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予兮予兮
談起娛樂圈的星二代,大紅大紫的不多,默默無名的倒是不少,「星二代」的標籤是喜也是憂。
喜的當然是資源,一出生就比那些草根家庭出身的演員起點高;憂的是在父母的光環下,他們要如何證明今天的成績靠的是自己的實力?
其實,想要在娛樂圈混出名堂,還真就得靠自己。
因為即便拼爹獲得了出演男女主角的機會,觀眾也不見得就捧場,觀眾可不會管你爹媽是誰,觀眾首先看眼緣,隨後看實力甚至看人品。
所以,要說星二代們如何能在娛樂圈混出名堂?第一關他們可做不了主,唯有提煉自己的演技積攢好眼緣才是硬道理。
論演技,不得不誇一誇《三十而已》中陳嶼的扮演者——楊玏(le)。他是演員楊立新的兒子,看照片上這爺倆長得多像。
楊玏不算一線明星,卻可以稱得上實力派,在前陣子熱播的《清平樂》中,敢於諫言的韓琦就是他扮演的,想必也憑此劇圈粉無數。
那麼楊玏是如何走上演員這條路的呢?子承父業的結局到底是父親楊立新的安排?還是楊玏自己的想法?
楊玏1987年生人,那時父親楊立新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演員,住在人藝家屬院。
所以楊玏從一出生就在人藝混,是宋丹丹、徐帆、濮存昕等大腕看著長大的。起點這麼高,不知道羨煞多少旁人。
楊玏從小就長得俊,四歲時還在人藝舞臺上客串過一個被拐賣的小孩。在當時,導演都有專屬的按鈴,沒有誰敢去動,唯獨楊玏初生虎犢不怕虎,經常拿在手裡玩耍。
他管徐帆叫姑姑,管濮存昕叫叔叔,管宋丹丹叫阿姨,由於長得可愛還乖巧,大家都很願意逗弄他玩,即便到了今天,這些大腕們也還是對楊玏讚不絕口。
想必在那時,就已經在楊玏幼小的心靈埋下了「做演員」的種子,每天耳濡目染,多多少少都會有所影響。
16歲時,楊玏被送到英國讀高中。考大學選專業時,楊玏一心想考戲劇學院,父親因為自己是演員,知道這一行的艱辛,所以並不希望兒子走自己的路。
但楊玏是真的下定了決心,特意從國外飛回來跟父親溝通,父親看他無比堅定,便也不再幹涉。
楊玏如願以償考入美國杜克大學戲劇系。不過,國外的戲劇專業跟國內不同,沒有什麼學科之分,凡是關於戲劇的臺前幕後的工作都要學習,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他甚至為了考個好成績,一連在圖書館呆了四天,每天以麥當勞續命,這樣的付出讓他在畢業時的考試成績名列前茅。
你看,人如果知道自己要什麼,就會想辦法去實現。當然,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沒關係,可以先確定自己不想要什麼。
不過,楊玏的大學生活並非別人看到的那樣一番平靜。在他大二那年,與他合租的一個室友突然就被槍殺了,白天還在一起說笑,沒想到晚上就天人永隔了。
這件事對他的影響非常大,甚至改變了他很多價值觀,比如後悔出國。但也因此對人生有了另一層的感悟,畢竟沒有什麼是可跟生命比擬的,無論做什麼,都要先活著才有機會。
馮小剛曾當眾誇讚楊玏有眼力價,這是因為楊玏曾經給他做過副導演。馮小剛在拍攝《唐山大地震》時,楊玏曾跟組一段時間,還客串過裡面的角色。
初次去到拍攝現場的他對一切都充滿好奇,像地震場面的調度,導演對群眾演員的調動,這些都是他在學校接觸不到的。
這一次的經歷讓他對現場多了份期待,所以第二年當馮小剛親自打電話叫他去跟《非誠勿擾2》的時候,楊玏還特意辦了休學,全程跟組。
在他看來,能夠接觸馮小剛這麼專業的電影劇組,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同時,這次學習,也更加堅定了他要當演員的決心。
畢業後,楊玏選擇回國發展,因為在國外的經歷讓他倍感珍惜呆在父母身邊的日子。楊玏先後出演了《大丈夫》、《小丈夫》,很多人也是因此知道了楊玏這個人。
當年在拍《小丈夫》時,楊玏也是真的很拼,有一場戲需要演員光著屁股在望京跑來跑去,雖然場面尷尬,但楊玏為了戲豁得出去。
他還出演了《匆匆那年》、《何以笙簫默》、《熱愛》等電視劇。在最近熱播的《三十而已》中,楊玏扮演的陳嶼更是讓他一下子躍入大眾視野。
在陳嶼的身上完全看不到《小丈夫》中陸小北、《匆匆那年》中陳尋等其他電視劇中角色的身影,他把每一個人物的性格、習慣,包括外形都拿捏的恰到好處。
說實話陳嶼的角色並不帥氣,戴個寬邊眼鏡,還留著小鬍子,跟楊玏本人帥氣、陽光、愛開玩笑的大男孩形象相差千裡。
但他就是把陳嶼塑造的很陳嶼,符合劇情,又出演的那麼自然,甚至有粉絲入戲太深,送了他一堆魚。
當年通過《小丈夫》知道了楊玏這個演員,但當時並不覺得他帥氣,也沒有被吸粉。
直到有一年追《我就是演員》綜藝節目時,看到他精彩的表演才被真正打動,他的演出很走心,甚至打動了坐在評委席的章子怡。
能得到章子怡的肯定,楊玏的演技可見一斑。如今邂逅了《三十而已》中的陳嶼,讓我對楊玏更是刮目相看,瞬間路轉粉。
相信大多數人的感受跟我一樣,只要演員長著一張不討人嫌的臉,演什麼像什麼,就一定能收穫觀眾的喜愛,這種喜愛跟出身無關。
所以,人真的不要給自己貼標籤,把自己定型了心裡就會有個坎,總覺得要走過去很難。
不如就像楊玏這樣,踏踏實實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是演員就好好演戲,不斷提升自己的演技。
畢竟人不應該有了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努力了才能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