或許和我一樣。不對,現在也和我一樣。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擔心編不好辭典,所以才會這麼拼命。僅通過語言其實很難傳達心聲、相互理解,也因此而焦急。但是最終,我們只能鼓起勇氣,說出那些發自內心的笨拙話語,並祈盼對方能夠領會。(P180)

因此,這封被西岡藏起來的情書複印件是跨越時空的關鍵情節,在電影中被刪去,也使得岸邊這個角色弱了很多。

岸邊在剛到編輯部,得知馬締與香具矢是夫妻時,也感嘆過為什麼馬締能娶到香具矢這樣的美女。而她卻連男朋友都沒有。但是隨著《大渡海》編篡完成,岸邊也和造紙廠的宮本因為共同為《大渡海》的紙張研發奮鬥而產生了戀情。

或許關於配角的支線劇情對於電影來說太過龐雜,不好突出主線劇情。但在如此刪改下的《編舟記》電影版,真的就只是編輯辭典這件事了。

小說版恰恰因為各個人物的豐滿,讀後會覺得,編輯辭典只是故事背景,這些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才是作者最想表達的。

電影版也有些有趣的補充,比如馬締和松本老師去偷聽女學生聊天,來學習新的詞彙的橋段就很有趣。

因為被女學生發現,被罵「好惡」,松本老師反而關心這個詞條有沒有記錄下來。

記下偷聽到的詞條BL

電影版《編舟記》在講一個編輯的故事上算是合格的,但是同小說版比起來,情節刪改得有些平庸,豐滿程度遠不及小說版寬廣。讀這樣一本十幾萬字的小說不過半天到一天的時間,喜歡細膩感受的你一定不能錯過。


放一張馬締光也扮演者松田龍平的圖,是他在讀谷川俊太郎的詩集,氣質和馬締光也完全不同,贊演技!

順便再吐槽一下小說版《編舟記》的圖書裝幀。

我發現我有好幾本99讀書人出的書,毫無例外把內容很好的書外觀做得毫無氣質。


隨便拍的幾本。每次看到我喜歡的書他們出了我就心痛。

但是他家的書都很便宜!以這本《編舟記》為例,如果換做喜歡的出版機構來做,價格至少要1.5~2倍。我自己也很糾結這個事情。

比起內容很好裝幀很爛的書,我其實更討厭內容很爛裝幀很高級感的書。後者就像過度包裝的月餅,其實不喜歡吃月餅,送來送去就是送個盒子。前者好歹東西很好吃。

我不知道在如今的圖書市場我們到底需要哪種?是否可以找到一個內容和裝幀相對匹配的程度,一方面是讓讀者更容易接受的圖書價格,另一方面讓讀者也能感受到圖書裝幀之美。

這是編輯和設計師都要考慮的問題。

相關焦點

  • 《編舟記》改編電影獲獎 動畫化也是頂配
    但有一部與眾不同的慢節奏作品,又是改編電影又是改編動畫,還票房口碑評分一個不落,這次就來介紹這部《編舟記》。 《起航吧!2013年,該小說被改編為電影;2016年,改編為動畫,也就是《編舟記》。說到三浦紫苑,這位神人可是真·業界大佬,作為編劇,她的名字就代表著口碑。多部電影作品在豆瓣的評分都是8分以上,票房號召力也不容小覷。同名電影作品《編舟記》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當年狂砍各項大獎。 動畫版《編舟記》於2016年10月播出,共11集。
  • 豆瓣高分電影8.5分以上精選排行榜前十名
    豆瓣評分8.5分以上電影推薦1、《肖申克的救贖》 豆瓣:9.6分《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相信很多國內觀眾都看過,該片改編自史蒂芬·金《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勵志電影,這部電影1994年上映,堪稱是一部神作,佔據各大電影排行榜,至今沒有電影能夠超越它。
  • 那些關於字典的電影:《詞典》《編舟記》《教授和瘋子》-福利吧
    >不少人藉此機會吐槽,字典沒啥好拍的,其實不然,2015年的時候我們曾經向大家推薦過一部日本電影《編舟記》,周末薦片:日本文藝大片《編舟記》《哪啊哪啊神去村》《編舟記》(2013):豆瓣電影magnet:?
  • 日本電影札記:《編舟記》/ 制心一處,無所不辦
    只可惜,我們總是心有旁騖。就是,我們做什麼事情都不夠專注,今天做這個,明天做那個,看似什麼都有在做,其實最後什麼也沒做成。阿發說:制心一處,無所不辦。《編舟記》這部電影,就講幾個人,為了編一部辭典,數十年如一日地做,最後成功了。主線就是這樣,很簡單。
  • 宮崎駿動畫豆瓣8.5分,票房直接「翻車」?網友:江郎才盡!
    圖為《龍貓》的劇照1997年,宮崎駿執導動畫電影《幽靈公主》,三年後又做了《千與千尋》,讓你按該片再次拿下日本電影總票房第一,還獲得過奧斯卡獎。那時的宮崎駿在影視屆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值得我們尊敬。圖為《千與千尋》劇照03 影片豆瓣評分8.5分,票房有「翻車」前段時間宮崎駿的新作《岸上的波妞》在我國上映,但是從他前三天的成績來看,這部電影只拿到了1700多萬的票房,這個成績可以說是相當失敗了。
  • 豆瓣8.5分,一部沒有特效的科幻電影,卻讓人浮想聯翩
    電影《K星異客》《K星異客》一片由執導過《燃情歲月》和《萬能鑰匙》的天才導演伊恩·索夫特雷(Iain本片上映於2001年10月,至今已有19個年頭,仍以豆瓣8.5分、好於94%科幻片的成績傲然挺立,屬於一部不可多得的小眾冷門科幻佳作。
  • 網絡迷蹤--豆瓣8.5分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差點以為電腦壞掉了,win7的電腦怎麼跳出了XP的畫面。David在電腦上記錄了一家三口的瑣碎的生活,有幸福也有悲傷。從女兒瑪戈特上幼兒園時高興,到上小學時愁容滿面。從母女兩彈鋼琴,再到全家福。女兒在慢慢長大。
  • 請全紐約免費看!原作豆瓣8.5分的電影上映啦!
    今天醬醬要給大家推薦一部電影在介紹劇情之前醬醬要告訴大家一個福利!
  • 你的名字:豆瓣少見的評分8.5的優秀動漫電影!
    說到日本的動漫電影,很多人都很喜歡宮崎駿。宮崎駿在製作電影的生涯中出過《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起風了》等著名的動漫電影。其中小編只看過天空之城和風之谷。宮崎駿的電影好看的地方在於他的電影都有很深的哲學意義。
  • 豆瓣8.5分!年度燒腦懸疑片《利刃出鞘》內地定檔
    來源:cnBeta原標題:豆瓣8.5分!年度燒腦懸疑片《利刃出鞘》內地定檔 來源:3DMGame由丹尼爾·克雷格、美隊克裡斯·埃文斯主演的燒腦懸疑片《利刃出鞘》內地定檔11月29日,影片由《星戰8》、《環形使者》導演萊恩·詹森執導,豆瓣評分8.5分。
  • 對不起,這電影豆瓣8.5分都太低了
    今天Teemo安利的電影名叫《反叛的童謠》。豆瓣8.5分,但我覺得遠遠不夠。 於是狼先生說自己有過兩個侄子。注意,是有過。真善美是存在的,但我更喜歡這個貼近人性的童話,不信自己看。向後臺發送【童謠】即可獲在線連結。
  • 豆瓣8.5分,劉德華首次稱帝之作,杜琪峯拍出華語電影神來之筆
    11月大螢屏爆片未現「探底」的片子卻不少,其中由向佐主演的電影《我的拳王男友》,幾乎在上映首日便與「年底最爛」產生關聯。最終,豆瓣4.9分與2000多萬的成績,也是票房口碑雙失利的典範。其實,演員陣容普通劇本粗糙的電影獲得如此成績,原本並不值得關注。
  • 何以餘生寄江海——電影《編舟記》推薦
    驀然想起從前小同桌推的《編舟記》了——就如同人們在炎炎夏上日總是不免想起甜兮兮的冰鎮梨子似的,便挑了個無事的晚上完成了二刷。這是一部經典的日本電影了。影片裡以平鋪直敘的敘事方式和輕鬆寫意、帶有上世紀末色彩的鏡頭(導演為達到這一效果,特地使用35mm膠捲拍攝而非數碼鏡頭)造就了它那令人舒適的安靜,電影所講述的故事也偏冷門:是一部字典由立項到編寫、校對以及最後出版的故事。
  • 豆瓣8.5,眼淚掌聲和坎城金棕櫚都給它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最好的是枝裕和回來了!,開始想像這一家人背後的生活。《如父如子》,豆瓣8.4分2015年,入圍坎城主競賽單元《海街日記》,講述同父異母四姐妹的故事。《海街日記》,豆瓣8.6分2016年,入圍坎城主競賽單元《比海更深》,展現一個破碎家庭難得的團聚時光。
  • 《網絡謎蹤》豆瓣8.5分評分 網際網路利弊引發熱議
    《網絡謎蹤》豆瓣8.5分評分 網際網路利弊引發熱議 共7張 1905電影網訊
  • 豆瓣開分8.5分,《在一起》這部劇憑什麼?
    《在一起》開播不到一周,掀起了眾多討論熱潮,豆瓣開分8.5分,憑什麼? (如今,《在一起》的豆瓣評分不降反升,現在已經是8.8分了。)目前已經播出的擺渡人、同行、救護者篇都收到了強烈的反應:太好哭了!,經歷過禽流感,勞苦功高,加上患了漸凍症,本應好好休養,卻仍然堅持在抗疫一線,讓坐在屏幕前的我油然而生一股使命感。
  • 豆瓣8.5的少狼主新作,可能是今年最好看的英劇
    有句老梗,「看英劇的鄙視看美劇的,看美劇的鄙視看日劇的,看日劇的鄙視看韓劇的,看韓劇的鄙視看泰劇的,看泰劇的鄙視港臺劇的,看港臺劇的鄙視看大陸劇的。」在2018的盛夏裡,大陸劇卻成了笑到最後的那個人。8月26日剛一播出,就獲得爛番茄100%新鮮度,IMDb 8.6分,豆瓣8.5分的好評。
  • 豆瓣8.6《編舟記》:一生很短暫,怎樣規劃職業才最有意義
    &34;&34;《編舟記》由石井裕也執導,三浦紫苑和渡邊謙作執筆,松田龍平、宮崎葵、小田切讓聯袂主演,豆瓣評分8.6分。2014年3月第37屆日本電影學院獎,《編舟記》榮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共計12項大獎,代表日本角逐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34;。《編舟記》的故事很簡單,講述了在一家出版社的辭典編輯部裡,編纂《大渡海》中發生的事情,一群堅持者的故事。
  • 豆瓣8.5!這部大叔加蘿莉的電影太治癒,講述大愛超越一切的故事
    來自印度的這部電影《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別看它名字普通,內容卻有很深的立意。它涉及了宗教、政治、講訴了人性好和壞的一面,有揪心有感動,還有發人深思的啟示意義,格外治癒人心。在豆瓣上有206965人評分,得分8.5可見它收穫了不少口碑。
  • 《在一起》豆瓣開分8.5,張嘉益、倪妮成最大淚點
    嗚嗚嗚嗚嗚嗚啊啊啊~看一集哭一集的電視劇到底還能不能看了!!!說實話,豆子有預感會哭,但沒想到才播4集就快要哭瞎了......別問,問就是太感人了——時代抗疫報告劇《在一起》,豆瓣開分8.5。他自身患有漸凍症,受病情影響,就連普通的站立、行走和上樓梯,都不太能夠獨立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