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優秀社科專家徐澤林參觀福建省古田會議舊址側記

2021-01-08 大息地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繼續強化市優秀社科專家的黨性教育,在市社科聯主席楊萬甫、副主席楊刻儉等帶領下,信陽市優秀社科專家一行36人到福建龍巖市上杭、長汀等地參觀學習,接受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

我們滿懷景仰,一路奔波,幾經輾轉,於8月15日晚上抵達龍巖市上杭。夜色中的龍巖,燈火輝煌,流光溢彩,充滿著神秘。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到處都是動人的故事。這是一片紅色的土地,一個個紅色的故事,宛若星鬥,在夢裡浸潤開來。

在歷時5天的緊張行程中,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參觀了古田會議舊址、瞿秋白烈士紀念館、楊成武將軍紀念館、長汀博物館、長汀書院、中復村、松毛嶺戰役遺址及福建土樓等。雖然一路蜿蜒崎嶇,但每到一處,我們無不被一件件歷史實物及革命先輩英勇事跡所感染,腦海中不斷浮現電視劇《紅色搖籃》中革命先輩帶領老區人民與敵人浴血奮戰的動人場景:為了革命事業的成功,為了新中國的誕生,閩西蘇區人民浴血奮戰,前僕後繼,作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是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感懷先烈豪情,回想崢嶸歲月,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開創新時代,實現中國夢。

一、初識紅色龍巖

紅色龍巖打造紅色旅遊品牌。龍巖位於福建省西部,通稱閩西,東臨廈門、漳州、泉州,南接廣東梅州,西鄰江西贛州,北連三明市,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是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廈門、泉州、漳州、龍巖間西南一翼經濟圈的組成部分。物產富饒以「閩西八大幹」為代表的土特產深受消費者歡迎。龍巖是全省重要的旅遊區。福建八大旅遊品牌中,龍巖擁有古田會議舊址和永定客家土樓兩大品牌。龍巖是享譽海內外的客家祖地,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長汀被譽為「客家首府」,汀江被譽為「客家母親河」。目前已初步形成「紅色之旅」「客家之旅」和「生態之旅」等一批特色旅遊產品。

龍巖是全國著名革命老區,是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發祥地,為毛澤東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貢獻。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裡從事過偉大的革命實踐。在這裡,毛澤東同志寫下了《古田會議決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溪鄉調查》等光輝著作。特別是《古田會議決議》,是建黨建軍的鋼領性文獻。從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直至全國大陸解放,閩西紅色政權、武裝鬥爭及土地革命成果一直保存下來,贏得了「二十年紅旗不倒」的讚譽,為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犧牲和重大貢獻。全市有革命基點村610個,在冊革命烈士2.4萬多名,佔全省烈士入數的一半多,閩西有68人援予少將以上軍街,佔福建省籍將軍總數的82%。

二、古田懷偉人

8月16日上午9時,我們首先在上杭舉行河南省信陽市優秀社科專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性教育培訓班開班儀式;10時至12時,我們又聽取了龍巖黨校教務長羅秉華教授主講的理論課《中央蘇區(閩西)的革命貢獻》,對閩西革命老區的紅色歷史有了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和認識。

8月16日下午,我們進行現場教學,到達福建上杭縣古田鎮。先到1930年1月5日毛澤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創作地——協成店。更令我興奮的是這裡也是賴坊賴氏宗祠所在地,這與我們息縣包信的賴氏祖根地有著密切的親情關係,我倍感親切,古田與我們息縣又多了一層關係。接著,我們來到古田會議會址進行教學活動,參觀了古田會議會址和紀念館。上杭人很自豪,因為那裡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偉人的足跡。1929年1933年毛澤東9次來到上杭。

一進入古田會議會址景區,「古田會議永放光芒」八個紅色大字清晰地映入眼帘。在「古田會議」舊址,我們先後參觀了古田會議紀念館、毛澤東同志舊居。在古田會議會場,眼前展現的是一排排略顯陳舊卻擺放整齊的老式桌椅,牆上掛著馬克思、列寧畫像,再現了當年會議的場景。我們的思緒一下子回到1929年那個冬天,天塞地凍,大雪紛飛,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就在這個小四合院召開。會議一致通過了毛澤東同志親自起草的《古田會議決議》,確立了「黨指揮槍」的中國共產黨建軍綱領,《決議》被稱為「黨和軍隊建設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古田會議召開後的第七天,毛澤東在離古田會議會址不遠的協成店寫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用詩一般的語言堅信中國革命的到來:「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己經看得見杆尖頭了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古田會議會址原是廖氏宗祠,初建於1848年,又稱萬源祠,紅軍進駐後改為曙光小學。踏進四合院青石大門,進入寬敞的用鵝卵石鋪路的前院,再進入一道紅色木門,就是古田會議會場舊址。六排學生桌椅陳舊而整潔,會場中心根圓柱張貼著紙質的「中國共產黨萬歲」「反對機會主義」「反對盲動主義」「反對逃跑主義」等標語。上面架著一塊黑板,黑板上方中央排列著馬克思和列寧像,會址的三合地畫有好幾處斑斑黑跡,聽說這是會議期間因天氣寒冷代表們烤火取暖所留下的痕跡。

古田會議紀念館是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田會議會址為依託建立起來的專題革命紀念館。始建於1964年,在紀念館開展的愛國主義教育形式多樣,紀念館是廣大黨員幹部、部隊官兵和中小學生等的第二課堂。在古田會議紀念館裡閩西蘇區地圖、毛澤東同志起草的古田會議決議案的雕塑、寫著紅軍「六項注意」的包袱布、刻在石頭上的紅軍留款信等吸引了我們的目光,我們深深感受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當年開展革命工作的艱難困苦。先輩們堅韌不拔的革命信念,不怕犧牲、浴血奮戰的英勇無畏的革命氣概為我們這些後來人所敬仰。他們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貢獻,使我們對新時期如何發揚古田會議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古田會議是建黨建軍歷史上的一個裡程碑。《古田會議決議》是我黨我軍建設的綱領性文獻,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黨和軍隊,明確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從根本上劃清了新型人民軍隊與一切舊軍隊的界限,被稱為中國共產黨建黨和建軍的綱領性文獻,在人民軍隊建設史上具有新的裡程碑意義,影響極其深遠。而古田會議精神則體現了黨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它同井岡山精神、長徵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一樣,都是我黨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古田會議光芒映照下的革命聖地之旅,已成為閩西旅遊的重要特色。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是為紀念歷次革命戰爭中為革命犧牲的閩西23600餘位革命先烈而建。閩西革命烈士陵園佔地1.5萬多平方米,其中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佔地150平方米,高25·35米,上刻「閩西革命烈土紀念碑」九個陰刻金楷大字,在太陽下熠熠生輝。碑頂為浮雕月亮、祥雲圖案,碑座四面分別是鄧子恢、張鼎丞、魏金水、伍洪祥的題詞。最後,我們又來到毛主席紀念園,舉行重溫入黨誓詞活動,集體向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塑像敬獻花籃。園內一座高大的毛澤東塑像巍然聳立,毛澤東不同時期的詩詞篆刻在塑像基座四面。蒼松翠柏,天藍風輕,瞻仰者流連駐足,緬懷偉人豐功偉績。意想不到的是,在緬懷毛主席之後,已經折磨我兩天的痛風竟然好起來了。

三、長汀拜先烈

長汀是紅色革命隊伍的根據地。長汀縣博物館建於1995年,長汀縣博物館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館內設有「汀州客家博物館陳列展覽」「長汀革命歷史陳列」「瞿秋白被囚處」「汀州試院舊址」和唐代古柏等參觀遊覽內容。一走進博物館,面對的是「汀州試院舊址」,它位於汀州古城歷史建築的中軸線上,汀州古城建設向兩邊展開。「汀州試院舊址」佔地一萬餘平方米,由門樓、空坪、大堂、後廳、廂房和平房組成,建築古樸,環境清雅,規模宏大,氣勢恢宏。它始建於宋代,是汀州禁軍署址,元代為汀州衛署舊址,明清兩代闢為汀州試院,是汀州所轄八縣科舉應試考秀才的場所。正中的大廳是試院的大堂,兩邊復原的房屋就是原來考試的號房,大堂後面的房屋是學使和幕僚以及上面派來的監考人員住宿的場所。也是古代汀州作為閩西八縣文化中心的代表性建築。汀州試院的兩側是汀州客家博物館和長汀革命歷史陳列展覽。汀州客家博物館整個展館佔地700平方米,共分四個展室,展覽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享譽中華的客家首府」,第二部分「燦爛繽紛的人文景觀」,第三部分「源遠流長的客家文化」,第四部分「世界客屬一家親」,第五部分「崛起奮進的長汀」。

享譽中華的「客家首府」展室掛著一首反映這傳統的民謠:「要問客家哪裡來?客家來自黃河邊。要問客家哪裡住?逢山有客客住山。男子出門闖天下,女子持家又耕田。山裡山外一條心,共建美好新家園。」展室裡掛著中原漢人五次南遷的示意圖,清楚地標出長汀客家人的來龍去脈,引得我們佇立圖前追根溯源,浮想聯翩。導遊說:「從這圖上可以看出,長汀的客家先民主要是中原漢人第二、第三次南遷時遷來的。」大量客家人的南遷,推動了汀州政治中心的形成,最終促進了汀州商貿的發展。宋代汀州至廣東潮州航運的開通,使汀江成為溝通閩粵水路運輸的大動脈,成為萬商雲集的商貿重鎮。

「燦爛繽紛的人文景觀」展室展示了長汀多姿多彩、令人嘆為觀止的名勝古蹟,如汀江龍門、朝鬥巖、雲驤閣、雙陰塔等。還有客家圍屋等客家獨特建築。圍屋主要是府第式建築,周圍由一圈圍屋圍攏起來,裡面池塘、水井一應俱全,可以供一個家族幾十戶人家居住。它體現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團結精神,在古代也有利於抵抗外族的侵犯。「源遠流長的客家文化」展室展有一組反映長汀傳統文化的照片,如舞龍燈、踩船燈、採馬燈、鬧元宵、民樂演奏、頂轎比賽、木偶、抬閣、九連環、百壺宴和花燈等。還展有被稱長汀客家女三件寶的涼笠、圍裙、布草鞋,以及犁、石磨、礱、洗臉架、供桌、各式竹編製品等客家人生產、生活代表性的用具實物。今日之長汀,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與湖南鳳凰城一起被紐西蘭女作家路易﹒艾黎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山城之一」,先後獲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十大最具文化底蘊古城古鎮」的稱號。

長汀為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是紅軍故鄉、紅色土地、紅旗不倒的地方。1929年,紅軍進入長汀,建長汀革命委員會,是閩西、贛南第一個紅色縣級政權。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長汀是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央蘇區的經濟文化中心,被譽為「紅色小上海」。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等老一輩革命家都曾在長汀從事過偉大的革命實踐。黨的早期領導人瞿秋白、何叔衡先後在長汀從容就義。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長汀有2萬多名優秀兒女參加了紅軍,是紅軍長徵出發地之一,湧現出了開國將軍13名。1932年,福建省蘇維埃政府、中共福建省委、福建軍區等機構在長汀成立,長汀成為福建革命運動的政治、軍事中心。全縣現有全國重點保護的革命遺址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與省級革命建築物3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7處。現場教學時間有限,我們有選擇性地參觀了瞿秋白烈士紀念館、楊成武將軍紀念館、蘇維埃政府舊址、中復村等遺址。

瞿秋白烈士紀念碑、瞿秋白烈士紀念館坐落在羅漢嶺上。二十年代的中國,處於空前的革命高潮中,中國共產黨集合了一大批意氣風發、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如毛澤東、周恩來、彭湃、蔡和森、張太雷、鄧中夏、惲代英、蕭楚女、羅亦農、劉少奇、向警予等等。他們猶如璀璨群星,光華奪目,而瞿秋白正是這絢麗群星中耀眼的一顆。他以自己的思想理論和革命實踐奠定了他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領導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歷史地位。1935年2月,瞿秋白在轉移香港途中,被反動派俘獲,關入上杭監獄,由於叛徒指認,身份被識破。5月,被解押至長汀。在獄中,不管國民黨如何威逼利誘,蔣介石想盡辦法收買他,但瞿秋白不為所動,他寫下了《多餘的話》,「多餘的話」是指對國民黨而言。蔣介石無法,秘密下處決令。6月18日這一天,瞿秋白寫下絕筆詩,來到中山公園的涼亭,在此留下最後的一張照片。他身穿黑色T恤,齊膝白褲,背手挺胸,面帶笑容,神情安然。拍完照後,瞿秋白自斟自飲,旁若無人,酒興中高唱《國際歌》《紅軍歌》,痛飲幾杯後,他又放聲歌曰:「人之公餘稍憩,為小快樂;夜間要眠,為大快樂;辭世長逝,為真快樂也!」飲罷,走出公園,來到刑場,他手夾香菸,顧盼自如,再一次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中國革命勝利萬歲!」「共產主義萬歲!」。在一片茵茵的草坪上,他盤膝而坐,對劊子手微笑說:「此處正好,開槍吧。」年僅36歲的瞿秋白飲彈犧牲,他充分展現一個共產黨人大義凜然的風採。走進瞿秋白博物館,通過一張張珍貴的老照片,更立體了解這位革命黨人的生命歷程,革命情懷和浪漫情懷的才子肅然起敬!

楊成武廣場也坐落在羅漢嶺,距瞿秋白烈士紀念碑僅十餘米,廣場上塑有楊成武將軍半身像,塑像基座正方是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題寫的「楊成武將軍」五個大字。塑像右側則是楊成武紀念館,主要展出楊成武生平的照片。據導遊介紹,曾熱播的電視劇《亮劍》的前十集基本上是楊成武將軍的原型。他17歲就當上團政委,後任紅1軍第一師政治委員,指揮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為創建新中國立下不朽功勳。文革時期曾蒙冤入獄,秘密關押在香山寺,2004年因病去世,享年90歲。而其妻子趙志珍於今年4月份才去世,享年98歲。時代造英雄,在那特殊的革命時代,湧現一批批革命的先驅者,他們英勇驍戰,不顧個人的安危,為國家、為民族、為人民奔赴戰場。此種精神和勇氣,是身處和平時代的我們難以比擬的。

四、淚灑松毛嶺

橫亙於長汀與連城交界處的松毛嶺,海拔955米,該嶺以東是連城、上杭、龍巖,以西是長汀、瑞金。1934年秋,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進入最艱難的階段,國民黨50 萬軍隊向中央蘇區推進,松毛嶺成了中央蘇區東線最後的屏障。松毛嶺之戰,成為紅軍長徵前在閩最後一戰,在這座嶺,一萬多名紅軍將士用自己的生命為中央紅軍實施戰略大轉移贏得了寶貴的集結和轉移時間。

硝煙未散,紅軍便在松毛嶺腳下含淚遠徵,美國著名作家斯諾在他的《西行漫記》中寫道:「紅軍談到它時,一般都叫二萬五千裡長徵,從福建最遠的地方開始,一直到遙遠的陝西北部道路的盡頭為止,其間迂迴曲折,進進退退…… 講述敵軍穿皮鞋不會爬, 我們衝下去肉搏 松毛嶺保衛戰,一萬多名紅軍將士和長汀地方武裝戰士永遠長眠於松毛嶺間。」此役成為紅軍長徵前在閩西最後一戰,《長汀縣誌》記載:「死亡枕藉,屍遍山野,戰事之劇,空前未有。」「當年參加松毛嶺戰鬥的人,基本都戰死在嶺上,有的一個連就活下一兩個人,像我這樣能活下來的,真是萬幸」,在上杭縣才溪鎮一個偏僻村裡,91歲的老紅軍林攀階第一次向外人講起發生在1934年9月的那段往事,「那場戰鬥打得實在太慘了,不願意去想,一想就要哭。」投入松毛嶺作戰的國民黨軍第36師,和第87、第88師同樣為第一批裝備德械裝備的部隊,屬於國民黨中央軍最精銳部隊。林攀階回憶說,當時福建省軍區派他去紅二十四師政治部做宣傳和保衛工作,第一次戰鬥是敵人到達連城朋口的溫坊村,就在松毛嶺附近。由於敵人行軍疲勞、地形不熟,我們運用夜戰近打,結果殲滅敵軍一個旅。

溫坊戰鬥結束後不久,蔣介石派北路軍總司令顧祝同於9月中旬飛抵龍巖,協助蔣鼎文部署進攻松毛嶺,一場惡戰拉開序幕。1934年9月24日上午7時, 松毛嶺保衛戰打響,敵軍幾個師團猛攻,天剛亮,飛機猛炸,迫擊炮亂轟。我們只有發揮近戰優勢,使敵機發揮不了作用。敵軍穿皮鞋不會爬山,我們猛衝下去肉搏,同時居高臨下用機槍掃射,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滿山都是死屍。當然我方也傷亡很大。戰鬥中,上杭才溪、南陽等地赤衛隊紛紛支前慰勞紅軍。但隨後,戰鬥更加激烈,戰爭更加殘酷了。

敵軍發瘋一般一撥接一撥往上衝,打過來的子彈像下暴雨一樣,從我們的頭頂掃過來。半天不到,嶺上的樹都被打斷了,山嶺甚至被密集的炮彈「削」去了一層。紅軍的工事被嚴重破壞,戰士們只能等敵人衝近陣地後,用步槍、手榴彈等輕武器一次又一次打退敵人的進攻,傷亡相當慘重,守在附近的一個排,傍晚不到,就只剩下幾個傷員,其他全部犧牲了。我們剛要去支援,敵人又衝了上來,「轟」的幾聲,傷員們拉響 手榴彈,和敵人同歸於盡。說著,林攀階眼角溼潤了,他擺了擺手,「山上到處是屍體,血把土都染紅了,太慘烈了……」說到這裡,他說不下去了。松毛嶺戰鬥進行到第三天,林攀階接到通知,撤到山下看守俘虜。紅軍長徵後,他留在福建參加遊擊隊。 祠堂前含淚告別,松毛嶺不會倒! 松毛嶺山腳下一處古樸的村落,就是中復村。

1934年9月29日清晨,在松毛嶺震天響的槍炮聲中,數千名紅軍戰士默默站在村中觀壽公祠堂門前大草坪上,他們即將遠行。村裡老人描述了那時發生的一幕:剛從松毛嶺撤下的紅九軍團在觀壽公祠堂門前召開群眾大會,大雨中,紅九軍團參謀長郭天民高聲說:「鄉親們,紅軍又要去執行新的任務,要轉移到別處去了。我們走後,鄉親們要做好堅壁清野。」郭天民最後堅定地告訴村民:「不要擔心,紅軍還會打回來的!」說完,紅軍當場向鍾屋村赤衛模範連、少先隊發槍三百餘支,還有一箱箱子彈。鍾屋村區蘇維埃主席蔡信書則含著淚說:「我們是為蘇維埃而戰,松毛嶺不會倒,松樹倒了,明年春天還會長。向觀壽公起誓,我們一定會回來的。」當天下午2時,紅九軍團兵分兩路,九團隨軍團直屬隊為一路,從鍾屋村出發,經河田前往汀州城。七、八兩團因松毛嶺左側唐古堖高地陷落,被迫重新參戰,推遲一天出發。長徵,就此開始……

五、重走紅軍橋

中復村位於長汀縣南山鎮,該村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四面環山抱水,村裡有著豐富石灰巖礦產資源。古名為「鍾屋村」,全村為鍾姓人家。國民黨攻入該村時,村民都已轉移,基本是無人村。但國民黨為炫耀戰績,以諧音將鍾屋村更名為「中復村」,即中央軍光復之意。

中復村有一座古樸的廊橋,當地人把這座橋叫「紅軍橋」。傳說該地方是中復村的龍脈所在,因而在此建座狀似龍頭的廊橋。當年紅軍徵兵處就設在這裡,每根橋柱上有一道刻痕,即參軍的身高標準值,被稱為「生命線」。橋中有鎮武祖師雕像,左腳踩龜,右腳踩蛇,手持寶劍,稱之為斬妖劈邪之神明保佑人安全之意。廊橋的左上方,木板上用毛筆寫有「救國不分男女老幼」八個大字。正是在這橋上,導遊給我們講述當年村民擁護紅軍,堅定參軍的許多感人的故事。目不識丁的阿婆,把自己六個兒子都送上戰場,戰鬥英雄為了兄弟情義,為了盡孝,甘願做個「無鳥用的人」——抬喪。

聽著這一個個樸實而感人的故事,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八十多年前,村裡的年輕人就是在橋頭報名參加紅軍,而後跟隨著部隊開始漫長的徵途的。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再沒能回到故鄉……

六、土樓家訓文化入我心

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一的福建土樓,共由六群四樓組成,包括福建省永定縣的初溪土樓群、洪坑土樓群、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華安縣的大地土樓群等。對這樣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創造性的生土建築藝術傑作,哪怕我們幾個是來自同樣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蘇州古典園林」的人,也被其神奇的聚落環境、特有的空間形式、絕妙的防衛系統、巧奪天工的建造技術和深邃的土樓文化給深深徵服。而我當時更感興趣的是土樓的主人客家人和客家家訓。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好家風應世代相傳」的指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14年6月福建成立了「客家家訓館」。2015年10月,王歧山書記在福建調研期間,考察了永定土樓的「客家家訓館」。對集中體現「勤勞儉樸、崇德尚善、和睦親鄰、尊祖敬宗、家國情懷、修身齊家」等家訓、家規深表讚賞。當王書記看到第一展室所陳列的「王氏家訓」時,一臉笑容的大聲讀誦:先國家,敦孝友,重喪祭,肅閨門,守耕讀,務勤儉,戒鬥訟。並詢問關於福建省家規祖訓的情況。看到魏氏祖訓:赫赫吾祖,訓誡有方,諸裔子孫,細聽端詳。克勤克儉,學工農商,孝親睦族,處家表坊。禮義廉恥,仕國忠良,人才輩出,國史流芳。王書記特別誇讚說:「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都有,很好!」看到江氏祖訓,「人而無信,失信不立,千金一諾,抵死不移」,王書記評論說:「仁義禮智,忠孝節義,都有體現,很好!」去年十月在中紀委的會議上,王書記曾經指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中華文明的DNA,為國盡忠、在家盡孝,天經地義。」並呼籲要尊重中國的歷史文化,「堅守和弘揚優秀傳統,發揮禮序家規、鄉規民約的教化作用」。這體現出政府對於中華傳統文化家規、家訓的重視。

淨空老教授曾經說過,中國教育的特色是家庭,古人從小有家教。家學最重要的科目是四科。第一、五倫,講人與人的關係。人在社會上離不開五種關係。家庭最重要的是親愛,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有別。在社會上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第二、五常,常是永遠不能失去的,即仁義禮智信,這是人必須要具備的基本道德。仁是仁慈,要學會愛人如己。義是如理如法,一般講合情合理合法,見到別人有苦難,我們要主動盡心盡力去幫助他,不求回報。這是做人基本的德行。第三、四維,管子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一個國家沒有禮、義、廉、恥,肯定會滅亡。第四、八德,孝悌忠信、仁愛和平。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都在家裡面展現出來,這個家族有道、有德,有這樣的家庭,就有這種社會,如此則社會和諧,長治久安。我們深深相信,只要每個家庭都能夠學習和落實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育,這個世界的和諧太平必然是指日可待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為一種戰爭時代的精神。在當時具有深遠的革命意義,它鼓舞了工農紅軍追尋革命成功之路的信心,並為之指明了方向。在現在這種精神仍具有深遠的教育和指導意義,閃耀著它獨特的光芒,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傳承。

此次「紅色之旅」,使我們又一次受到了深刻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在今後平凡的工作崗位中,我要好好珍惜、求真務實、紮實工作,定要發揚紅軍的光榮傳統,弘揚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做好本職工作。(作者徐澤林,河南省息縣人)

相關焦點

  • 徐澤林:難忘我的2017
    除參加縣政協十屆一次會議、市政協五屆一次會議和政協視察調研外,還參與多項政協活動。8月1日至3日,參加信陽市第五屆政協委員培訓,並在培訓班結業儀式上作《心系桑梓,不辱使命》發言。8月11日,參加全省政協文史工作座談會暨全省政協文史資料撰稿人培訓會,並被聘為河南省政協學習和文史委員會文史資料撰稿員。
  • 【古田會議召開90周年】開創思想建黨和政治建軍光輝道路 會議決議...
    央視網消息:90年前的今天,1929年12月28日,毛澤東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鎮召開會議,探索出「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光輝道路。2014年10月31日,習近平主席在古田主持召開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從古田再出發,研究決定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從思想上政治上建設軍隊的重大問題。
  • 聖地巡禮——新泉革命舊址群
    新泉革命舊址群國防教育基地包括紅四軍前委機關舊址(望雲草室)、新泉工農婦女夜校舊址(張家祠)、紅四軍 司令部舊址(於溪公祠) 、連南區革命委員會舊址(張氏家廟)、士兵調查會舊址、官莊農民調查會舊址(愧山公祠)、 紀念廣州暴動兩周年大會舊址
  • 全國退役軍人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在古田召開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9日電 12月8日至9日,全國退役軍人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在福建上杭古田召開。會議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全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有關要求,重溫「古田會議」決議,深刻領會「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根本原則,著眼加強思想政治引領、激勵廣大退役軍人做新時代奮鬥者,深入總結破題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做法,系統部署推進退役軍人思想政治和權益維護工作。
  • 從紅四軍爭論到古田會議
    原標題:從紅四軍爭論到古田會議 核心閱讀 建軍初期,朱德、毛澤東領導下的紅四軍黨內發生了一場關於建軍原則的爭論。為了解決爭論,朱德、陳毅都作了極大的努力,最終在毛澤東主持下,以古田會議召開為標誌,這場黨內爭論得到了妥善解決,成為黨史軍史上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件。
  • 關於對首屆優秀社科專家、第七屆優秀社科成果評獎進行公示的公告
    經益陽市社科評審委員會研究,決定對益陽市首屆優秀社科專家、第七屆優秀社科成果評獎情況進行公示。一、獲獎對象(一)首屆優秀社科專家:陶用舒 羅孟冬 羅放華 謝國芳 孫 倩周鐵濤 袁志成 湯 勇 劉建成 李時秋(二)第七屆優秀社科成果獎:1.系列論文8篇:糧食安全研究。作者王莉。2.調研報告:《住房公積金行業實施績效考核勢在必行——以益陽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為例》。主持人賀國勝。
  • 信陽市醫學會心血管分會第一屆第三次會議召開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陳靜 徐世傑)為切實提高信陽市心血管疾病的診治水平,加強區域之間更好的合作,日前,由信陽市中心醫院承辦的信陽市醫學會心血管分會第一屆第三次學術會議暨信陽市第三屆心血管疾病防治論壇成功召開。
  • 電影《古田會議》
    紅四軍經過新泉整訓,來到古田。古田廖氏宗祠,紅四軍九大召開。紛紛雪花中毛澤東作了政治報告,確立了建黨建軍原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從此脫離童年踏上了新的徵途。  影評:  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和北京良鋒駿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古田會議》,即將於7月1日在全國公映。
  • 毛澤東的四首詞與古田會議前後
    毛澤東的四首詞與古田會議前後■李濤矗立在古田會議紀念廣場上的《豐碑軍魂》雕塑。作者提供 這些部隊雖有國民黨福建省防軍的正式番號,但實為當地的遊雜武裝,戰鬥力不強,且各自擁兵自重,相互間矛盾重重。於是,紅四軍決定避實擊虛,進軍敵人力量薄弱的贛南閩西交界地區。3月,紅四軍由贛南進入閩西,取得長嶺寨大捷,消滅郭鳳鳴旅,攻佔長汀城,沉重打擊了閩西的反動統治勢力,給閩西黨和人民以極大的鼓舞,革命烈焰很快就燃遍了閩西大地。
  • 福建省教育援藏工作隊用愛和奉獻譜寫教育援藏新篇章
    特別是2019年以來,福建省精選優秀教師,對口支援昌都市卡若區第二初級中學,為昌都教育事業作出巨大奉獻。引進福建經驗 打造示範性學校「支持一所學校、示範一個地區」,打造可複製、可借鑑示範學校是昌都教育援藏的根本。積極推行教育成果,建立健全教育教學考評制度,營造了良性工作氛圍。
  • 新中國成立前古田會議決議的傳播及影響
    (《黨的文獻》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摘要]古田會議決議,是 1929年 12月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召開的紅四軍第九次黨代會通過的決議案。該決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並首先在紅四軍內得到貫徹落實。
  • 古田「順天聖母」陳靖姑的祖廟臨水宮
    古田臨水宮,坐落於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大橋鎮中村,距縣城30千米,是一座風格別致、古樸典雅的仿唐宮殿式建築。據宮碑記載,它始建於唐貞元八年(公元792年),後經宋、元、明、清歷代重修與擴建,形成氣勢恢宏的廟宇。至今已有1220多年歷史了,是分布在全球各地臨水宮的祖廟。
  • 在古田的油菜花海,重逢久違的絢爛春天
    ▲風展紅旗如畫 3月15日,春陽燦爛,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古田會議舊址前連片油菜花絢爛綻放,花海如毯,金色的花蕊吸引著萬千蜜蜂飛舞。
  • 《古田會議》七一公映 再現一代偉人青春風貌
    《古田會議》七一公映 再現一代偉人青春風貌2016年07月01日 11:29:16來源:新華娛樂導演譚曉明和毛澤東的扮演者許鉑岑都表示,能夠在電影中塑造偉人青年時期豐富的人格魅力,是《古田會議》做出的新嘗試。    第一人稱敘事——真實的偉人風趣也細膩    片中,毛澤東的扮演者是曾在史詩劇《尋路》裡飾演青年毛澤東的許鉑岑,回憶起兩次對偉人的詮釋,他直言如果說形容《尋路》的創作可以概括為「誠惶誠恐的接近」,那麼《古田會議》用「小心翼翼的觸摸」比較準確。
  • 肖戰劉濤宋祖兒現身古田,宣傳愛國正能量,路透圖太能打
    近日,肖戰同央視「心連心」藝術團到福建古田會議會址參與彩排錄製節目的路透圖曝光,網友粉絲們直呼:生圖太能打了!同時還曝光了劉濤和宋祖兒的路透圖,也是非常靚麗!宋祖兒路透圖古田彩排紀念「古田會議」眾明星齊聚古田是為了紀念「古田會議」,進行彩排錄製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