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中國人很早就根據自己的天文知識、氣候 知識和農事規律發明並制定了曆法, 這又稱年曆。早 先年曆只有一個名字:皇曆。這一則是因為這年曆是 由皇帝頒布的, 姓「皇」, 故稱皇曆; 另一則乃是沒有 其他什麼年曆同其分庭抗禮, 所以稱皇曆就是這一 個。19 世紀, 西方的曆法——我們稱其為公曆——傳 入我國, 這就有了兩種曆法。為區別計, 我們把西方 傳入的曆法曾叫新曆, 新與舊相對, 咱們原有的曆法 就被叫作舊曆。記得我小時候, 我們家鄉就把過春節 叫過「舊曆年」。但咱們中國過去更多地習慣在由西 方傳來的東西前面加一個「西」字或「洋」字, 所以 新曆又被稱為「西曆」、「洋歷」。而加「洋」字更為 廣泛。「洋灰」(水泥)、「洋布」(機器織出的布)、「洋 火」(火柴)、「洋鹼」(肥皂)、「洋蠟」(蠟燭)、「洋 人」(外國人)……不一而足。
這個說法會引起一些人的挑戰。筆者退休前在 給留學生講這個觀點時, 一個來自美國的學生就提 出異議。他說, 我們西方的曆法是根據太陽的運轉規 律制定的, 你們中國的曆法是根據月亮的運轉規律 制定的。按你們的陰陽說, 太陽是 「陽」, 月亮是 「陰」, 所以你們才把自己的曆法稱「陰曆」, 而把我 們西方的曆法稱「陽曆」。據我所知, 咱們有的中國 人也堅持這樣的看法。這實際是大錯特錯的。
咱們中國的曆法哪些是根據月亮的運轉規律來 制定的, 筆者不是這方面的專家, 不得而知。但筆者 憑常識所知道的是, 咱們的曆法也主要是依據太陽 的運轉規律制定出來的。首先一年 12 個月, 12 個月 中的四季, 就是根據太陽的運轉定下來的。每個月有 兩個節氣, 全年 24 個節氣, 這節氣的確定和月亮並 沒有關係。例如其中的冬至、夏至, 完全是根據太陽照射地球、特 別是照射咱們中國大地的情況確定的。根據月亮的運轉規律, 怎麼能定下冬至、夏至呢!
更重要的是, 咱們中國的曆法又被稱為農曆。現在咱們中國 的報紙, 在印有年月日的地方, 統一都用公曆計時。但如果同時印 有咱們的曆法, 則都用「農曆」標識。「農曆」, 這不是一個隨便的 名字, 而有著深刻的科學含義, 足顯咱們曆法的功能。因為農曆的 曆法有許多內容是同農事活動有關的, 老百姓也根據曆法來進行 農事操作。而農事活動, 與太陽的運動緊密相關, 而同月亮基本上 風馬牛不相及。先民們的作息也是「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如果 看月亮的臉色, 那該是「月出而息, 月落而作」了。
「陽曆」「陰曆」的寫法和念法完全是一種以訛傳訛。把這種 以訛傳訛當做真相, 並牽強附會地加以「科學」的解說, 就大大抹 殺和否定了我們原有曆法的科學性, 抹殺和否定了我們祖先的智 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