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進行實驗質子對撞,發現了上帝粒子

2020-12-27 半邊黑桃探索未知

在瑞士有一個核子研究所CERN,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學物理實驗室,也是全球資訊網的發源地,在這裡有3000多個職員,有6000個以上的來自全球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這裡無論你國籍是哪,只要你是高智商,在科學、工程等領域有貢獻,就有資格來這裡任職。

CERN公司跨越兩個國家的領土,在瑞士有四個公司,在法國有一個;公司裡有一架升降機,可以直達地下100米全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LHC)。這裡主要工作就是每天把兩個質子加速接近至光速並讓其碰撞,科學家們想通過碰撞實驗了解宇宙的起源。

2012年CERN召開發布會,聲稱找到了「上帝粒子」,也就是希格斯玻色子,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為此事慶祝,其實早在1964年,英國的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就已經知道它的存在,他是通過公式推導出來的,但當時的科技並不能製造出機器來證明「上帝粒子」的存在,由此可見我們的思想可以在更高的維度,科技和物質相對就落後了一點。

彼得希格斯說,宇宙存在一個無形立場叫希格斯場,宇宙是由粒子組成的,這些粒子沒有質量,在宇宙中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運動,有一種給它們增加質量使其穩定的粒子,就是希格斯玻色子。這就說明宇宙中充斥著上帝粒子。

質子碰撞實驗還是有很多科學家反對的,模擬碰撞可能會模擬出新的宇宙,萬一對撞出另一個宇宙,現在的我們人類又該如何處理?也做造物主?如果對撞出黑洞,在吞噬一切,其結果也是很可怕的。

宗教也是強烈反對這個實驗的,因為CERN公司門口放了一尊溼婆的雕像,溼婆造型是跳的傳說中的毀滅之舞,溼婆是萬物的創造者、毀滅者和維持者,溼婆一手拿創世之鼓,一手那聖火,腳下踩著無知和愚昧。神話中說溼婆跳起毀滅之舞就會進入毀滅的狀態,毀滅一個疲憊的宇宙,並為下次創建新的世界做好準備,溼婆在創造和毀滅之間輪迴,永無止境,所以宗教認為CERN這個實驗是要毀滅人類文明。

但無論如何,上帝粒子的發現能讓我們人類更好地了解宇宙,以及我們從未涉及的領域,對科學的發展是一個突破性的進展。

相關焦點

  • 加速吧,粒子們!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盧瑟福的學生查德威克看到了居裡夫人的文章,他意識到那個粒子絕不可能是光子,隨即與盧瑟福進行了討論,查德威克認為這就是他們10年前就一直在尋找的那個中性粒子。經過實驗的驗證,查德威克確認了這種中性粒子的存在,並將其命名為中子。至此,構成原子的三種粒子就全都被發現了:電子、質子、中子。
  • 為了章子怡的顏值正義,我決定為《上帝粒子》翻案
    2012年後歐洲的科學家建立大型強子對碰機,終於以實驗的形式證明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希格斯獲得諾貝爾獎),也就是俗話中的上帝粒子,那時派拉蒙旗下的「壞機器人」公司揚言要製作一部關於「上帝粒子」的電影,如今片名為《科洛弗悖論》的電影今年2月份問世了。
  • 神話般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預測與發現
    只有與希格斯場相互作用的粒子才能獲得質量。正是這種機制創造了標準模型的所有複雜性。原本的這個機制只是想解釋W玻色子和Z玻色子的質量,但科學家們很快發現,他們可以擴展這個新機制,以解釋所有大質量基本粒子的質量。這樣做很方便,數學難題幾十年前就已經解決了,但數學是否描述了物理現實還有待檢驗。
  • 王康隆教授談發現「天使粒子」實驗過程
    故事主人公是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著名科學家,他在地下實驗室秘密製造出的反物質不翼而飛,可能會因自行爆炸將整座城市毀滅。在失蹤的24小時內,主人公與盜取反物質的勢力展開了鬥智鬥勇的冒險之旅。21日被華人科學家團隊首次發現並公布的馬約拉納費米子,張首晟根據《天使與魔鬼》的內容將其稱為「天使粒子」。他指出,在馬約拉納費米子的「量子世界」中,只有天使,沒有魔鬼。
  • 大型強子對撞機的七宗最 平凡的人類如何尋覓宇宙創世的上帝魔法?
    他甚至跟佩妮引發撕逼大戰…為什麼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是全世界物理學家心目中的聖地?人類為什麼要耗資巨大,建造史上這一最大型的科學儀器?叩響天堂之門,平凡的人類如何尋覓宇宙創世的上帝魔法?讓科學家們開撕的大型強子對撞機,到底是什麼,又意味著什麼?
  • 天使粒子浮出水面 那麼獲得諾貝爾獎的上帝粒子可以用兩個字來描述...
    量子粒子分為兩大類:費米子(如電子、質子)和玻色子(如光子、介子)。玻色子可以成為其自身的反粒子,而費米子擁有與自身完全不同的反粒子。2017年7月,由張首晟等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納費米子,震驚整個物理界,至於能否獲得諾貝爾獎還未蓋棺定論。那麼已經實打實獲諾貝爾獎的「上帝粒子」又是如何個神秘法呢?
  • 科學家一直激辯的大對撞機竟然是「高富帥」
    對撞兩粒橙子籽兒,不那麼容易你真正感興趣的是兩粒橙子的籽兒能撞出來什麼,但你得用兩個橙子去撞,結果是汁液四濺,碎屑橫飛,亂七八糟啥也看不清。對撞機,顧名思義,專門製造「天雷地火大碰車」。兩輛大貨車全速撞在一起必然是火星四濺零件兒亂飛。科學家驅趕基本粒子使之迎面對撞,能量比大貨車還高得多。
  • 追根溯源,粒子物理學中那些偉大的科學成果,到底是如何被發現的
    (費米實驗室用四英裡圓周的萬億電子伏特加速器對撞機,每秒產生數以百萬的質子與反質子碰撞。CDF和 Dzero(D0)這兩個實驗,就是用來記錄這個碰撞來尋找新的粒子和亞原子過程的痕跡。)由於天氣寒冷,她會在工作的時候帶一個毛毯到五樓的辦公室取暖。那時候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坐在電腦前翻閱數據,尋找當時還未被發現的頂夸克。
  • 上帝粒子是什麼?
    近年來最令粒子物理界興奮的事件莫過於2012年LHC上的實驗發現了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而其中兩位「上帝粒子」的提出者也因此獲得了201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我們可以想像每塊積木都是由數以億計的粒子構成的,從宇宙大爆炸開始,到認識希格斯玻色子(上帝粒子),再到對未來粒子物理學發展的暢想,這是一次獨特而美妙的探索之旅!雖然積木的類比並不能完美地描述自然,但是卻能讓我們用最簡單的方法了解宇宙的全景。那麼上帝粒子到底是什麼呢?
  • 它從太陽核心來,每秒鐘數萬億粒子穿過你的身體,終於被人類發現
    正是由於這樣的性質,當著名物理學家泡利在預言這個粒子的時候都自信地說:人類可能永遠也找不到這種粒子。不過,最終物理學家們還是通過他們的才智,發現了這種粒子。關於太陽中微子的檢測,科學家們已經進行了許多年,並且成功地檢測到了它們的存在。不過此前檢測到的太陽中微子,只是其中一種「配方」。最近,在義大利從事Borexino實驗的科學家們經過多次的努力,終於捕獲到了第二種「配方」的中微子。碳氮氧循環這個「配方」,物理學家們稱之為CNO。
  • 【直播筆記】上帝粒子是如何被發現的?
    今天我為你整理好了直播筆記,便於你對昨晚直播的精華內容進行回顧。:【極小篇|第六章:標準模型】05 標準模型與上帝粒子回答:詳細描述就是,所謂質量,只是一種效果,是一種無法以光速運動的效果。一個粒子如果與希格斯場有相互作用,則它的運動受到了阻礙,無法以光速進行運動,從而表現得有質量。所以質量的大小其實就是希格斯場阻礙粒子以光速運動的強烈程度。問題2(用戶@誰是恩和d膜):伽羅瓦群的子集是 李群嗎?李群的子集是su3嗎?
  • 上帝粒子是什麼?(內含福利)
    上帝粒子是什麼?想解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提及一個名詞——「粒子物理」說起粒子物理,你會想到什麼呢?是那個在美劇《生活大爆炸》中,智商極高而情商極低,常常令身邊的朋友感到哭笑不得的物理天才「謝耳朵" Sheldon?還是歐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
  • 人類物理學或遭「顛覆」,匈牙利科學家,發現支配宇宙的第五種力
    但是在2016年的一次尋找暗物質實驗中,匈牙利的科學家像往常一樣用質子轟擊鋰-7,試圖創造-8並觀測其衰變的過程中,其實驗結果卻讓他們深感不可思議,因為匈牙利的研究團隊在實驗中用質子轟擊鋰薄帶後,當鋰吸收了質子
  • 物理學家的夢魘:雙縫幹涉實驗,為什麼該實驗讓科學家感到恐怖?
    著名的物理學家費曼曾經在他的著作《費曼物理學講義》中這麼評價雙縫幹涉實驗: 雙縫幹涉實驗展出的量子現象絕對不可能以任何經典物理學的方式來進行解釋,它包含了量子力學的核心思想和量子力學唯一的奧秘。
  • 歐核中心實驗首次發現玻色子「三胞胎」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7日報導,美國科學家藉助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和其緊湊繆子線圈實驗(CMS),首次觀察到極罕見的玻色子「三胞胎」生成事件,這一成果或有助科學家發現超越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的新物理學。
  • 他被高能質子束爆頭,幾十年過去了,被輻射的左臉依然年輕!
    他們用到的實驗器械就是加速器,通過讓粒子束對撞的方式就有可能獲得「新粒子」的存在證據。 其中,在前蘇聯的普羅特維諾市就有一個大型加速器:U-70同步加速器。這臺加速器在1978年7月13號出現了故障,這就需要人進行檢修。
  • 自由狀態的夸克和膠子為何不能存在束縛態粒子外?除非宇宙大爆炸
    這就要從夸克的發現說起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科學家都認為中子和質子不可再分,1964年,美國物理學家默裡·蓋爾曼和G.茨威格各自獨立提出了中子、質子這一類強子是由更基本的單元——Quark組成的,中文就是我們常說的夸克。它們具有分數電荷,是基本電量的2/3或-1/3倍,自旋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