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華
香港文化界知名人物,舞臺劇導演。1991 年創立「 非常林奕華」劇團,編導超過40 部劇場作品。作品《紅娘的異想世界之在西廂》《賈寶玉》等均取得巨大成功。
✎
我們沒有的其實不是錢,不是身份地位,我們沒有的是時間。我們沒有愛,因為我們沒有用時間來種愛。我們越來越依賴手機、越來越依賴科技就是儘量希望很多東西不要用時間,按紐就可以了,所以如果是今天的話,是不會有人寫出《紅樓夢》的。
今天的人都看的很近,可是為什麼曹雪芹可以寫到我們的未來呢?《紅樓夢》最厲害的一點就是我們今天拿來讀,完全看得到我們這個時代的人。
《金瓶梅》的結束其實就是《紅樓夢》的開始。
《金瓶梅》的前半段,都是錦衣美食,人生最得意盡歡的時候,但是有一個結局好像在等著我們,這些東西都是沒有價值的。那有價值的是什麼呢?
《紅樓夢》一開始就講有一塊石頭是多餘的,因為女媧補天就那一塊沒用上,他就在那邊一直嘆氣,有一個英文詞可以描繪得非常傳神——BITTER,在英文裡面就是苦澀的意思,當你很BITTER的時候,那個味道不只是一個味道,而是有非常多的味道。
一種味道從來不是只有一種味道,你BITTER苦澀的時候,其實有你得不到的甜,然後這個甜會發酵成為酸,這個酸就讓這個苦其實也不是只有苦,因為你心裏面到底還有一些希望,又隱藏了一些甜,所以到底是什麼呢?完全就不知道了,所以這塊石頭有這麼多的感受,以致沒有辦法去說清楚。焦慮就是這樣來的。
終於有人將它帶出了它的問題。有一僧一道去到這個石頭前面,說,沒有啊,你不是沒有用,因為你身上寫了很多別人的故事啊。原來他後來到人間跑了一趟,成為賈寶玉含玉而生的一種精神象徵。什麼是精神象徵?就是賈寶玉因為有這塊玉,以致他跟所有生下來的小孩都不一樣,這塊玉成為了他的獨特價值。
好諷刺,這塊石頭沒有價值,它跑到人間,是那個小孩有價值,可是到後來,它的價值是什麼?就是把這個小孩一生的故事都記載在它身上,回到天上的時候,它就有價值了。這是什麼意思?這就是生命。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一定要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那些東西才叫意義,才叫價值。可是如果以《金瓶梅》來講,我覺得西門慶(在李瓶兒死後)一年就會死掉,其實是因為他覺得他的價值不在他身上,而是在李瓶兒身上。
那李瓶兒的價值又在哪裡呢?就是當那個小孩出來了,有可能她就覺得她的任務完成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要修的一個功課,這個功課其實不見得說一定讓你功成名就,一定讓你高人一等,有時候我們就是能夠幫別人達成一些什麼?這就叫做有價值。
《紅樓夢》談到這塊一開始沒有價值的石頭跟著賈寶玉到了榮國府。賈寶玉是有閒階級,他不用工作,那他還有什麼價值可言呢?他對這個社會是沒有貢獻的,他可以貢獻的是什麼?他可以為別人創造的價值是什麼?原來就是《紅樓夢》這本小說要告訴我們的。
在他生存的這個環境裡面,沒有價值的人佔了99%,不管是他的爸爸、還是他的奶奶,身邊的姐姐妹妹。因為他們並沒有明確的未來,每天活著就只是為了每天,今天起來寫詩吃飯聊天串門子,一天結束,等於第二天,等於第三天,永遠都在同一個時間點上沒有超出的話,你怎麼去創造價值呢?更低下的人就更不用說了,就是所有的丫鬟,還有那些「家的」——僕人的老婆。
為什麼我認為賈寶玉是《紅樓夢》兩個主角之一呢?因為他賦予了所有這些人價值。賦予的方式就是愛。他的愛是不分階級、性別、年齡,甚至不分虛實的。比如,有一天劉姥姥進了大觀園,所有人最愛拿劉姥姥尋開心,因為她就是一個小丑,大家看到她來了就覺得她什麼東西都有趣,就聽她講故事。
但所謂的聽故事,老實說不過就是想聽聽鄉下人怎麼出洋相,以使這些貴族小姐太太有優越感。劉姥姥是非常聰明識時務的人,所以就知道要給他們一些鄉野傳奇。因此她就講了一個故事。
那個故事說,在他們鄉下有一個馬棚,失了火,有一個女孩來抽柴火。曹雪芹寫這一章寫得非常有趣,劉姥姥在講的故事講失火,居然同時榮國府真有個地方失火了,大家聽到火馬上想到要去救火,包括賈母在內,她也覺得不得了了馬上念經拜佛。可是只有賈寶玉,聽到了故事裡有女孩子,穿著白綾衣服去抽柴火,他就在大家忙著救火的時候,一直拉著劉姥姥問這個女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劉姥姥心裡想我是編出來胡謅的。現在大家都已經沒這麼在乎這個人物了,都關心救火了,劉姥姥的心也不在她編的角色身上。可是賈寶玉第二天居然還要去找這個女孩子。所以說,他不只愛真的人,他連聽到的,都能將一些自己的想像投射到對方身上。他是情感泛濫嗎?你可以這麼說。
可還有一件,他對於受苦的人特別有一種敬畏之心,他覺得苦難這件事情其實是他的責任。這種原罪的精神,在我們中國的小說裡面是很少有的,通常我們的人物都是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當世就結束,可是我覺得賈寶玉跟很多中國小說裡面的角色一個不同的地方就是,他一直有一種原罪感。
你可以用他的家庭背景解釋,你也可以從他做過的很多其他事情做出我們自己生在現代的一種理解。所以說他是《紅樓夢》的兩個主角之一,就是以愛賦予那些沒有價值的人價值。
我們現在看《紅樓夢》改編的電影電視劇,好像主角永遠都是林黛玉賈寶玉,可對我來講不是。賈寶玉一定是主角,但另外一個主角——真正的女主角是王熙鳳,她才是《紅樓夢》兩條線索裡最重要的一條。就像一個平行的車軌,如果賈寶玉代表的是理想,那王熙鳳代表的當然就是現實。
如果說賈寶玉能夠連那些看不見的東西都可以看見的話,王熙鳳則剛好相反,所有的東西都以看見為憑,以致她看什麼東西都看得非常非常眼前,這些東西全部都不會離開她太遠。
舉個例子,她有一個惺惺相惜的好姐妹。如果王熙鳳是榮國府的CEO,寧國府的CEO就是秦可卿。可是秦可卿突然得了病,瘦得不成人形,撐不了多久就死了。
秦可卿死的那天晚上,她的魂魄第一時間就來找王熙鳳,跟她說我要走了,走之前我有兩件事情希望提醒你。第一就是記得你要把我們家的祖墳料理好,因為那個時代的人很重要的事就是你的根,如果不好好保養,將來這株樹要倒的時候連根都沒有了,大家就真的散了,但如根能保住,哪怕這個樹倒了還能再長出來;第二就是有錢的話記得要把我們家族的學校辦好,如果你能夠好好培養我們家的新一代。那這株樹倒了,將來扶起它讓它開枝結果的就是他們。
秦可卿又多說了一件,說我們家很快又有一件大喜事,到時候錦上添花,烈火烹油,但記得那只是短暫的一刻而已,不要被那樣的盛宴帶到得意忘形的地步,因為你要記住一句話,盛筵必散。臨走時她還說了兩句: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
如果你是王熙鳳,你會怎麼樣?王熙鳳就說,喜事?什麼天大的喜事?
我書讀到這裡,眼淚就流下來了。我排自己的《紅樓夢》時,全部都是男生演的,然後一群男生讀到這邊,整個屋子的氣氛就低沉了,因為我們都是王熙鳳啊。今天有人跟你說有天大的喜事你會不問嗎,因為我們在意的是現在。
王熙鳳代表的就是現在,這個現在對於現代人來講是那麼重要,所以我們覺得要掌握這個現在是非常理所當然的,我們願意為這個現在丟掉很多其他的東西。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呢?就是愛。
《紅樓夢》有兩個極端,一個就是很多很多的愛,可是另外一個極端就是所有人都覺得自己不夠愛。為什麼有些人會覺得我有很多愛可以給,可是他給出來的愛有很多人收不到呢?這是我一直覺得《紅樓夢》很吸引我讀下去的一個原因,像《金瓶梅》,西門慶有這麼多的老婆,為什麼到最後三千弱水他就只娶了一個不漂亮的李瓶兒呢?這個是非常耐人尋味的,我覺得也許這個答案在《紅樓夢》也有提供。
那就是了解。有一個人比我自己更了解我,所以當我跟他在一塊的時候,我喜歡我自己。可是如果我要跟一個因為我有錢有其他條件他才喜歡我的人在一起的話,其實我就天天都要把我的條件拿出來,證明我這張支票是可以兌換成現款的。這時你得回來的那個不叫愛,叫交易。
換另外一個角度,潘金蓮為什麼不能愛西門慶呢?我感受到,可能是跟她的背景有關。並不是她不想愛西門慶,而是可能她根本沒有見過愛,根本沒有感受過愛,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愛,她可能只知道「得到」,愛我的人就是讓我得到,不能讓我得到的人就是不愛我,我如果愛他就是讓他得到。
所以這些東西全部都是1+1等於2的。
可是如果愛能夠1+1等於2的話,每個人就都很容易滿足了。因此有錢就快樂就幸福的話,理論上講很多有錢人就已經變成神仙了。可是在我的家香港就有很多的例子。80年代發跡的,90年代爆發的,為什麼後來有很多結婚的會離婚,曾經非常風光的會坐牢?就是各種各樣對不上這個1+1等於2的事情。包括《紅樓夢》的王熙鳳。
她老公賈璉好像很愛她,雖然也偷吃,但還是要得到她的批准和允許,為什麼她還是覺得得不到愛呢?她老公背著她到外面結識了尤二姐,然後第一次發現原來做平凡夫妻是這麼快樂,不用大魚大肉,兩個人吃個清粥小菜,面對面什麼都不做,就這麼發呆,時光在我們周邊包圍,就叫做溫暖。
這個是跟我老婆王熙鳳在一起做不到的,因為她就是跟我鬥智,跟我做各種讓我覺得好累的事情。但尤二姐卻讓我感到輕鬆。
可是為什麼等到賈璉把尤二姐帶回家,他老婆把另外一個丫鬟送給他後,他居然又可以忘掉尤二姐。中國人的文字真的很有趣,因為愛(愛)這個字中間有個心。如果你沒有心的話,你怎麼愛呢?
潘金蓮的心在哪裡?我很想去《金瓶梅》找一找;西門慶的心在哪裡?有可能就是通過了解而在李瓶兒的手上得到了。而且可能是李瓶兒身上的一個東西讓他有心,那就是善意。不管是出於自卑還是天性,「善」還是愛必須要有的裝備配件。沒有善的話你是很難有愛的。
我覺得王熙鳳缺乏的很大程度上就是這個善。為什麼呢?王熙鳳也不是窮家小孩,雖然不識字,可她從小就來自一個財大氣粗的家庭,不缺物質。為什麼沒有心呢?這個是你讀《紅樓夢》需要自己體會的。我在讀的時候,覺得她沒有心的一個原因是,其實很多時候男人是沒有心的,男人沒有心不是說他生下來就沒有心,而是我們的傳統很多時候把男人拱在一個位置上,他有權力。
有權力就不用有心了。因為當你有心的時候你的權利也許就會被別人拿走,你有善就會心軟,心軟的話可能就不會堅持你應該堅持的事情。我說這個男人不是說性別上面的男人,我說的男人其實是我們一直以來,有可能從動物發展,一直到我們說的這些小說背景的時代所代表的一種陽剛思想,甚至現代一點說是父權思想。
男人覺得最要守住的就是權力,生活就是戰場。而王熙鳳有趣的地方是她從小就是被當男孩子養大的,所以她跟賈寶玉作為兩個《紅樓夢》的主角很有意思,一個是男中女,一個是女中男,剛剛好是倒過來的。
曹雪芹把很多人物與人物間的鏡像同時並列在這個小說裡,可他不會直接跟你說,你要自己找。我就找到王熙鳳跟賈寶玉的關係,可這個是折射,不是直接的反射,那王熙鳳的直射是什麼?當然是她的老公。
我們說的夫妻,男女朋友之所以會在一起,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表面上是緣分是巧合,其實是來自你知道自己欠缺一些什麼?所以想找一個補足你欠缺的對象,從而讓自己完整不害怕。因為你不會想的他幫你想,你不了解的部分他了解。可也有另外一種,他的欠缺是覺得自己有的還不夠,所以要更多,那個叫自戀。
很多時候年輕男女很喜歡對方,可是天天吵架的原因就是我有的你有,我沒有的你也沒有,這都是欠缺。所以賈蓮跟王熙鳳本來是很可以成對的,因為賈璉其實還滿軟弱的,王熙鳳是很堅強的。理論上他們兩個人都已經可以在一塊,為什麼賈蓮還要偷吃呢?
我覺得其實賈蓮還是不能夠接受王熙鳳強悍的那一面,也就是說他還沒有接受自己是女性的陰性性格大於作為男人丈夫應該有的性格。所以你看人與人之間的補和欠是多麼複雜。
這兩個主角其實也是《紅樓夢》很重要的一個象徵。《紅樓夢》丟給我們2016年的讀者最大的一個問題是,其實中國人的自我到底在哪裡?什麼叫做自我?我們在學校不會有一科叫自我學,回到家裡你會跟你的爸爸說我想跟你談談我的自我嗎?你會問媽媽你有自我嗎?你跟兄弟姐妹爭一個玩具時會想到其實我們不是在爭玩具,而是在爭自我嗎?
中國人對自我這個事情一直都在用別的方式在解釋解釋,而不會直接進入到問題的核心,因為我們有另外一個名詞,叫做面子。有面子比有自我重要。
允許我先停在面子這裡,再說一說為什麼《紅樓夢》對我很重要?
因為我覺得自己其實是活在大觀園裡面的,並不是只有我,我覺得大家都是活在大觀園裡面的。因為如果剛剛王熙鳳跟秦可卿的夢境跟現實之間的落差,大家是能夠在你的現實生活當中找到認同的話,也就是說曹雪芹在250年前就把我們設計了。我們一直都告訴自己有什麼,而不是沒有什麼,這叫面子,可是心底裡面一直在跟自己說的我沒有什麼,而不是有甚麼,這個叫做心理。
為什麼這麼多的卡拉OK歌都要唱失戀我沒有我是爛泥呢?因為在這個沒有當中我們找到有。可是真的要自己去發現真的自己去耕耘,真的自己要去挖掘的那個有到底在哪裡呢?對不起我覺得在我們的文化裡面這個有需要太多的力氣了。需要太多的自我要求了。
所以我們沒有的其實不是錢,不是身份地位,我們沒有的是時間。我們沒有愛,因為我們沒有用時間來種愛。我們越來越依賴手機、越來越依賴科技就是儘量希望很多東西不要用時間,按紐就可以了,所以如果是今天的話,是不會有人寫出《紅樓夢》的。
今天的人都看的很近,可是為什麼曹雪芹可以寫到我們的未來呢?《紅樓夢》最厲害的一點就是我們今天拿來讀,完全看得到我們這個時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