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杜琪峯從黑澤明學了哪些招(上)

2021-02-08 電影雜誌 MOVIE

 

在我們之前的專訪中,杜琪峯說過:「我一直很喜歡黑澤明的電影,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反覆去看他的片子。」

所以在眾多導演中,黑澤明導演的作品對他影響最深。

 

在《柔道龍虎榜》中,杜琪峯直接致敬了黑澤明導演的處女座《姿三四郎》,並在片尾字幕註明「向黑澤明導演致敬」。

「到目前為止我自己最中意的電影是《柔道龍虎榜》。我很尊重黑澤明導演,他是我智慧的來源。」

【詳細內容可參見《電影》雜誌對杜琪峯導演的採訪:獨家專訪︱杜琪峰:在片場,我不接受錯誤】

 

二人甚至都以脾氣大而著稱,黑澤明被稱作「電影天皇」,杜琪峯則有「杜Sir」的外號。

 

二人都希望能夠完全掌控自己的電影,也都常用同一批編劇、演員等劇組人員。更重要的是,他們的作品都體現了典型的個人風格,具有強烈的作者性

 

甚至可以說,杜琪峯之所以走上作者導演道路,拍攝給他帶來盛名的黑幫片,黑澤明的影響至關重要。

 

八十年代後,吳宇森和林嶺東各自拍攝了《英雄本色》《喋血雙雄》《龍虎風雲》《監獄風雲》《學校風雲》等動作黑幫片,香港黑幫電影開始通過「暴力美學」的塑造走向繁盛。

 

此時的黑幫電影浪漫色彩濃厚,價值觀繼承了武俠片傳統,強調忠肝義膽,快意恩仇,淡化了幫派與犯罪背景。

 

但杜琪峯對八十年代流傳下來的香港黑幫片窠臼非常不滿,此時甚至明確地表示了對浪漫主義黑幫片的反感:

「一堆人捧著槍進來掃射,人就這樣扭啊扭的。幹嗎啊?跳舞麼?有意義麼?人家一看就知道還是80年代的香港電影。我也奇怪自己拍過這樣的場面,那些時候我總是想,不會吧?我這個人物死也要有個態度吧?」

 

於是,他拍攝了作者性黑幫片的先聲《無味神探》,開始了對黑幫片題材的作者性探索。尤其在創立銀河影像後。

 

在杜琪峯的早期創作生涯中,黑幫片佔比很低。但在創立銀河映像後,他開始密集的創作黑幫片,並推動已經式微的香港黑幫片創作再次達到驚人的創新。

 

杜琪峯對黑幫片的態度從厭煩到熱愛,這從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黑澤明導演的武士片對他的幫助。

招式1:《七武士》式保鏢護送故事

《七武士》的主線情節是日本戰國時代的貧窮百姓為了保衛家園,僱傭七位武士擊退強盜的故事。

▲《七武士》劇照


黑澤明導演創造的「若干武士/牛仔/黑幫/軍人/俠客臨時組成的鬆散聯盟保衛某人/某物/某地」的電影情節模式在隨後半個多世紀的電影史中成為了經典套路。

 

借鑑了本片情節主線的《豪勇七蛟龍》《現代啟示錄》《拯救大兵瑞恩》《七劍下天山》等影片在影史上成為了一代又一代經典之作。

 

而人物群像恰恰是杜琪峯作者性黑幫片的突出亮點。

1999年上映的《槍火》也是講述了五個黑幫高手阿鬼(黃秋生飾)、阿來(吳鎮宇飾)、阿mike(張耀揚飾)、阿信(呂頌賢飾)和阿肥(林雪飾)受幫派僱傭,保護老大文哥(高雄飾)的故事。

▲《槍火》劇照 

從故事題材的角度來演,這與黑澤明導演的《七武士》如出一轍。

 

除了1999年的《槍火》之外,2006年的《放·逐》,2009年的《復仇》都可以說是對《七武士》情節母題的復現。

▲《放·逐》劇照 

 

招式2:《野良犬》式尋槍故事

 

《野良犬》的情節主線是青年刑警村上尋找在公交車上被盜的手槍。

 

影片上映於1949年,村上的尋槍之旅深刻地展示了戰後日本社會的浮世繪,揭露了底層百姓因為生活困頓和人性的軟弱而不可避免地爆發的罪惡。

影片被設置在炎炎夏日,用以暗示社會環境的殘酷和眾生心中的浮躁。

▲《野良犬》劇照 

影片的核心情節「尋槍」同樣曾經反覆出現在隨後的電影之中,國內觀眾較為熟悉的有姜文主演、陸川導演的《尋槍》

 

如果我們將「槍」看做是男性英雄身份的典型象徵的話,那麼情節主線為「尋找青冥寶劍」的《臥虎藏龍》同樣可以看做是「尋槍」的母題復現。

 

在這些影片中,「劍」和「槍」都是英雄欲望的延伸,「丟失」和「尋找」則意味著男性氣概與英雄身份的失去與重獲。

 

在杜琪峯的作品序列中,《PTU》和《神探》都以「警察尋找意外丟失的手槍」為情節主線,展示了香港警察、匪徒,乃至警察不同工種、匪徒不同幫派之間複雜而又曖昧的人物關係。

▲《機動部隊 PTU》劇照

▲《神探》劇照

 

 

招式3:《泥醉天使》式治療故事

「患病與治療」的故事曾經反覆出現在黑澤明的影片中,以疾病隱喻精神的衰弱,以治療隱喻靈魂的救贖之劇作技巧。

 

直接講述醫生與若干病人的有《泥醉天使》《靜夜之決鬥》《紅鬍子》;以某個單一病人為主角的有《生之欲》《活人的記錄》。

▲《泥醉天使》劇照  

在杜琪峯的作品序列中,《辣手回春》《柔道龍虎榜》《三人行》都使用了類似的劇作技巧,以生理疾病暗喻精神疾病,甚至時代疾病乃至人性疾病。

 

《辣手回春》諷刺了當時瀰漫在香港社會的刻薄冷漠和自私自利。

▲《辣手回春》劇照 

2004年上映的《柔道龍虎榜》則宣揚充滿理想和鬥志的香港精神。

▲《柔道龍虎榜》劇照 

在杜琪峯的自述中,他講到影片的拍攝背景:「2003年,香港經歷了經濟衰退、SARS……香港人覺得自己沒有志氣,沒有奮鬥精神。我覺得錯了。《柔道龍虎榜》其實就是講—無論遇到什麼,你都要記得翻身,這才是真正的人。裡面的情懷都是我自己的情懷。」

 

而在《三人行》中,絕大多數戲份都發生在封閉空間中,將影片故事時間嚴格限定在六小時之內,種種設置都強化了影片壓抑和焦慮的氛圍。

▲《三人行》劇照 

悍匪、醫生、警察三人都沉溺在各自巨大的心理壓力之中,無法看清出路。

悍匪腦中留有子彈,命懸一線,但仍堅持不作手術,等待餘黨舉事;醫生極盡全力救治患者,但經手病人無不情況危急;警察為抓犯人逼迫悍匪作偽證,對他的生命毫不在意。影片以醫院暗喻人間,將當代都市人面臨的種種壓力展示出來。

 

在這部片中,杜琪峯將隱喻還更進了一步。

 

影片以古天樂飾演的警察(香港人),趙薇飾演的醫生(來自大陸的新香港人)和鍾漢良飾演的悍匪(臺灣人)隱喻當下兩岸三地關係現狀,這是杜琪峯電影常用的隱喻模式。

 

 

招式4:《生之欲》式病理性主角

總的來說,黑澤明和杜琪峯的影片都常用病理性主角

 

黑澤明病理性的主角往往能夠得到身體和心靈的治療,具有典型的前現代特質;而杜琪峯的病理性的主角則大多在病痛中掙扎,反應鮮明的了後現代的特徵。

 

《生之欲》是黑澤明電影中以病人為主角的典型作品。

 

講述了胃癌晚期的市民科科長渡邊堪治在臨死前改變官僚作風,為市民填平臭水坑並建設社區公園的故事。

▲《生之欲》劇照 

影片主角渡邊的生理疾病是胃癌,而精神疾病則是麻木無趣的生活態度。

本來就形同「木乃伊」的渡邊得知患病後更失去了活力,但在年輕的女科員小田的影響下決定找到生活的意義,促成了改臭水溝為社區公園的建設。

▲《生之欲》劇照  

與黑澤明對病理性角色充滿善意的構想不同,杜琪峯影片中的病理式角色更多地意味著由社會造成的壓抑或癲狂。

 

《暗戰》中,大盜張彼德(劉德華)確診癌症晚期,命不久矣;

《全職殺手》中,職業殺手Tok(劉德華)患有癲癇,看見閃光就會發病;

《柔道龍虎榜》中,柔道高手司徒寶(古天樂)視網膜脫落,即將眼盲;

《神探》中,警察陳桂彬(劉青雲)患有精神疾病,被警隊除名;

《復仇》中,法國殺手(約翰尼·哈裡戴)垂垂老矣,記憶不斷衰退;

《盲探》中,賞金偵探莊士敦(劉德華)雙目失明,目不視物;

《三人行》中,悍匪張禮信(鍾漢良)腦內留有一顆子彈,隨時可能死亡。

 

這些角色的生理疾病全部都沒有治癒,也只有旗幟鮮明地致敬黑澤明作品《姿三四郎》的《柔道龍虎榜》中的柔道高手司徒寶(古天樂)心靈的創傷得到了改善。

 

 

招式5:《影武者》式鏡像與替身

黑澤明電影具有極強的文學性,情節結構與人物設置極為精巧。

 

能夠體現其高妙的文學性的是《影武者》,它開創了一種如今已經較為常見的角色設置方式,即「替身」。

 

在影片中,地位卑微的盜賊被選中作為一代梟雄武田信玄的替身,代為行使管理帝國的使命。盜賊逐漸被武田信玄的理念所感染,最終為此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影武者》劇照 

而杜琪峯曾經多次談到對「文學性」的推崇,在接受南方都市報採訪時,他自述:「我一直希望不單只是拍槍戰、警匪的電影,作為一個導演,最終還是希望拍文學性的電影」。

  

《真心英雄》之後,杜琪峯放棄了「陣營相反但惺惺相惜」的浪漫主義雙雄設置,轉而借鑑黑澤明的「替身」技法。

隨後的《暗花》《暗戰》《暗戰2》《神探》和愛情片《我左眼見到鬼》與《高海拔之戀2》都使用了類似的角色設置方式。 

 

在《暗花》中,杜琪峯以「鏡子」這一視覺元素強化了殺手耀東(劉青雲)和警察阿琛(梁朝偉)互為替身的關係。

▲《暗花》劇照 

在影片結尾的高潮段落,阿琛剃成光頭,假扮耀東的樣子,希望能夠以他的身份逃離澳門。二人在一件裝滿鏡子的倉庫展開槍戰,鏡面中的二人以命相搏,強化了殊途同歸的替身關係。

  

在《暗花》之後,《神探》延續了高潮段落的鏡像槍戰,以想像力超群絕倫的場面調度將鏡像與替身的劇作設計落實到視聽語言層面。

▲《神探》劇照  

 

招式6:《七武士》式群像

在黑澤明之前,通過電影描繪多個主角仍是非常少見的情況。

 

在黑澤明的《七武士》之後,群像電影開始逐漸在藝術電影和商業電影中漸次出現。杜琪峯則是群像黑幫電影的集大成者。


▲《七武士》劇照  

杜琪峯展示人物群像的作品不只有《槍火》《放·逐》《復仇》等幫派群像保鏢故事,也有各種各樣的其他群像故事。

 

如消防員集體英雄主義群像(《十萬火急》),警匪內部不同派別群像(《PTU》《大事件》《毒戰》),黑幫內部群像(《黑社會》《黑社會2》《文雀》)等。

 

從情節敘述的角度來看,杜琪峯的群像影片可以被分為兩類,其一是多故事線並行的群像敘事,其二是單一故事主題的群像敘事。

 

前者的典型作品是《PTU》,後者是《黑社會》。

▲《黑社會》劇照  

《PTU》片長僅有88分鐘,但出場角色多達幾十人,主要陣營包括四組警察勢力(重案組、反黑組、兩隊PTU),以及四組犯罪勢力(禿頭黑幫、大眼黑幫、銀行劫匪、砸車小童),影片情節線索多八條。

▲《機動部隊 PTU》劇照 

在高潮段落,8組勢力齊聚廣東道碼頭,8條情節線統一收束。本片展示了以杜琪峯為主的銀河映像創作組高超的情節編織能力和角色塑造能力。

 

與《PTU》的多線索群像不同,《黑社會》展示了杜琪峯群像電影的另一種劇作模式,即單一故事主題的群像敘事。

影片故事主線非常清晰,講述了阿樂(任達華)與大D(梁家輝)競爭香港黑社會「和聯勝」話事人的故事。圍繞二人競爭的縱剖面,香港黑社會由上至下的人物群像被精準而又鮮明地展示出來。

按照階級層級來看,《黑社會》中的黑幫成員具有至少五個層級: 

居於首位的是具有投票權的黑幫叔父;

第二位的是地區負責人阿樂和大D;

第三位的是各位叔父手下的新生代力量;

位於第四位的是阿樂手下的打手和保鏢;位於第五位的是黑幫底層的小混混。

 

影片塑造了十多個性格色彩鮮明的黑幫成員形象,陣營派別絲毫不亂,行事邏輯環環相扣。

本片是杜式群像影片的巔峰之作,令人震撼。 

 

除了黑幫成員之外,影片中還塑造了眾多警察形象,有城府極深的大陸公安領導石總隊長(尤勇飾),有默許黑社會存在的許警司(姜大衛飾),也有痛恨黑幫的香港基層警察何督察(吳廷燁飾)。

▲《黑社會》姜大衛 

杜琪峯談及本片時曾經自述:「老實說,我的出發點並不是要拍一部暴力的黑幫片。我只想拍攝一部展現香港歷史——或者說中國人歷史——的電影。

本文作者

廢飛,北京大學文學學士、藝術學碩士。影視編劇,賣字為生,個人公眾號「蒜泥拔」。

微信又雙叒叕改版了,

喜歡《電影》的寶寶們,

別忘了「星標」電影雜誌MOVIE公號,

我們的每日最新電影推送就會被置頂,

不被時間線打亂哦!

愛你們的,電影君!

掃描二維碼關注《電影》

微信號 : dianying2001

新浪微博:電影雜誌MOVIE

「在看」給電影君一朵小黃花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哪些知名的香港電影公司,杜琪峯的銀河,還有呢!
    王家衛和杜琪峯都是香港極端勝利的導演,他們作風懸殊卻各自建立了本身的片子公司:jetteno片子公司和河漢映像片子公司。建立配景:王家衛的自動VS杜琪峯的自動。Jetteno片子公司是王家衛與劉鎮偉於1992年一路開辦的,某種程度上來說公司的建立有點自動也有點倉皇的。倉皇是因為公司的名字是隨便獲得(間接音譯的飛機發動機jetteno)。自動是因為其時沒有人在投資王家衛拍戲。
  • 杜琪峯:空間與結構的詩人
    問:有一次在電影節上,我正要去看《盲探》(2013)的媒體場,路上我遇到了一位影評人嘲笑我說:「你沒意識到這部是他的那種喜劇片麼嗎?」謝楓:我整個策展靈感就是來討論這個問題。大家對杜琪峯的理解是基於他影片在西方的宣傳和營銷策略。對於香港電影來說,動作片是一條他們想要滲透進西方文化的狹窄通道。
  • 杜琪峯之道
    而杜琪峯,就像他在這部電影裡面負責收尾一樣,他相對來說是個更加全面的選手。他非常善於處理那種多線索穿插的複雜故事,但又不為這個故事所牽制,能夠進入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但又不止於此。簡而言之,杜琪峯是那種能夠將複雜劇情與人物狀態兼顧的一個導演。  從主題上來講,徐克關注的更多的是那種獨善其身的俠客。
  • 女人五十歲後,要學會打扮,三招乾貨不花錢顯年輕我教你!
    初冬剛上的季節,那一家人就開始穿上全貂毛的皮草出現在鏡頭裡。當時,評論區就一片喧譁。其一,人類這些年一直為保護動物而努力著,而那個網紅家庭,公然置公眾情緒不顧,身著豪華動物皮草,屢次出現在鏡頭中;其二,陽曆11月份,正是初冬時節的中原地帶,怎麼就穿得那麼豪華厚實呢?有網友當即評論:「現在都穿成這樣了,冬天還穿啥露鏡頭?」
  • 15年過去了,為什麼杜琪峯的《黑社會3》還沒有上映?
    作為香港黑幫片的代表人物,杜琪峯創造過無數經典黑幫片。比如他只花了二周的時間拍成的《槍火》,至今為止依然以8.7分的超高分數,牢牢佔據著豆瓣高分榜單!但是在晴晴個人看來,《槍火》和《放逐》雖火,但是比起杜琪峯導演在2005年拍攝的電影《黑社會》來,其實還是弱了幾分。因為《黑社會》作為一部杜琪峯手中一部全景式展現黑幫爭位的電影,不管是電影的深度,還是電影的尺度。
  • 冷峻大佬 杜琪峯
    美食、美酒和雪茄是杜琪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元素。拍戲時他會在片場到處擺滿食物,雪茄只抽幾百元一支的上品,杜琪峯家裡有4個大酒櫃,珍藏著從全世界各地搜尋而來的百餘瓶頂級紅酒。杜琪峯在收藏紅酒上的花費已高達五六百萬港幣。
  • 周星馳的黃金配角,他曾經被杜琪峯看不起,卻被杜琪峯栽培
    說到周星馳劇中的配角,合作的過的演員有一線明星,二線明得,三線明星等,當然也有新人的身份出鏡的,其中也有非常大一部被周星馳捧紅,不過,真正有實力的配角,也就這麼幾個,他們不僅僅在人氣上佔有絕對的優勢,另有片酬上也是高價的!
  • 社會招警的優勢有哪些?
    社會招警的優勢有哪些?一、招聘廣:人員政策傾斜,報考人員範圍大。在某種程度上,社會招警考試有點像公益性崗位考試,有部分目的在於促進待業人口就業,所以社會招警考試報考人員的條件多面向退役士兵、基層服務項目人員、在職人員和其他社會人員傾斜。二、門檻低:報考條件放寬,招錄要求低。
  • 杜琪峯為何被稱作「孤膽大佬」?
    ,「支持杜導,銀河映像,必出精品!」等內容留言,紛紛表達了對這部華語大製作的支持和期盼。這一切,都讓我們對於港片中獨樹一幟的銀河代言人——獨膽杜sir挑起大指!其實,縱觀杜琪峯導演從影36年的經歷,他可以說是不止一次為電影「孤軍作戰」,屢屢打造屬於他的「孤膽時刻」,細數之下,讓人震撼不已。書歸正傳,還是讓我們回到遙遠的上世紀80年代。
  • 83版《射鵰英雄傳》,龍套周星馳求加戲,杜琪峯:不要說那麼多
    下面的幾個副導演來頭也不小,徐克、杜琪峯、鞠覺亮,都是現在聽來響噹噹的人物。 據說有人曾專門買了盤碟片,回去一秒秒專門找,到底劇中隱藏著哪些巨星,找出了周潤發、趙雅芝、劉德華、鄭少秋、梁家輝、狄龍、劉青雲等等。到底有沒有這些人,想要考究只能自己去找了。 不過豪華龍套陣容確實不假。
  • 杜琪峯的失敗與偉大
    「杜琪峯x韋家輝作品」的金字招牌,更令《孤男寡女》《瘦身男女》等帶著強烈賣座意圖的歡鬧作品定格為時代經典。「北上」之後,儘管杜琪峯導演作品已難再封為大師之作,卻仍不乏可圈可點之處。在爾冬陞、周星馳分別借《我是路人甲》《新喜劇之王》追探內地青年演藝人的夢想之際,杜琪峯藉以延展的選秀擂臺既與時尚無緣、又不夠貼近地氣。依老編曾混跡國內搏擊市場的體驗觀察,片中呈現的國際級自由搏擊賽場在規制上僅與民間擂臺持平。而在女主角線上套用的歌唱選秀模式,更完全是15年前初代「超級女聲」的簡單翻版。
  • 導演江湖錄之杜琪峯
    但論知名度上,很難想像,作為一名商業片導演,杜琪峯從不把心思放到炒作宣傳上。若你是杜導的影迷,那麼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院線正在上映他的影片,而你卻壓根就不知道,直到這部影片口碑發酵,你才發現原來這部佳作又是出自杜琪峯的手筆。
  • 拉片 | 杜琪峯教你拍對話
    這個越軸在視覺上強調了娟姐的被動的弱者地位,她處在畫面的右邊,主管和何則佔據了畫面的大半部分,對娟姐形成一個強勢的壓迫形構圖,娟姐的單人鏡頭也變成了俯視鏡頭,暗示著娟姐已經變成了銀行「砧板上的魚肉」,只能任由那個無形的金融怪獸的宰割了。(圖12)
  • 杜琪峯:香港電影的「反骨」
    當時香港電影市場上最流行的就是喜劇片,不是新藝城的,就是周星馳的。儘管本片的故事是張艾嘉想出來的,但是杜琪峯在影片最後打上了自己的標籤:讓阿郎在摩託車比賽中意外喪生。宿命難敵的安排,從這一刻誕生了。杜琪峯當年很難拉到投資,好在有一兩家發行DVD的公司有錢,他就找他們談合作。錢的事情,DVD公司來負責,拍片的事情,銀河映像來做,等片子拍完,DVD版本的發行權就專門給這些公司來做,他們不但能收回本錢,還能撈上一筆。 就這樣,杜琪峯帶領著他的夢想邁過了世紀之交的艱難歲月。2000年之後,他終於迎來了好運。
  • 杜琪峯,你變了!
    香港導演杜琪峯,也是其中之一。說到杜琪峯,大家第一反應可能是犯罪電影,比如《槍火》和《神探》。他的電影都有一種獨特的味道:冷峻、帥氣。說的通俗一點,就是很有勁兒,讓人看的很爽。還記得第一次看《槍火》,自己就被杜琪峯的構圖和運鏡驚豔到了。影片配合著鏗鏘有力的配樂,即便是看10遍也不會覺得膩。
  • 招警考試有哪些?招警考試內容是什麼?
    招警考試有哪些?它們的考試內容一樣嗎?招警考試從報考途徑上大致可分為兩類:公安院校統一招警考試和社會招警考試;就目前公安部的規定來看,社會招警的職位只佔全國招警的25%左右。社會招警相對不穩定,每年沒有固定的時間招考,而且不是每年都會招。
  • 杜琪峯:香港電影最後的「金字招牌」
    導演才華得到廣泛認可之後,杜琪峯再一次將目光對準了大銀幕。從1986年到1990年,杜琪峯共執導了十餘部電影作品,其中不乏有《八星報喜》、《阿郎的故事》等叫好又叫座的佳作。尤其是《阿郎的故事》,還讓杜琪峯首度提名了香港金像獎的最佳導演獎。當時間來到90年代,杜琪峯已經是一個小有名氣的電影導演,合作的演員也往往都是周星馳、梅豔芳等一線大咖。
  • 香港黑幫片只看杜琪峯:10部經典電影,你看過哪些?
    大家好,當你們看到小編這篇文章時,你們已經被小編犀利的文筆吸粉了吧,你們一定要多多關注小編哦~  杜琪峯拍了不少令人回味的電影:槍火、暗戰、神探、放逐、黑社會、毒戰、奪命金……技術嫻熟特色鮮明,這些令人朗朗上口的黑幫警匪片集齊來便足以「構造江湖」。
  • 杜琪峯怒斥上影節 組委會:未來仍會邀杜導
    杜Sir在宣傳《盲探》時向上海電影節發炮南都訊 由杜琪峯導演、韋家輝編劇、劉德華和鄭秀文主演的《盲探》4日上映,連日來,一眾主創為電影奔跑宣傳。前日,導演杜琪峯在武漢為《盲探》宣傳造勢,其間不乏大膽言論,他先斥責電影圈風氣太亂,隨後還炮轟六月底剛閉幕的上海電影節辦得極不專業,「我再也不會去上海電影節,永遠不會去。」南都記者昨日聯繫了上海電影節組委會,針對杜Sir的一番發言,組委會回應稱:「未來仍會懷敬意發邀請。」
  • 回味杜琪峯的電影世界
    回味杜琪峯的電影世界杜琪峯,一位從97後香港影業低潮中崛起的本地導演。他的大部分都是具有強烈個人風格的類型片,而他又偏好警匪題材,所以杜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基本上都是警匪片。現在小編給大家介紹幾部杜琪峯杜老爺子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