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臼湖畔的戰鬥之歌,周總理的「戶籍卡」……講述南京紅色記憶

2020-12-24 交匯點客戶端

交匯點訊 南京是一座紅色之城,擁有大量珍貴的紅色檔案。12月22日,南京市檔案館的南京紅色檔案展示教育室建成並開放,一批講述南京黨史的紅色檔案首次公開與觀眾見面。

長期以來,南京市檔案館致力於發揮資源優勢,講好「四史」故事,在宣傳傳承紅色基因中發揮重要作用。6月20日,南京首家紅色檔案展示教育室在浦口區檔案館建成並對外開放;11月,江北新區南京紅色檔案展示教育室完成建設。

此次開放的南京市第三個紅色檔案展示教育室,位於南京市檔案館,展覽分為「初心如磐」「中流砥柱」「黎明破曉」「激情歲月」「圓夢小康」5個部分,從檔案的角度講述了中國共產黨在南京的探索足跡,部分珍貴檔案首次展出。

展覽以紅色檔案為載體,真實再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革命先烈、英模群體堅定理想信念、對黨無限忠誠、頑強戰鬥作風、崇高精神風範,帶領南京人民不斷開拓前行的光輝歷程,充分發揮了紅色檔案資源的教育、感召和激勵作用,對於激勵廣大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自覺當好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實踐者,對於廣大人民群眾接受革命傳統洗禮、激發新時代使命擔當,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

「我們生活在湖上,我們戰鬥在湖上,石臼湖上是家鄉……」一份《石臼漁歌》的歌紙再現了新四軍在江南地區堅持戰鬥的豪情和樂觀主義精神。南京市檔案館的工作人員朱麗娜介紹,1943年3月,新四軍1師巡視團員孫海雲隨部隊來到南京高淳,在石臼湖邊看到了美麗的景色,他用貝殼在沙地上寫下歌詞,後由作曲家塗克譜成曲。這首歌在新四軍部隊和蘇南人民群眾中廣為傳唱,大大鼓舞了戰士們的士氣。

收藏於南京市溧水區檔案館的「溧高縣新橋區、韓古區等地1945年黨組織情況登記表」,生動顯示了抗戰勝利前後,黨組織在南京周邊地區得到蓬勃發展的情況。18歲女戰士尹德倫的入黨志願書也非常珍貴,「這上面列出了尹德倫為什麼要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後將怎麼做,對時局該怎麼認識等信息,讓人感受到一個戰士在各方面的成長。」朱麗娜說。

從1946年5月到1947年3月,以周恩來同志為首的中共代表團戰鬥在南京梅園新村,與國民黨當局展開和平談判,出色完成了所肩負的重要使命。此次展出的一張周恩來同志的個人戶籍卡是那段歷史的見證。

「中共中央華東局宣傳部編印的城市接管工作學習提綱」「南京調查資料」「南京解放前夕金陵支隊幹部統計表」「南京解放前夕中共南京地下黨學生工作委員會組織系統表」「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布告」……這些珍貴的檔案,還原了南京解放的全過程。

長江大橋建設檔案和小紅花藝術團檔案,凝聚的是南京「一大一小」的歷史。提供這些檔案的南京收藏家王世清說,這些檔案中的一件南京長江大橋橋墩保護計劃的草稿非常重要,揭示了南京長江大橋建設過程中的艱辛。

南京市檔案館負責人介紹,作為紅色檔案展示教育室建設的配套工程,三個紅色檔案素材庫也如期完成建設。三家「紅色檔案展示教育室」基本都採用「三庫+」的模式,即每個室內容的80%—90%利用了「三庫」資源,10%—20%選取各地特色資源,既一脈相承又各具特色,成為一道道亮麗的紅色風景線。其中,「紅色圖片庫」含2000多幅圖片,「紅色圖書庫」列出圖書200種,「紅色視頻庫」有視頻資料32個共179集。紅色檔案素材庫的建設,對深入挖掘紅色檔案資源價值,繼續建設南京紅色檔案展示教育室,打造南京紅色檔案品牌提供了有力保證。

據了解,南京市檔案館還將進一步完善展覽內容,運用更多現代化、信息化元素,加強與觀眾的互動,不斷拓展傳播途徑,推動紅色檔案展覽成為檔案文化精品、優秀黨建陣地,更好地激勵廣大黨員幹部傳承紅色血脈、奮力建功新時代。

交匯點記者 於鋒

相關焦點

  • 18歲女戰士的入黨申請書、石臼湖畔貝殼寫歌……檔案背後的紅色記憶
    為迎接建黨100周年,今天(12月22日),南京市檔案館紅色檔案展示教育室正式開放,豐富翔實的圖片、文件、視頻,從檔案的角度講述了中國共產黨在南京的探索足跡,部分珍貴檔案首次展出。   紙張發黃,有時代的記憶,尹德倫的入黨志願書和現在的入黨志願書非常的不同。為什麼要加入中國共產黨?加入後該怎麼做?她都寫得非常詳細。   在個人簡歷表上,有個細節引起了大家的討論,文化程度的部分,尹德倫寫下200這個數字。
  • 「紅色記憶」直播講述周總理來漢看《東方紅》演出,九旬老演員回憶...
    長江網12月26日訊(記者萬建輝)12月26日10時,「紅色記憶——老照片老物件老建築背後的故事」第三場直播「精益求精,後來居上:周總理在漢看《東方紅》後這樣題詞」開啟,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走進武漢檔案館、武漢歌舞劇院、武漢中醫醫院,聽檔案館工作人員和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
  • 閱讀「紅色檔案」 重溫「紅色記憶 」—— 市法院宣傳處黨支部與...
    閱讀「紅色檔案」 重溫「紅色記憶 」—— 市法院宣傳處黨支部與雨花臺區法院第一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黨… 2020-12-24 18: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京紅色日曆 | 這部電影舊中國拍一半 新中國拍一半
    1978年,著名劇作家陳白塵還戴著「叛徒」的帽子,南京大學校長匡亞明聘請其擔任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成就了日後的杏壇佳話。在中國電影界,陳白塵是一個響噹噹的名字。他被譽為「中國的果戈理」,對中國的政治諷刺喜劇有開山之功。
  • 南京路上第一面鮮豔紅旗 追溯百年永安百貨的紅色記憶
    舊上海十裡洋場,風雨飄搖的年代,永安百貨作為我國最早的民族百貨商店之一矗立在南京路上見證了許多珍貴的歷史瞬間。  矗立在樓頂的綺雲閣更是南京路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南京路上第一面紅旗曾插在綺雲閣的頂端。故事要追溯到1949年5月24日的夜裡,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經過了十餘天激烈的外圍戰鬥後,攻入上海市區。
  • 挖掘紅色記憶!一曲土琵琶在微山湖畔餘音繚繞
    鐵道遊擊隊紅色旅遊景區已被列入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遊景區、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和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以鐵道遊擊隊、微湖大隊、運河支隊等紅色旅遊資源為代表的文化和旅遊產業蓬勃發展,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提升。
  • 中原方逐鹿,搏浪踵相蹤——走進南京梅園新村紀念館研學
    「朗誦《少年中國說》,重溫入隊誓言」——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地梅園新村紀念館雛鷹少年研學課程課程主題:中原方逐鹿 博浪踵相蹤--了解周恩來總理和革命者們在梅園新村的革命故事課程目標:1.了解梅園新村紀念館的由來,以及國共南京和平談判的過程。
  • 人民之選丨追尋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28個中國熱門紅色旅遊...
    在踏上新的徵程之際,一起回望來時路,走進中國紅色旅遊景區,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回顧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鬥的光輝歷程與成就,閱讀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不能忘卻、不容否定的壯麗篇章,感知改革開放的時代進取精神。
目前全國已形成12個「重點紅色旅遊景區」、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3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以及434個重點愛國教育基地的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大格局。
  • 8部紅色經典兒童影片,和孩子一起回顧
    各位家長不妨打開電腦,和自己的孩子分享一下當年的紅色經典影片吧。 《祖國的花朵》上映時間:1955年。是新中國第一部正面反映校園生活的影片,影片通過一所小學五年級學生之間共同進步的故事,塑造了各具特色的兒童形象,展示了50年代早期人與人之間的團結友愛之情,充滿清新的時代感。這部電影既是新時代小朋友幸福生活的畫卷,更是社會主義新中國道德風貌的頌歌。
  • 周總理的一句話,成就王玉珍永恆經典「洪湖水,浪打浪」
    1961年上映的歌劇電影《洪湖赤衛隊》,相信大家記憶深刻。那是1959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和湖北電影製片廠聯合拍攝,謝添導演的一部,以上世紀三十年代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人民鬧革命的故事改編而成的一部非常成功的歌劇電影。
  • 南京又一個湖火了,江南版「天空之鏡」分分鐘迷死你
    最近,颱風「黑格比」強勢登陸,居然又意外地把南京另一個湖「石臼湖」吹成了美輪美奐的「天空之鏡」。固城湖位置靠南,石臼湖位置靠北,人們又稱它為北湖。石臼湖,就像一個巨大的鏡面,倒映著天空中的雲彩,天與地的界限變得模糊,整個就是一幅「天空之鏡」的翻版畫。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暢遊石臼湖後,寫詩讚美它說「湖與元氣運,煙波浩難止,龜遊蓮葉上,魚戲蘆花裡。少婦棹輕舟,歌聲逐流水」。「石臼漁歌」,不僅是高淳古八景之一,也是新金陵四十景之一。
  • 父親出借女兒戶籍卡 株洲女子莫名「被重婚」
    經過了解之後,田某才得知,原來是父親將自己的戶籍卡借給了同村吳某的父親,用於吳某(男)和外地人自稱熊某(女)(目前無法核實其真實姓名、住址及身份證號碼)登記結婚。熊某(女)冒用田某的戶籍卡去派出所辦理了身份證,身份證上的住址和身份證號碼等信息均是田某的,照片則是熊某本人的。對其父親出借戶籍卡一事田某本人完全不知情。
  •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誕生記
    「紅色娘子軍」連連長、老紅軍馮增敏撰寫的回憶文章《紅色娘子軍》也在其中。  馮增敏,海南瓊海人。1931年6月,任中國工農紅軍瓊崖獨立師娘子軍連連長。1958年作為全國全軍戰鬥英雄、模範人物代表受到毛主席的接見,毛主席還贈給她一支全自動步槍和100發子彈。
  • 南京紅色日曆 | 「鐵道飛虎」 打響解放南京第一槍
    1956年,電影《鐵道遊擊隊》讓所有中國人都知道了微山湖畔、津浦線上有一支英雄的鐵道遊擊隊。鮮為人知的是,抗戰勝利後,鐵道遊擊隊的光輝仍在延續,昔日的「鐵道飛虎」,打響了解放南京的第一槍。撤番改編 一路南下鐵道遊擊隊的正式名稱是「魯南軍區鐵道大隊」,成立於1940年。
  • 周總理最愛聽的一首革命抒情歌曲
    每當聽到這熟悉的歌聲,總能將人帶回到那個紅色的年代,喚起心底曾經的記憶。在眾多的革命經典歌曲中,這首《洪湖水浪打浪》無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它不僅歌詞婉轉,旋律優美,而且兼具革命歌曲和抒情歌曲的特點,也由此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喜愛,傳唱近七十年經久不衰。新中國剛剛建立之際,周恩來總理就將一部分精力放在了文藝工作上。
  • 周總理和她跳舞,憑藉《紅色娘子軍》成名,如今82高齡仍拍戲
    因為成為了新中國電影史上首位百花影后,北京的百花獎授獎大會上,周總理還邀請她跳了當晚的第一支舞周總理並且囑咐道:「青年時期是打基礎的時期,你們要像海綿一樣吸收各式各樣的知識營養。」祝希娟並沒有忘記當年周總理的教導,她真的在像海綿一樣吸收各式各樣的知識營養
  • 南京天空之鏡石臼湖 這才是碧水共長天一色
    南京天空之鏡石臼湖 這才是碧水共長天一色時間:2020-08-05 09:2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南京天空之鏡石臼湖 這才是碧水共長天一色 南京石臼湖的夏天是美麗的,這座南京最大的湖泊,水質乾淨,物產豐富,魚蝦螃蟹,更有一座海上小火車s9號城際列車。
  • 蘇州市戶籍新政:租房即可落戶 蘇州、南京等居住證年限和社保年限
    實施省內特大城市蘇州與南京在積分落戶時,實現居住證年限和社保年限積累互認。實施省內特大城市蘇州與南京在積分落戶時,實現居住證年限和社保年限積累互認。探索蘇州與無錫、常州等具備條件的都市圈率先實現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積累互認。允許符合條件的返鄉就業創業人員在原籍地或者就業創業地落戶,建立城鄉有序流動的人口遷徙制度。積極推進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在城鎮落戶。
  • 許世友嗜酒如命,被周總理喝得滑到桌子下.
    圖|宋時輪許世友酒量再大,也逃不過「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這個道理。除了宋時輪,許世友還相當敬佩周總理。周總理喝酒和許世友這樣的莽漢子不同,一向是談笑風生,邊喝邊聊,也鮮少喝醉,所以周總理到底能喝多少,許世友也不知道。有一次,周總理直接把許世友喝得滑到了桌子下。
  • 扶溝籍老英雄梁紅金講述紅色故事
    為宣傳英雄事跡、弘揚革命精神,9月26日上午,扶溝縣第四期「紅色大講堂」在扶溝縣委一號會議室如期舉行,空軍某飛行師原副參謀長、一級飛行英雄梁紅金應邀為該縣各界群眾講述自己英勇的軍旅生涯。梁紅金老英雄身穿一身戎裝,胸前佩戴榮譽獎章,精神抖擻,全程站立,為大家講述自己的英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