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精時代:為什麼你在朋友圈QQ和微博都不一樣?

2021-02-17 LinkedIn

 

1000個讀者有1000個哈姆雷特,這是莎士比亞對人類尿性的洞見。當代年輕人親身演繹了這句話:

 

100個社交軟體上有100個不同的你。

 

沒有手機和網絡的時候大家誠誠懇懇,撐死了玩兒個「人前人後,兩面三刀」。

現在各種功能細分到變態的地步,你要是沒個性格迥異的小號、在某軟體上有個不為人知的分身,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戲精時代,表裡如一根本不是美德了,講究的是多面、立體、有層次。

有人覺得這是病,得治;有人樂在其中。

 

今天我們來分析分析,為啥網上有那麼多個不同的你,這背後到底有什麼玄乎?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小女賊,犯二的呆萌狗,假正經的文青,半吊子寫手,生命不止,折騰不止的假想流浪追求者。微信公眾號小女賊的胡言亂語(id:xnz-912)。




 

社交軟體中

人人都是戲精?

 

今年年中,Twitter上一張反映網際網路軟體使用時間的圖廣為流傳——「2017年,『網際網路1分鐘』會發生什麼?」

可以看到在國外最常被使用的16種網際網路平臺中,有至少10個都帶有明顯的社交屬性。

其中最眼熟的是谷歌、臉書、油管兒、推特、Instagram、領英(嘖嘖嘖)和Tinder(別裝了你肯定用過)。

 

雖然圖裡的一些軟體我們暫時用不到,但基本都有功能相似的替代品。

我們來一起做個算數:

1分鐘裡40秒都給了社交軟體,意味著1天當中刨去睡覺的8個小時有10個小時都花在社交軟體上。

按平均年齡70歲算,在不算長的兩萬天人生中,大部分人把將近1萬天花在社交軟體上。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那麼問題來了,這10個小時裡,我們都在什麼軟體上、幹什麼?

 

演戲啊朋友們!

 

當代青年的精神偶像王小波先生有個侄兒,嚮往過上清貧但不羈的藝術家生活。

當時王小波勸他認真生活,「因為那些演繹貧窮的藝術家,日子都不清貧,錦衣玉食。」

 

這句話可能另有所指,但卻意外成為這個戲精時代的最好注釋:

 

在這一天當中的10小時裡,我們披著各式ID馬甲,在網上演繹各種情緒、偏好和意見。

 

我們在微信上扮演上進青年、潮流先鋒、高知分子、藝術發燒友;

在QQ工作群裡演繹能扛事兒的同事、好說話的甲方、風趣幽默的上司;

又在微博中變身大放厥詞的噴子、造作的頹廢文青、花痴八卦的路人。

到底哪個是真正的自己其實不重要,今時今日、此時此刻我更想展露哪一個自己,或者不得不表現哪一面,才是問題的關鍵。

 

所以可以這麼推論,在不同軟體上扮演不同的自己,其實並不是什麼戲精,而是為了在社交時代,一面滿足自己,一面滿足他人,當然最根本的還是要滿足生活所需。

人格分裂

背後另有原因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人格分裂」似的在不同的社交軟體裡扮演不同的自己?

 

除了社交平臺自身的定位和屬性之外,根據人的社交需求和心理,我們理出了下面3個原因。

 

 

一句話概括:達爾文理論——適者生存

 

不同環境的選擇必然造成不同的行為模式。

 

就像上學時老師對我的評價是「你很活躍也很健談」,而我的父母卻總說「你這孩子怎麼三棍子打不出一個響屁」。

 

為什麼會有這麼兩極的評價?

 

因為我在這兩個圈子裡的角色設定、社交地位、行為屬性完全不一樣。

 

說到底社交工具也是一個圈子的組合。

 

不同社交平臺,不同的圈子,呈現出來的性格和行為當然有差別。

 

痞子蔡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曾說:

網路就像一層很安全的防護罩,不僅遮蔽了風雨,但同時也擋住了陽光,隔著這層防護罩去觀察一個人,就會有誤差。

 

網上通常有三種人:

第一種人會在網路上突顯次要性格。

人人都有多重性格,次要性格是指被壓抑或者自己沒察覺到的特質。

雖說「網絡一線牽,相逢就是緣」,畢竟少了生活中的利害關係,次要性格的佔比會上升。

 

第二種人會在網路上變成他「希望」成為的那種人。

人們常在虛擬的網絡,有意表現出自己羨慕的那種性格,完成自我滿足。

 

第三種人會在網路上變成他「不可能」成為的那種人。

人只有一輩子,相比「喜歡」和「希望」,「不可能」實現的角色轉變永遠是最大的誘惑。

 

畢竟生活多少會有缺憾,各種社交平臺正好給我們提供了假想和嘗試的空間。

 

大眾傳播學中有個著名的「沉默的螺旋」理論。

 

說的是大家在輿論表達中一種從眾、弱勢方屈從強勢方逐漸不再發聲的現象。

 

我們可以「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也可以在不同的社交平臺裡迅速抓住平臺特性,迎合最受歡迎的社交形象。

 

所以在不同的平臺,我們就會做不一樣的事,表現不一樣的自己,力求「安全」且不孤單。

其實不是戲精

只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當然了,「戲精」和「人格分裂」只是大家的自黑和戲謔,對於在不同的社交軟體上展露不同人格這回事兒,大家都心裡有數。

 

甚至,很多時候所謂的「表裡不一」、「前後迥異」,其實都是我們的優點使然。

 

知乎上關於《為什麼人要在不同平臺展現不同性格》的問題,有幾個回答我很喜歡:

 

1. 我們太豐富

 

人本身是立體的,但要在不同的環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投射出的形象則是平面的,必然具有片面性。

 

2. 我們很自然

 

現實生活中,不同圈子的朋友,極少在同一個場合下出現。在不同的場景,用不同的行為模式適應環境、展現不同的自己,本來就是自然的樣子。

 

3. 我們有原則

 

雖然有時候你在不同的社交平臺流露出的態度、語氣、言辭有很大不同,但其觀點所體現的原則和價值觀其實是保持完全一致的。

 

美國塔夫斯大學心理學系社會知覺與態度實驗室的研究者們的一項實驗更是證實:大多數人在不同社交場合的行為具有一致性。

 

4. 我們愛驚喜

 

講真,要是沒在QQ群裡和客戶對撕,我壓根兒不知道自己還有較真兒和強悍的一面。

同樣的,不同的環境激發我們不同的表現,以前沒注意過的特質和不知道的特長會逐漸清晰可見,所以演繹不同的自己,其實是個自我發現的驚喜之旅。

 

所以自始至終,不管你用多少平臺,凹多少種性格和形象,你還是你。

 

那麼,各位戲精們,請撒開了丫子去嘗試各種不同的社交環境和平臺~!誰知道哪個平臺又會遇見怎樣的一群人,又會激發出你怎樣不同的一面。

其實,生活和娛樂逐漸被各種社交軟體瓜分的當下,我們還有另外一片更加廣闊的社交空間——職業社交。

 

而專注於打造職業社交的LinkedIn領英,聚集了全球各地5億職場人的職場經驗、行業洞見和商業資訊~

近日,LinkedIn領英與華為達成戰略合作。在華為手機上,你可以一鍵導入領英聯繫人啦! 


手機來電、簡訊和系統郵件通知將自動顯示對方所在公司、職務和頭像等領英公開信息,第一時間獲知聯繫人的職位變動。

也不要忘了及時更新你的領英簡歷哦!在聯繫人的通訊錄裡增加曝光度,打開職場社交新局面!

你身邊的戲精都是什麼樣的?

寫下走心評論或今日職場感悟

明天你也能上領英日籤

LinkedIn招聘實習生啦~

社交媒體達人、文字狂熱愛好者、腦洞如黑洞的蛇精病……通通到我們碗裡來!後臺回復關鍵詞「招聘」獲取職位信息。

LinkedIn歡迎你的加入!~~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小女賊,犯二的呆萌狗,假正經的文青,半吊子寫手,生命不止,折騰不止的假想流浪追求者。微信公眾號小女賊的胡言亂語(id:xnz-912)。

本文封面圖片來自Twitter, pixabay.com, 視覺中國和網絡,為非商業用途使用,如因版權等有疑問,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LinkedIn。

LinkedIn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wechateam@linkedin.com獲取更多信息。

©2017 領英 保留所有權利

相關焦點

  • 說唱歌手Lil Peep嗑藥過量死亡,朋友圈的戲精要高潮了
    另一位受到搖滾影響的說唱歌手馬龍(PostMalone)寫道:「認識你的時間很短,你是一個偉大的rapper,也是個極好的好朋友。你的音樂改變了世界,它永遠不會是一樣的。簡單地說,就算是要去上墳也得弄清楚這特麼躺著的是誰,瞎幾把亂上墳並不會給你帶來什麼優越感。還有更過分的說法是:上帝太不公平了,為什麼死的不是Lil Pump。你可以不喜歡Lil Pump,但是沒必要去詛咒別人。
  • 發頭條微博和發微信朋友圈有啥區別?你為什麼不想要發朋友圈了
    發頭條和微博可以分為一種類型,朋友圈和QQ空間說說是一種類型!用營銷方面來說頭條和微博是屬於廣域流量基於推薦算法的展現方式,所以就是憑藉內容的質量和內容的優秀程度決定推薦量、流量、點讚量和評論數量;而且通過頭條和微博的方式也可以賺取流量費用也可以推薦商品,電商帶貨等!當然也能累積粉絲,粉絲於都效應會更高,粉絲喜歡了推薦量也就會隨之增長!
  • 你都見過哪些戲精?
    你都見過哪些戲精?@日月皆同我前男友,個人覺得…挺戲精的。 因為拖拖拉拉的分手。▼點個讚就以為別人喜歡自己 評論朋友圈就以為別人喜歡自己 找你聊天就是別人喜歡自己 把你拉黑了之後見面了還要當作什麼都沒沒發生過和你打招呼 兩個拉黑對方的人在外人面前裝成是關係很好的朋友▼
  • 夏至未至這幫演員真是戲精,戲多到主角光環都壓不住!
    所以,我覺得是時候來盤點一下《夏至未至》裡幾個「戲精」人設了~昨天晚上播出的《夏至未至》裡,我就發現了一個畫風不太一樣的「戲精」→體育老師~他和王寶強大概是分散多年的兄弟吧,這麼像?hhh傻傻分不清楚~
  • 都是「戲精」,為什麼虞書欣不如劉硬炮女士討喜?
    點擊上方藍字「加零姐」關注,歡迎把文章分享朋友圈《加零姐(jialingjie6)原創內容禁止未經許可的轉載,轉載及合作請郵件18310230939@163.com聯繫。歡迎把文章分享至朋友圈》《青春有你2》今晚更新,上周話題熱度第一的虞書欣有什麼驚人才藝就要揭曉,按照之前的勢頭,她又要熱搜預定了吧?
  • 《延禧攻略》這群演員,微博裡比電視劇裡更戲精,笑到停不下來
    記得有媒體問譚卓一直是電影咖,為什麼願意出演電視劇。和網友們一起入戲 ,在微博裡打鬧實在太有趣,這個劇的演員們也沒閒著,紛紛過來留言。除了譚卓,目前最讓人討厭的角色爾晴的飾演者蘇青,在微博裡開始了自黑模式。
  • 《延禧攻略》這群演員,微博裡比劇裡更戲精,笑到停不下來
    記得有媒體問譚卓一直是電影咖,為什麼願意出演電視劇。很多電視劇裡的反派,無論是在微博上還是現實生活中總免不了被觀眾罵,蘇青倒是聰明,不等你開口,我先把自己黑了再說。誰生活中誰還不是戲精本精!大家都知道《延禧攻略》裡的CP特別多,有魏瓔珞和傅恆的不得體夫婦,有皇后和皇上的帝後CP,還有魏瓔珞和皇上的魏龍夫婦,這些都是故事裡原本就有的感情線,但是網友們看劇後自行站了魏瓔珞和皇后的令後CP,秦嵐在微博裡回應許凱
  • 當代年輕人的虛假朋友圈:這是一個全民「謊言」的時代,進來挨揍
    導讀:不知何時起,「戲精」這個詞成了專屬形容95後00後這群年輕人的詞彙,他們會誇張的情緒表現,會在朋友圈發布「不實」信息,這一切似乎暗示著,這是一個全民謊言的時代,大家都在自己人際圈裡,告訴別人自己過得很好。
  • 他和他的故事(3) | 戲精宿舍同人圖鑑
    上期回顧:他和他的故事(1)| 戲精宿舍同人圖鑑他和他的故事(2)| 戲精宿舍同人圖鑑【本欄目展示的作品都得到了作者授權,請勿二次轉載。如果你覺得很棒,可以去作者的主頁支持 ta 的創作~】12 | 現充篇:乾淨的世界13 | 鏡子小姐:這個世界上最不對稱的,就是自己和自己以為的自己14 | 火鍋:等待下雪的日子15 | 大一:十平米神話大系16 | 男生大一頭像:聽說你們想視奸歐陽的朋友圈?
  • 「你有freestyle嗎、尬聊、戲精」……你還知道哪些2017年流行語?
    隨之,各種「窮人看不懂」系列,都被貼上了「貧窮限制想像力」的標籤。「戲精」別懷疑,就是戲精們讓你如今的朋友圈,充滿了「套路」……提到「戲精」,小編想替它喊冤不過,隨著「戲精本精」(戲精就是我本人了)這個梗流行起來後,一切都變了!「戲精」開始被人們用來吐槽,那些特別愛表現,在朋友圈「戲」太足的人——「拜託,你是中央戲精學院畢業的吧?那麼……請開始你的表演!」「Emmmmm…」
  • 創意關鍵詞之戲精大法,讓傳播更有戲
    說起「戲精」,浮現我腦海裡第一個形象是papi醬,一個人就是一臺戲,豐富的表情,誇張的肢體,讓人忍俊不禁,也正是這種浮誇的表演風格,自帶傳播效應,早早讓papi醬成為微博第一紅人。那麼落到廣告創意上,什麼是「戲精」,「戲精」又是怎樣的存在呢?
  • 李念可以說是戲精本人了……
    果不其然,不少網友直接罵她戲精,炒作。====炫富停不下來的分界線====婚後,她的微博都是各種炫炫炫,炫豪車、炫墨鏡、炫名牌包。在結婚前,她自己說要找一個和自己志同道合、生活習慣一樣的丈夫。只是為什麼要發一條「花自己老公的錢有錯」嗎的微博?
  • 駁槓精:為什麼英雄沒人報導,明星和朋友吃飯、慶生都能熱搜?
    不還是掛在熱搜和話題榜,從年初到現在半年了,還是經常被人提起。另外還有張文宏,說點什麼都能成為話題。關注度真比明星差了?估計又有人要槓我,那麼多無名英雄呢?確實,在我們廣大國土的每個角落裡,每天都有人犧牲在為人民服務的工作崗位上,這些人多是成了無名英雄,很少見諸新聞。為什麼不報導?
  • 太戲精了吧?
    但仔細一看,其實也什麼都沒說。而且皓衣行的編劇,是南派泛娛的編劇。朱一龍的重啟,也是南派的編劇。為什麼要提到南派泛娛?簡單來說,南派三叔的公司。從事的就是IP的開發和運營。盜筆系列差不多都是他們家的編劇。
  • 林允被罵【戲精】到底冤不冤?
    林允又雙叒被群嘲【戲精】了↓
  • 大S汪小菲的「戲精」婚姻
    汪小菲前女友張雨綺隨即閃婚王全安,謠傳暗戀汪小菲的安以軒被拍到以淚洗面,都和他們的結合脫不開干係。而大S的前男友們更是被八卦媒體們一一展覽出來,和這位傳說中的「京城四少」比較不停。在大S嫁進所謂「京城豪門」之後,如何和張蘭愉快相處更是成為眾人焦點。在張蘭遭遇資產凍結時,王思聰還曾發微博暗諷大S,「哭暈在廁所」。
  • 你為什麼不發朋友圈了???
    「我不介意你發了什麼,只要你還在,就好。不必屏蔽。」 那一天掛完電話,她發了一條微信,這是我三個月後看到的第一條微信:我還在。謝謝你。越來越多的人,對朋友圈開始厭煩,無非是有人成為了微商,24小時刷爆了你的朋友圈;有人成天曬娃,你覺得自己的朋友圈儼然已經成了她的成長記錄平臺;有人秀恩愛,每天都被餵食著變著花樣的狗糧。
  • 為什麼你不發朋友圈了?
    請勿重複加群之前公眾號推過一篇「你為什麼不玩百度貼吧了」  但這個問題的很多答案都是圍繞貼吧這個產品本身的。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現在人們連朋友圈也不發了。為什麼你不發朋友圈了?在這個問題下,人們的答案更多的關於自己。反正對於我來講,不發朋友圈就一個原因 : 裝逼要麼就裝一個大的,要麼就不裝。
  • 你朋友圈的那些海外代購,可能都是「戲精」!
    你的朋友圈有海外代購嗎?
  • 航班管家居然開了家戲精航空公司?還對所有人免費?!
    Drama Airlines,你可能以前沒聽說過這家航空公司,不過光看這個名字的話,相信大部分的人對它的第一印象都是這樣的:這家航空公司要麼是真的心大,要麼就是活脫脫的戲精!Drama翻譯過來是戲劇化、戲精的意思,Drama Airlines不就是戲精航空公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