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基努裡維斯量身定做的電影《康斯坦丁》,使用這個名字可能不夠酷炫,所以它又叫做《地獄神探》。這部電影吸引人的地方不僅僅在於完全按照但丁的《神曲》塑造了地獄世界,還在於它採用了《聖經》以及《撒旦聖經》相關的設定。
即使《撒旦聖經》被列為禁書,但很顯然,它的有些思想能夠吸引更多致力於了解人性和神秘領域的人。《撒旦聖經》是關於魔鬼的世界規則,它的作者拉維試圖建立一個跟上帝信仰相對立的魔鬼信仰。
所以這部電影也採用了鏡像理論,開頭康斯坦丁驅趕亞裔女孩身上的魔兵,使用了鏡子,就是暗喻這種對應性,即:天堂對應地獄;上帝對應撒旦;神的兒子耶穌對應撒旦的兒子曼蒙;耶穌從神降世為人拯救人類,曼蒙從地獄穿越界限肆虐人間;耶穌是上帝的完成服從者,曼蒙是撒旦的隱匿背叛者。
確立了鏡像世界,電影還按照一個賭約設定了情節,即:上帝和撒旦約定,彼此都不可以直接對人類世界進行幹涉,但是可以施加間接的影響,關鍵還是看人類的心智怎樣選擇,天堂和地獄以這種方式保持著平衡。上帝和撒旦的賭約考驗的是對人類靈魂的試煉,這種試煉從未停止過,比如古老的聖經故事《約伯記》就是這種賭約的考驗。
電影對《聖經》進行了延伸,的第一個延伸演繹就是:耶穌並不是死於十字架極刑,而是死在羅馬士兵鋒利的矛刺下。這把矛因為沾染了上帝之子的鮮血,就變成了另類的聖物。這把矛在墨西哥被一個無業游民拾到,這個無業游民拿著矛就變成了擁有神秘力量的存在,車都撞不死他。遊民帶著這把矛被召喚來到康斯坦丁身邊,更切確的說法是來到安吉拉的身邊。
第二個延伸演繹:原本的報喜天使加百列,覺得人類太容易就獲得了上帝的原諒,這樣輕易原諒換來的並不是人類的感恩戴德,相反,人類很快就忘記了耶穌基督的偉大犧牲。很多人類都不願意相信神的存在,也不願意按照良善的意願生活,所以加百列聯合了曼蒙,讓魔鬼肆虐人間,這樣真正信仰上帝的人就會得到救贖,而那些被原諒了就忘記上帝的人就會被魔鬼吞噬,陷入恐怖的地獄裡。
但是前面說了,天堂地獄之間,因為上帝和撒旦的賭約,保持了某種平衡,雙方不能隨便打破這個平衡,人類在這種平衡裡得以生存。所以曼蒙和加百列要怎樣打通地獄和人間的通道呢?必須要滿足:撒旦之子(曼蒙)進入擁有強大通靈能力的人身體裡(安吉拉),然後有神的協助,用沾有上帝之子鮮血的矛劃開通道,最後就是撒旦之子降臨人間,隨之而來就是地獄之火燃燒到人類世界。
電影的高潮部分就是加百列用矛刺向安吉拉的身體,曼蒙馬上要從安吉拉的身體裡呼之欲出——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呢?
因為這是跟耶穌拯救世人的套路是一樣的。上帝不能直接赦免人類的罪,只有通過自己的兒子來到人間,被人類殺死,以人性和神性統一的耶穌基督之軀才能真正地救贖人類。所以曼蒙也一樣,他無法直接來的人間搞破壞,他想要來到人間,必須要有媒介。這是第一個設定。
加百列和曼蒙的計劃很完美,唯一的變數就是康斯坦丁的存在。康斯坦丁和安吉拉的妹妹伊莎貝爾其實比較類似,他們都比較脆弱,因為通靈能力而看見天使和鬼怪在人間遊蕩,飽受折磨。伊莎貝爾不被理解而進了精神病院,最後自殺,但是她的自殺很有深意。康斯坦丁應該也是因為通靈不被理解而放縱了自己的生活,最後導致自殺,但是沒死成。
伊莎貝爾是自殺的,因為她進了地獄,這就是電影的第二個設定:天主教的普世價值,自殺的人不能上天堂。即使伊莎貝爾虔誠地信仰上帝,希望上帝拯救她,但是她的脆弱讓她不堪鬼怪的折磨而自殺。
康斯坦丁自殺也進過地獄,見識到了地獄的恐怖景象,所以他活過來後就非常非常害怕進地獄,他非常非常想進天堂,於是就找到了一條自以為正確的路——驅除人間的魔鬼,把鬼怪趕回地獄去。
但是實際上,康斯坦丁這樣做是進不了天堂的。
伊莎貝爾和康斯坦丁以及安吉拉都有通靈能力,為何曼蒙只找安吉拉呢?
這裡涉及一個基督教信仰的關鍵教義,耶穌救贖了人類之後,只是赦免了人類的原罪,但是人類要進入天堂,還需要悔改,還需要信仰耶穌基督,也就是在內心真正擁有對上帝天國的信仰。擁有這樣的信仰就擁有強大的精神力量,就能夠在面對善惡選擇的時候,作出正確的決定。
這才是上帝對人類的期待,也是魔鬼對人類靈魂的覬覦。而安吉拉是擁有強大精神力量的人。安吉拉的精神力量很大,所以她堅信自己看不見那些可怕的東西,有一天她就真的看不見了,她成了警察,武裝了自己。但是這種能力還是可以指引她正確地找到罪犯,準確地開槍射擊。她的這種強大精神力量是曼蒙看中的,所以也用伊莎貝爾的死觸發安吉拉和康斯坦丁見面,這樣康斯坦丁就可以幫安吉拉重新把通靈力量激發出來。
伊莎貝爾是以自己的自殺事件給安吉拉指明了可以拯救世界或者是激發安吉拉靈力的人——康斯坦丁。所以應該說伊莎貝爾這也是一種犧牲,是以自己進地獄為代價換來的。如果伊莎貝爾是純粹的為了拯救而自我犧牲,她其實是可以進天堂的,這一點可以參考後面講到的康斯坦丁的自殺。但是伊莎貝爾的自殺並不純粹,有一部分也是被魔鬼驅使的,因為要引出安吉拉和康斯坦丁見面。所以伊莎貝爾最終的結局是進地獄的,因為她並不是單純的自我犧牲,有一部分也是放棄了抵抗。
最後說到康斯坦丁,他第一次自殺的時候沒有死,應該是上帝不讓他死,因為上帝是對康斯坦丁有期待的,但是他還沒有領悟到上帝的期待是什麼。康斯坦丁自殺沒死成,又見到了地獄的恐怖,但是他活過來也不想好好活,為了儘快死,就拼命地抽菸,後來得了肺癌。
見到安吉拉之後,或許是安吉拉對親情的眷顧,或許對安吉拉產生了愛情,總之康斯坦丁見到了人世間的美好,所以在最後時刻願意割腕自殺來拯救安吉拉和人間。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撒旦說過要親自收康斯坦丁的靈魂,這裡也側面證明康斯坦丁是獨特的存在,不然也不會勞煩撒旦的大駕。
康斯坦丁彌留之際,撒旦到來,康斯坦丁告訴撒旦,他的兒子曼蒙背著他做的事情。因為撒旦和上帝有約定,如果自己的兒子計謀得逞,其實對於撒旦來說,他就輸了跟上帝的賭約。所以撒旦是一定會阻止曼蒙和加百列打開地獄之門的。
康斯坦丁自殺,按理也是要進地獄的,但是,因為他的自我犧牲,也就是見識了人類身上的美好之後的自我拯救和拯救他人,已經超越了自殺的罪,所以上帝判定康斯坦丁進天堂——這就是電影的第三個設定。撒旦很想把康斯坦丁拉進自己的地獄去,現在上帝又讓康斯坦丁上天堂,撒旦非常不甘心,於是就直接清除了康斯坦丁身上的肺癌,讓他活了過來。
於是康斯坦丁既進不了天堂也進不了地獄,只能繼續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