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智能雲要用工業智能技術,解決企業內、產業鏈、區域政府面臨的一系列挑戰。」9月15日,以「萬物智能」為主題的百度世界2020在線上舉行。在下午舉行的智能雲分論壇上,百度智能雲副總裁李碩登臺發表演講,分享了百度智能雲在工業製造領域的落地和實踐情況。他表示,百度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可以幫助企業降本增效,讓產業供應鏈協同更順暢,幫助區域政府提升產業集群競爭力。
(配圖:百度智能雲副總裁李碩:百度工業網際網路已在50多個場景實現價值落地)
「在IDC公布的2019年中國AI工業質檢市場份額報告中,百度智能雲以16%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標誌著百度AI質檢已規模化落地」。李碩介紹了百度智能雲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所取得的一些成績介紹道,年初在國家電網主辦的輸電線路「通道可視化AI識別」比賽中,百度獲得後端平臺智能分析檢測和前端無加速模型兩項第一,8月,該方案再次獲得了全國電力巡檢的「金巡獎」;百度還成為唯一入選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第一批實驗室的網際網路公司;央視的《新聞聯播》首次報導了百度用智能質檢技術幫助企業在疫情期復工復產。
李碩認為工業網際網路歸根結底解決了三個方面的問題。對企業來說,核心是降本增效,提升企業內部生產、經營的效率;對產業來說,解決供應鏈協同問題,使得資源在企業間的配置效率更高;對政府而言,則是構建利於企業發展的營商生態環境,解決區域內多個產業集群的競爭力。
李碩表示,百度的價值主張是用領先開放、自助可控的工業智能,讓生產更高效、讓協同更順暢。用工業智能技術,解決企業內、產業鏈和區域政府面臨的一系列挑戰。百度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可以幫助企業降本增效,讓產業供應鏈協同更順暢,幫助區域政府提升產業集群競爭力。
首先對企業來說,百度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通過工業智能讓每個環節都能實現降本增效。在需求環節,用歷史數據預測需求,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安排生產,減少浪費;在計劃環節,用智能排產算法大大提高訂單準時交貨率,縮短訂單生產時間,減少物料庫存時間;在製造環節,用AI質檢技術可以達到降低質檢成本60%以上,緩解了招工難、培訓難、留人難等問題;在倉儲物流環節,百度在一汽物流使用視覺技術,實現了汽車的無人機計數盤點,準確率達到99%以上,盤點時間相比人工縮短了80%。
對產業鏈來說,百度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基於區塊鏈等技術建設可信體系,核心企業驅動上下遊企業,將訂單數據、生產數據、質量數據、合同數據等共享至該平臺。一方面在上下遊企業間共享數據,聯動資源,降低庫存成本,實現全局最優。另一方面可以引入金融機構等第三方,基於這些共享數據對中小企業進行風險評估,降低融資成本,改善中小企業的現金流狀況。
此外,百度還通過建立區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提升當地產業集群競爭力。李碩介紹道,一方面,針對中小企業,提供雲MES、雲SRM、設備管理系統等SaaS應用系統,降低企業採買軟體的成本,提升信息化水平。另一方面,面向中大型企業,已經具備一定信息化基礎,迫切需要挖掘數據價值的情況下,提供智能質檢、工藝優化、排產調度等智能化應用,進一步提升數位化水平,實現智能化。同時,還提供B2B、供應鏈金融等促進產業鏈協同的應用服務。
李碩表示,對於政府而言,基於平臺上採集到的當地工業企業數據,可以更精準把握經濟運行狀況,從而制定更有針對性的政策,增強企業競爭力。百度將平臺的運營、運維工具交付給當地運營公司,可以保障平臺長期持續運營下去,避免政府持續輸血。另一方面,百度還提供AI培訓資源、人才培養服務,可持續基於平臺不斷生產更多適合當地產業特點的APP應用。將人才、數據、稅收都留在了當地。
「工業很大,工業網際網路的機會也很多。百度希望發揮自己的技術優勢,做底層基礎設施,輸出好用、易用的平臺型產品。上層場景應用,交給更熟悉業務的合作夥伴,一起為客戶服務。」李碩表示,自2017年以來,百度已經和20多個緊密的夥伴在10多個行業、50多個場景成功交付了眾多合作項目,實現自我價值落地的同時,為客戶創造價值。
作為合作夥伴代表,泉州水務集團副總經理蘇湘華也出席了論壇,並分享了泉州水務和百度在工業網際網路方向的合作進展。
(泉州水務集團副總經理蘇湘華分享泉州水務和百度在工業網際網路的合作故事)
據蘇湘華介紹,泉州水務集團藉助百度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打造了以1+5+N」為整體架構的水務大腦,支撐水務行業六位一體業務。其中「1」是指建設水務行業統一信息化底座,「5」是指構建大數據、視覺智能、數據智能、數字孿生、水務地理信息五大統一能力,「N」是指形成面向智慧原水、智慧制水、智慧供水、智慧排水、智慧汙水 、智慧節水的N個智慧應用群。
蘇湘華表示,通過將水務行業的生產、運營、服務、業務和百度工業網際網路的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前沿技術有效地結合,用新技術為傳統水務賦能,利用傳統基建和新基建的雙輪驅動,水務大腦可以實現集團智慧化生產運營,更大程度地可以降本增效,促進安全生產。
百度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解決企業、產業鏈和區域政府三方面的問題,成為智造新引擎,推動工業製造領域的產業智能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