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早睡的,可惜今天不小心看了一部電影,叫《翠絲》,大陸好像沒有什麼好電影,而中國的電影陣地還有香港一幫老演員在撐著,以前看了金像獎,黃秋生拿了男主,姜皓文被提名了,還有古天樂,古天樂在殺破狼裡我感覺演的不是最好,但是獎該他拿。怎麼說呢,就是一種感覺,香港電影人人家就是比大陸人做得好,人家勤奮努力堅持,而大陸呢就出一些流量明星,大陸也有好的,但是寥寥無幾,不像香港已經成了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信仰。
大陸之大,能真正做事的人越來越少,文化越來越衰微,大家一致向錢看,幾十年過去了不過多了一群暴發戶,暴發戶企業。香港彈丸之地,魚龍混雜,卻漸漸形成了他自己的主流價值觀,文化也好,影視也罷,香港成了中國最後堅守陣地,諷不諷刺。
廢話不說,本來今晚我立志要早睡的,熬了一個禮拜夜,真的不行了。但是看完《翠絲》我又感動了,忍不住說幾句。
《翠絲》主演姜皓文,我也記不住他的名字,就是黑黑的雙眼皮大眼睛那個男的,千年配角,你肯定在n部電影裡都見過他,據官方統計是七十多部電視劇,九十多部電影,全是配角。幾十年的磨礪,他終於登堂入奧,成了實力派老戲骨。之前的《拆彈專家》得了最佳男配角,現在《翠絲》提名最佳男主。看完我覺得讓他當最佳男主也不為過。但是第一隻有一個獎項,演得好的人卻不止一個,有的人雖敗猶榮。
《翠絲》這個名字感覺好土好奇怪,你和我一樣一看到肯定百思不得解,看完你就知道了。
這是一個敏感題材的電影,是講跨性別者的,裡面是其中一種,易性癖者。一開始我以為是同性戀的,易性癖不是gay,他們大多也是先天的,就是心裡認為自己是異性,這東西很複雜,要心理性別,生理性別,性取向,三位一體來分析,我他麼也不懂,同性戀大多是傾向性取向方面,易性癖大多傾向心理性別,只能解釋這麼多了,能力有限。
主演是姜皓文,這個這麼黑的男人,身高一米八,他來演這個角色可以說很不好演,所以極度考驗演技。
同性戀是對邊緣群體關注最多的,還好一點,許多西方國家已經接受併合法化了。中國可能還要一段時間。
易性癖就比較少一點,他們這類邊緣人群,大多是默默忍受終老,無人理解他們的痛苦,但這並不是他們的錯,他們也沒得選,所以我希望大家眼界開闊一點,多一分包容。
今天我在車上看這部電影,被他們看到了,他們說我變態,看同性戀,我跟他們解釋說這不是同性戀,這是易性癖,解釋完,他們說我更幾把變態。還是一個女孩說的。我也很無語,我說,你可以不懂,但是你沒有資格去批評他們,他們也沒得選,能不能心態放寬一點,多一點包容。很嚴肅的把她懟回去,她本來湊過來看的,也不看了,但是還是罵我變態。
阿邦是同性戀,這小夥子我乍一看,以為是那種玩世不恭,就是充滿激情敢想敢做的年輕人,就像春光乍洩裡面的張震,再一看,不是他是那種到了第三階段,很成熟依然不世故依然充滿激情的人,下面這一幕真正感動到我了,要帶我進入高潮。
後來五十一歲的大雄,在重逢打鈴哥之後,他們本是一類人,再加阿邦的幫助,幫他倆圓了一個小小的女人夢,酒吧這場是第二個高潮,這才是他們壓抑了一輩子,最開心最釋放最享受到女人的快樂的時候。
但是,家庭,和身邊人的觀念,世俗的成見不是那麼好改變的,做一件事真的需要勇氣,和自己承受痛苦。
之後大雄終於下定決心,斬斷是非根(開玩笑),決心活出自己,展現自己價值觀,最後在展廳,有人叫他佟小姐,他那時該有多開心。
雖然是邊緣人的個體,但是個體往往能反映出一個社會整體,以小見大。只有當我們,關注到社會的邊緣群體,理解包容他們,整個社會少一點偏見冷漠,那麼這個社會才是在變好。
寫點個人的一點感悟,關於個人,像劇裡說的你現在五十歲,如果你能活到八十歲,還有三十年時間,有什麼不敢做,為什麼不敢去追求,做最好的或者自己想要做的自己。就像我們高中語文老師說的,只要你想做,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百年之後我們都要入土,為何不好好折騰這活著的幾十年?怕什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