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switch由於其老少鹹宜的娛樂性與眾多遊戲IP的獨佔性,可以說是近些年來最成功的掌機之一,但也因為Joy-con搖杆的漂移問題,相信也有很多網友為之惱火。不過用過HD震動馬達的朋友都可以清晰感覺出遊戲過程那細膩的震動效果,所以即使因為搖杆的問題,網友們依然無法使用其它手柄對其進行替換。如今全球第二家使用ALPS雙軸線性馬達HD震動遊戲手柄面試,應該給了用戶更多的選擇。
外觀開箱
遊戲手柄來自穀粒品牌,最早知道這個品牌是其開發的各類switch周邊產品,而這次入手這款穀粒精靈Pro的根本原因是出於好奇心,作為全球第二家使用ALPS雙軸振動線性馬達的遊戲手柄到底有沒有Joy-con那樣的手感。
從包裝上穀粒精靈Pro的官方型號為NS19,除了筆者比較在意的ALPS雙軸振動馬達外,對於平臺支持的也比較多,已知Switch、Android、iOS及PC的X-input/D-input都可以很好的支持。
精靈Pro全套附件包含手柄、便攜保護盒、數據線、說明書;對於遊戲機比較了解的朋友都非常清楚,如今的手柄布局主要分為Xbox/PS兩種,精靈Pro就是其中Xbox手柄的布局方式。
對比精靈Pro與Joy-con的搖杆、按鈕,你就會發現精靈Pro的遙控大小與Switch的Joy-con尺寸完全相同,原有的方向鍵優化為更加舒適的十字按鈕。
右側的ABXY也進行了放大的處理,讓按動起來手感更佳,在其它手柄上很少見的+-按鈕也同樣存在。
手柄中部除了屏幕截取與Home鍵的按鈕外,還存在特殊功能按鈕與APG學習按鈕。可以在按住特殊功能按鈕的情況下實現連發設置、震動調節、A-B呼喚等測試操作;而APG學習按鈕則可以記錄玩家最長10分鐘內的所有操作,然後在需要的情況重播一次/無限重播。對於一些重複性的操作,如格鬥遊戲中操作繁瑣的必殺技、3、40個物品一鍵扔完,豈不很香。
精靈Pro支持藍牙、USB兩種連接方式,內置700mAh電池,從頂部選用了Type-C接口作為數據/充電接口就能知道廠家並沒有在成本方面摳摳索索。頂部左側按鈕為開關機按鈕,同時也是模式切換按鈕,Android、iOS、Windows、Switch四種模式通過長按2秒鐘進行切換,雙擊則是關閉手柄;右側按鈕為配對按鈕,長按後上方的狀態燈進行跑馬燈式循環,這時就可以進行配對連接。
當然L/R/ZL/ZR按鈕同樣存在,傾斜的設計讓持握手感對比Joy-con更舒服一些。當然如果對比很多大型遊戲手柄來說,精靈Pro無論個人還是重量都有所不如,不過誰讓人家但產品定位是要兼容輕薄與便攜呢。
遊戲體驗
手柄是否好用,還是需要通過遊戲過程才能體驗。選擇到Switch的配對模式,在手柄的更換持握方式中進行確認,通過藍牙或USB將精靈Pro連接,手柄一次震動後完成配對。
馬裡奧系列作為任天堂Switch的當家花旦必然是測試過程中不能少的,馬車8、馬派等都支持多人遊戲。
馬車8的方向鍵、體感進行方向控制;馬裡奧派對中的節奏大師也可以使用內置的加速度傳感器、陀螺儀進行完成,無論體感操作方式還是震動反饋,起碼精靈Pro做到了與Joy-con幾乎相似的程度,整體感覺非常舒服;而且經常玩超級馬裡奧的朋友有沒有覺得Joy-con的按鍵有點小?使用精靈Pro就不會有這種問題了。
此外筆者也不能浪費精靈Pro對於Android、Windows和iOS的支持功能,也通過連接試試各類遊戲。必然Android的各類模擬器、魂鬥羅歸來、火影忍者等IP都可以直接或通過映像按鈕完成操作。
iOS模式下識別出手柄,遊戲就可以直接使用,對比Android還省去了映射按鈕的步驟。
對於Windows系統來說,精靈Pro支持的X-input和D-input兩種模式,使用X-input模式的精靈Pro按鍵與Xbox360完全兼容,這時支持Xbox360手柄的遊戲就可以直接進行了。D-input模式則需要手動設置按鍵,所以個人建議Windows下就用X-input好了。
筆者比較喜歡玩動作類遊戲,必然Skul英雄殺手、死亡細胞都是筆者電腦中的常客;而很多RPG類遊戲,如英雄傳說系列也是直接就可以玩的。
最後大家有沒有發現,精靈Pro無論是定義功能按鈕還是通過APG進行學習都不需要程序的支持,通過自身的按鈕獨立完成也讓整個測試過程有了更好的遊戲體驗。
總結
就外形而言,穀粒精靈Pro非常適合喜歡萌萌噠物品的朋友們,特別是女性用戶來說糖果色版本的精靈Pro更是難以抵擋的誘惑;在保證輕薄與便攜的情況下精靈Pro手感確實很不錯,廠家特有的專利技術(待機0功耗、學習鍵、搖杆靈敏度調節)都給體驗感受增色不少;與Joy-con基本相同的HD震動感覺在Switch遊戲過程中效果還原的非常到位;而PC上支持體感輔助瞄準系統,對於喜歡吃雞的朋友來說是非常友好的。如果沒有十字鍵舒適的Joy-con,那麼可以試一試穀粒精靈Pro,應該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