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理工學院:專家學者重思再議「百年中國文學與災難敘事」

2020-12-24 紅網

「百年中國文學與災難敘事」學術研討會暨湖南省現當代文學研究會第二屆年會在湖南理工學院舉行。

紅網時刻嶽陽12月13日訊(通訊員 田夏)12月12日,「百年中國文學與災難敘事」學術研討會暨湖南省現當代文學研究會第二屆年會在湖南理工學院舉行,省內外二十多所高校、眾多科研機構和期刊雜誌社的近百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百年中國文學中的災難敘事,重構集體記憶,反思災難文學的責任擔當與精神價值。

會上,著名作家韓少功發表了主題演講。他表示,災難是歷史的經驗、是現實的事件,也是文學創作和研究的重要主題之一。在災難敘事中,寫作要貼近現實,貼近靈魂,不能脫離現實,要緊緊盯住、並積極回應時代的呼喚。要牢牢把握災難敘事是對百姓幸福與命運的關切這一核心思想,以悲憫的精神書寫民族的苦難,並歌頌民族面對災難不屈不撓的精神品質。

「現代文學史上的湖南籍作家如丁玲、沈從文和彭家煌等都有關於災難敘事的災難作品問世,在今年抗擊疫情的工作中,湖南也湧現了許多先進的人物和事跡。」湖南省現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趙樹勤表示,災難文學傳達的不是災難過程的簡單記錄和淺顯展示,而是民族的深刻反思。災難文學具有心理治療、審美救贖的功能,還有重建文化記憶的功用,能為未來提供反思警醒,成為無窮精神力量。

研討會上,湖北大學劉川鄂、湖南省社科院卓今、湖南師範大學張弛、《文藝論壇》編輯部劉瑤、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劉智躍等8位學者以「災難與創傷敘事」為主題,分別作主題發言,分享研究成果。

相關焦點

  • 教育部青年學者(文學藝術組)第三屆學術論壇在梅州舉行
    此次論壇積極響應了「文化自信,起而行之」的時代召喚,特邀教育部青年學者獲得者相聚「世界客都」的梅州,通過專題報告和學術研討等形式,以文學、藝術、設計等領域的前沿研究實踐新文科範式,積極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與學科體系。
  • 龍崗這部大型評書劇《百年茂盛》,為何讓全國專家學者充滿期待和...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魏沛娜初冬時節,又一場深圳本土原創大戲吸引了全國知名專家學者的關注。12月8日上午,大型評書劇「從茂盛走向榮耀」——《百年茂盛》研討會在深圳龍崗舉行。來自北京、山西、廣州及深圳本地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對大型廉政評書劇《百年茂盛》的內容、結構與表演等方面提出看法和建議。會議由深圳市龍崗區文聯主席林楠主持。橫崗街道在2018年全市首創廉政家風話劇《百年茂盛》的基礎上,2019年至2020年期間又克服困難集中人才、集中資金對該劇進行全方位升級打造,以「演一臺話劇,講一個故事,展一種情懷,引一代風尚」為宗旨。
  • 陀思妥耶夫斯基書信的「文學考古學」
    此外,俄羅斯學者謝夫佐娃的文章《論陀氏書信中的復調主義和獨白主義的相互關係問題》(2004)主要從敘事學角度研究作家的書信,她認為陀氏的書信同時包含注重對話的復調特點和排斥對話的獨白特性,往往以三種形式呈現出作家或收信人與第三方的交往形態。
  • 紀念臺灣光復70周年兩岸三地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日據時代臺灣文學
    來源:《兩岸關係》雜誌社 中國臺灣網10月29日訊 29日,由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國務院臺辦《兩岸關係》雜誌社、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文宣部共同主辦,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臺灣)、《臺港文學選刊》雜誌社共同協辦,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承辦的「臺灣文學的抗日意識與原鄉情懷——紀念臺灣光復70周年」研討會在廈門大學拉開帷幕。
  • 少數民族題材系列電影研討會在花瑤古寨舉行,專家學者們這樣說……
    眾多來自國內的知名電影行業專家和學者應邀參加研討會,總結交流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創作經驗,分享少數民族題材電影魅力,探討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發展規律路徑,共同推動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創作。湖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電影局局長劉學:湖南文蘊深,文脈廣,文氣足,湖南電影一直彰顯著自己的責任擔當和藝術特色,湖南創作的少數民族電影已成為中國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創作的一個獨特篇章
  • 專家學者雲端共話新時代新聞傳播人才培養
    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們圍繞新聞傳播史論課程、課程教學改革、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及「新文科」建設等方面,奉獻了精彩的主題報告。新聞傳播史論課程的傳統與創新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執行院長胡百精教授認為,史論課程建設要平衡傳承與創造的關係,定位於「向史、向學、向人」,紮根中國土壤進行史論教研。
  • 倫斯勒理工學院與中國的百年羈絆
    本文選自RPI奇聞錄:《來自百年前中國學長的問候》(有刪減)每年的十月一日,對於在RPI的中國學生來說都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即使有著再多的paper和due要趕,他們還是會在休息時打開微信,在朋友圈裡發上一條「生日快樂」。那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誕辰70周年之際,就讓我們一起通過本文來回顧一下RPI與中國的百年歷史吧。
  • 領讀經典-外國文學 | [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
    領讀經典-外國文學 | [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 2020-04-16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南理工學院:湖南省第六屆大學生模擬法庭競賽舉行
    12月20日,第六屆湖南省大學生模擬法庭競賽在湖南理工學院舉行。本屆競賽共有21所高校的210餘名學生參加。12月20日下午,由湖南省教育廳主辦,湖南理工學院承辦的第六屆湖南省大學生模擬法庭競賽在該校政法學院模擬法庭舉辦。來自省內各法院與律師事務所的12名評委以及21支參賽隊伍到場參賽。
  • 兩岸學者共談臺灣文學的抗日意識與原鄉情懷
    開幕式後,兩岸學者們分別發表了主題演講。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優聘教授許俊雅向大家介紹說,臺灣文人在日本殖民統治下與中國文化文學的關係千絲萬縷,每份報刊都承載了相當多中國文學作品,如《臺灣文藝叢志》之於《小說新報》,《臺南新報》之於《小說叢報》,《臺灣日日新報》的涵蓋範圍則更廣。
  • 《思·享2021》邀請30餘位頂尖專家,「思想跨年」另類開播
    2020年12月31日晚至2021年1月1日凌晨,衛視中心兩大平臺東南衛視、海峽衛將共同推出跨年特別節目《思·享2021》,為觀眾呈現一場思想盛宴。    這也是福建廣電第三年推出《思·享》跨年特別節目,整場特別節目以「百年未有之變局與中國共產黨」為主題,分為「臺海局勢與兩岸關係」「中國式抗疫背後的制度優勢」「大變局下中國的戰略挑戰和機遇」「脫貧攻堅與建黨百年新徵程
  • 湖南理工學院知識分子同心抗疫
    天公不負書生眼 留向人間看太平湖南理工學院黨外知識分子同心抗疫湖南日報·新湖南2月20日訊(記者 徐亞平 通訊員 田夏)「奈何我既不是醫生,也不是公共衛生疾病防預專家。我只能拿起畫筆,為這場無聲的戰疫貢獻微薄之力。」
  • 淺析電影敘事對文學敘事的承接
    摘 要:由於敘事元素相似,文學作品經常被改編為電影。但改編後的電影與文學作品相比在敘事上還會有差別。文學作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被譽為「最難鏡像化的小說」,但是李安運用巧妙的敘事技巧對其加工,取得了非常不錯的口碑和票房。
  • 湖南工商大學北津學院轉設為「湘潭理工學院」,祝賀!
    日前,湖南工商大學發布消息稱,教育部同意湖南工商大學北津學院轉設為湘潭理工學院,全日制在校生發展規模為15000人!具體如下:關於湖南工商大學北津學院湖南工商大學北津學院成立於2001年,位於長沙,是經湖南省人民政府首批批准,並經國家教育部確認,由湖南工商大學創辦的本科獨立學院。
  • 兒童文學的敘事研究應大有可為
    近年來,有關我國兒童文學研究的方法論變革問題愈加引起學界關注,一個主要的激發背景是兒童文學研究的世界眼光逐步被充分打開,一批外國語言文學學科背景的學者的介入,使得兒童文學的中西對話變得更加通暢自如,惠海峰教授即為其中典型的一位。
  • 湖南理工學院:演繹《詩經》名篇,傳承經典文化
    11月25日晚7點,以「穿越千年,共賞經典」為主題的《詩經》名篇演繹活動在湖南理工學院圖書館精彩上演,這也是該校「一校一書」《詩經》主題閱讀推廣活動內容之一。到場師生都是熱愛經典的國學愛好者,同學們有的身著精美的傳統漢服,有的佩戴著精緻的飾品,有的拿著寶劍、羽扇、經書等親手製作的道具,現場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 試述衡嶽湘水文學的源流譜系
    羅含撰寫的《湘中記》(三卷),又稱《湘中山水記》,是古代衡陽最早的文學作品,尤其以湘中文化地理的描寫見長,為中國山水散文的形成具有篳路藍縷的開創之功。在湖湘文化的人物譜和時間譜上,羅含的出現填補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空白。我所寫的《東晉羅含<湘中記>中的衡嶽湘水》及其另外兩篇文章,深入追溯了吾鄉衡陽文學的發軔,撥開了歷史曾經屏蔽的煙雲,讓更多的人知道了這位東晉湖南奇才。
  • 「荷花獎」舞劇《騎兵》從草原來到北京,觀眾專家盛讚
    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文化名人、專家學者,對這部舞劇反響熱烈,紛紛點讚。舞劇《騎兵》專家研討會現場(攝影:中國網記者 王金梅)1月4日上午,由中國舞蹈家協會、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內蒙古自治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舞劇《騎兵》專家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對該劇給予了高度評價,為舞劇《騎兵》的進一步優化建言獻策。
  • 專家說,上海之大,在於把世界帶入中國,把中國...
    11月2日,在上海中心朵雲書院旗艦店舉行的專家座談會上,文藝評論家毛時安評價道,書籍「講述了『我之所以為我』,讓我們理解上海『何以為大』。」全書以上海百年城市發展歷史為主題,採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從關鍵的歷史人物、重大歷史事件、激動人心的時間節點等內容出發,分《上海的開埠》《中國工業的發軔》《東西匯流》《紅色革命的策源地》《生死抗爭》《人民的上海》《艱難起飛》《創新品質》八個章節,記述上海在中國近現代史、中國革命史和改革開放史的澎湃篇章,追溯上海城市精神歷史根源。
  • 中國首部「嬰兒傳記」誕生百年 幼教專家學者齊聚研討陳鶴琴教育思想
    昨天(12月26日),為紀念著名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兒童教育專家、現代兒童教育奠基人陳鶴琴先生808天觀察記錄的「嬰兒傳記」100周年,由南京師範大學、江蘇第二師範學院、江蘇省「活教育」思想研究所聯合主辦、南京市鼓樓幼兒園承辦的《紀念中國首例兒童活動個案研究100周年研討會》隆重召開,陳鶴琴的家人也參與了此次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