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王蛇這個品種肯定不陌生了,很多人都推薦新手飼養的品種,原因就是因為王蛇皮實,好養,適應力強,個體大小適合....在這裡,糾正一些容易誤解的地方。
1.新人們可能普遍認為王蛇成體是1米2左右...其實不然,王蛇品種裡面,美東王蛇(成體有超過2米紀錄)、佛州王蛇(成體1米8左右也有)、加州王蛇和沙漠王蛇(成體1米3-1米5左右),還有些品種身長不足一米的...
2.不是所有王蛇都那麼容易飼養的,比如美東王蛇,如果是WC個體,據資料說有極強的食蛇性(甚至一些CB個體也有很強的食蛇性)...
高山王蛇、灰帶王蛇(灰帶因為產地不同,身上的紋路也不同,生活環境也各有不同)等山區品種,最好不要高溫飼養...
有些品種的山王蛇苗子孵化出來之後,有的個體不吃乳鼠,只吃小型蜥蜴,想調整食性比較麻煩...
3.墨西哥黑王蛇,黑王蛇,這兩種是不同品種的王蛇,市場上常見的都是墨西哥黑王蛇...
4.墨西哥黑王蛇,不管苗子的時候白點再怎麼多,長到成體的時候,都會蛻去很多白點,有的可能因此全黑...有的可能只剩下巴,有的可能只剩少數白點...所以墨西哥黑王基本上不存在白點越多越便宜的說法。
5.關於最大的王蛇,這個話題在網上一直存在著爭議。按目前所了解到的來說,美東王蛇有超過兩米的記錄。但是按一般來說,佛州王蛇和美東王蛇的體型是差不多的,而佛州比美東還粗一些。這就要看這個「大」的定義是取決於長,還是粗...最長的肯定是美東王蛇了,而佛州王蛇是最粗的...
不過美東王蛇更加兇悍,再加上天生極強的食蛇性,所以王蛇中的王者我更傾向於美東。
直線goini王蛇一條
市面上最常見的品種:
加州王蛇、墨西哥黑王蛇、佛州王蛇、沙漠王蛇等
逐漸出現在市場的品種:
高山王蛇、灰帶王蛇、goini王蛇等
市場上有,但是比較少見的品種:
星點王蛇、美東王蛇等
剩下的一些沒提到品種,國內多少應該都有出現的,只是數量沒那麼多,又或者就那麼幾條被私人收藏
最常見的那幾個品種,還有goini王蛇、美東王蛇的飼養基本都是差不多的...
體型:
加州王蛇、沙漠王蛇成體在1米3-1米5 (苗子長到成體正常情況下大概需要3-4年,加州的真正體長可以到1米5,但是國內大部分在只有性成熟的情況下就拿去繁殖用了,母蛇三歲,公蛇兩歲...但是它們長到真正的成體大概需要3-4年)
佛州王蛇成體在1米8左右,體型較為粗,美東王蛇成體在1米8-2米4左右,一般長到1米8是沒問題的,兩米的個體相對來說比較少見,goini王蛇記得不錯的話成體大約在1米4左右
黑王蛇成體1米5左右;墨西哥黑王成體1米2左右(如果我記得不錯的話,黑王比墨西哥黑王還長還粗,但是也有人說剛好相反,至於到底是哪個,有了解的爬友請提供參考資料)
溫度:
28℃-30℃ (冬天冬眠的話,蛇的個體要70以上最為保險,雖然現在CBB個體的強悍,但是苗子還是不推薦冬眠)
食物:
各種規格的小白鼠...(怕買不到乳鼠的新人們可以自己繁殖小白乳鼠,也可以購買冰凍的,但是要確保手中的蛇能接受解凍乳鼠...豬肉牛肉這些別喂,有寄生蟲....禽類少餵一點最好..就算喂,請把爪子等可能導致蛇消化不良或者受傷的東西去掉)
有些玩家喜歡餵蛇,這個做法其實有利也有弊,好處就是改善夥食,爬蟲身上有鼠類提供不了的物質...
建議如果是為了改善夥食的話,記得挑選好健康的食物,不要去野外隨便抓條蛇來喂,到時染上寄生蟲就夠你心疼了...食蛇性強的個體尤其注意,不是隨便什麼蛇都可以拿來餵的...
脾氣:
眾所周知,王蛇的脾氣可是出了名的兇悍(WC個體)...即使是CB,還是有些個體從小就一個暴脾氣...其實我覺得這也是飼養過程的一個樂趣,保留原有的本性和特點....不喜歡兇悍的個體的話,只能通過多上手來解決問題...還有就是捉拿方法,可以用蛇勾勾出來,慢慢把身體的部分放在手上...切忌不要打開蓋子馬上伸手過去抓蛇...
這是主頁比較喜歡的環境,核桃粒+落葉+1塊樹皮+水盆
高白加州王蛇
這是主頁第二種喜歡的環境,爬蟲專用木屑+水盆,也算得上簡潔
直線雪花王蛇
最常見的飼養環境,報紙+水盆,方便,簡潔
美東王蛇
這...墊材...好吧...主頁也不知道...某種木屑吧?...
木屑+落葉+水盆,沒啥特別的,純屬露個臉
環境:
水盆+墊材足矣....也可以額外加幾片仿真落葉進去當躲避...水盆推薦高一點重一點,不容易打翻...墊材,可以選擇核桃粒,報紙,爬蟲專用木屑...
飼養難度:★☆☆☆☆ (這幾種常見的王蛇,非常適合新手飼養,普通的美東和加州,沙漠王蛇,墨西哥黑王,價格都不算貴,皮實,適應力強,也好養...)
Author:Demon-大威
Editor:rl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