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2018年02月私人觀影簡報

2021-02-15 MutoFilm

【影片】《奇蹟男孩》(2017)

【導演】史蒂芬·卓博斯基

【編劇】史蒂芬·卓博斯基 / 斯蒂夫·康拉德 / 傑克·索恩

【簡報】折射出人性美麗真善的《奇蹟男孩》有意避開現實中的苦楚與醜陋轉而以友情為主線,饒有趣味的多視角平行敘事試圖將每個人成長背後的孤獨和煩惱呈現在你眼前。除去結構上的閃光點,整體甜而乏味。儘管美式說教氛圍濃鬱,但一首首暖心的音樂令人暫時遺忘冬日嚴寒,非常適合春節期間全家人走進影院去觀看。【C】

【影片】《尋夢環遊記》(2017)

【導演】阿德裡安·莫利納 / 李·昂克裡奇

【編劇】阿德裡安·莫利納 / 馬修·奧爾德裡奇 / 李·昂克裡奇 / 詹森·卡茨

【簡報】緊扣記憶與忘卻間流轉關係的《尋夢環遊記》多年之後恐怕依然逃不掉被人遺忘的命運,看似童話般精緻的視覺表象下儘是一些簡單粗暴展現親情與夢想、良善與醜惡的對抗。沿著它公路式的結構兜兜轉轉我們最終來到傳統家庭價值觀這一核心主題的康莊大道上,而你卻在不知不覺中與伊始的那點赤子之心風流雲散。【C】

【影片】《無恥家庭》美版第八季(2017)

【導演】伊恩·B·麥克唐納 / 安東尼·海明威 / 雷吉娜·金 / 埃米·羅森 / Anna Mastro

【編劇】約翰·威爾斯 / 保羅·艾伯特

【簡報】拍了八季的《無恥家庭》早已是一部現代版的聖經,儘管它看上去如此囉嗦和沒譜。陰魂不散的莫妮卡依然是大家命運裡的鬼魅倩影;利普繼續體驗從精神至肉體的虐;利亞姆被換下場取而代之的卻仍然是不懂言語的弗蘭妮。所有人都在逆境中開始步向真正的自己,可惜這所有的努力最終又被上帝們惡意的收了回去。【D】

【影片】《萊昂納德·科恩:我是你的男人》(2005)

【導演】Lian Lunson

【編劇】Lian Lunson

【簡報】儘管以致敬之名眾星捧月般演繹《萊昂納德科恩》經典作品的演唱會意義非凡,但卻與這位低調沉靜的創作者無關。所有來自崇拜者的言說都遠不及Cohen本人那些睿智深邃的自述顯得真實。所謂大眾情人的名聲純粹是個笑話,這個用詞句和旋律不斷超越自己謙卑如土的男人最終拋棄了所有貼在皺紋上的身份和稱號。【C+】

【影片】《妖貓傳》(2017)

【導演】陳凱歌

【編劇】王蕙玲 / 陳凱歌 / 夢枕貘

【簡報】僅憑天旋地轉奮筆疾書的鏡頭就能把人唬暈的《妖貓傳》距離優質電影的及格線還有很長路要走。奢靡華麗的場景展示了復興精神的明確訴求,但陳凱歌藏在亦真亦幻《長恨歌》裡重拾文化自信的核心主旨最終還是如一句徒有虛表的口號。時至今日,在這個向他人身上取經的故事裡,我只看到了沉溺於滿意中的自己。【D】

【影片】《黑鏡》第四季(2017)

【導演】託比·海恩斯 / 朱迪·福斯特 / 約翰·希爾寇特 / 蒂莫西·范·帕騰 / 大衛·斯雷德 / 柯爾姆·麥卡錫

【編劇】查理·布魯克 / 威廉·布裡奇斯

【簡報】依然展現悲觀科技主題的《黑鏡》最新季大篇幅關注人們於大數據時代愈加敏感和脆弱的心理安全問題,它早已不再滿足批判或反思的劇情正試圖帶領現代人如何逃脫這場迫在眉睫的網絡危機。因此處在精神鏈頂端的自由成了本季最堅定的核心訴求,然而作為救世主出場的極端科學主義者卻把最終的出路指向了報復。【C+】

【影片】《一句頂一萬句》(2016)

【導演】劉雨霖

【編劇】劉震雲

【簡報】猶如數九寒天掉進冰窟窿那樣涼心的《一句頂一萬句》放在浮誇的國產陣營裡算得上緊接地氣的作品,這固然要歸功於劉震雲的本子。不過可惜,黑色荒誕劇的料子最終被他涉世尚淺的女兒拍成了苦大仇深拉扯不完的悲情戲。像這樣關於婚姻、階級和宿命多主題作品在如此陳舊老派的語言體系下很容易走向單一格局。【D+】

【影片】《老獸》(2017)

【導演】周子陽

【編劇】周子陽

【簡報】看似肥碩敦厚其實質感很差的《老獸》僅僅是一件輕飄無物的皮囊。影片立之根本的核心人物在缺乏細節和邏輯支撐的敘事中完全不能站穩,這隻外表與內心差了十萬八千裡的困獸是如何換來結尾處的情真意切的?作者寧願將筆墨浪費在指代不明的超現實段落中,也不肯踏踏實實來塑造一個有血有肉令人信服的人物。【D】

【影片】《不成問題的問題》(2016)

【導演】梅峰

【編劇】梅峰 / 黃石 / 老舍(原著)

【簡報】不難理解的《不成問題的問題》在對原著大刀闊斧改編時仍然顯露出畏首畏尾的膽怯。人情層次和山水輪廓都出自老舍,而梅峰的新派美學在影像功能上基本失效。一方面想要追求敘事上的好看,另一方面又想保持文人電影的格調。但既然想做寓言,為何還要在細枝末節上死纏爛打?!本片更大的問題在於不是電影。【C】

【影片】《謀殺綠腳趾》(1998)

【導演】喬爾·科恩 / 伊桑·科恩

【編劇】喬爾·科恩 / 伊桑·科恩

【簡報】站穩不可知論這座不動產的科恩兄弟以娛樂性超強的劃時代傑作《謀殺綠腳趾》再度證明他們依然是美國最會講故事的創作者。在這場後現代視角下荒誕的鬧劇之後,希望我們都能在嬉笑間記住那醍醐灌頂的「惹怒陌生人的後果」以及最後那虛無的哀傷。當然最後的最後還要記得把淚兌換成酒,畢竟醉翁之意不在此。【A】

【影片】《魅影縫匠》(2017)

【導演】保羅·託馬斯·安德森

【編劇】保羅·託馬斯·安德森

【簡報】人與人之間最珍貴的東西是什麼?莫過於一個人願意與另一個人分享的時間。洞見這一核心點的PTA因此拍出了近些年最好看的愛情電影。當他將主題推向深層的兩性關係時,杜蒙的《29片棕櫚葉》亦在這美輪美奐密集的古典氣息中長成一株參天大樹。影片最終落腳在對愛的渴望上,故而才會顯示出一切皆有的可能。【A-】

【影片】《水形物語》(2017)

【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

【編劇】吉爾莫·德爾·託羅 / 瓦內莎·泰勒

【簡報】託羅的魔幻現實風格從來都遠離張揚的荒誕色彩,轉而站在灰冷扭曲的世界觀內來重新審視現在。一點也不童話的《水形物語》基於聖經並最終像《辛德勒名單》那樣闡釋的是對於人的定義。因此你看到結尾戰勝惡魔的不再是怪獸,而是無處不在沉默的神。批評它淺顯的觀眾,恐怕要隨偏狹的溪流去向更廣闊的格局。【B+】

【影片】《青春祭》(1985)

【導演】張暖忻

【編劇】張暖忻 / 張曼菱

【簡報】80年代抒情文學風格的《青春祭》與大多第四代男性作者展現的文化介入視角不同。張媛忻將故事建構在個體意識的反向啟蒙與覺醒上,由此對自我的審視與認知從一個女性的心理成長過程中娓娓道出。關於道路選擇的困境再次被作者融入人的情感生活,站在知青下鄉這條道路的身後我們看到了一代人的記憶和傷痕。【B】

【影片】《助產士》(2017)

【導演】馬丁·波渥斯

【編劇】馬丁·波渥斯

【簡報】一個個嶄新生命的降臨並未給《助產士》帶來重新看待人與人關係的視角,直至死亡帶來的失落感才讓兩位主人公漸漸意識到真正的問題可能出在自己的位置上。拍出《花落花開》的波渥斯不相信人在一瞬間的轉變,於是歷經漫長的孕育與互動,她和她都在遠離手術臺真實質感的生活中迎接到了彼此的新生。【B+】

【影片】《上帝之國》(2017)

【導演】弗朗西斯·李

【編劇】弗朗西斯·李

【簡報】讓對白從堅定的鏡頭裡消失是《上帝之國》這部寬廓的處女作贏得掌聲的原因,愛的一舉一動在無法忽視嚴峻的政治背景下顯示出無盡的熱情和溫暖。有關愛的教育以及種種細緻的處理確實會讓人想到《斷背山》和李安,但結尾處那看似不真實的耀眼的純粹火光正如《水形物語》那樣講出了當下這個時代急需的東西。【A-】

【影片】《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2012)

【導演】李睿珺

【編劇】李睿珺 / 蘇童

【簡報】並不完全依賴人物和劇情的《白鶴》匆忙飛向了僅存在於電視機裡的神話,魔幻現實主義在隱喻重重的視覺文本裡最終停留在了想像層面。但只憑它真正觸及到了死亡這一點,就要比同是展現時代脫軌者生存困境的《老獸》走得更遠。在詩意的結尾處有人對根的依存與眷戀,也有那無比真實的對於存在的思考與展望。【B-】

【影片】《過年》(1991)

【導演】黃健中

【編劇】姜一

【簡報】日子過著過著就過斷了過散了的《過年》其主題並不是人人喜聞樂見的團圓,而是聚焦90時代中國傳統家庭結構秩序的解體。它對以父權為絕對核心地位的解構就像那面每年初一都會碎掉的鏡子勢在必行不可逆轉。推到了五味瓶傷痕累累的一家人恰恰如那砸爛的一桌飯,故而它又是展現複雜人際關係一等一的浮世繪。【A】

【影片】《Get Out》(2017)

【導演】喬丹·皮爾

【編劇】喬丹·皮爾

【簡報】講了一個小故事卻問了一個大問題的《GET OUT》不該因它的類型而被簡單定義。在這個主講生存的後殖民主義世界裡,環環相扣滲出膚色的基因實際上並沒有徹底徵服催眠狀態下的大腦而成為絕對的主導者。因此黑與白的概念在模稜兩可的多重意識中並存且反覆流轉,這顯然才是作者真正想要觀眾捫心自問的重點。【A-】

【影片】《我的快樂家庭》(2017)

【導演】西蒙·格羅斯 / 娜娜·雅夫蒂米舒維莉

【編劇】娜娜·雅夫蒂米舒維莉

【簡報】十分明顯《我的快樂家庭》是個絕對諷刺的標題,無奈和苦悶才是影片貫穿始末的真實心情。越是熱鬧的氛圍越是讓尋求個體自由的女主感到傷感,而在聲音嘈雜的集體裡幾乎無人注意到這點微小的存在。在與周圍不斷的接觸時,她似乎只能將世界退縮到自己的公寓,觀眾卻在她漫長的努力中領悟到了樹與風的關係。【A-】

【影片】《給我承諾》(2007)

【導演】埃米爾·庫斯圖裡卡

【編劇】埃米爾·庫斯圖裡卡

【簡報】豐富、開闊卻無法用理性來解釋的《給我承諾》徹底將觀眾推離出地球,於是看客都成了那個飛行在宇宙中的局外人。它的最終目的不是揭穿荒誕讓人沸騰或發笑,而是讓你冷眼旁觀生命的虛空以及物質存在皆是騙局。庫斯圖裡卡不僅在舞臺上把世界描繪的一片歡樂,現實裡他自己生活得也很美好。這裡沒有欺騙性。【B】

【影片】《天浴》(1998)

【導演】陳衝

【編劇】嚴歌苓 / 陳衝

【簡報】嚴歌苓的短篇作品《天浴》看似樸實卻處處暗藏女性主義的隱喻和心機,然而女主人公一路向下的墜落最終反與上山下鄉運動無甚關聯。有道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她自身的口無遮攔以及暴露在廣闊高原上純真而無知的酮體似乎才是這齣時代悲劇的罪惡之源。陳衝在改編成電影之後依舊沒有很好的平衡這一問題。【D+】

【影片】《芳華》(2017)

【導演】馮小剛

【編劇】嚴歌苓

【簡報】留在紅綠相襯明亮色彩裡的《芳華》最終只屬於私人,抑或是像馮小剛嚴歌苓這樣最終的勝利者們。那些被砸傷腰炸掉手捅了心窩子的劉峰何小萍們最終還是被跑馬燈般的時代一步步拖去了不可逾越的殘酷階層,這是從一進團兒就註定的不平等。於是他們的故事順理成章的作為了不覺羞恥之人回溯往昔的背景與談資。【D】

【影片】《長江圖》(2016)

【導演】楊超

【編劇】楊超

【簡報】文學意識佔據了逆流而行的《長江圖》太多時間,以至於讓李屏賓那些壯美卻破碎的敘事長鏡頭淪為它的附屬品。或許楊超自己也感覺到他借長江流域回溯時代變遷這一核心主題的晦澀,索性冒險的用解構他影像語言的朦朧詩來標記著空間的轉換。但最終還是擾亂了觀眾從那些自然的人文景觀中提煉出美的有限視線。【B-】

【影片】《災難藝術家》(2017)

【導演】詹姆斯·弗蘭科

【編劇】斯科特·紐斯塔德 / 麥可·H·韋伯 / 格雷戈·賽斯特羅 / 湯姆·比塞爾

【簡報】活在自己星球上靜悄悄瘋狂著的《災難藝術家》最終以騎士般的精神為夢想贏得了一場頗為勵志的勝利。它的成功基於弗蘭科對這個撲朔迷離無法與外部世界取得和平的神秘男子的理解與塑造。時間從一個點滑向另一點,主人公保持任性至電影的盡頭,我們隨他走出鬼斧神工的《房間》之外,來到寬敞的悲喜交集處。【A-】

【影片】《藍色骨頭》(2013)

【導演】崔健

【編劇】崔健

【簡報】以詩的言語講出許多真話的《藍色骨頭》像一件不失靈性的現代藝術品。崔健所理解的《芳華》並沒有封存在文工團的大院裡,而是綻放在今日美術館的世界舞臺上。很意外也很難得他於這個時空無縫流轉迷失的季節裡來談一種歷史觀:可能有些人一生的各個階段都是錯的,但時代卻把他們鑄造成了逆流而上的英雄。【B+】

【影片】《捉妖記》(2015)

【導演】許誠毅

【編劇】袁錦麟

【簡報】「妖」的概念在乏善可陳的《捉妖記》裡是反過來的,然而不細心的觀眾很容易被它主打的視效皮表所迷惑。逆向思考的能力是如今這個時代稀缺的也常是被忽略的東西,人們往往滿足於它對各類文化的淺層消費,鮮少會對存在於更高位置上的意識形態產生好奇。低幼化劇情最終還是把妖兒們分在了好與壞的天平上。【D】

【影片】《快樂結局》(2017)

【導演】麥可·哈內克

【編劇】麥可·哈內克

【簡報】嶄新的媒介就像更換了密碼的門,任何一種《快樂結局》於悲觀主義者眼裡都是一層不存在的假象。在哈內克一如既往展示暴力主題的新作中這一視角的持有者是把玩著《方形》的兒童,它並不愉悅的《愛》式結局再次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絲真實而殘忍的幽默,究竟誰可以阻止終將完成的死亡?別逗了,上帝誰也不愛。【A】

【影片】《半生緣》(1997)

【導演】許鞍華

【編劇】張愛玲 / 陳建忠

【簡報】戲劇性衝突並不是許鞍華真正想讓那些被孱弱矜持毀掉《半生緣》的人們看到的內容,索性她把它們剔除出去。剩下一炷香焚燼後的灰和一桌子沒人動過的菜,那稱之為愛情的種種亦隨著時間消融在一片醉意的夜色當中。而張愛玲的狠在於一旦抓住就不再放手,倘若流失就用貌似真實存在的記憶冷卻或溫存你的餘生。【C】

【影片】《維奧萊特·諾齊埃爾》(1978)

【導演】克洛德·夏布洛爾

【編劇】Odile Barski / 赫爾維·布龍貝熱

【簡報】集美麗與罪惡於一身的《維奧萊特》是夏布洛爾最擅長塑造的那類角色,因此他將這位遭遇成長之殤帶有俄狄浦斯情結的少女刻畫得神秘而妖嬈。但敘事到了結尾處明顯混亂不暢,這要歸咎於主題的後傾。與其笨拙且毫無節制的閃回過去,不如讓觀眾牢牢盯住於佩爾那雙冷漠又肅殺的眼睛,思考是什麼將她變成這樣。【B-】

【影片】《女人群像》(1960)

【導演】克洛德·夏布洛爾

【編劇】克洛德·夏布洛爾

【簡報】夏布洛爾重新發現希區柯克藝術魅力的《女人群像》有著一個極不落俗的結尾。他將某種提供給人們安全感的理想之果形容為人們於索然無味生活裡尋覓的愛情,並最終讓它歷經革命而徹底幻滅。隨後他又把作為人的人從這個對現狀否定運動中抽走,於是審判的對象自然就指向了有待完成的神秘的自由(國家)意志。【A-】

【影片】《女人韻事》(1988)

【導演】克洛德·夏布洛爾

【編劇】尼爾斯·塔維涅 / 克洛德·夏布洛爾

【簡報】將兇手隱於無形的《女人韻事》恰恰在它囉嗦的結尾處露出了馬腳,但這也剛好為我們確切理解這部探討性別與權利關係的不凡傑作提供了有力注釋。它與《維拉德雷克》共享同題材卻從無為的悲憫走向了犀利的批判,夏布洛爾在把《維奧萊特》這隻替罪羊推上斷頭臺的同時也將偽善的國家(男權)意志拎出來鞭撻。【A】

【影片】《冷酷祭典》(1995)

【導演】克洛德·夏布洛爾

【編劇】Caroline Eliacheff / 克洛德·夏布洛爾

【簡報】在自由意志長期對人潛移默化的描述與評判下,夏布洛爾也於他集大成傑作中完成了對罪惡的徹底解構。這場看似由階級差異導致的革命最終又不可避免造成了階級間的巨大鴻溝,亦將彼此推向了無法調和的對立。至死懸而未決的困境最終換來泯滅人性的《冷酷祭典》作為收場,細節豐盛的真相呼之欲出卻深藏不露。【A+】

【影片】《暴雪將至》(2017)

【導演】董越

【編劇】董越

【簡報】工業感很強的《暴雪將至》是一部試圖做成黑色幽默然而卻失敗的群像心理電影。作者假借犯罪類型的外殼講了一個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故事,但密密麻麻抒情的陰雨和雪花最終卻沒讓人認識到天意。這或許是因為在中國目前的語境下人們姑且願意相信幻想的存在,似乎還不能面對歷史的虛無,以及接受這現實的殘酷。【C+】

【影片】《包法利夫人》(1991)

【導演】克洛德·夏布洛爾

【編劇】克洛德·夏布洛爾

【簡報】黑格爾曾指出所謂道德就是按照國家習慣生活,因此頗具叛逆精神的夏布洛爾把擁有道德力量的《包法利夫人》拉入他展示革命的鏡頭裡一點也不讓人意外。事實上沒有比這部講述一個女人要求拋棄關於自身處境的幻想的悲劇更符合馬克思在批判黑格爾時所說的「拋棄那需要幻想的處境」的要求。旁白說明其寓言性。【A-】

【影片】《亡情巧克力》(2000)

【導演】克洛德·夏布洛爾

【編劇】Caroline Eliacheff / 克洛德·夏布洛爾

【簡報】當夏布洛爾將希區柯克精髓出神入化溶進密不透風的《亡情巧克力》中時,他這部探討社會結構的作品已然成了世界第八奇蹟。作為資本家的女主在通過革命竊取到藝術家的身份、地位及果實之後,她為鞏固權利而採取的手段則是那枚糖衣炮彈。當藝術繼承者以闖入者的姿態出現時《赤色殺機》藉此浮出靜謐的水面。【B+】

【影片】《老婦殺手》(2004)

【導演】喬爾·科恩 / 伊桑·科恩

【編劇】喬爾·科恩 / 伊桑·科恩 / 威廉·羅斯

【簡報】讓科恩兄弟來拍《業餘小偷》的結果是他們拍成萬法皆空但因果不空的《醉鄉民謠》給你看。為此擁有最簡單劇情的《老婦殺手》絕不如它的劇情那樣簡單,就算是兄弟倆偷懶改編的劇本到最後也依然成為了典型的科恩式作品。這部最終什麼也沒有發生什麼也沒有改變的漫畫式寓言,正是在向你展示神跡的無處不在。【B】

【影片】《童年的朋友》(1984)

【導演】黃蜀芹

【編劇】劉朝蘭

【簡報】一種註定與之分離現已遙遠不見的樸素克制的時代記憶被《童年的朋友》以不太成熟的電影技法保存了下來,然而不幸的是它於一代又一代未經世事孩子們的眼中失去了太多細節。最終這誕生在缺衣少糧知識匱乏年代常被過來人稱之為革命友誼的強烈情感只能於當事人的心裡長久無聲的保存,直至它們徹底消失不見。【B-】

2018年01月私人觀影簡報

相關焦點

  • 電影|2018年06月私人觀影簡報
    所謂愛情是一個處於時間中不斷生成活動的人,電影結於一場迷失與離散,最終卻留下了一臉傻傻的盲從和樂觀。【C-】紅旗下長大的電影人大多脫離不了對於「槍」的迷戀,而階級、權力以及性這三顆子彈基本構成了「槍」的內容。但從姜文這把《愛不釋手》的槍裡,他僅僅《讓子彈飛》出過一次。有道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這無疑是姜文電影美學最殷實的寫照。【C】
  • 電影|2018年05月私人觀影簡報
    但張作驥這部誕生在千禧年前夕的作品顯然不是講述年輕人的Fall in Love,你會在那些寫實的畫面裡體驗到一種憂傷的詩意來。而這正是本片蔓延出的感觸:那些看不見未來的現代人於燈火通明的城市生活裡再也找不到耀眼的星光。【B】
  • 電影|2018年08月私人觀影簡報
    【影片】《失心病狂》(2018)【導演】史蒂文·索德伯格【編劇】喬納森·伯恩斯坦 / 詹姆斯·格裡爾【簡報】不是所有用iPhone拍攝的電影都叫電影。【影片】《旺角卡門》(1988)【導演】王家衛【編劇】王家衛【簡報】想要概括王家衛的電影一個「等」字即可。「重逢」是他電影世界的序幕同時也是他所有電影裡男女主人公最終尋覓的結果。
  • 電影|2018年07月私人觀影簡報
    【影片】《愛你,西蒙》(2018)【導演】格裡格·伯蘭蒂【編劇】伊莉莎白·伯格 / 艾薩克·阿普塔克 / 貝奇·艾伯特利【簡報】「開始」到底有多難?可惜好時光就像這部電影一樣短暫,短得不足以讓人相信它的存在。好在電影不會撒謊。【B】
  • 【電影】2015年8月私人觀影簡報
    這是一次徹徹底底的電影語言的勝利。大聖歸來受到熱捧多是因為觀影思維的模糊或顛倒所致,影響作品質量的因素首先是內容,其次才是創意和技術。無法否認視效上的誠意和突破,但也無法忽略內容上的粗劣與渙散。優點在於技術上的「真」功夫,缺點在於功夫全在技術上。一次虛有其表的證明,一部華麗至上卻空泛至死的典型。
  • 簡報早餐|2021年1月2日,星期六.
    >公號簡報早餐與早餐簡報是同號,為防止失聯,請粉絲兩個號同時關注,謝謝。                                                            簡報早餐簡報早餐簡報早餐簡報早餐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觀影簡報2020】第10期
    看到湯姆.漢克斯戴上鋼盔帽那個瞬間,大腦連鎖反應,情緒秒回到1998年《拯救大兵瑞恩》,感觸良多,原來這中間過去了這麼多年,也一直看他的電影過來,什麼《綠裡奇蹟》,《荒島餘生》《幸福終點站》,更早到《阿甘正傳》《阿波羅十三號》《西雅圖夜未眠》,再到2013年的《菲利普船長》,2015年的《間諜之橋》,三十年,可以說我是看他的電影長大的,有很多事,靜下來想一想,有一股久遠熟悉的老味道在空氣裡飄蕩,瀰漫在寡人的寢宮周圍。
  • 2018年02月發售熱門日影介紹
    [她的人生沒有錯]以東日本大地震五年後的福島為主要舞臺,在大都市東京和家鄉間奔波的平凡女人為中心,各色人物一一出現的群像電影。瀧內公美([日本最壞的傢伙們])主演,高良健吾、光石研、柄本時生等出演,作品定級R15,定於7月15日日本上映。
  • 簡報早餐【加餐】|2020年9月14日.
    >公號簡報早餐與早餐簡報是同號,為防止失聯,請粉絲兩個號同時關注,謝謝。                                                            簡報早餐簡報早餐簡報早餐簡報早餐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2018年觀影報告
    觀影方面也不例外,雖然不至於失去了樂趣,但確實很難有一發入魂的作品出現在眼前。但願這僅僅只是時間問題,期待來年能接觸到多一些的直擊靈魂的好作品。今年的觀影量繼續下降,只有142部,比去年少了33部。其中有112部電影,30部電視劇、動漫及紀錄片。勉強從中擠出來10部電影、2部電視劇、3部動漫、2部紀錄片推薦給大家。最後也把12月份的乃團公演算了進去,作為紀念。
  • 十年已過,電影不止「2010-20年私人20佳電影榜單」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電影語言也逐漸在延伸,下一個十年我們拭目以待。杜克列出了私人的十年20佳電影榜單,你的榜單會是如何,歡迎留言告訴我。02 《冬眠》2014年06 《野梨樹》2018年,因為我很喜歡侯麥,所以我能夠在其中看到侯麥的影子,但又有種獨特的觀影體驗,一切都很恬淡美好。
  • 免費電影在線觀看免費2018年末私人推薦觀影片單 | 電影篇
    ,其實還有另外一種免費的觀影方式,一般人都不知道,一年下來可以節省大幾百塊錢。原標題:私人推薦電影列表2018年底|電影           親愛的老人, 誰很久沒見我了!這部電影在2017年豆瓣電影評論家名單中被評為最受好評的恐怖電影。但是從我的角度來看我是?想把這部電影當作浪漫的漫畫嗎?分類。電影是礦石嗎?
  • 【聚焦】2017-2018 私人影院創意設計大賽即將於6月22日在京頒獎
    2017-2018年度「我愛家庭影院」私人影院設計大賽歷經一年時間圓滿結束,本次大賽共收到了超過160個案例,並最終有近60個優秀案例脫穎而出,分別獲得「獨立視聽室解決方案優秀大獎」、「商用展示解決方案優秀大獎」、「綜合類家居娛樂系統解決方案大獎」、「客廳影院解決方案優秀大獎」、
  • 2018年中國電影年度調查報告
    發布時間:2019-01-02  作者:胡湃  瀏覽次數:426812 2018年的中國電影市場,體現了一個兼具傳統關乎與現代意識的國度所應有的文化自信。這一年裡,電影市場的總票房高達609.76億元,達到歷史新高。一年下來,總票房、城市院線觀影人次、城市院線觀影場次等等數字紀錄被刷新。
  • 私人觀影|一月觀影總結之下篇(內含《流浪地球》短評)
    一個前言這篇文章是私人體驗性的觀影記錄。內容主要包括我每個月的觀影清單、整體觀影評價或收穫、短的影評(有選擇性地評論幾部電影,或僅是我的真實感受)、影片推薦、下個月部分影單公布,以及其他不確定內容等(諸如鏡頭分析、熱點話題回應、重大電影事件評述等等)。
  • 簡報早餐|2021年1月29日,星期五.
    >公號簡報早餐與早餐簡報是同號,為防止失聯,請粉絲兩個號同時關注,謝謝。                                                            簡報早餐簡報早餐簡報早餐簡報早餐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簡報早餐|2021年1月8日,星期五.
    >>點擊關注備用號👉早餐簡報<<
  • 2018年觀影記錄
    2018年觀影68部,總結如下。
  • 簡報早餐|2021年2月9日,星期二.
    >>點擊關注備用號👉早餐簡報<<
  • 2018年韓國電影產業總結
    發布時間:2019-02-26  來源: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  瀏覽次數:580843 2018年的韓國電影產業不僅一如既往地直線上升,這一年更是發生了很多有意義的變化。今年韓國電影界正式瞄準了全球電影市場,新投資公司紛紛登場,各影視公司百花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