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豬肉一跌不起
從9月份開始,豬肉價格就在持續下跌中,一直跌到了11月份,此次的豬肉大跌,受養殖規模的持續擴大有關,據悉,今年新增了6萬家養殖場,前3季度投產了1.25萬家,還有1.34萬家復養。截止10月份,母豬存欄達到了3950萬頭,持續13個月上漲,相比19年同期漲了32%,生豬存欄3.87億頭,持續漲了9個月,同比19年漲了27%。前10個月,豬飼料的產量高達23351萬噸,創17年以來最高水平。
為了能調控肉價,國家還加大了進口,前9個月則是進口了328.6萬噸,同比大漲132.2%,因肉價太高,不少人轉向雞鴨魚蛋的食用,這也讓肉價的下跌成為必然。從目前全國的菜市場行情來看,豬肉真的在下跌中。
成都:目前成都已經到了臘肉的醃製中,因此市場購買豬肉的人多了起來。商販表示,如今的五花肉已跌了25元一斤,在10月初可是賣出了33元,可以說豬肉降價幅度還是非常大的,儘管近期的肉價還是有點高,但市民的購買熱情依舊很高,畢竟人都有比較心理,肉價比2個月前便宜,那大家就有購買的熱情。
王大爺是一個消費者,他表示自己一口氣購買了10斤豬肉,家裡子女多,多做一點,年底分著吃,反正如今豬肉價格已跌了不少。
柳州:劉女士是家庭主婦,她每天都要來菜市場,對豬肉行情很是清楚。她表示今年豬肉價一直反反覆覆,在5月份時跌到了25元一斤,但之後又反彈上漲,中秋期間還保持在30多元一斤,但目前豬肉價格已跌到了22-25元一斤,如果來得晚,豬販可能18元就會處理出去了。
老龍從事豬肉批發工作10多年了,他表示近期豬肉行情很好,一天能批發20多頭,但在9月份前,豬肉生意差勁,沒有什麼利潤,忙活一個月也沒賺什麼。
周大哥從事豬肉零售生意,在前9個月,他一天只能賣出半頭,忙活一天賺幾十元,可能連攤位費都不夠交的。看似白條肉批發成本不高,但零售不抬高5-8元,根本就沒什麼利潤。不過近期的豬肉價格下跌,他的生意也忙碌了很多,一天能賺上兩三百元。
貴陽:劉女士一次性購買了3斤五花肉,她表示目前價格降了不少,五花肉24元一斤,相比10月份降了5元左右,正因肉價便宜了,再加上天氣變冷,因此劉女士也多買了一些,為的就是讓家人都能吃個夠。
在一家超市裡,因搞活動,豬肉價格直接跌到了19.9元一斤,不少人排隊去購買,儘管一個人只能限購1斤,但大家的吃肉熱情依舊很高。
二、啥時跌到10元?養豬專家各抒己見,「吵起來」了!
如今的豬肉價格天天跌,但老農們更希望豬肉能跌到10元一斤,這樣買肉成本還會繼續降低,保證人們的碗裡都能有肉吃。其實關於豬肉啥時跌到10元,業界大佬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新希望劉永好:豬肉產能目前已逐步恢復,預計2021年年中過後,豬肉產能會迎來持續恢復。利用好認為,因非瘟讓我國豬肉減產20%以上,肉價漲了3倍,但隨著官方的刺激性政策到來,養豬熱情增加,因此肉價下跌成必然。
確實,即便是近期,新建養豬場規模還在擴大,10月份新投產的豬場為728個,可見大家依舊認為這個行業有利可圖,但伴隨養豬端的銷量恢復,肉價下跌也將成為必然。
劉永好認為,豬肉價格跌到7-8元才算正常,這一天並不會來的太晚。此次的非瘟也讓養豬行業水平提升,目前的智能化、數位化養豬能力也在提升,防病能力也在上漲。
唐人神董事長陶一山專家:自從官方的刺激性計劃推出後,很多外行人紛紛進入養豬行業,這讓我國的生豬產能持續提升,在今後2年裡,生豬存欄量會高達20億頭,但往年正常水平下,一年才消耗7億頭,這樣一來,2022年豬肉將降到10元,甚至4-5元一斤完全有可能。
在陶一山認為,如今的進口豬肉規模一直在擴大中,前3季度進口了328萬噸豬肉,接下來的豬肉進口量還會有所提升,再加上儲備凍肉的投放,豬肉下降速度比想像中要快上很多,不過這個說法遭到了老農的反對,大家紛紛表示不相信。
「北大屠夫」陸步軒:針對業界大佬紛紛看跌「豬肉價格」,陸步軒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他認為,豬肉價格高漲,還因散養戶規模達到了90%,他們不積極養豬,肉價很難下跌。此外,企業有完美的的預警體系,不會等肉價跌到成本價才採取行動,市場上的生豬量不可能超過10億頭,更別說20億頭,跌到4-5元不可能。
至於未來豬肉價格如何,陸步軒認為,在今後2-3年內,生豬價會回落到7-8元每斤,肉價會回落到13-15元一斤。
三、答案如何豬肉難跌到10元
筆者認為,今後的豬肉價很難跌到10元一斤,可能10元豬肉已經成為歷史,主要是這些原因:
1、種豬「受制於人」
在生豬行業中,種豬就是「晶片」一樣的存在,目前我國養豬行業儘管很興盛,但母豬多半都是進口的。而三元母豬的主要用途就是食用,產仔豬量比較少,看似我國能繁母豬恢復到了3950萬頭,但其中45%是三元母豬,這些豬大概率是要進入豬肉市場中。
正因這個緣故,接下來的產能恢復不會像大家想像那麼快,想要解決這個難題,還需要國家重視種豬的培育,養出中國人自己的種豬。
2、進口凍肉減少
2019年我國進口了585萬噸凍肉,其中豬肉為210.8萬噸,同比大漲87%,今年前3季度進口741.1萬噸凍肉,豬肉為328萬噸。但從近幾個月來,因進口檢測出的問題逐步增多,我國的凍肉進口量也在減少,比如說9月份豬肉進口38萬噸,10月份進口33萬噸,但11月份就只進口25萬噸。目前非瘟沒解決,「黑天鵝」事件又持續,豬肉產能很難恢復,凍肉對我國豬肉的影響力也在減弱。是
3、成本增加
截止11月下旬,玉米價格同比大漲720元每噸,東北大豆同比大漲50%,創下了18年最高記錄。正因飼料原料的上漲,11月份的豬飼料接連漲了3輪,今年飼料迎來了9輪上漲,累計大漲800元每噸。
養豬成本提高,豬企自然是不會做虧本生意,陸步軒說我國養豬90%是小散戶,但從官方數據來看,此次非瘟中大豬企的規模佔比已超過50%,這就表明今後是豬企的天下,豬企的話語權更大,一旦屠企壓價,它們集體不賣豬,這樣豬肉還怎麼下跌?
在規模化養殖時代,養豬成本加大,防疫成本提升,企業為了利潤,也不會盲目擴欄,因此豬肉價格很難再跌回10元,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