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歷來看書喜歡古言,而老牌白金作者吱吱,算是我比較尊崇的作者。
從《庶女攻略》、《九重紫》開始,我就比較喜歡吱吱細膩的文筆,周全的布局,絲絲環扣,特別是通篇一口氣讀下來,酣暢淋漓!她並不像如今很多人所推崇的三章一打臉,五章一撕逼,十章爽一爽。而是有自己的敘事節奏,任它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
曾經每天追更過《慕南枝》,今年春節經常陪兒子遊樂園玩,不能碼字索性又翻出來通讀了一遍。
這樣讀書的感覺,當然和追更不同。追更時更注重故事情節的發展,現在讀來,更覺得前後揮應,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特別是追更有一大弊端,就是同時追好幾本,難免有混淆人物和情節的時候。而現在,則更能掌握吱吱鋪開的恢宏人物畫卷,讓你能仔細看清楚那刻畫栩栩如生的各類人物。
姜憲雖然重生了,但重生後能一展所長的時候不多,全文只有在她收到趙翌遺旨,獨自進京時才有最亮眼的描寫。寫她藝高人膽大,寫她舌戰群臣,寫她乾淨利落除掉遼王,也寫她事了拂衣去的瀟灑,深藏功與名的心計。看她欲迎還拒,看她虛與委蛇,看她不動聲色間,用本就打算回家的路,為丈夫換了一個異性王。那樣的乾脆利落,比起書中的男子,也不予多讓。
而其他大部分,沒有重生的李謙,就已經把她護在羽翼之下,小心呵護,真心寵溺。如此一來,花信之年的姜憲,才會有依然如少女的眼神。文中關於閨房事的描寫很多,好多與我記憶裡,似乎有了不少改變。也許是因為河蟹大人,很多地方做了修改,不過頻率之高,次數之多,還是讓人嘆為觀止更覺得遺憾。
有人說,吱吱已經過時,細膩複雜、人物繁多的古言文已經被淘汰,《慕南枝》的成功也不如《九重紫》。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我倒是覺得各花入個眼,喜歡古言,不怕動腦,樂意去畫人物關係譜的人,永遠都有。時尚且是一個個輪迴,而言情小說風向,又何嘗不是?任何一種題材,只要作者認真寫了,那都會有人願意品讀。《慕南枝》完結以後,也會有很多我這樣的書友,再來一刷二刷或者慕名前來。
我想,也許古言的春天也快來了。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