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曆》和《農曆》的來歷

2020-12-22 騰訊網

咱們中國人很早就根據自己的天文知識、氣候 知識和農事規律發明並制定了曆法, 這又稱年曆。早 先年曆只有一個名字:皇曆。這一則是因為這年曆是 由皇帝頒布的, 姓「皇」, 故稱皇曆; 另一則乃是沒有 其他什麼年曆同其分庭抗禮, 所以稱皇曆就是這一 個。19 世紀, 西方的曆法——我們稱其為公曆——傳 入我國, 這就有了兩種曆法。為區別計, 我們把西方 傳入的曆法曾叫新曆, 新與舊相對, 咱們原有的曆法 就被叫作舊曆。記得我小時候, 我們家鄉就把過春節 叫過「舊曆年」。但咱們中國過去更多地習慣在由西 方傳來的東西前面加一個「西」字或「洋」字, 所以 新曆又被稱為「西曆」、「洋歷」。而加「洋」字更為 廣泛。「洋灰」(水泥)、「洋布」(機器織出的布)、「洋 火」(火柴)、「洋鹼」(肥皂)、「洋蠟」(蠟燭)、「洋 人」(外國人)……不一而足。

這個說法會引起一些人的挑戰。筆者退休前在 給留學生講這個觀點時, 一個來自美國的學生就提 出異議。他說, 我們西方的曆法是根據太陽的運轉規 律制定的, 你們中國的曆法是根據月亮的運轉規律 制定的。按你們的陰陽說, 太陽是 「陽」, 月亮是 「陰」, 所以你們才把自己的曆法稱「陰曆」, 而把我 們西方的曆法稱「陽曆」。據我所知, 咱們有的中國 人也堅持這樣的看法。這實際是大錯特錯的。

咱們中國的曆法哪些是根據月亮的運轉規律來 制定的, 筆者不是這方面的專家, 不得而知。但筆者 憑常識所知道的是, 咱們的曆法也主要是依據太陽 的運轉規律制定出來的。首先一年 12 個月, 12 個月 中的四季, 就是根據太陽的運轉定下來的。每個月有 兩個節氣, 全年 24 個節氣, 這節氣的確定和月亮並 沒有關係。例如其中的冬至、夏至, 完全是根據太陽照射地球、特 別是照射咱們中國大地的情況確定的。根據月亮的運轉規律, 怎麼能定下冬至、夏至呢!

更重要的是, 咱們中國的曆法又被稱為農曆。現在咱們中國 的報紙, 在印有年月日的地方, 統一都用公曆計時。但如果同時印 有咱們的曆法, 則都用「農曆」標識。「農曆」, 這不是一個隨便的 名字, 而有著深刻的科學含義, 足顯咱們曆法的功能。因為農曆的 曆法有許多內容是同農事活動有關的, 老百姓也根據曆法來進行 農事操作。而農事活動, 與太陽的運動緊密相關, 而同月亮基本上 風馬牛不相及。先民們的作息也是「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如果 看月亮的臉色, 那該是「月出而息, 月落而作」了。

「陽曆」「陰曆」的寫法和念法完全是一種以訛傳訛。把這種 以訛傳訛當做真相, 並牽強附會地加以「科學」的解說, 就大大抹 殺和否定了我們原有曆法的科學性, 抹殺和否定了我們祖先的智 慧了。

相關焦點

  • 陰曆、陽曆、農曆的區別是什麼?
    每當身邊有朋友過生日時,許多人都會問一句:「這是陽曆生日還是陰曆的?」除了這兩種對日期的說法,我們還常聽到一種叫做「農曆」的日期,那麼這三種說法到底有什麼區別?那麼,舊有的曆法是陰曆還是陽曆呢?其實都不算。中國自古的曆法是一種陰陽合曆,一般稱為「農曆」。很多人認為農曆就是陰曆,其實二者還是有差別的。陰曆的時間和陽曆相比,每年大約差十一天。
  • 陽曆和農曆轉換所致
    出現這種「早春節」現象是陽曆和農曆轉換所致。春節固定在農曆的正月初一,但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飄忽不定」。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說,在陽曆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個回歸年,平年365天,閏年有366天。而我國傳統的農曆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為依據,一個月約29.5306天,積12個朔望月為354天或355天,與回歸年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計已超過一個月。
  • 陰曆、陽曆、農曆到底有什麼區別?
    1912年1月2日,孫中山發布通告,宣布「中華民國改用陽曆」,使陽曆成為官定曆法,也促使「陽曆」名稱在更廣泛層面上得以傳播。但由於普通民眾在知識體系和日常生活中對陽曆的陌生感,陽曆所具有的西方背景和宗教色彩等,使得陽曆在民初的推行面臨諸多困境。改換陽曆的名稱,重構陽曆的思想因素,就成為民初推行新曆的重要舉措之一。
  • 陰曆和陽曆的區別是什麼 陰曆和陽曆是什麼意思陰曆和陽曆是怎麼來的
    我國的傳統節日一般都是用農曆計時的。不知道朋友們對一個節日的兩種不同表示時間能分得清楚嗎?公曆和農曆是什麼意思?公裡和農曆的區別在哪裡?接下來為你講述。公厲和農曆是什麼意思公曆稱為「陽曆」陽曆是以地球環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算作一年。
  • 農曆生日和陽曆生日同一天的巧合要多少年...
    今年的國慶節和中秋節,非常巧合地「相遇」在了同一天,讓大家在過節的喜悅之外多了一份人文的歡欣。造成這樣的巧合,和我們一直使用陽曆、陰曆兩種不同的曆法有關。不但是國家過生日,就是普通人過生日,也會經歷農曆生日和陽曆生日重合的喜悅,那麼陰曆和陽曆生日多久重合一次?這期的《國風堂》,就和讀者們聊一聊這個話題。
  • 【歷史知識】回回陰曆和回回陽曆
    在中國,回回曆向來有兩種,一則為所謂的回回陰曆即希吉來歷(伊斯蘭教曆)專用在宗教場合,另一種是回回陽曆用在生活中,回回陽曆是波斯太陽曆,為古代波斯人觀察天象時所創用。       例如元代回回天文的「佔天象」、「回回星佔術」、「回回曆法」皆來自回回陽曆(波斯太陽曆),元明時期的天文是來自撒馬爾罕波斯地區(代表人物:馬德魯丁、馬沙亦黑等人)。
  • 星座劃分是按農曆還是陽曆?
    要說星座是按農曆還是陽曆算的,這個很明顯,星座學源於古巴比倫的佔星學。而農曆是中國24節氣和朔望歷的結合體,屬於我國獨有的一種傳統曆法。所以呢,很明顯星座是按陽曆來算的。所以呢,只要你了解了個星座的時間,就可以根據陽曆推出自己或者別人的星座。那下面我們來說說十二星座各種的時間和特點吧。
  • 星座日期查詢表 十二星座日期是農曆還是陽曆?
    星座是按陰曆(農曆)還是陽曆(新曆)?這是很多初識星座朋友都會有的疑問,肯定地說:星座是按陽曆(新曆)算的。你的星座:你出生的時間,就是太陽經過黃道十二宮和十二星座時所在的位置,那就是你的個人星座。如果你只知道自己的陰曆生日,可以通過萬年曆來查詢你的陽曆生日。十二星座是由西方國家傳到我國的,中國的很多風俗習慣都是以陰曆(農曆)去計算的,那十二星座究竟是按陰曆還是算陽曆的?這是很多初識星座朋友都會有的疑問,肯定地說:十二星座是按陽曆(公曆)來劃分的,也就是說,星座是按出生的陽曆的時間來劃分的。
  • 給孩子過生日,是「農曆」還是「陽曆」?別吵了!有最優答案了
    但是在生日的問題上,家長們有時會出現分歧,就是生日的日子到底是按農還是陽曆。莉莉趕在夏天的尾巴生了一個大胖小子,那一天正好是8月18,全家人都很高興。莉莉覺得8月18日這個日子有「發一發」的諧音,寓意以後孩子的經濟條件不錯,是個吉利的數字,就說以後孩子就按照陽曆過生日。這一說,婆婆不樂意,說祖祖輩輩都是按照農曆過生日,怎麼都不能忘本。
  • 12星座到底是按農曆還是陽曆劃分的?
    但是也有不少的寶寶在問,12星座到底是按農曆劃分的還是陽曆劃分的?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我也一直存惑好久了。據網上查找的資料:十二星座的日期準確來說是根據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的中氣時間來劃分的。這種劃分方法只適用於十二星座之太陽星座。
  • 孩子過生日選「陽曆」還是「農曆」?這些規則很重要,看完再決定
    對於新一代的父母而言,因為每天都要面臨著沉重的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所以她們會擔心自己遺忘了孩子的生日,於是大多數父母就喜歡給孩子過陽曆生日,這樣不僅好記,而且每年過生日都是那天。「我是孩子的媽媽,孩子的生日由我做主」,陽曆生日和農曆生日引發的家庭矛盾小麗是一位90後辣媽,由於自己思想比較前衛,所以常會跟思想傳統的婆婆起衝突。上周末家裡的寶貝過兩歲生日,婆婆就賭氣沒來,因為小麗給孩子過的是陽曆生日,而且表明以後都會給孩子過陽曆生日。
  • 給孩子過生日,按照農曆算法還是陽曆算法?裡面的講究家長要知道
    就像是孩子的生日,就有很多家長都稀裡糊塗的,不知道是給孩子過農曆的生日還是陽曆的生日,孩子過得稀裡糊塗只為了吃蛋糕,家長更是稀裡糊塗只為了氛圍。而家長也有疑問,給孩子過生日的時候,到底過陽曆的生日,還是農曆的生日呢?首先,我們應該分清楚,陽曆和農曆有什麼區別。
  • 孩子生日以農曆為準,還是陽曆?家長別吵吵了,看看這兩個最優解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相信大家都過過生日,但是你的生日到底是以農曆為準,還是陽曆為準,你仔細觀察過嗎?大部分人應該都是以農曆為生日日期的。因為農曆是我國慣用的日期記錄方式。傳統的二十四節氣、春節、重陽節等一些節日,都是以農曆為準。不過也有些人認為孩子的生日應該以陽曆為標準,因為陽曆是國際標準,這樣更簡單方便。章秋就是這麼想的。她生孩子那天是陽曆7月4號,就想直接用這個時間當作孩子的生日。
  • 農曆中的清明節,為啥子每年不是在陽曆的4月4日就是5日呢?
    在我們平時生活中,用得最多的是農曆和有公曆之稱的西曆,雖說兩種曆法同時混用,但在使用頻率上有所差異,其中農曆在農村用得較頻繁,而城裡主要用西曆,人們以西曆記日子,甚至將西曆稱為「國曆」,當被問到某天是農曆幾月幾日時基本上得現去翻看日曆。城裡人雖然以用西曆為主,但過端陽、中秋、除夕等傳統節日時又會短期內回到以農曆紀日。
  • 十二星座入門——我的星座是算農曆還是陽曆生日
    很多人分不清自己到底是什麼星座,因為自己有兩個生日,所以一直搞不清應該是算農曆還是陽曆的生日日期,在這裡告訴大家是按照自己出生那年的陽曆計算,農曆的小夥伴要去翻翻日曆看看自己出生那年對應的陽曆,以此為準哦。好多人不懂太陽星座和月亮星座還有上升星座,給大家簡單普及一下。
  • 陰曆、農曆和陽曆之間又存在著怎樣的玄機?
    這種以太陽為主要計時載體,以影子的長短變化為一個周期所計的年,稱為「太陽年」,前面說到了古人以日為陽、以月為陰,所以就把這套紀年法稱為「陽曆」紀年法。 這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通過統計,一個月亮年有354天,而一個太陽年有365.24天,兩者足足相差了11.24天。
  • 幹支歷與民俗 農曆中的陽曆成分
    幹支歷,很少有人知道這種叫法,但是幹支歷的骨架——二十四節氣和用天幹地支搭配紀年、紀月、紀日、紀時,許多人都知曉一二。幹支歷,是用十天幹和十二地支兩兩搭配組成六十組不同的天幹地支(參見本人在本欄目已發文章《天幹地支及六十甲子的應用習俗》,為節省篇幅,這裡不再重複相關基礎內容)組合,用以標記年月日的曆法。幹支歷的核心內容是二十四節氣(參見本人在本欄目已發文章《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
  • 已進農曆七月,陽曆8月有哪些農時「大事件」,掌握好,老農說ok
    沒錯,今天已經是陽曆8月20號,農曆的七月初二,已經進入農曆七月,農曆七月在舊曆上有孟秋的說法,也就是農曆秋季的第一個月。說到這個「孟秋」,我們不得不給大家擴展一下資料。按照民間的說法,每個季節有三個月,每個月用一個字來代替,並且還要知道是順序,於是有了「孟」「仲」和「季」的說法,比如說農曆秋季三個月是七、八、九,分別叫孟秋,仲秋,和季秋,如果別人說到仲秋,我們就知道是說的農曆的八月。
  • 農曆四月份出生的2020年可以過兩個生日
    平時我們提到某個日期,一般都是指陽曆,而農曆較少被提起,只有臨近某一些農曆節日的時候才提到農曆初幾。細心的朋友會發現今年農曆四月份有兩個,四月和閏四月,為什麼會有兩個四月份呢?這樣算下來一年不就有十三個月了嗎?
  • 陰曆和陽曆,有什麼區別,為什麼
    陰曆和陽曆,有什麼區別,為什麼 文/成長新視點 陰曆,也叫農曆;陽曆,也叫公曆。陰曆是中國古代紀年曆法,陽曆是西方紀年曆法。陰曆和陽曆的區別,主要有歷史起源、計算規則、時間天數和適用意義四個方面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