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下午,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主辦、雲南廣播電視臺承辦的創意雲南2020雲上文化產業博覽會的第五場高端論壇「數字時代的音樂教育與創意產業高端論壇」在雲南廣播電視臺舉辦。
戴玉強即興清唱《小河淌水》視頻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著名音樂人水木年華樂隊創始人盧庚戌,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姚睿、雲南藝術學院副教授王詩瑩從新時代音樂創作、音樂教育、音樂劇場、數位音樂產業的發展方向切入,探討數字時代音樂在個人屬性、家庭屬性、社會屬性中所具有的文化引領力。
在談到對音樂的理解時,戴玉強說音樂是感性的,是感知世界的方式,人的生命有限,要充分感受生命的美好,這需要音樂來啟迪。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
盧庚戌說,音樂是生命的本能,音樂讓自己獲得自信和被認可的滿足感。
著名音樂人水木年華樂隊創始人盧庚戌
王詩瑩認為音樂是天與地、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是觸動心靈的媒介。
雲南藝術學院的副教授王詩瑩(左)
音樂產業是文化產業中的重要內容,就我國目前音樂產業市場化的現狀,嘉賓們都認為我國藝術市場目前還處於培育階段,藝術還沒有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戴玉強說,過去的文化單位只需要完成創作,不需要面對市場,現在藝術產業化,藝術需要面向市場,需要考慮如何將創作轉化為效益的問題。
音樂產業的發展除了吸引人們走入劇場,還需要開拓新的場景來提升產業化。同時,在數字時代,應該聯合法律專家、數字專家等探討對版權、創作者權益的保護,營造良好的產業環境。姚睿說,受疫情影響,今年很多作品走上雲端,加快了藝術產業與數字經濟結合的步伐,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這涉及到商業全鏈條的搭建、各環節的磨合及政策制定等,很多問題亟待討論。
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姚睿
談到音樂教育,嘉賓們都認為藝術教育應該從小開始,應該避免過於功利性的藝術教育,要讓孩子們真正感受藝術的美,從而親近藝術,熱愛才是最大的動力。戴玉強說音樂是數學、自然科學的鑰匙,是每個孩子都應該接受的教育,再從中發現有天賦的孩子進行音樂家的教育。
作為音樂推廣人,王詩瑩特別談到音樂教育要從教向育轉換,讓古典音樂、嚴肅音樂走下神壇,讓孩子能夠感受其中的美。
雲南的音樂藝術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就雲南音樂如何走出去的問題嘉賓們各抒己見,盧庚戌認為,傳統民族音樂可以結合流行音樂、古典音樂,藉助名人等來破圈發展。王詩瑩建議雲南音樂可以用國際化的語言走向世界。
戴玉強在雲南音樂創作上建議,雲南音樂可與以德國、奧地利為中心的歐洲音樂接軌,吸收其創作方式、邏輯和規範,創作出精品之作。姚睿從藝術營銷的角度說,雲南音樂產業除了作品的品質要好,還要把全局做好,不止做好一個菜,還要做好一席菜。要利用雲端系統來擴大推廣。非遺的音樂項目要有新作品,要吸引年輕人,用傳統的形式講好新時代的故事。
文稿:孫玉釗
編輯:張 丹
責任編輯:宋力錦
監製:沐利芸
頻道總監:朵 翔
總編審:李曉風
總編輯:李 茜
出品人/總監製:和亞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