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了不起的蓋茨比》在2013年上映後被內地部分觀眾貼上了一個標籤:
美國版的《小時代》。
同樣是講上流社會愛情,聚焦都市欲望,兩部電影確實有著諸多相似之處。
但比起後者故事裡的痴男怨女,前者欲望沉浮下書寫的時代悲歌,無疑更宏大。
說《蓋茨比》是美國版的《小時代》,實在是這部電影的「恥辱」。
這部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原著是美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文學作品之一。根據它改編的同名電影,至少有五部。
小李子主演的這部,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部,獲得過兩項奧斯卡金像獎,全球票房3.5億美金,按當時匯率折合人民幣超21億元,豆瓣評分7.9。
(票房數據源於:imdb)
影片故事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出身貧寒的屌絲青年蓋茨比,為了追回富家女黛西而逆襲成功。
然而,這部電影講述的,不是一個單純的愛情故事。
因為蓋茨比想要的,比愛情更多;蓋茨比經歷的,是那個時代的縮影;而蓋茨比的夢想破碎,也象徵著美國夢的泡沫破裂。
它以一個殘酷的而華麗愛情故事,狠狠揭露了美國「上流社會」的醜態。
今天我們就掀開這部電影的華麗外衣,一起深挖故事下藏著的深刻隱喻。
01丨造夢者逆襲成功
蓋茨比愛上黛西的時候,是個要去一戰前線的普通軍官;而黛西則是美國南方大戶人家的姑娘,兩人的出身天差地別。
蓋茨比不只是愛上黛西,他更愛上了黛西所代表的那個世界。
那是他要擠入的地方,也將是他脫離原生階層、夢想成真的標誌。
蓋茨比出生在美國西部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但是,從小,他就沒有在心裡接納過自己的父母,也不認命。他認為自己是上帝之子,有偉大的使命,有更榮耀的未來。
父母給不了的,他要自己創造。
還是個孩子的他,為了這個願景而修煉、自律,一邊腳踏實地,一邊仰望星空。
16歲時,他離家出走,尋找屬於自己的道路。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他在湖上救了一位險遭不測的大富翁,結成了忘年交。
他跟著這位大富翁駕船環遊世界,見識了天地,也學會了上流社會的生活方式。
他用了五年的時間,幾乎就要賺到自己的第一桶金,然而,他被上流社會欺騙了,一下子被打回原形、又一次一貧如洗,他只好參軍、解決吃飯問題。
愛上黛西的他,知道要結婚,只能靠自我奮鬥、讓自己「攀」得上這份愛情。
他去了一戰前線,立軍功、往前闖。
然而,黛西需要立即兌現的現世安妥,她放棄等待,選擇和家境相當的富家子弟湯姆結婚。
收到消息的蓋茨比,正在戰場上,他收起黛西的信,奮不顧身躍上戰壕。
五年後,紐約社交圈,出現了一位神秘的富商。
他有無數的財富,住宅奢如宮殿;他舉辦徹夜派對,有無數的名流明星出沒,人人都想去參加。然而無人知曉他來自何處。
這個富商,就是為黛西而來的蓋茨比。
再見黛西,他已經不是當初那個一貧如洗的窮小子,他的闊綽和專情,贏回了黛西的心。
黛西想要和他私奔,他卻回絕了。
他要和她住在這燈火通明的豪宅裡,讓所有人看得見。
02丨夢想破碎一地
然而,與黛西重逢的蓋茨比,真的實現了自己的夢嗎?
他一眼看穿了黛西,她並沒有對自己念念不忘,吸引她的,是錢。
黛西始終是個現實的物質女性,她可以無傷大雅地調個情、偶爾陷在愛的漩渦裡,但她不會在感情上冒險,置自己於危險境地。
所以,這次出擊,他把籌碼賭在豪宅上,它是那麼美,比黛西的豪宅更奢華、更新奇,更直接地訴說著蓋茨比的財富、地位和能力。
蓋茨比押對了籌碼,黛西望向它的眼睛裡放著光,她看得懂。
當兩人獨處時,黛西突然淚下,是悔不該當初嗎?
不是。
黛西說:「我以前從來沒看見過這麼好的襯衫。」
看穿黛西的蓋茨比,心裡的那盞綠燈已經暗淡,但是,他仍不甘心,要把錯的東西糾正過來。
他要求黛西告訴丈夫,這幾年,她從來沒有愛過他。
為什麼要這麼做?黛西聽不懂,也做不到。
黛西一直生活在高高在上的階層裡,她看不到底層人的掙扎與奮鬥,也不懂蓋茨比的夢。
更有一種可能,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愛著誰,因為她更愛她自己。
如果說,黛西破壞了蓋茨比對於愛情的幻夢,湯姆則破壞了蓋茨比關於階層的幻夢。
其實,蓋茨比對階層固化的現象,早就感同身受。綠燈亮起的彼岸,積聚的是old money,是舊權貴們的地盤,它們太狹小、太堅固,新貴們有錢也擠不進去。
新貴們的住宅區,與舊貴們隔水相望,彷佛在暗示,可望而不可及,你還需再努力。
雙方對峙,處處過招。
比如說房屋建築風格。
湯姆的房子典雅低調;蓋茨比的房子張揚奢侈。
舊貴們用沉澱的貴氣,表示對新貴們的蔑視;新貴們則用簡單粗暴的奢華,表達對舊貴們的挑戰。
然而,蓋茨比更想獲得認可,因為,他要向黛西的丈夫宣戰:
「我和你有一樣多的錢,我們平等了。」
然而,不事生產、靠著繼承家產而四處遊蕩的湯姆,卻理直氣壯地回答:「不,我們是不一樣的。」
「我們和你不同,我們出生就不同,不管你做了什麼、說了什麼、有多大的夢想,這一點永遠不會改變。」
蓋茨比憤怒了,然而他的憤怒,仿佛在向黛西和湯姆證明一個「事實」,你再有錢,也不過是個沒有教養的暴發戶。
而本來就搖擺不定的黛西,則在那一刻開始向回退縮,離蓋茨比越來越遠,因為湯姆代表的一切,是她熟悉的,是安全的。
03丨虛假的美國夢
蓋茨比了不起的地方,是不僅敢於有夢,而且能把自己吹的牛,都一一實現了;不管用什麼姿勢,不管付出什麼代價。
蓋茨比更了不起的地方,是意志堅定,即使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即使一次次幻夢破滅,他也會一次次捲土重來,向著夢想狂飆突進。
在這個夢境裡,比拼的不是老子,而是自己;能打垮自己的,只有他自己。
所以,黛西表哥說,蓋茨比是最高貴的,那幫混蛋加在一起都比不上他。
上個世紀20年代,被稱為「咆哮的20年代」。
一戰後的美國,經濟繁榮、技術進步,汽車大眾化,摩天大廈越蓋越高,到處欣欣向榮。
文化上,美國的爵士樂、電臺廣播進入黃金期,時尚業高度發達,光怪陸離的物質享受充斥市場。
在國際舞臺上,美國也已經不再是晚輩後生,他們挑戰著歐洲老牌資本主義的權威,捨我其誰、朝氣蓬勃。
而美國社會,則充斥著一夜暴富、白手起家的傳奇,似乎遍地是金錢、機會滿天飛、人人都能成功、只要肯賣力,所以,大家跑得更快、手伸得更長、夢做得更大。
拜金不是恥辱,欲望和野心是王道,及時享樂、紙醉金迷是獎賞,整個社會充滿了病態的生命力,左衝右突、橫衝直撞。
然而盛極轉衰、一夜回到起點。
1929年股市狂洩千裡,美國自此進入大蕭條的十年,失敗的投資者跳樓,失業的人們排著長隊領救濟。
蓋茨比的命運,也如同時代一樣,轉折得特別突然。
就在黛西被湯姆「點醒」,要從蓋茨比的身邊逃回家庭時,黛西駕車出了車禍,蓋茨比則做了替罪羊,並為這個愛情,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蓋茨比,生前家裡高朋滿座;蓋茨比死後,這些人統統避而不見。
湯姆在嫁禍蓋茨比後,帶著黛西遠走高飛,黛西甚至沒有給蓋茨比打一個電話。
當年縱情狂歡、歌舞昇平的宴樂場,一夜之間凋零荒蕪,宛如廢墟。
這就不單在描述時代的走向,更揭示出人性中的醜:物慾橫流的時代,信仰流失,人們但求自保、急功近利、哪管他人死活。
04丨美國夢的輓歌
影片多次出現了一個場景。
沒有霧的時候,蓋茨比抬起頭,看得見家對岸一簇綠色的燈光,像一塊巨大的綠寶石。
看著看著,他會伸出手,彷佛去撫摸那盞燈,又仿佛是要把那盞燈抓在手裡。
然而,隨時升騰的霧氣,會將燈光吞噬,剩下的,是看不清方向的迷霧,包裹著他和他的華廈。
彼岸,是他昔日戀人的家,那盞綠燈,就樹立在她家的碼頭上。
那是他要追回的愛情,更是他奮鬥的坐標。
如今,他渴望的,近在咫尺,卻又似乎遠在天涯。
而在所有欲望破滅後,一切也都煙消雲散,似乎從未發生過。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蓋茨比的輓歌,是時代的悲歌,他奮力向前、逆流而上,卻被潮流無情地衝擊回原點。
蓋茨比的選擇,是繼續向前,不認命,直到為這個選擇獻出生命。
面對生活,是屢敗屢戰、還是屢戰屢敗,是一種選擇,也是一個態度,你會如何作答?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雲在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