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揭露了美國「上流社會」醜態,這片票房21億,拿下2座奧斯卡

2020-12-27 皮皮電影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了不起的蓋茨比》在2013年上映後被內地部分觀眾貼上了一個標籤:

美國版的《小時代》

同樣是講上流社會愛情,聚焦都市欲望,兩部電影確實有著諸多相似之處。

但比起後者故事裡的痴男怨女,前者欲望沉浮下書寫的時代悲歌,無疑更宏大。

說《蓋茨比》是美國版的《小時代》,實在是這部電影的「恥辱」。

這部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原著是美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文學作品之一。根據它改編的同名電影,至少有五部。

小李子主演的這部,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部,獲得過兩項奧斯卡金像獎,全球票房3.5億美金,按當時匯率折合人民幣超21億元,豆瓣評分7.9。

(票房數據源於:imdb)

影片故事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出身貧寒的屌絲青年蓋茨比,為了追回富家女黛西而逆襲成功

然而,這部電影講述的,不是一個單純的愛情故事。

因為蓋茨比想要的,比愛情更多;蓋茨比經歷的,是那個時代的縮影;而蓋茨比的夢想破碎,也象徵著美國夢的泡沫破裂

它以一個殘酷的而華麗愛情故事,狠狠揭露了美國「上流社會」的醜態。

今天我們就掀開這部電影的華麗外衣,一起深挖故事下藏著的深刻隱喻。

01丨造夢者逆襲成功

蓋茨比愛上黛西的時候,是個要去一戰前線的普通軍官;而黛西則是美國南方大戶人家的姑娘,兩人的出身天差地別。

蓋茨比不只是愛上黛西,他更愛上了黛西所代表的那個世界。

那是他要擠入的地方,也將是他脫離原生階層、夢想成真的標誌。

蓋茨比出生在美國西部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但是,從小,他就沒有在心裡接納過自己的父母,也不認命。他認為自己是上帝之子,有偉大的使命,有更榮耀的未來。

父母給不了的,他要自己創造。

還是個孩子的他,為了這個願景而修煉、自律,一邊腳踏實地,一邊仰望星空。

16歲時,他離家出走,尋找屬於自己的道路。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他在湖上救了一位險遭不測的大富翁,結成了忘年交。

他跟著這位大富翁駕船環遊世界,見識了天地,也學會了上流社會的生活方式。

他用了五年的時間,幾乎就要賺到自己的第一桶金,然而,他被上流社會欺騙了,一下子被打回原形、又一次一貧如洗,他只好參軍、解決吃飯問題。

愛上黛西的他,知道要結婚,只能靠自我奮鬥、讓自己「攀」得上這份愛情。

他去了一戰前線,立軍功、往前闖。

然而,黛西需要立即兌現的現世安妥,她放棄等待,選擇和家境相當的富家子弟湯姆結婚。

收到消息的蓋茨比,正在戰場上,他收起黛西的信,奮不顧身躍上戰壕。

五年後,紐約社交圈,出現了一位神秘的富商。

他有無數的財富,住宅奢如宮殿;他舉辦徹夜派對,有無數的名流明星出沒,人人都想去參加。然而無人知曉他來自何處。

這個富商,就是為黛西而來的蓋茨比。

再見黛西,他已經不是當初那個一貧如洗的窮小子,他的闊綽和專情,贏回了黛西的心。

黛西想要和他私奔,他卻回絕了。

他要和她住在這燈火通明的豪宅裡,讓所有人看得見。

02丨夢想破碎一地

然而,與黛西重逢的蓋茨比,真的實現了自己的夢嗎?

他一眼看穿了黛西,她並沒有對自己念念不忘,吸引她的,是錢。

黛西始終是個現實的物質女性,她可以無傷大雅地調個情、偶爾陷在愛的漩渦裡,但她不會在感情上冒險,置自己於危險境地。

所以,這次出擊,他把籌碼賭在豪宅上,它是那麼美,比黛西的豪宅更奢華、更新奇,更直接地訴說著蓋茨比的財富、地位和能力。

蓋茨比押對了籌碼,黛西望向它的眼睛裡放著光,她看得懂。

當兩人獨處時,黛西突然淚下,是悔不該當初嗎?

不是。

黛西說:「我以前從來沒看見過這麼好的襯衫。」

看穿黛西的蓋茨比,心裡的那盞綠燈已經暗淡,但是,他仍不甘心,要把錯的東西糾正過來。

他要求黛西告訴丈夫,這幾年,她從來沒有愛過他。

為什麼要這麼做?黛西聽不懂,也做不到。

黛西一直生活在高高在上的階層裡,她看不到底層人的掙扎與奮鬥,也不懂蓋茨比的夢。

更有一種可能,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愛著誰,因為她更愛她自己。

如果說,黛西破壞了蓋茨比對於愛情的幻夢,湯姆則破壞了蓋茨比關於階層的幻夢。

其實,蓋茨比對階層固化的現象,早就感同身受。綠燈亮起的彼岸,積聚的是old money,是舊權貴們的地盤,它們太狹小、太堅固,新貴們有錢也擠不進去。

新貴們的住宅區,與舊貴們隔水相望,彷佛在暗示,可望而不可及,你還需再努力。

雙方對峙,處處過招。

比如說房屋建築風格。

湯姆的房子典雅低調;蓋茨比的房子張揚奢侈。

舊貴們用沉澱的貴氣,表示對新貴們的蔑視;新貴們則用簡單粗暴的奢華,表達對舊貴們的挑戰。

然而,蓋茨比更想獲得認可,因為,他要向黛西的丈夫宣戰:

「我和你有一樣多的錢,我們平等了。」

然而,不事生產、靠著繼承家產而四處遊蕩的湯姆,卻理直氣壯地回答:「不,我們是不一樣的。」

「我們和你不同,我們出生就不同,不管你做了什麼、說了什麼、有多大的夢想,這一點永遠不會改變。」

蓋茨比憤怒了,然而他的憤怒,仿佛在向黛西和湯姆證明一個「事實」,你再有錢,也不過是個沒有教養的暴發戶。

而本來就搖擺不定的黛西,則在那一刻開始向回退縮,離蓋茨比越來越遠,因為湯姆代表的一切,是她熟悉的,是安全的。

03丨虛假的美國夢

蓋茨比了不起的地方,是不僅敢於有夢,而且能把自己吹的牛,都一一實現了;不管用什麼姿勢,不管付出什麼代價。

蓋茨比更了不起的地方,是意志堅定,即使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即使一次次幻夢破滅,他也會一次次捲土重來,向著夢想狂飆突進。

在這個夢境裡,比拼的不是老子,而是自己;能打垮自己的,只有他自己。

所以,黛西表哥說,蓋茨比是最高貴的,那幫混蛋加在一起都比不上他。

上個世紀20年代,被稱為「咆哮的20年代」。

一戰後的美國,經濟繁榮、技術進步,汽車大眾化,摩天大廈越蓋越高,到處欣欣向榮。

文化上,美國的爵士樂、電臺廣播進入黃金期,時尚業高度發達,光怪陸離的物質享受充斥市場。

在國際舞臺上,美國也已經不再是晚輩後生,他們挑戰著歐洲老牌資本主義的權威,捨我其誰、朝氣蓬勃。

而美國社會,則充斥著一夜暴富、白手起家的傳奇,似乎遍地是金錢、機會滿天飛、人人都能成功、只要肯賣力,所以,大家跑得更快、手伸得更長、夢做得更大。

拜金不是恥辱,欲望和野心是王道,及時享樂、紙醉金迷是獎賞,整個社會充滿了病態的生命力,左衝右突、橫衝直撞。

然而盛極轉衰、一夜回到起點。

1929年股市狂洩千裡,美國自此進入大蕭條的十年,失敗的投資者跳樓,失業的人們排著長隊領救濟。

蓋茨比的命運,也如同時代一樣,轉折得特別突然。

就在黛西被湯姆「點醒」,要從蓋茨比的身邊逃回家庭時,黛西駕車出了車禍,蓋茨比則做了替罪羊,並為這個愛情,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蓋茨比,生前家裡高朋滿座;蓋茨比死後,這些人統統避而不見。

湯姆在嫁禍蓋茨比後,帶著黛西遠走高飛,黛西甚至沒有給蓋茨比打一個電話。

當年縱情狂歡、歌舞昇平的宴樂場,一夜之間凋零荒蕪,宛如廢墟。

這就不單在描述時代的走向,更揭示出人性中的醜:物慾橫流的時代,信仰流失,人們但求自保、急功近利、哪管他人死活。

04丨美國夢的輓歌

影片多次出現了一個場景。

沒有霧的時候,蓋茨比抬起頭,看得見家對岸一簇綠色的燈光,像一塊巨大的綠寶石。

看著看著,他會伸出手,彷佛去撫摸那盞燈,又仿佛是要把那盞燈抓在手裡。

然而,隨時升騰的霧氣,會將燈光吞噬,剩下的,是看不清方向的迷霧,包裹著他和他的華廈。

彼岸,是他昔日戀人的家,那盞綠燈,就樹立在她家的碼頭上。

那是他要追回的愛情,更是他奮鬥的坐標。

如今,他渴望的,近在咫尺,卻又似乎遠在天涯。

而在所有欲望破滅後,一切也都煙消雲散,似乎從未發生過。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蓋茨比的輓歌,是時代的悲歌,他奮力向前、逆流而上,卻被潮流無情地衝擊回原點。

蓋茨比的選擇,是繼續向前,不認命,直到為這個選擇獻出生命。

面對生活,是屢敗屢戰、還是屢戰屢敗,是一種選擇,也是一個態度,你會如何作答?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雲在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相關焦點

  • 狠狠揭露了美國「上流社會」醜態!這片拿下了6座奧斯卡,好看!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部歌舞片的電影,它當時的本土票房比《愛樂之城》還要高四千萬美元,豆瓣評分8.6,還拿下了6座奧斯卡的獎項。故事主要的講述的是女主洛西有一個明星夢,她是一名甜美可人的少婦,她的丈夫每天都在工作賺錢養家,而她則終日無所事事,只做著自己可以變成當紅爵士明星凱莉那樣在舞臺上閃耀的夢。
  • 普通人與「上流社會」的距離有多遠?這片真實到殘酷,拿下奧斯卡
    《寄生蟲》在奧斯卡上破紀錄,是對這一人類社會根本母題最現代化的包裝與呈現。究其本質,「階層躍遷」似乎是很多人曾做過的美夢,平民渴望努力成為精英,精英企圖通過運作變作權貴。即便是對於很多與世無爭的人看來,這一切身外之物並無意義,但人活於世,沒人會安於勞碌、喪失尊嚴與體面、扮演任人宰割的角色。
  • 韓片《上流寄生族》創歷史 奪奧斯卡最佳電影等四獎
    《上流寄生族》一共獲六項提名,其中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國際電影獎成功突圍,最佳剪接和最佳美術指導獎則落空。這部電影締造歷史,成為歷來首部非英語電影贏得最佳電影大獎。奉俊昊也是歷來第二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外語片導演,對上一位是二〇一八年墨西哥電影《羅馬》的導演艾方索柯朗。他也是繼李安後,第二位拿下該殊榮的亞洲導演。不過李安的作品沒有得過奧斯卡最佳電影獎。
  • 奧斯卡/韓國史上第一次 《寄生蟲》奪下最佳原著劇本
    《寄生上流》(Parasite)奪下第92屆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打敗《鋒迴路轉》、《婚姻故事》、《1917》、《從前,有個好萊塢》等強片,外界也期待接下來再奪下「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外語片)。
  • 總評奧斯卡:選擇《上流寄生族》與「小丑」學院獎顛覆自身了嗎?
    2020年2月9日,韓國電影《上流寄生族》因為《上流寄生族》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所創造的歷史時刻,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也變得格外有話題性。用Justin Chang的話說:「如果首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非英語片理當讓好萊塢自愧不如,那《上流寄生族》再合適不過。」因為該片處理的,正是美國電影幾乎從來不去從道德層面介入的階級問題。人人都知道貧富差距和社會不公是普世的,卻只有奉俊昊用高度工業化的創作方式完成了極為嫻熟的表達——而這恰恰是奧斯卡所喜歡的方式。
  • 北美票房:《冰雪奇緣2》首映周末票房輕鬆破億
    中新社洛杉磯11月24日電 (記者 張朔)迪士尼新作《冰雪奇緣2》(Frozen II)首映周末票房輕鬆突破一億美元,以壓倒性優勢力拔最新一期北美票房排行榜頭籌。北美票房統計網站boxofficemojo.com11月24日公布最新電影市場數據,45部影片周末票房報收超2億美元。以《冰雪奇緣2》領銜,《鄰裡美好的一天》(A Beautiful Day in the Neighborhood)和《21座橋》(21 Bridges)等三部新片衝入本期北美票房十強。
  • 濃厚當地色彩引發共鳴,韓國電影《寄生上流》奪奧斯卡最佳影片
    在全世界票房可觀的《寄生上流》,從2019年上映後在全球的收入已超過1.608億美元,並獲得了150多項大獎,也入圍了92屆奧斯卡金像獎6項大獎,包含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電影等殊榮。
  • 史上首部外語片!《寄生上流》榮獲美國演員工會最大獎
    記者洪文/綜合報導韓國神片《寄生上流》(Parasite)不僅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等6項大獎,打破韓國影史紀錄。今(20日)更在美國演員工會獎(SAG,Screen Actors Guild Awards)奪下最佳整體演出大獎,也是此獎有史以來第一部獲得此殊榮的外語片。
  • 揭秘電影《寄生蟲》幕後故事全球票房高達3億美元
    該影片的預算成本是1200萬美元(約8400萬人民幣),按照三倍票房回本計算,這部電影必須達到3600美元(約2.5億人民幣)的票房才不會虧本,但是該片最終的全球票房高達2.5億美元(約17.5億人民幣), 因此單從票房角度來講,這部影片已經獲得了豐厚的利潤。另外在該片獲得一系列的國際大獎後,全球192個國家都開始陸續購買《寄生蟲》的電影播放版權,又為製片方帶來了非常可觀的收入。
  • 《上流寄生族》奪奧斯卡最佳電影絕非偶然,居然有人幕後操縱?
    」的非英語片,為亞洲電影刻下一個重要的裡程碑。雖然奧斯卡一向以「小圈子」及美國精神至上著稱,但原來這個結果事實上卻是有跡可循。70年代的奧斯卡影后珍芳達在介紹「最佳電影」的提名名單時說:「今晚我們可見證,電影能為個人與社會帶來的影響力」,提及了得到這個殊榮的基準。《上流寄生族》的故事關注社會弱勢,折射出韓國社會貼身貧富懸殊的問題;且題材新穎,劇情令觀眾意想不到,符合一眾評審的口味。
  • 史上首部外語片!《寄生上流》榮獲美國演員工會最大獎 宋康昊:證明...
    記者洪文/綜合報導 南韓神片《寄生上流》(Parasite)不僅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等6項大獎,打破南韓影史紀錄。今(20日)更在美國演員工會獎(SAG,Screen Actors Guild Awards)奪下最佳整體演出大獎,也是此獎有史以來第一部獲得此殊榮的外語片。
  • 奧斯卡預測/神片《1917》聽牌7項大贏家!《寄生上流》多大機會翻盤?
    直到《寄生上流》按照傳統獎季操作模式,先後在多倫多影展、紐約影展造勢,並在10月於美國上映,後來《1917》也在11月陸續試片,並在金球獎風光拿下劇情類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兩項大獎,奧斯卡風向轉變為這兩部片。《1917》全片以(偽)「一鏡到底」手法,讓觀眾猶如親臨橫屍遍野的震撼。
  • 同屆奧斯卡拿下三座(含以上)小金人,這五位導演是什麼星座?
    我喜歡看電影,寫的大多數文章都是關於電影的,而今天這篇與&34;有關的文章,我來盤點一下在同屆奧斯卡上拿下三座(含以上)小金人的五位導演,先從最近的一位獲獎者開始盤點,最後壓軸出場的是一位公認的電影大師。
  • 奧斯卡首次將最佳電影頒給一部外語片,這或許是全面變革的開啟
    因為在美國人的觀念裡,美國電影就應該是世界第一,奧斯卡最佳電影天生就應該屬於美國電影,其它國家的電影,可以競爭最佳外語片嘛,雖然你們比最佳電影低一檔,但已經是美國電影之外最好的電影了。這就是大多數美國人一直以來的想法。所以奧斯卡歷史上有很多個最佳外語片,但大家都知道這就是奧斯卡對一個非美國電影的最高褒獎了。
  • 《寄生上流》美國上架遭拒看!用戶抗議:這不是英語片
    記者蕭採薇/綜合報導南韓神片《寄生上流》在本屆奧斯卡金像獎同時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國際電影,再抱回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共4獎,打破奧斯卡創辦以來92年紀錄。該片近來在美國串流平臺Hulu上架,卻遭到許多用戶拒看並抗議,理由是:「這不是英語片。」
  • 疫情下的美國電影業:影院片荒奧斯卡推遲,《信條》票房慘澹
    9月11日,由美國迪士尼製作的大片《花木蘭》正式在中國內地公映。然而這部由「美國製造」的影片卻因美國國內的新冠疫情影響而屢次跳票,最終只能在美國線上放映。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美國電影業鏈條上下損失慘重。影院:復工難 排片難 上座少直至8月中旬,美國的電影行業從業者仍在煎熬中。
  •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美國口味的另一種選擇?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評選到底是美國口味的另一種選擇,還是留給真實藝術的棲息之地,看過這篇文章,你會對奧斯卡評委的「擇偶標準」有一定的認識。今天我們來聊聊奧斯卡上被很多人認為是藝術性最高的一個項目——最佳外語片。外語片在奧斯卡上是一個相當特殊的板塊,它和其他獎項的主流好萊塢味道有點格格不入,有人說這是藝術電影的保留地,有人說外語片候選者體現了美國人的文化口味和政治傾向,是對全世界的施捨。下面範範這篇文章,會深入分析外語片競賽的本質。
  • 韓國電影《上流寄生族》,說明了什麼?
    年輕人的失業及低收入情況,是大的社會問題。2018年韓國25至29歲的失業人口,佔總失業人口比例達21.6%,此比例是經合組織發達國家 36個成員國當中,此年齡層失業人口比例連續七年排名第一。《上流寄生族》電影中,窮人家庭的兩兄妹正好也是這個年齡層,男主角基佑(崔宇植飾)參與會考,幾年都考不進大學,終日在家無所事事,一家人在做折Pizza盒等閒散工作過日子。
  • 奧斯卡影片《三塊廣告牌》國內上映,票房不到2000萬「曲高和寡」
    在本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中,退役兩年時間的NBA球星科比·布萊恩特憑藉其參與創作的動畫短片《親愛的籃球》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成為本屆典禮一大跨界亮點。《COCO》沒有懸念的拿下最佳動畫長片,並憑藉「Remember Me」斬獲最佳原創歌曲。
  • 奧斯卡影史第一 《寄生上流》橫掃4獎大贏家
    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南韓電影「寄生上流」拿下最佳影片、國際影片、導演、原創劇本等4大獎。最佳男女主角分別是演出「小丑」的瓦昆菲尼克斯及「茱蒂」的芮妮齊薇格。布萊德彼特拿下男配角獎,是他從影30年第一座奧斯卡演技獎,女配角獎則頒給蘿拉鄧。《寄生上流》(Parasite)擊敗勁敵《1917》獲當晚最大獎最佳影片,奉俊昊(Bong Joon-ho)上臺4次,領完最佳影片後在後臺受訪,看到媒體笑說:「4次,好瘋狂,雖然不敢置信今晚,但很開心去相信這件事,這是很棒的榮耀,感覺醒來後就像夢境一樣,每件事都不像現實,總之,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