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在北京舉行,1.5萬人,各型飛機160餘架,裝備580臺套接受了檢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某型無人機系統在天安門前接受檢閱。160餘架飛機組成的空中梯隊飛馳而過,強大國防實力的背後,有南航校友的汗水與心血。
在閱兵觀禮臺上,還有幾位南航人現場見證了載入南航史冊的這一刻。「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獎章獲得者、南航航天學院院長葉培建院士,國慶70周年「最美奮鬥者」獲得者、南航79級校友李中華,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南航外籍教授Stanislav Horb,南航黨委書記鄭永安受邀觀禮國慶70周年慶典。此外,天安門廣場環境布置項目的總設計師同樣也是南航人——2004級校友王曉軍。
南航無人機系統接受檢閱
此次接受檢閱的某型無人機系統是南航作為總體單位自行設計、研製、生產的高速無人機系統。南航是我國最早開展無人機研製的單位之一,從1958年開始無人機技術研究至今,成功研製「長空」「翔鳥」「銳鷹」「鴻雁」「飛鷹」等多個系列的無人機系統,逐步形成了從高速到低速、從定翼機到旋翼機、從高空到低空、從無人機到有人機、從金屬材料飛機到複合材料飛機的系列產品的研製能力。
一代又一代南航人櫛風沐雨、砥礪奮進,歷經多個重要型號的打磨,為共和國研製了數個第一:第一架自主研製的具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直升機——延安二號,第一架無人駕駛核試驗取樣機——CK-1A 核試驗取樣機,第一架無人駕駛大型靶機——CK-1中高空靶機,第一架無人駕駛直升機——翔鳥無人直升機,第一架微型飛行器——翠鳥微型飛行器,第一顆用於目標特性測試的微小衛星——天巡一號。
60餘年來,南航人以一型又一型開創性的無人機產品為國家裝備事業發展添磚加瓦,為學校「航空航天科學與工程」學科群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成為國內無人機研究重鎮之一。
守衛祖國藍天戰機的南航身影
國慶70周年大閱兵,空中受閱梯隊以高難度的編隊,氣勢恢宏地飛過天安門上空,接受了黨中央和全國人民的檢閱。在這支由十餘個型號、160餘架各型戰機組成的空中梯隊中,身軀龐大,背上背著一個大圓盤的空警2000作為領隊飛機,在8架殲擊機的護衛下,米秒不差地飛過天安門上空。
空警2000是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全天候、多傳感器空中預警與指揮控制飛機,填補了中國武器裝備體系的一項空白,也使中國預警機的整體研發能力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空警2000的總設計師是南航1977級校友吳光輝,他還是國產大飛機C919和國產支線客機ARJ21的總設計師,
「殲十」戰鬥機是我國自行研製的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三代戰鬥機,實現了我國軍用飛機從第二代向第三代的歷史性跨越。「殲十」戰鬥機與南航頗有淵源:殲十現場總指揮為南航1978級校友羅榮懷,殲十第一副總設計師為南航1963級校友李文正,最早駕馭殲十的試飛員之一、試飛英雄、八一勳章獲得者、「最美奮鬥者」李中華是南航的79級校友。
在閱兵式的現場,由各型直升機組成的陸航突擊梯隊集中展現了我國直升機裝備的重大成就。其中,直-20、直-10/19、直-8的總設計師都為「南航人」。由南航01級校友鄧景輝擔任總設計師的直-20在列裝部隊後首次公開亮相。直-10/19總師為南航1980級校友吳希明,擔任空中護旗隊的直-8設計總師是南航1983級校友徐朝梁。
在國防科技領域,南航參與了我國幾乎所有航空重要型號的預研、技術攻關、試驗研究。南航人將把國防建設使命擔在肩上,繼續開拓前行,源源不斷為建造國之重器貢獻力量。
交匯點記者 楊頻萍
通訊員 呂汶倩 張紫略 柯龍婕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