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維夫中國文化中心推《四季中國》大型紀錄片

2020-11-19 1905電影網

新華社耶路撒冷6月5日電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又適逢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以色列特拉維夫中國文化中心當天在其網絡平臺推出由新華社CNC製作的大型紀錄片《四季中國》之《芒種》篇。

特拉維夫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陶晨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介紹說,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農耕文明的產物,它不僅在農業生產方面起著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中國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觀念。201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陶晨說,《四季中國》系列紀錄片共24集,每集講述一個節氣,文化中心網絡平臺在中國芒種節氣這一天推出《四季中國》之《芒種》篇,此後將在每個節氣推出一集。

陶晨表示,希望以色列民眾能通過《四季中國》了解中國人如何將天文氣象的變化與農業、生活等結合,從中感悟天人合一的生命節律,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同時也能了解二十四節氣裡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為當代中國的生機與活力找到文化積澱的因子。

《四季中國》系列紀錄片由新華社CNC網絡電視臺提供。該片製作歷時兩年,跨越中國24個省區市。為尋找二十四節氣對當代中國的影響,攝製組探訪中國的至北村寨漠河、至南城市三亞,體驗45攝氏度高溫的重慶、零下30攝氏度的哈爾濱,積累了1500小時高清拍攝素材,將精美的傳統中國風動畫與實景相結合,並由國際首席愛樂樂團度身定製原創音樂,堪稱體驗類電視紀錄片的佳作。(作者:陳文仙、尚昊)

相關焦點

  • 特拉維夫中國文化中心推出《四季中國》大型紀錄片
    新華社耶路撒冷6月5日電(記者陳文仙 尚昊)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又適逢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以色列特拉維夫中國文化中心當天在其網絡平臺推出由新華社CNC製作的大型紀錄片《四季中國》之《芒種》篇。
  • 《四季中國》紀錄片共幾集 該片跨越中國24個省區市
    《四季中國》紀錄片共幾集 該片跨越中國24個省區市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又適逢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以色列特拉維夫中國文化中心當天在其網絡平臺推出由新華社CNC製作的大型紀錄片《四季中國》之《芒種》篇。
  • (文化)特拉維夫中國文化中心推出「精氣神」線上中藥主題展
    新華社耶路撒冷12月21日電(記者尚昊)特拉維夫中國文化中心21日在其網站和社交媒體上推出以「精氣神」為主題的中藥文創暨旅遊推廣展,讓以色列民眾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到中國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次展覽由中華文化聯誼會主辦、特拉維夫中國文化中心承辦,分為中藥圖文展、兩岸中藥文化旅遊地圖、原創繪本影像展、「精氣神」體驗等四大版塊,在展示中藥歷史發展及現代創新的同時,帶領觀眾感知中藥文化中蘊含的文學、藝術及哲學思想。
  • 特拉維夫中國文化中心舉辦「精氣神——中藥文創暨旅遊推廣展」
    12月20日,由中華文化聯誼會主辦,特拉維夫中國文化中心、北京中展丹青展覽有限公司承辦的「精氣神——中藥文創暨旅遊推廣展」在特拉維夫中國文化中心網站和社交媒體上線。  中藥圖文展從探討中醫藥與文化的連結為出發點,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及圖像展示中國中醫藥學及中華文化、哲學思想之間的關係及意涵,體現了中國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和適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與哲學思想,是華夏民族文化的瑰寶,也是東方文化精髓的體現。
  • 聲援中國!以色列特拉維夫市政廳大樓亮起「中國紅」
    來源:海外網特拉維夫市政廳大樓亮起「中國紅」(圖:推特)海外網2月12日電 近日,中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得到了全球的廣泛關注和支持。當地時間11日晚間,在以色列特拉維夫,民眾手持「中國加油」橫幅,背後的市政廳大樓亮起「中國紅」。據《耶路撒冷郵報》報導,當晚,數十名以色利民眾和當地的中國人聚集在特拉維夫市政廳旁,舉行了一場特別的聲援活動。民眾手持兩國國旗。
  • 經典電影紀錄片 | 二十四節氣大型紀錄片《四季中國》(1-24集全) 和孩子們一起了解中國節氣的故事!
    小編今天分享的是新華社CNC製作的紀錄片: 和孩子們一起了解中國節氣的故事!
  • 二十四節氣紀錄片Seasons of China《四季中國》:春分
    二十四節氣的紀錄片Seasons of China《四季中國》,一起學習紀錄片中出現的實用英語表達、感受全國各地多樣的民俗文化,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紀錄片Seasons of China《四季中國》:立春
  • 大型紀錄片《竹子裡的中國》啟動策劃調研!
    在國際竹藤組織、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際竹藤中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宣傳中心、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紀錄片工作委員會、中國電視藝術交流協會紀錄片專業委員會、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影視傳媒委員會等機構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中央新影國際傳媒、亞洲陽光國際傳媒、亞洲紀錄片網等機構,聯合策劃,共同創作大型紀錄片《竹子裡的中國》,並聯合開展一系列 「跨媒體行動」,助推中國的竹文化、竹產業、竹旅遊,走出國門
  • 央視大型紀錄片《中國村莊》攝製組走進高平
    央視大型紀錄片《中國村莊》攝製組走進高平韓家莊12月9日上午,中央電視臺大型系列紀錄片《中國村莊》攝製組走進我市野川鎮韓家莊村,開始為期一年的駐點取景拍攝。《中國村莊》攝製組走進高平市野川鎮韓家莊村《中國村莊》系列紀錄片第一季擬拍十集,從東南西北中不同區域、聚焦最具代表性的村莊、人物及故事,把鏡頭對準中國農村和父老鄉親,真實記錄村莊裡的風景、環境、建築、文化、歷史
  • 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7日開播
    本報訊(記者高爽)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前天在北京舉行開播發布會。總導演、製片人李東珅攜主創團隊到場。李東珅表示,《中國》是一場「穿越」千年的歷史文化深度對談。紀錄片《中國》挖掘從春秋時期開始最具影響力的人和故事,通過電影化的拍攝手法,再現中國歷史閃耀瞬間,向大眾展現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中國》共三季,從籌備到完成,用了將近五年時間。
  • 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發布會在京舉行
    12月2日,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湖南衛視、北京伯璟聯合攝製的大型歷史紀錄片上百位嘉賓齊聚發布會現場,見證紀錄片《中國》的揚帆起航,並共同完成一場「穿越」千年,與歷史文化的深度對話。發布會上,張華立、李東珅、喻國明、沙武田、王子今等紛紛發表致辭,對《中國》表達自己的期待和祝願。
  • 大型系列紀錄片《航拍中國》第三季《一同飛越》雲端發布會在北京...
    中新網5月21日電 記者獲悉,5月20日下午,大型系列紀錄片《航拍中國》第三季——《一同飛越》雲端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紀錄片共10集,每集50分鐘,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出品,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承制。
  • 韓國大型紀錄片:《超級中國》
    為了能夠從更多的角度認識中國,今天介紹兩部韓國大型紀錄片,看完你一定有很深的感受。
  • 大型紀錄片《中國司法》你看了嗎?
    庶民告官鐵證如山除邪懲惡明正典刑天理國法回眸中國司法進程開啟司法文明新徵程視頻:大型紀錄片《中國司法觀看已播出的劇集後,我感受到了中國司法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加深了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當代中國司法制度的認同,增強了作為一名人民法官的職業尊榮感,堅定了公正司法、司法為民的決心。——九龍縣人民法院 宋冬平 這一部大型紀錄片為我們呈現了古老而年輕的中國司法,曲折而輝煌的中國司法,多元而智慧的中國司法。
  • 紀錄片《中國的寶藏》講述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近期,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推出的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上映。講述家族與祖先、漢字的力量、國際化中國、中國製造、科技的藝術、飲食的藝術等中國傳統文化內容,不但在國內引發熱議,在海外也受到了外國網友的一致好評。
  • 中國西安之《東方帝王谷》20集大型史詩紀錄片
    《東方帝王谷》是一部由中央電視臺、陝西省委宣傳部、陝西省文物局、陝文投集團聯合出品的20集大型史詩紀錄片。該紀錄片以陝西境內帝王陵、歷史現場、文物為基本資源,探索一座座陵墓墓主的命運沉浮,一位位墓主背後的王朝興衰,一個個王朝所演繹的文明成長。無論是周的禮樂文明、秦漢的制度文化,還是唐帝國的博大開放的氣勢、綿延後世的詩風舞韻,對中國的誕生與成長,均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
  • 大型紀錄片《中國司法》5月18日起播出
    2020-05-15 16:00:05 |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    5月18日起,大型紀錄片
  • 大型4K紀錄片《航拍中國·澳門》在澳門開機
    12月26日下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4K紀錄片《航拍中國·澳門》開機儀式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舉行。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賀一誠,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兼總編輯慎海雄出席活動並致辭,並與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張榮順共同啟動《航拍中國·澳門》開機儀式。
  • 大型紀錄片《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發布會在京舉行
    1月25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攝製的八集大型紀錄片《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新疆歷來是多種宗教並存的地區。
  • 紀錄片《中國的寶藏》大放異彩 中國故事書寫文化自信
    近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推出的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不但在國內引發熱議,在海外也受到了外國網友的一致好評,成為當下最受關注的紀錄片之一。這部紀錄片講好「中國故事」,展現出了中國文化瑰寶的風採,塑造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正面健康、蓬勃向上的國家形象。從文物看文化,從文化思考文明,它讓海內外觀眾對中國有了一次全新的視覺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