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拍攝周期非常短,從開拍到殺青,僅僅用了兩個多月時間,堪稱「中國速度」,就是放眼世界電影史也是極為罕見的。儘管《金剛川》的拍攝周期短,可播出效果確實是頂尖水平。雖然片中主演吳京、張譯、魏晨等,都有過拍攝軍旅題材的經歷,可能夠在短時間內將實戰場面原汁原味地展現出來,這就離不開軍事顧問的努力。
提及《金剛川》就不得不提一下《八佰》,該片的軍事顧問選用的是對越作戰老兵臧雷。臧雷在對越作戰戰場上呆了近十年,軍事素養自然是很到位。《八佰》能夠取得巨大成功,除了劇組上下用心,與軍事顧問臧雷的指點也密不可分。《金剛川》選用的軍事顧問,也是一位很牛的對越作戰老兵。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金剛川》取得巨大成功,也有他的一部分貢獻。他是誰呢?又有著怎樣傳奇的經歷?
陳瑞明生於1971年3月,河北邢臺人。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自古以來就帶有濃厚的尚武風氣。陳瑞明便是在這片土地上成長起來的,從小就對軍旅生涯充滿嚮往之情。特別是陳瑞明的舅舅,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對其影響深遠。1986年,時年15歲的陳瑞明參軍入伍,被分配到了27集團軍79師235團4連。當時的團長正是「開國中將」秦基偉之子秦天,後來成為了武警部隊副司令員。值得一提的是,陳瑞明入伍不到一個月,就奔赴南疆參加了老山輪戰。
儘管陳瑞明是一個「娃娃兵」,可打起仗一點也不怵。陳瑞明在老山前線表現不俗,被評選為老山作戰優秀戰士。陳瑞明對自身的戰鬥經歷沒有做過多介紹,但通過他的親密戰友能夠看出當年的戰鬥有多激烈。「一等功臣」王曙光也是一位對越作戰老兵,1987年石家莊陸軍學院畢業後,就奔赴老山前線。王曙光為了能夠參加突擊隊,三次寫請戰書,最終如願以償成為了一名突擊隊員。
時至今日,王曙光與陳瑞明依舊是多有來往,並且特別重視對對越作戰烈士家屬的照顧工作。陳瑞明經歷過戰火考驗,更能明白活著的意義。1990年,陳瑞明退伍之後,積極熱心公益事業,籌集了100多萬善款。2008年汶川地震之際,陳瑞明又組建了「牛城老兵突擊隊」,主動前往汶川災區參加救援工作。
從陳瑞明的履歷中,就能明白《金剛川》為何經典耐看。陳瑞明有一個天然的優勢,他的舅舅是抗美援朝老兵,從小就是耳濡目染接受了一手資料,本人又是對越作戰老兵。因而,陳瑞明擔任《金剛川》的軍事顧問,影片中無論是戰術動作還是戰場細節,都能進行最大程度的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