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
他出生於書香門第,祖父教他音樂,父親教他詩文,母親是個佛教徒,懂佛經,教他畫畫,有如此高端優良的家庭教育,王維九歲就會寫文章,22歲便中了進士,能寫一手好詩,工於書畫,而且還有音樂天賦,所以王維成了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
721年,王維任太樂丞,因伶人舞黃獅子受累,貶為濟州司倉參軍。
735年,張九齡執政,拔擢王維為右拾遺。
736年,調任監察御史,後奉命出塞,擔任涼州河西節度幕判官。
說到這裡,如果不出意外,王維的仕途也許不會青雲直上,也能平平淡淡,不幸的,他遇上了安史之亂,還非常運氣不好的成了俘虜。安祿山對他很中意,強迫他當了官。
757年,叛亂平息,王維被收獄中,按律當死。因其弟平反有功,王維才得寬宥,降為太子中允,後又遷太子中庶子,中書舍人。
上元元年(760年),王維轉尚書右丞。
上元二年(761年),王維逝世。臨終時,他仍作書向親友辭別,完成後便安然離世。
王維的一生都在做官,即便到後來他對仕途生活感到壓抑、黑暗,理想也隨之破滅的時候,他依然沒能跳出仕途的圈子。
受家庭環境的影響,他早年就信奉佛教,貶官濟州時已經有了隱居想法,後經歷張九齡罷相、李林甫上臺的政局變化,他覺得仕途生活太壓抑了,既不同意同流合汙,又感到自己無能為力,內心的矛盾和苦悶卻越來越深了
就在激烈的思想鬥爭中,他開始參禪悟理,學莊信道。詩與佛、文與空,成為王維恣情流瀉虧節折磨的浩瀚海洋,由此創造出一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禪」的意境,後被稱為「詩佛」。
王維的詩,常用五律和五絕的形式,篇幅短小,語言精美,音節較為舒緩,用以表現幽靜的山水和詩人恬適的心情,尤為相宜。
王維詩詞精選賞析:
1、王維山水田園詩的畫意美
《積雨輞川莊作 / 秋歸輞川莊作》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譯文:連日雨後,樹木稀疏的村落裡炊煙冉冉升起。燒好的粗茶淡飯是送給村東耕耘的人。
廣闊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鷺掠空而飛;田野邊繁茂的樹林中傳來黃鸝宛轉的啼聲。
我在山中修身養性,觀賞朝槿晨開晚謝;在松下吃著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葷腥。
我已經是一個從追名逐利的官場中退出來的人,而鷗鳥為什麼還要猜疑我呢?
2、王維山水田園詩的音律美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譯文:
新雨過後山谷裡空曠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氣特別涼爽。明月映照著幽靜的松林間,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歸來,蓮葉輕搖是上遊蕩下輕舟。任憑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連。
3、王維山水田園詩的禪意美
《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譯文:
寂靜的山谷中,只有春桂花在無聲的飄落,寧靜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時驚動了山中棲鳥,在春天的溪澗裡不時地鳴叫。
4、王維邊塞軍旅詩的豁達美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賞析:首聯兩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達地點,詩緣何而作;頷聯兩句包含多重意蘊,借蓬草自況,寫飄零之感;頸聯兩句描繪了邊陲大漠中壯闊雄奇的景象,境界闊大,氣象雄渾;尾聯兩句寫到了邊塞,卻沒有遇到將官,偵察兵告訴使臣:首將正在燕然前線。此詩既反映了邊塞生活,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由於被排擠而產生的孤獨、寂寞、悲傷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渾景色中情感得到薰陶、淨化、升華後產生的慷慨悲壯之情,顯露出一種豁達情懷。
5、王維思鄉懷親詩中的樸素美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賞析:王維是一位早熟的作家,這首詩就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和他後來那些富於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
此詩寫出了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悽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覆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你最喜歡王維哪一首詩,可以評論留言哦。
感謝關注,與你一起愛上韻律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