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經歷
李先生今年五十七歲了,在一次公司體檢後超聲發現腎臟有一腫物,醫生建議他趕快去腫瘤醫院看看,於是他在家人陪同下來到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泌尿外科杜鵬主任門診就診。我們對李先生進行了全面檢查,CT報告顯示:右腎下極可見混雜信號腫物,直徑大約5cm,不均質增強。
考慮早期腎癌的可能性比較大,但由於腫瘤比較大且位於腎臟中心,需要通過腹腔鏡右腎根治術,也就是把整個右腎切除才能確保把腫瘤切乾淨。李先生雖然已近知之年,但自覺身體硬朗,不抽菸不喝酒還經常運動,平時也沒有任何不適症狀,怎麼就在腎臟長了個腫瘤還得切腎了呢?事實擺在眼前,李先生也只能選擇接受,馬上調整心態配合治療。
術後病理也證實了術前的判斷:腎透明細胞癌,大小5.8×5×3.8cm;局限於腎組織內;未見脈管癌栓及神經侵犯;輸尿管斷端及血管斷端未見癌;腫瘤病理分期:pT1。
李先生其實還算不幸中的萬幸,可以通過切除右腎來根治,臨床上,約1/3的腎癌患者在初診時就已經是局部晚期或者發生遠處轉移,失去了根治的機會。據統計,腎癌發病率已經排在男性惡性腫瘤的第九位、女性第十四位,並呈逐年上升趨勢且越來越年輕化,高發年齡段為60-70歲。
腎癌有症狀嗎 ?
50%-60%以上的腎癌患者沒有任何症狀,像前文的李先生一樣是通過體檢發現的。如果發現症狀了,說明可能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我們常說的腎癌「三聯徵」——血尿、疼痛和腫塊,就是指腎癌中晚期的症狀,三聯徵俱全的患者佔10%左右,很少有可能治癒。
01 血尿
腎臟位置隱蔽,與外界的主要聯繫是尿,大部分早期腎癌並沒有血尿,一旦出現血尿是病情較為危重的表現,因為血尿是在腫瘤增大侵入到腎盂後才發生的,因此發現了血尿就已經是中晚期了。 血尿分為肉眼血尿和鏡下血尿:出血量少,用顯微鏡才能看到幾個紅細胞,是鏡下血尿;當出血量達到1-2ml時,肉眼才能看見,為肉眼血尿。 腎癌引起的血尿常為無痛性間歇發作的全程肉眼血尿,間歇期隨病變發展而縮短,尿色多呈茶色,少數情況表現為持久的鏡下血尿。
02 腰痛
腎癌引起的腰痛多為鈍痛,而且局限在腰部,當腫瘤侵犯周圍臟器和腰肌時疼痛較重且為持續性。 引起疼痛的原因有兩個:
(1)通常情況下,是因為腫瘤增大充脹腎包膜引起;
(2)當腫瘤破潰出血甚至形成血塊,通過輸尿管時引起輸尿管梗阻而誘發腰痛。 腎癌患者的年齡較大時,常常誤以為腰痛是腰肌勞損或腰椎疾病等引起的,容易耽誤早期診治的時機。
03 腫塊
一部分晚期腎癌患者是因發現腹部腫塊前來就診的。當腎腫瘤達到相當大體積的時候,從腹部便可摸到,此時許多患者已經是局部晚期,甚至有患者已經出現全身轉移。
如何早期發現腎癌 ?
腎癌這麼難被發現,我們還能找到它的蛛絲馬跡嗎?答案是肯定的——B超檢查就是最簡便無創傷的檢查方法,可作為常規體檢的一部分,這也是前文患者李先生發現早期腎癌的方式。
超聲可以發現腎臟內超過1cm的腎癌,診斷準確率高達90%。
超聲可以發現腎內0.5cm以上的腫物病變,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還能確定腫物的形態,明確實性(不含囊性液體)、囊性、還是混合性腫物。
一旦超聲發現腎臟可疑性佔位,一定要複查腹部CT明確腫物性質,達到早期診斷早期發現的目的。所以每年的定期體檢或B超檢查顯得尤為重要,早期發現腎癌,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