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包粽子、掛菖蒲、賽龍舟……豐富多彩的傳統活動蘊含著祖先們的智慧和對自然的敬畏。為進一步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傳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寧波市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系列主題活動,營造了濃厚的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尊老敬老傳統美德的氛圍。
九曲社區開展「傳粽情話民俗 共建情誼濃」活動。圖片來源:寧波文明網
九曲社區開展「傳粽情話民俗 共建情誼濃」活動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懸艾葉菖蒲、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已成為國人的傳統習俗。這不,25日一大早,九曲社區的美廚娘們又開始忙活起來了,洗粽葉、泡糯米、送荷包。
此次活動的主題是「傳粽情 話民俗」因此特別邀請了物業的員工一起參與,在一起歡度節日的同時,也增進了共建單位的情感,以更好的服務於居民。美廚娘們都統一服飾,洗的洗、包的包,社區的石大姐是包粽子的能手,因此大家都向她請教,看她幾下就把厚重的粽葉捲成一個錐形的筒,然後將糯米放進去,又很熟練的包緊,然後用繩子系牢,一個胖胖的粽子就做好了。在她的幫助下,大家的手法越發熟練,在歡聲笑語中,一會兒工夫,粽子就堆滿了桌子。粽子包好以後,美廚娘們又為社區的小寶寶們送去了香袋,意在祝福他們身體健康、快樂成長。 >>>詳情
柳街道新韻幼兒園開展「雄黃畫額迎端午」民俗活動。圖片來源:寧波文明網
灣頭幼兒園體驗了端午祭祀典禮。圖片來源:寧波文明網
朱家社區國學堂課堂祭屈原迎端午 傳承文化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5月14日的下午,朱家社區國學堂課堂裡傳出了《離騷》的朗朗誦讀聲。端午節來臨之際,朱家社區開展國學堂課程。講述屈原故事,傳承中華文化。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總要有一批心憂天下、勇於擔當的人,總要有一批從容淡定、冷靜思考的人,總要有一批剛直不阿、敢於直言的人。這是我們紀念屈原的原因。」原天一閣國學館的館長李忠軍老師說,「歷史川流不息,江山代有才人,多至車載鬥量,沒有人像屈原這樣深受景仰垂千年之久。一位志行高潔的遊子,悲壯自沉於汨羅,大招聲逐海天遠,最終與端陽融為一體。」寒食紀念介子推,端午紀念屈原,很少有國家像中國一樣將歷史人物與傳統節日想聯繫。正因為這樣,我們才有五千年的文化得以傳承。 >>>詳情
「國際志願者」團隊的學生包粽子。圖片來源:寧波文明網
鄞州:老外包粽子 洋眼看端午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又是一年端午的到來。每每端午來臨,家家戶戶便粽飄香。為了體驗端午民俗,感受中華傳統文化,5月24日下午,學府社區開展了「情暖端陽,粽情學府」為主題的包粽子活動。
社區居民歡聚一堂,進行了限時包粽子活動,熱鬧非凡。活動現場,還迎來了幾位轄區內的外國留學生,穿著「古爾達」的印度帥哥,身著肯特布服飾的加納小夥,還有熱情開朗的法國美女,對中國粽子充滿好奇。阿姨們耐心的手把手地教外國學生們包粽子,折葉、填米、包線,整個過程老外們七手八腳,雖不甚熟練,但卻做得像模像樣。印度小夥一臉興奮地說:「印度也有類似傳統,但是食材不一樣,第一次在中國包粽子,很新奇很開心。」待到熱氣騰騰的粽子出鍋,外國學生們吃起清香撲鼻的粽子,忍不住豎起大拇指,大呼過癮。 >>>詳情
新芝社區開展「巧手大叔做香袋,心靈手巧迎端午」活動。圖片來源:寧波文明網
新芝社區開展「巧手大叔做香袋,心靈手巧迎端午」活動
端午節的習俗中,最富有美感與溫馨的莫過於製作和佩戴香袋。今天下午新芝社區七彩手工坊組織開展了「巧手做香袋,歡喜迎端午」的手工製作活動,活動中幾位心靈手巧的大叔很是奪人眼球,大叔們一邊虛心向身邊的「老師」請教,一邊用心的參與製作,大叔的加入讓整個活動別具一格。
東城社區「傳承傳統文化 DIY手工香囊」慶端午活動。圖片來源:寧波文明網
東城社區「傳承傳統文化 DIY手工香囊」慶端午活動
端午佳節來臨之際,中河街道東城社區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傳承傳統文化 DIY手工香囊」慶端午活動,二十餘名社區手工愛好者歡聚一堂,共慶端午佳節。
活動現場,熱鬧非凡,喜氣洋洋。社區準備了製作香囊的材料,有香氣瀰漫的雄黃粉,光彩秀麗的錦緞棉帛,還有五顏六色的圓珠珠。各位手工愛好者早已興致盎然、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社區特意邀請了手工達人俞賽花阿姨和張美芬阿姨傳授香囊的製作方法,大家聚精會神、虛心好學、邊聽邊看邊學邊做。在2位阿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大家充分發揮想像力,有的製作傳統布袋香囊,有的串珠製作粽子香囊。不一會兒,一個個香氣撲鼻、五顏六色的各式香囊就產生了。一個下午共製作了150多個香囊,一隻只栩栩如生的香囊讓大家愛不釋手,紛紛表示帶回去和家人、鄰裡共享這份快樂,傳遞節日文化。通過舉辦此次活動,不僅使社區居民感受了端午傳統文化,還拉近了居民之間的感情交流,促進了文明、和諧社區建設。 >>>詳情
做香袋 迎端午。圖片來源:寧波文明網
天城社區:巾幗志願者聊民俗做香囊 快樂迎端午
端午節佩戴香囊是華夏民族的古老習俗。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近日,為了迎接端午節的到來,天城社區的巾幗志願者們齊聚社區活動室,巧手製作香囊,寄思情過端午。
桌子上花布、彩繩、針線、香料、掛飾配件等準備齊全,大家選好材料後便開始裝香料、系絲線,共同切磋,細緻縫合。嘴裡聊著習俗,手裡做著香囊,好不熱鬧,不一會兒功夫,一個個精緻小巧的香囊就誕生了,艾葉、丁香、白芷、川芎、藿香等中藥清幽的香氣瀰漫開來,沁人心脾。王阿婆說:"本來端午節打算在家吃點粽子就算了,想不到社區還邀請我來參加活動,做這麼好看又實用的香囊,非常開心。 >>>詳情
同包「民族粽」 共品端午味。圖片來源:寧波文明網
西門街道新芝社區居民在免費領取艾葉。圖片來源:寧波文明網
北侖:高田王社區粽葉飄香迎端午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為慶祝端午佳節到來,5月19日,高田王社區舉辦「粽葉飄香迎端午」端午節活動。
活動現場,首先舉行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樂翠娣收徒拜師儀式,為節日增添了濃厚的文化韻味。接著大家進行了節目表演,電子琴、越劇、獨唱……活動室裡旋律飛揚,絕活不斷,好不熱鬧,現場還穿插了答題、抽獎等活動。最後,大家進行了包粽子活動,各式各樣的漂亮粽子就這樣一個個在居民們的手中誕生了。此次活動豐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增添了濃厚的節日氛圍,拉近了居民鄰裡之間的距離,大家提前度過了一個美好而祥和的端午節。 >>>詳情
彩虹社區開展端午鄰裡宴 拉近鄰裡情。圖片來源:寧波文明網
鄞州區:彩虹社區開展端午鄰裡宴 拉近鄰裡情
為慶祝端午佳節到來,日前中河街道彩虹社區開展了和睦鄰裡節系列活動——「端午鄰裡宴」活動。鄰裡們紛紛攜手走出家門,在小區內擺起了「鄰裡宴」。活動的第一個環節就是包粽子,大家聚在一起,嫻熟地拿粽葉、舀米和綁紮,並互相切磋三角、龍頭、迷你、四方等各式粽子的包法,忙得不樂亦乎。「包粽子時,要把粽葉面朝上,先卷出一個漏鬥形狀的圈,裝好米後,再將粽葉翻蓋下來就行了,很簡單的。」包粽能手黃芝玲從用料選擇、材料配比到色彩秘訣,手把手教授現場的小年輕們。
粽子下鍋後,大家紛紛將自家的拿手好菜端上了飯桌,開始擺起了「鄰裡宴」,油爆大蝦、紅燒豬肉、蒜泥秋葵、醬爆雞爪等,色香味俱全,引得大家垂涎欲滴。這不,心急的居民呂慧芬早早地給鄰裡們倒上果汁,舉杯共慶端午佳節。吃著美味、嘮著家常、交流著廚藝……鄰裡們回憶著端午節傳統的民族風俗和各自家鄉的慶祝活動,歡聲笑語融在一起。 >>>詳情
太白社區:「傳承美德,粽愛端午」活動。圖片來源:寧波文明網
太白社區:「傳承美德,粽愛端午」活動
在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到來之際,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濃厚的節日氣氛,促進太白人共榮共樂,5月24日下午,太白社區開展「傳承美德,粽愛端午」暨計生協會紀念日宣傳活動。
下午1時活動準時開始,社區多功能廳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來自各小區的居民代表和黨員代表、職工代表等共百餘人匯聚一堂。活動開始前,社區文化加油站特地邀請了民間藝術大人樂翠娣老師前來助陣獻技,和居民同樂做香包。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香包引來好多學習者,大家有的挑選布裁、有的穿針引線,不一會兒居民們都陸續學會了製作香包的方法。 >>>詳情
小港城區幼兒園舉辦「粽飄香 舞端陽」活動。圖片來源:寧波文明網
北侖:小港城區幼兒園舉辦「粽飄香 舞端陽」活動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這一天,民間有吃粽子,戴香包、插艾蒿、賽龍舟習俗。5月22日,紅聯社區聯合轄區共建單位小港城區幼兒園舉辦「粽飄香 舞端陽」活動,一起感受濃濃的端午氛圍。
活動上,首先,幼兒園老師介紹了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習慣,讓孩子們知道端午節要在門外掛艾葉,用來驅蚊防蟲。隨後,紅聯社區腰鼓隊的阿姨們特意排練了「扭秧歌」的舞蹈,為小朋友們龍舟比賽加油助威。 >>>詳情
端午佩香,避瘟除穢。圖片來源:寧波文明網
鄞州:「弘揚傳統文化 傳遞濃情粽香」活動。圖片來源:寧波文明網
鄞州:「弘揚傳統文化 傳遞濃情粽香」活動
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豐富社區居民文化生活,近日,尚誠社區組織轄區居民開展了一場老少共同參與的粽情滿滿的端午活動。
活動以「弘揚傳統文化 傳遞濃情粽香」為主題,邀請社區包粽子能手熱心阿姨們和社區的小朋友共同參與本次活動。活動現場瀰漫著粽葉的清香,小朋友一進來就忍不住把鼻子湊近粽葉聞了又聞,更是躍躍欲試地拿起粽葉模仿著熱心奶奶包粽子的樣子開始做了起來,熱心奶奶們更是手把手地教小朋友們。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教授和學習,活動現場的大桌子上出現個各種形狀的粽子,有寧波傳統包法的牛角粽,有外地盛行的四角粽,更有小朋友自創的長條粽。雖然小朋友們的成品形狀不是那麼的規範,但是看著他們用稚嫩的小手努力製作的勞動成果,現場讚不絕口,直誇讚孩子們心靈手巧。 >>>詳情
莊市街道開展「巧手編織 感悟傳統」香袋培訓活動。圖片來源:寧波文明網
鎮海:莊市街道開展「巧手編織 感悟傳統」香袋培訓活動
2017年5月20日,鎮海區莊市街道組織轄區內未成年人開展「巧手編織 感悟傳統」香袋培訓活動。
此次培訓邀請了莊市社區編織牆門社的二位老師來教授學習玫瑰花香袋。活動中,老師從最基本的穿線教起,好多小朋友都是第一次接觸這種傳統工藝,個個都聽得非常認真,不懂就立即請教老師,在旁陪同的家長看著也跟著一起學習起來,老師就一步步耐心細緻給這些大小朋友們一起講解傳統手工布藝香包縫製方法。 >>>詳情
梁弄鎮組織開展「愛心粽子送老人」志願服務活動。圖片來源:寧波文明網
梁弄鎮組織開展「愛心粽子送老人」志願服務活動
5月25日下午,梁弄鎮組織「愛在梁弄」同心志願者服務隊的志願者們來到該鎮敬老院,提前和老人們共度了一個開心、歡樂的端午節。
志願者們將剛剛包好的粽子送到了敬老院老人手中,悉心詢問了老人們的身體情況和生活狀況,陪老人們聊天、拉家常,使老人們合不攏嘴,提前為他們送上了節日的祝福,使老人們在節日中感受溫暖、分享快樂。此外,志願者們還來到了鎮域內部分孤寡老人、困難老人的家中,為他們送去了端午粽子,帶去了節日的問候。 >>>詳情
粽香迎端午 情系空巢人。圖片來源:寧波文明網
陽明社區開展端午慰問離休幹部活動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值此佳節來臨之際, 5月22日,陽明社區黨委開展走訪慰問離休幹部活動。社區工作人員和黨員志願者帶著粽子禮盒和誠摯的節日祝福上門看望老人,並與老人們親切地聊天,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及身體狀況,祝他們端午節快樂,身體健康。帶著濃濃情意的端午慰問,讓大家倍感節日氛圍,老人們拿著禮盒感激之情溢於言表,連聲道謝。 >>>詳情
迎端午灣頭社區「折」學課堂教做粽子香囊。圖片來源:寧波文明網
北侖柴橋開展「一帶一幫一」端午送愛心活動
在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前,蘆北社區組織開展了「一帶一幫一」端午送愛心活動,蘆瀆中學青年志願者在社區居家養老志願者的帶領下,為社區空巢、獨居和孤寡的高齡老人送去了愛心粽子及節日的問候與祝福.
據悉,這次的端午送愛心活動分成若干個小組進行,每個小組有2-3名青年志願者參加,他們在結對居家養老服務志願者的帶領下走進老人家中開展志願愛心服務活動。為老人們送上愛心粽子的同時,志願者們還為老人打掃衛生、清除雜草、與老人聊天嘮嗑等,平時寂靜的老人家中因為青年志願者們的到來而多了一份生機活力、多了一份歡聲笑語。 >>>詳情
敬老愛親,紅領巾端午送歡樂。圖片來源:寧波文明網
餘姚:敬老愛親,紅領巾端午送歡樂
5月21日,市蘭江小學105班的少先隊員們來到鹿亭鄉敬老院,提前向老人們送上端午節的慰問和祝福,並為老人們帶來了精彩的節目。
《小蘋果》的音樂聲中,孩子們集體搖擺;一首《蛐蛐說大話》的繞口令,加上四個孩子豐富的肢體語言,讓老人們笑得前仰後合;激揚的音樂聲中,小男孩的《太極五章》一招一式有模有樣;悠揚的《蘭花草》,配合純淨的童聲演繹,讓現場掌聲陣陣;節奏明快的西班牙舞曲聲中,小夥子和姑娘們送上了熱情奔放的弗拉明戈……
節目最後,孩子們排著隊,為老人們送上了精心準備的禮物。敬老院的老人們開心得合不攏嘴,連說「這些小鬼頭真聰明!今天真高興!」敬老院負責人也說:「表演太精彩了!老人們很開心!老人雖少,個個是寶!孩子雖小,愛心很大!」 >>>詳情
花園社區端午節慰問高齡老人。圖片來源:寧波文明網
梨洲街道花園社區端午節慰問高齡老人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臨近了,往年的端午,梨洲街道花園社區志願者、社區幹部都會自發組織包粽子活動或者為高齡老人送上端午禮品跟慰問。而隨著今年花園新村的危舊房徵收,大多數老齡老人已經搬離了花園新村,但是花園社區的工作人員情牽每一位高齡老人。
24日下午,梨洲街道花園社區孫引書記一行人冒著雨,帶著節日的祝福跟禮品,對高齡老人開展了走訪慰問,為他們送上了組織的關懷和節日的祝福。每到一家,孫書記都與老人親切交談,同時詳細詢問了他們的生活及身體狀況,叮囑他們要多注意身體,並送上了慰問品,這些禮品雖然普通,卻包含著社區對社區老人們的關愛。老人們感到非常溫馨,並表示感謝。社區的關愛讓他們能時時刻刻感覺到社會大家庭的關心和溫暖。(寧波文明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