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癌症早期無症狀,但體檢就能發現

2021-01-20 北腫杜鵬

患者經歷

李先生今年五十七歲了,在一次公司體檢後超聲發現腎臟有一腫物,醫生建議他趕快去腫瘤醫院看看,於是他在家人陪同下來到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泌尿外科杜鵬主任門診就診。我們對李先生進行了全面檢查,CT報告顯示:右腎下極可見混雜信號腫物,直徑大約5cm,不均質增強。

▲患者CT影像,紅色圓圈處為腎腫瘤

考慮早期腎癌的可能性比較大,但由於腫瘤比較大且位於腎臟中心,需要通過腹腔鏡右腎根治術,也就是把整個右腎切除才能確保把腫瘤切乾淨。李先生雖然已近知之年,但自覺身體硬朗,不抽菸不喝酒還經常運動,平時也沒有任何不適症狀,怎麼就在腎臟長了個腫瘤還得切腎了呢?事實擺在眼前,李先生也只能選擇接受,馬上調整心態配合治療。

術後病理也證實了術前的判斷:腎透明細胞癌,大小5.8×5×3.8cm;局限於腎組織內;未見脈管癌栓及神經侵犯;輸尿管斷端及血管斷端未見癌;腫瘤病理分期:pT1。

李先生其實還算不幸中的萬幸,可以通過切除右腎來根治,臨床上,約1/3的腎癌患者在初診時就已經是局部晚期或者發生遠處轉移,失去了根治的機會。據統計,腎癌發病率已經排在男性惡性腫瘤的第九位、女性第十四位,並呈逐年上升趨勢且越來越年輕化,高發年齡段為60-70歲。

腎癌有症狀嗎 ?

50%-60%以上的腎癌患者沒有任何症狀,像前文的李先生一樣是通過體檢發現的。如果發現症狀了,說明可能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我們常說的腎癌「三聯徵」——血尿、疼痛和腫塊,就是指腎癌中晚期的症狀,三聯徵俱全的患者佔10%左右,很少有可能治癒。

01 血尿

腎臟位置隱蔽,與外界的主要聯繫是尿,大部分早期腎癌並沒有血尿,一旦出現血尿是病情較為危重的表現,因為血尿是在腫瘤增大侵入到腎盂後才發生的,因此發現了血尿就已經是中晚期了。 血尿分為肉眼血尿和鏡下血尿:出血量少,用顯微鏡才能看到幾個紅細胞,是鏡下血尿;當出血量達到1-2ml時,肉眼才能看見,為肉眼血尿。 腎癌引起的血尿常為無痛性間歇發作的全程肉眼血尿,間歇期隨病變發展而縮短,尿色多呈茶色,少數情況表現為持久的鏡下血尿。

02 腰痛

腎癌引起的腰痛多為鈍痛,而且局限在腰部,當腫瘤侵犯周圍臟器和腰肌時疼痛較重且為持續性。 引起疼痛的原因有兩個:

(1)通常情況下,是因為腫瘤增大充脹腎包膜引起;

(2)當腫瘤破潰出血甚至形成血塊,通過輸尿管時引起輸尿管梗阻而誘發腰痛。 腎癌患者的年齡較大時,常常誤以為腰痛是腰肌勞損或腰椎疾病等引起的,容易耽誤早期診治的時機。

03 腫塊

一部分晚期腎癌患者是因發現腹部腫塊前來就診的。當腎腫瘤達到相當大體積的時候,從腹部便可摸到,此時許多患者已經是局部晚期,甚至有患者已經出現全身轉移。

如何早期發現腎癌 ?

腎癌這麼難被發現,我們還能找到它的蛛絲馬跡嗎?答案是肯定的——B超檢查就是最簡便無創傷的檢查方法,可作為常規體檢的一部分,這也是前文患者李先生發現早期腎癌的方式。

超聲可以發現腎臟內超過1cm的腎癌,診斷準確率高達90%。

超聲可以發現腎內0.5cm以上的腫物病變,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還能確定腫物的形態,明確實性(不含囊性液體)、囊性、還是混合性腫物。

一旦超聲發現腎臟可疑性佔位,一定要複查腹部CT明確腫物性質,達到早期診斷早期發現的目的。所以每年的定期體檢或B超檢查顯得尤為重要,早期發現腎癌,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

相關焦點

  • 哪些癌症屬於高發病?若能定期體檢,早期發現,或能提高治癒率
    癌症是一種令人非常恐懼的疾病,患上癌症往往也就意味著離死亡不遠。由於癌症危害性非常大,治療難度較高,因此不少人在確診後會放棄治療,其實有些癌症若能在早期發現,並採取積極治療,是有很大機率能夠治癒的。那哪些癌症屬於高發病?若能定期體檢,早期發現,或能提高治癒率。
  • 無症狀也會得癌症?年過40的你,做腸鏡了沒有?
    「大腸癌雖然兇險,但是只要發現的早,是最容易治癒的癌症,也是最容易預防的癌症!」說它容易治癒,是早期癌的治癒率可以達到90%以上,黏膜內癌幾乎接近100%;說它容易預防,是因為90%以上的腸癌是腸息肉演變而來,在40歲前做一次腸鏡,就能避免悲劇發生。
  • 入院看病檢測新冠肺炎,反而查出了早期肺癌?告訴你早期癌症篩查...
    近日,有這麼一則新聞悄悄地登上了熱搜,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在入院看病先檢查新冠肺炎排除的這個期間,短短的一個月裡至少已經發現了4位患有肺癌的早期病人。
  • 體檢發現了這種血管瘤,該怎麼辦?
    肝臟血管瘤不是惡性癌症,而是肝臟裡最常見的良性腫瘤。肝臟血管瘤的患者非常多,據文獻報導,5-7%的人群都有,這樣換算的話,中國有高達幾千萬的攜帶者。大家感覺身邊查出肝臟血管瘤的人越來越多,一個重要原因是體檢的普及率越來越高,儀器越來越靈敏,因此找出了很多無症狀的小血管瘤,其特點是臨床無症狀,病程長,生長慢,症狀輕。對於這類小腫瘤,通常並不需要激進治療,而是推薦定期複查。
  • 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時還是晚期?
    趙朗 攝 拍X光片查肺癌 難以發現早期肺癌肺癌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最初體檢篩查肺癌,使用的方法是拍胸部X光片,但該方法很難發現早期肺癌,即使查出來了,通常已是中晚期。而常規劑量的胸部平掃CT,由於射線量較高,每年做對身體會造成傷害,因此不適用於普通體檢。現在,體檢通常讓受檢者進行低劑量螺旋CT檢查,以篩查肺癌,其射線量低、解析度較高,能夠發現早期肺癌,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意義。
  • 這幾類癌症易高發,早期治癒率就相對可觀,所以需定期進行體檢
    癌症在大家眼中,就是死神發出的「邀請卡」,無論花費再多的金錢,用什麼治療方式,患者最終都會死亡,而家屬則需面對「人財兩空」的結局。所以,每個人提到癌症時,都會發自內心的恐懼,害怕這種疾病會找上自己!癌症的死亡率的確較高,特別是發展到晚期後的癌症,即便是治療能延長患者的生命,但想要清除體內的癌細胞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患者最終也會因此死亡。但是,如果能在早期發現癌症,並進行專業的治療,患者生存期限不僅會延長,甚至能達到臨床治癒的標準!
  • 年年體檢未發現異常,卻突然查出癌症晚期,問題究竟出在哪?
    癌症?我年年都體檢怎麼可能被查出肺癌晚期?醫生你再查一遍,肯定是出問題了!」醫院裡時而會出現這種質疑聲。有些患者被查出癌症後,產生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質疑醫生的檢查結果為誤診,全民體檢的普及讓人們幾乎每年都會進行體檢,但是為什麼年年體檢都沒有發現異常,卻突然被查出癌症晚期?是誤診嗎?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 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時還是晚期
    年年都體檢,而且體檢報告也都顯示正常卻突然查出癌症晚期難道是做了「假體檢」?其實體檢不在於查的有多勤關鍵在於查的對不對!最初體檢篩查肺癌,使用的方法是拍胸部X光片,但該方法很難發現早期肺癌,即使查出來了,通常已是中晚期。而常規劑量的胸部平掃CT,由於射線量較高,每年做對身體會造成傷害,因此不適用於普通體檢。現在,體檢通常讓受檢者進行低劑量螺旋CT檢查,以篩查肺癌,其射線量低、解析度較高,能夠發現早期肺癌,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意義。
  • 癌症早期症狀不明顯?這4個部位,體檢時可別忘記查
    癌症出現後癌細胞在體內的發展不受控制,會逐漸讓局部的腫瘤體積增大,引發壓迫,繼發性症狀。另外,有部分癌細胞會隨著血液,淋巴液轉移到其他部位,進而增加治療難度,沒有及時發現疾病信號,平時又忽略了定期檢查的重要性,癌症可能會入侵威脅健康。因此,做好癌症的預防工作很重要。
  • 李景濤副主任談癌症的早期篩查:癌症並不可怕,關鍵是早查早治
    1.我國常規體檢缺乏癌症早期篩查項目。例如,篩查結直腸癌的腸鏡檢測並不在常規體檢項目之列。而直腸鏡篩查在美國已經非常普及,這也是美國結直腸癌患者五年生存率70%遠遠高於我國30%的最主要原因。
  • 假醫生、假驗血,假體檢,體檢亂象背後,是被耽誤的癌症患者
    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因為很多人做的都是假體檢或錯誤體檢,花了不少冤枉錢,但效果甚微。 別再等出現症狀,再去就醫 經常看健康科普的朋友們肯定對"癌症早期症狀"這個概念非常熟悉,不少醫生也是大做文章,宣傳各種各樣方式來發現癌症的早期症狀。
  •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早期信號都被忽視了!
    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和分析,腫瘤專家們給出了三種原因:第一:「諱疾忌醫」的心理,不願意麻煩去醫院,結果過小病拖成癌;第二:不少癌症的早期症狀與普通疾病症狀相似,容易被忽視;第三:體檢、做檢查時方法不對。朝陽醫院普外科曾維根醫生曾分享,碰到過一個患者,體檢的時候大便潛血檢查陽性。體檢報告建議專科就診,完善腸鏡檢查。但是,患者和家屬都不當回事,自認為是痔瘡出血。沒有及時的幹預,導致腫瘤不斷的生長,等到出現了腸梗阻或者腸穿孔,才來醫院看病,這時候已經晚了,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所以,如果發現異常,一定要去正規醫院看病,做進一步的檢查,明確診斷。
  • 這種癌症福建高發!出現這些症狀趕緊就醫!體檢一定要看……
    而在他留給世界的最後一篇中提到經過兩年多的戰鬥,還是輸給了癌症。很多人每年都會去做體檢,然而體檢完後,體檢報告上的指標都正常,卻在體檢後不久的某一天突然被查出癌症。這是為什麼?「很多人之所以沒檢測出癌症,是因為他們做的是普通健康體檢,健康體檢不等於防癌體檢。」此前,福建省腫瘤醫院體檢中心林金宋主治醫師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
  • 看了上千份體檢報告,終於明白為什麼癌症一查出來就是晚期!
    咱們一般人做的這些體檢項目想查出早期癌症,尤其是消化道的早期癌症,幾乎不可能。 這是我電腦裡,三四年下來存的上千份體檢報告的樣本。 這種普通體檢,只能讓咱們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和重要器官運行是否正常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對一些常見的慢性病比如心腦血管疾病篩選比較有用,對於中晚期比較嚴重的癌症會有一個指示作用,但是你要拿它去篩選早期的癌症尤其是腸胃消化道的癌症,十個裡面得有九個會被漏檢。 想想你的體檢報告是不是就是這樣?
  • 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卻已晚期?四種檢查很多人漏了做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慨,醫生,我每年都在體檢,為何還是沒有及時發現癌症,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難不成每年做的都是假體檢? 55歲的老鄭在兩天前確診為胃癌,他怎麼都不願意相信,還把自己最近五年做的體檢報告都拿出來,給醫生看,每一年的體檢都沒什麼大問題。 可是醫生看了這些報告,搖了搖頭,這些體檢項目,都是肝腎功能,血脂血糖,心電圖,胸片,腹部B超,醫生告訴老鄭,這些都是最常規的體檢,它們能發現一些慢性病,比如糖尿病,高血脂,但是並不能發現胃癌。
  • 年年體檢卻被查出肺癌 普通體檢能查出癌症嗎
    ­  年年體檢卻還是被查出肺癌­  「這個春節我們一家人都過得不舒坦。為什麼我每年體檢都正常,而這次一發現就是肺癌呢?」渝北64歲的張先生在重慶市腫瘤醫院健康體檢與腫瘤風險篩查中心查出患有肺癌。本來在春節前,他已經拿到體檢報告,醫生也對報告進行了解讀,但他還是不能接受這個結果。
  • 科普|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早期信號都被忽視了!
    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和分析,腫瘤專家們給出了三種原因:第一:「諱疾忌醫」的心理,不願意麻煩去醫院,結果過小病拖成癌;第二:不少癌症的早期症狀與普通疾病症狀相似,容易被忽視;第三:體檢、做檢查時方法不對。朝陽醫院普外科曾維根醫生曾分享,碰到過一個患者,體檢的時候大便潛血檢查陽性。體檢報告建議專科就診,完善腸鏡檢查。但是,患者和家屬都不當回事,自認為是痔瘡出血。沒有及時的幹預,導致腫瘤不斷的生長,等到出現了腸梗阻或者腸穿孔,才來醫院看病,這時候已經晚了,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所以,如果發現異常,一定要去正規醫院看病,做進一步的檢查,明確診斷。
  • 僅做這件事,就能提前4年發現癌症?真相是……
    4年發現癌症有了這樣的成果是不是可以更好地實現癌症的早期篩查了?前面說的最新研究中提到,比常規診斷提前4年查出癌症,主要靠的是查血液中的微量腫瘤甲基化,而它的本質正是腫瘤DNA甲基化,其實查的還是游離DNA。那麼,只要檢查了血液中的腫瘤DNA甲基化,就能輕鬆發現早期癌症嗎?並沒有這麼簡單的。首先,特異性和敏感性尚待提高。
  • 癌症並非不治之症!哪些癌症比較高發、早期治癒率高?早點預防
    在多數人看來,只要得了癌症,就沒救了,癌症就等於絕症,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癌症已經不再是不治之症!有些癌症如果呢個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治癒率是很高的!那麼,哪幾種癌症早期治癒率非常可觀呢?下面向大家介紹幾種比較高發的癌症,看完後希望大家注重預防,並學會發現早期信號,或許能成功治癒癌症,大大延長自己的壽命。
  • 女子年年體檢「正常」卻癌症晚期,那還要不要體檢?
    今年50多歲湖北武昌的吳女士,平時很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每年都會去醫院進行常規體檢。一個月前她突然出現持續便血的情況,趕緊到醫院就診。醫生通過檢查,發現吳女士為結腸腺癌,並已出現肝轉移,屬於癌症晚期。這讓吳女士一家人備受打擊,每年做體檢時「癌胚抗原」都正常,怎麼最後發現癌症時已是晚期了呢?原來,「癌胚抗原」這個指標不完全是結直腸癌的預警信號,有些人可能患癌後這個指標會有明顯升高,但有些人即使是癌症晚期,這個指標還在正常範圍內,因此用癌胚抗原來判斷是否患有腫瘤是不準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