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九大改革攻堅行動」系列發布會第二場,解讀《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5年)》有關內容,並回答記者提問。
中新社記者:
剛才,周主任、張廳長分別介紹了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的總體情況、招商思路,能否再介紹一下,濟南是如何布局國際招商產業園的,政策發力點有哪些?
濟南市委常委、副市長鄭德雁答:
首先,非常榮幸參加今天的發布會。藉此機會,代表濟南市委、市政府,對媒體朋友、各位企業家一直以來對濟南的關注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天的濟南,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三大國家戰略交匯疊加的重大戰略機遇期、加快跨越發展的黃金期,接連踏上了面積超一萬平方公裡、人口超一千萬,地區生產總值邁入萬億元俱樂部的重要關口。特別是近期,我們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要指示要求,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經濟,努力體現省會新擔當、實現省會大作為。
正如剛才省發改委周連華主任、省商務廳張德平廳長所講,濟南市圍繞新舊動能轉換,規劃建設了包括綠色建設、智能製造、整車整機及氫能源高端裝備製造為主導的三大產業集聚區,到2025年將共計推出37平方公裡產業淨地,今年可推出15平方公裡,佔到了全省可推出淨地總量的60%,年內形成的「六通一平」基礎配套為項目落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拉開了打造國際化、世界級高端產業基地的大幕。預計2025年,將形成具有世界級水平的先進位造業集群,園區產業規模達到近4000億元。
綠色建設產業集聚區,位於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淨地6平方公裡。我們的目標就是在黃河兩岸建設一座全國規模最大的綠色城市建設示範區,包含了從綠色設計、綠色建材,到綠色智能施工、綠色低碳運營、綠色基礎設施,再到綠色生活、綠色消費的全鏈條生命周期管理,這也是五大發展理念在濟南最好的實踐。為實現這個目標,我們開放了1030平方公裡的市場,引進國際先進綠建技術與頂尖團隊,成立黃河綠色城市研究院,搭建綠色產業協同創新發展平臺,開展設計、施工、培訓、生產、運營全鏈條技術研發與創新。我們依託住建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北京康居認證中心等,制定綠色建築標準,構建綠色建造新體系,運用數字孿生、BIM+GIS、城市仿真、區塊鏈等技術,打造全國最大的「綠色技術+綠色產業」應用場景。同時,我們還在爭取住博會落戶先行區。我們做這些的目的,就是想在6平方公裡範圍內大力引進和發展綠色建材、綠色建築環境設備製造、綠色建造、綠色建築科技服務等高端產業,同步搭建起綠色金融服務平臺,舉辦國際高端論壇和專業博覽會,以此培育形成一個綠色建設產業生態體系,實現快速的發展突破。這就是剛才周連華主任所講的「無中生有」。
整車整機及氫能源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集聚區,位於萊蕪區,淨地13平方公裡。2月12日,在家義書記的見證下,總投資1535億元的山東重工綠色智造產城園項目啟動建設,這是全省投資額最大的單體項目,也是這個集聚區的「龍頭」項目。這個項目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規劃了國內技術最先進、功能最全面的智能網聯整車綜合性試驗場,將為整個集聚區提供商用車、乘用車、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等整車整機產品的測試服務。因為這個集聚區是做整車整機的,需要這樣的服務平臺做支撐。現在看,該區域將依託重工項目吸引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匯聚集聚,串珠成鏈。比如世界500強企業凱傲叉車已經在此落戶,6月份正式開工建設。同時,這個集聚區還具備較為雄厚的產業基礎,比如,精品鋼產業基地將為汽車工業強筋壯骨,充裕的氫資源將引領汽車工業的能源革命,人工智慧技術和豐富的測試場景將為無人汽車產業增智賦能。我們期待強強聯手,與世界500強和行業領軍企業在這個生態圈中各領其位、各顯其能,共同打造北方地區汽車工業的新高地。
智能製造產業集聚區,位於遙牆國際機場東側,推出淨地18平方公裡。之所以在這裡布局,主要是看中了這裡的「連天接地、通江達海」的「五位一體」區位交通優勢,有4F級的國際空港、國家鐵路一類口岸、中歐班列集結中心,還有國家高速主幹線、城市輕軌以及小清河航運。同時,這裡還是全國最大、江北唯一的中德(濟南)中小企業合作區,是全國首批特色產業小鎮,是工業冠軍的競技場,已經有德國博世、大陸電子、福士汽車、漢格斯特、博馬科技、希森美康等世界500強和行業領軍企業在此集聚,並屢屢刷新全市工業「畝產冠軍」紀錄。我們寄希望於在半導體、電子信息、航空、醫療器械等智能製造產業領域,有更多佔據技術高點、高附加值和高成長率的「冠軍企業」來此集聚發展。
為加快濟南國際招商產業園的建設,我們在雙招雙引、營造環境方面也將推出一批「硬核」政策。財稅扶持上,我們拿出了「真金白銀」,比如,智能製造集聚區給予固定資產投資總額7%的扶持獎勵;人才引進上,我們送出了「超級紅包」,比如,綠色建設集聚區對引進的頂尖人才或領軍團隊,技術填補國家空白並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的,最高可給予1億元的開辦補貼。創新環境上,我們將加快搭建CIM管理平臺,整合與應用城市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基礎設施、人文經濟等全方位時空大數據,同步建設與貫通規劃、建設、運營三大階段的信息化系統,通過各系統之間的關聯、聯動與信息共享,打造濟南國際招商產業園三大集聚區「規、建、審、管」一體化的完整服務鏈條。
由於時間關係,詳細情況請各位媒體朋友和企業家查閱您手中的《濟南國際招商產業園招商手冊》。
大眾日報記者:
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涵蓋濟南、青島、煙臺三大片區,各具特色、各有優勢。我想請薛市長介紹一下青島片區的產業優勢,同時談一談招商重點方向在哪裡?政策上有什麼突破嗎?
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答:
謝謝記者朋友的提問。首先,感謝省委、省政府給予青島這次展示的機會,很榮幸能代表青島向大家介紹青島國際招商產業園的產業特色、招商重點和政策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島深情似海、厚望如山,不到兩年的時間,兩次視察青島、兩次發來賀信,給予青島巨大鼓舞、激勵和鞭策。青島人牢記總書記的厚望和囑託,堅決扛起「搞活一座城」的使命擔當,舉全市之力發起「十五大」攻勢,激活獨特的資源稟賦優勢,引領時代風氣之先。今天的青島,正乘著國家戰略疊加的東風,加快建設山東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為全省「走在前列、全面開創」做出積極貢獻。2019年,青島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1.6%,領跑全國35個大中城市,引進世界500強投資項目20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佔了全省近「半壁江山」。青島,正沿著總書記擘畫的宏偉藍圖,大踏步地行進在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化大都市的奮鬥之路上。
俗話說「栽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青島市立足招引一批世界500強及行業領軍企業,謀劃了數字科技與智能製造、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等三大產業集聚區,將推出產業淨地37.3平方公裡。三大集聚區優勢突出、各具特色,用「世界眼光」、「國際標準」、「青島優勢」三個詞概括十分貼切。
「世界眼光」,指的是我們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推出的數字科技與智能製造產業集聚區,淨地4.5平方公裡。這個集聚區緊鄰上合示範區,是青島產業基礎最為雄厚的區域之一,擁有第九個國家級新區、山東自貿區試驗區青島片區兩塊國家級「金字招牌」。區內的中德生態園被譽為中德兩國政府間生態領域燈塔式項目,曾獲溫家寶、李克強兩位總理傾情推介,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建設的重要「支點」。目前,集聚區內已匯聚了西門子、海爾等世界500強企業,工業電子、智能家電與物聯網三大產業鏈條日趨完善。下一步,我們將熱情地向三星、博世、住友電工、佳能等世界500強企業發出「邀請函」,靶向招引世界最頂尖的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裝備製造企業,建成世界一流的數字科技產業集聚區和智能製造產業集聚區。力爭到2025年,集聚區內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
「國際標準」,指的是我們在即墨區和萊西市推出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淨地21.3平方公裡。這裡匯聚了一汽大眾、北汽新能源等行業領軍企業,是青島人「汽車夢」的始發站,即墨汽車產業集聚區的產業集聚度達90%,萊西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的本地配套率達50%,一座產業鏈條完整、研發水平領先的汽車產業高地正在這裡崛起。這個集聚區亮點紛呈:這裡是全球首個月產萬輛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全國首張新能源汽車生產牌照在這裡誕生,北汽新能源汽車年產能國內領先達50萬輛,大眾新寶來2019年銷量居全國第4位等等。未來,我們將向特斯拉、戴姆勒(世界級關鍵汽車零部件配套商)等世界500強企業伸出「橄欖枝」,同時加快引進吉利、奇瑞、恆大等新能源汽車整車項目,突破發展智能網聯、汽車電器等汽車及零部件配套產業,建成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力爭到2025年,產業規模達到1700億元。
「青島優勢」,指的是我們在平度市推出的智能家電產業集聚區,淨地11.5平方公裡。青島是國內三大家電生產基地之一,是全國首批「家電及電子信息」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集聚區內匯聚的海信家電(000921,股吧)產業園、青島庫曼電器等多個龍頭項目,擁有家電電子及配套企業近百家。龍頭企業海信發布全球首臺疊屏電視,75全色雷射電視實現全球首家量產,80英寸及以上雷射電視國內市場佔有率超50%。今後,集聚區將瞄準白色家電整機、智能控制終端、數據傳輸和處理模塊等3大產業方向,與西門子、LG、松下等世界500強企業和美的、格力等國內行業領軍企業開展多渠道、深度嵌入式合作,加快建設中國智能家電第一鎮。力爭到2025年,產業規模超過500億元。
在政策方面,我們充分挖掘上合示範區、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政策紅利,探索實施重大項目落戶「標準地」供地模式,著力在產業集群培育、重大項目落地、創新平臺引進、招商引智等方面打出政策「組合拳」,讓黃金政策發揮「黃金效應」。
實施產業集群培育「鏈條式」服務。對符合入園條件的項目,按「一事一議」方式對能耗指標和煤炭替代指標給予重點支持;對總投資30億元以下且符合條件的乘用車和商用車生產企業分別給予1億元和50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首次入選世界500強、中國500強的企業,分別獎補1000萬元和300萬元;對產業鏈上下遊關鍵配套項目,最高獎補100萬元。
實施項目招引入駐「保姆式」服務。健全「要素跟著項目走」綜合保障機制,在土地供應、資金安排、產能壓減、能耗指標等方面向重大項目傾斜,在企業註冊、用地審批、融資保障等方面開闢綠色通道,實施「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個班子、一個專員、一跟到底」的全流程保姆式服務。對年實際到帳外資5000萬美元以上的新項目,按實際到帳外資金額的2%進行不超過1億元的獎勵。
實施科創平臺建設「一站式」服務。對獲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獎補1000萬元;對承擔工業轉型升級重點項目的,按國家獎補金額的50%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補;對承擔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任務的,最高獎補600萬元;對獲評國家級、省級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的分別獎勵500萬元和100萬元。
實施招商引智「懸賞式」獎勵。對新註冊的總部企業,按實繳註冊資本實施不高於4000萬的獎勵;對引薦並落戶項目的團隊或個人,最高獎補2000萬元;鼓勵園區面向全球引進頂尖人才團隊,對入選青島市科技創新高層次人才團隊的,給予1000萬元至1億元的綜合資助。
「海納百川」是青島鮮明的城市特色,我們尊重每一個企業、尊重每一位企業家。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來青島發展就是站在中國更高水平開放發展的新風口,我們順勢而為、乘勢而上、聚勢而強!我們向世界發出邀請,誠邀每一位「城市合伙人」!
陽春三月,面朝大海,已是「百花爭豔」的時節,來吧,讓我們青島相見!
山東廣播電視臺記者:
作為中國(山東)自貿區煙臺片區和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三核」之一,煙臺在此次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建設中是如何規劃布局的,有什麼優勢和特色?
煙臺市委常委、副市長王中答:
首先,非常感謝媒體朋友們對煙臺的關心和支持。煙臺作為國際招商產業園的承載地,我們深感機遇重大、責任重大,同時也充滿信心。在這裡,我向大家重點介紹三個方面情況。
第一,關於煙臺國際招商產業園的規劃布局。煙臺國際招商產業園將在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福山區、高新區和牟平區四個中心城區,拿出30平方公裡淨地,用於國際招商產業園建設。之所以選址在這四個區,是因為這四個區域是煙臺經濟最繁榮、開放活力最強的區域。四區去年總計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309億元、佔全市的1/3;實際使用外資、外貿進出口、均佔全市的一半以上;落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23個。這四個區域基礎條件優越、要素支撐充足。在10公裡半徑內,聚集了蓬萊國際機場、煙臺港、高鐵樞紐站等重大交通設施;四區及周邊聚集了47所院校、180多家金融機構,在校大學生26萬人,可為國際產業園建設提供充足的人才、物流和資金流保障。我們將給予國際招商產業園最好的資源支持,這裡一定會成為給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的發展寶地。
第二,關於煙臺國際招商產業園的產業布局。我們立足煙臺產業基礎和優勢,在煙臺國際招商產業園重點布局高端化工新材料、海洋生物與醫養健康、高端裝備製造三個產業集聚區。煙臺是工業大市,高端化工、醫藥健康、裝備製造都是煙臺過千億級的產業,去年,煙臺的先進結構材料產業和生物醫藥產業入選全國首批66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我們有信心以國際招商產業園為新的平臺,推動三大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做高做優。其中,高端化工新材料產業聚集區,計劃推出淨地13平方公裡,重點發展高端化工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產品,打造世界級化工新材料產業集聚區。總投資1100億元的萬華工業園就位於聚集區內,引進聚集跨國企業總部、全球高端研發機構和領軍人才。煙臺高端化工還有一個龍頭,就是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煙臺建設的全省新舊動能轉換標誌性工程——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項目一期投資1300多億元,歡迎世界各地高端化工企業來煙臺招商產業園發展,對接這些重要資源,實現合作共贏。海洋生物與醫養健康產業聚集區,計劃推出淨地8平方公裡,重點發展生物醫藥、高端醫療器械、海洋健康產品等優勢產業,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煙臺現有境內外醫藥健康類上市企業13家,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給醫藥健康產業帶來了新的風口,我們希望攜手國內外優秀的企業夥伴一起搶抓行業新機遇、搶佔市場新風口。高端裝備製造產業聚集區,計劃推出淨地9平方公裡,打造國內重要的高端裝備製造基地。煙臺工業體系完備、配套能力強,國家41個工業大類中煙臺工業涉及37個,在聚集區周邊的汽車零部件企業有400多家,有專家測算,在煙臺生產整車的成本一般要低2個百分點以上。
第三,我們將以良好的環境支持產業園建設。煙臺是全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是世界銀行授予的中國投資環境金牌城市,連續五屆全國文明城市。我們將做到「三個一流」,讓投資者在煙臺放心投資、放手發展。一是提供一流服務。煙臺國際招商產業園建設領導小組組長由市長擔任,對落戶產業園的優質項目,在享受省級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實行「一事一議」、專班推進、全過程跟進服務,最大程度滿足項目落戶需求。二是給予一流支持。我市在利用外資內資、引進科研院所、支持科技創新、鼓勵先進位造、支持人才引進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這些政策適用於所有來產業園投資的項目,比如,對引進建設的高端技術研究機構給予5000萬元的補助;對頂尖人才(團隊)給予最高1億元的資助,等等。山東自貿區煙臺片區的創新成果也將優先在國際招商產業園複製推廣。三是打造一流效率。我們將集中一切資源儘快打造「標準地」,實行「拿地即開工、建成即使用」,塑造最簡辦事流程,全力建成營商環境最好的國際招商先行區。
我們誠摯邀請海內外企業家朋友們到煙臺參觀考察、投資興業,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
(責任編輯:徐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