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空調可以說是居家必備,裝一個還不夠,客廳房間都得上,冬管暖夏管涼,從此開啟快樂的居家生活。
但在選擇家用空調的時候,很多人卻是一臉的迷茫:
匹數是什麼?
變頻是什麼?
什麼樣的空間應該選什麼樣的家用空調?
新風功能靠譜嗎?
如何計算空調耗電量?
家用空調的日常維護有哪些注意事項?
……
接下來,就讓小白老師為你詳細解答。
家用空調幾大類
在區分家用空調種類時,我們往往分為兩大方向,一是技術特點不同,二是結構不同。
按技術特點可分為兩小類:定頻空調和變頻空調。
定頻空調又稱定速空調,供電頻率無法改變;變頻空調則加裝了變頻器。
按結構也可分為兩小類:整體式空調和分體式空調。
整體式空調主要包括窗式以及移動式;分體式空調主要包括壁掛式、立式、中央空調、風管機。
與整體式不同,分體式包括室內機組和室外機組兩個部分,並通過冷媒管連接。
其中噪音較大的壓縮機、軸流風扇等都被放置在室外機組中,這也是分體式空調噪音更小的原因。
一般來說,「什麼樣的空間用什麼樣的機型」是我們首要考慮的問題,所以我們先來深入了解幾種常見的不同結構家用空調。
壁掛式空調
壁掛式空調最為常見,簡稱掛機,它是一種分體式空調。
掛機的匹數一般在1P~2P之間,適合20㎡以內的空間,常用於臥室和書房。
【優點】懸掛安裝、不佔用地面空間;噪音一般在15db~30db之間,靜音效果更好。
【缺點】安裝位置高、可能導致室內上下冷熱不均;易破壞牆面的整體美觀。
【安裝建議】儘量靠近外機從而縮減冷媒管的長度,以保證更好的製冷效果和美觀度;避開床頭或床尾的正上方,冷風直接吹向人體容易著涼;不要正對著門,避免影響空調的製冷效果。
【選購貼士】日貨一直是選購的主要方向,不過這些年,國貨的性能早已經突飛猛進。
一般來說,大金、三菱的電機更貴;格力、海爾、美的、奧克斯、松下等性價比更高。
價格在1500元~13000元不等,建議先確定預算再尋找合適的品牌與規格。
【安裝費用】一般免費安裝、但要收取50元~200元的材料費,高層住宅還會收取高空作業費,7層以上加一層50元。
立式空調
立式空調簡稱櫃機,也是分體式空調的一種。
櫃機的匹數一般在2P~8P之間,相較於掛機,它的功率更大、風力更強、製冷制熱效果更好、適用面積更大,常用於客廳和小型辦公室。
目前市面上的櫃機主要有兩種樣式,一種是圓柱式,另一種是立櫃式。
【各有優劣】
從佔地面積來說,相比同型號的立櫃式,圓柱式要小10%~50%左右。
從送風位置來說,圓柱式的送風口較低,是豎直型的,製冷模式下可能舒適度會不太好,而且出風口容易被家具擋住;立櫃式送風口相對較高,不容易直接吹到人身上,且擺放位置更加不受限制。
【安裝建議】以客廳為例,擺放時最好將櫃機45°放在牆角且正面朝對角線方向,這樣送風面積更廣。
【選購貼士和安裝費用】推薦品牌和安裝費用可以參考掛機,價格則整體上漲一部分,在2000元~22000元左右。
如果你糾結是掛機還是櫃機,啊喂有個小建議:2P以下儘量選擇掛機,避免大材小用;超過2P儘量選擇櫃機,否則製冷制熱會達不到預期效果。
多聯機&中央空調&風管機
首先要知道的是,家用中央空調其實是多聯機,商場酒店用的才是中央空調!
多聯機又稱為VRV,這是因為多聯機中做的最出名的就是大金VRV,所以大家習慣性地將它們劃上了等號。
多聯機的最大特徵是依靠氟系統製冷、電輔助加熱,新風系統需要單獨配置。
多聯機的匹數一般在2P~8P之間,只要不差錢,多大的空間都可以用。
【優點】不佔用地面空間,不會影響室內的整體美觀;送風量大,風力柔和均勻;安靜舒適,更適合長時間保持室內恆溫。
【缺點】貴,價格在1W~5W元左右,安裝和維修都相對麻煩。
與家用的多聯機不同,中央空調的最大特徵是依靠水系統進行冷熱轉換,可以搭載新風功能。
但它一般用於商場、辦公樓、酒店等大型公共場所,因為它需要鍋爐、冷卻水系統等大型機組。
看看大型商場樓頂那些不明所以的設備就應該知道,你家怕是放不下啊!
PS:中央空調末端集中出風的,無法單獨調整某個出風口的溫度,只能選擇開啟或關閉;如果在末端增加風機盤管,則可以實現單獨控制溫度。
無論是多聯機還是中央空調,相比起掛機和櫃機一拖一組合方式,它們都可以一臺外機對應多臺內機,俗稱一拖多。
至於風管機,它的主要特點就是只能一拖一。
【優點】隱藏於吊頂中,不佔地面空間;造價便宜,成本更低;送風效果與中央空調沒有太大差別。
【缺點】主要是製冷、制熱、送風三個模式,功能相對簡單;同等效果下,風管機的噪音較大。
無論是多聯機、中央空調還是風管機,對層高都有一定的要求(至少高於2.7m),這是由於機體隱藏於吊頂之中,層高不夠會顯得室內太過壓抑。
一拖一&一拖多「一拖一」就是一臺外機對應一臺內機,「一拖多」就是一臺外機對應多臺內機。從功耗上來說:單獨打開某個房間空調時,一拖一更省電;同時打開所有房間空調時,一拖多更省電。從佔用空間上來說:需要N個出風口時,一拖一將需要N個外機和冷媒管,但單個體積都較小,可以分開利用多個預留空間;一拖多需要1個外機和N個冷媒管分支,但單個體積較大,如果單個預留空間較小可能不易安裝。從安裝和維護上來說:一拖一冷媒管往往整體無焊接,距離短壽命更長易維修;一拖多冷媒管需要焊接多個分歧管,更考驗施工質量。
在選購時,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一拖一或一拖多,靈活搭配更高效。
比如:我們可以在單獨使用空調為主的房間(客廳和餐廳)採取一拖一、同步使用空調為主的房間(臥室)採取一拖多。
【選購貼士】大金、三菱重工、海信、海爾、格力、美的、奧克斯等,追求性價比的可以考慮國產品牌,如海信、海爾等,完全可以滿足家庭使用需求。
多聯機的價格在1W元~5W元左右,風管機的價格在3500元~5W元左右。
【安裝費用】多聯機的價格一般是全包的,內含安裝及材料費;風管機的價格是不包括安裝費的,材料費一般為1500-2000元左右。
窗式空調
窗式空調主要安裝在窗戶、門頂、牆洞上,簡稱窗機,是一種整體式空調,常見於港澳地區。
香港地少人多房價高,往往一家四五口擠在一個三四十平的家裡,而整體式的窗機沒有外機、在牆上開個洞就能安裝,低價便捷的同時節約了很大的空間。
但是窗機製冷慢、能耗大、噪音大,而且還會影響室內光線,這也是它逐漸淡出我們視線的原因。
由於香港等地特定的條件和政策,便宜、便於安裝、節約空間的窗機仍然是很多住宅的唯一選擇。
一般情況下不建議選購窗機,實在想買也可以上某寶和某東上搜索,價位一般都在1000元以下。
【安裝費用】無安裝費,可能會有材料費。
移動式空調
移動式空調,可以看作是窗機的升級版本。
移動式的匹數通常在1P~2P之間,和壁掛式差不多,更適合經常換房的租房人士。
【優點】身形嬌小,即插即用;有萬向輪,可隨意移動;局部範圍內的降溫效果比普通空調要快。
【缺點】降溫範圍較小;一般只用於製冷(也有冷暖);排風管需要導出室外,容易導致窗戶關不緊;記得定時倒掉冷凝水;噪音較大,感覺開了個最大檔風扇~
【選購貼士】主要品牌有海爾、格力、美的、海信等,某東上的品牌和型號相對來說較多,價格集中在1000元~3000元之間,可根據自身情況進行挑選。
【安裝費用】無。
總結
看了那麼多小知識是不是有一絲無力?
不怕,啊喂已經把核心知識點總結下來啦!
總的來說:
掛機適合要求靜音的小臥室或書房;櫃機適合放在面積較大的客廳或餐廳;移動式空調適合租房群體;多聯機和風管機適合大戶型或者不差錢群體。
買空調,這幾個因素很關鍵
在選購家用空調時,總有幾個我們搞不懂的名詞,例如匹數、能效、定變頻等,小白老師說要單獨給大家介紹一下!
匹數
空調匹數表示空調的製冷量大小,即製冷能力的大小。
在實際使用中,1匹大概適用於12㎡。
空調的實際效果與很多因素有關,如果你的房屋處於頂層或向陽面,冷氣流失速度會比較快,可以在原有基礎上選擇稍大的匹數。
能效等級
能效比(EER)=製冷量/製冷消耗功率,它反映空調製冷效率。EER值越高,意味著花更少的電費得到更清涼的效果。
能效比分為1、2、3三個級別,稱為能效等級。
其中等級1最省電,但是價格也更高哦!
看是否耗電還有一種更簡單的方法,直接查看產品說明書上的輸入功率,每1000W約等於每小時1度電。
變頻&定頻
定頻空調簡單地說,就像是沒有檔位的電風扇,冷了關,熱了開。
PS:定頻是指無法調節功率、開啟後全速運轉,到設定值後就停止工作,直到溫差再次超過系統設定範圍後才能繼續運轉。
變頻空調簡單地說,就像是能根據冷熱自動調節送風的外婆的扇子。
PS:變頻的壓縮機根據室溫和你設定的溫度差距,自動調整壓縮機功率,在室溫達到設定溫度時,依然緩慢運行,使室溫保持穩定。
選變頻:日常使用空調頻次高時間長,需要穩定保持室溫,注重靜音性。
選定頻:只在溫差大的夏季或冬季低頻使用。
如果你所在的區域電壓較低、不想夏季用電高峰期開不了空調;如果你既想要一整天開著空調、讓房間裡永遠是一個溫度,又想要電費不那麼高,變頻是你更好的選擇。
新功能是噱頭、還是真香?
除了常規的製冷、除溼、電輔助加熱等,有的家用空調還包括新風、自清潔等新穎功能,這些新功能是否值得我們購買呢?
新風功能
長時間開空調後,我們都會感受到空氣品質明顯下降,導致呼吸不暢,這時候就需要開窗通風,不僅費電,還降低了舒適度。
新風系統的出現,正是為了實現不開窗便能通風換氣的功能。
然而,想要達到有效的換新風功能,強烈建議單獨安裝新風系統!
除了商場的大型中央空調以外,無論是掛機櫃機、還是家用的多聯機空調、風管機空調,要麼就是沒有新風功能、要麼就是只進新風不排汙氣,效果有限,謹慎考慮!
自清潔
外表上乾乾淨淨的空調,其實最需要定期清理!
中國疾控中心曾經發布過一項對京、滬、深三地空調入戶調研報告,有近九成家庭空調換熱器細菌超標,有的家庭甚至超標1000倍!
相比自己動手或請專業工人來處理,自清潔功能更加便捷高效。
自清潔:在特定指令下,通過空調蒸發器表面結霜膨脹使得汙垢凝固剝離,再溶解並衝洗蒸發器,最終達到清潔的目的。
此外,在材質上配合寶石藍塗層等抗菌技術,可以減少細菌的滋生。
雖然一些大品牌的自清潔技術已經申請了專利,但仍需長久實際使用的考驗,我們切忌為了新功能而盲目埋單。
而且,自清潔技術只能去除蒸發器表面的汙垢,濾網、風輪、冷凝器等仍然需要單獨清洗,想要保證潔淨衛生,對空調定期進行清理才是關鍵所在。
家用空調的日常清理與維護
很多人的空調自買來之後就沒怎麼洗過,或者說一年洗一次,比較勤快些的會在每次使用之前清洗一遍空調。
這些做法都是不夠健康的,最好還是能夠每月對空調進行定期清理,這樣才能夠保持空調內部的潔淨。
常規家用空調清潔
第一步:拔掉電源!拔掉電源!拔掉電源!
第二步:清洗空調機殼。
百度不同品牌的開殼小機關在哪裡,打開外殼後,用擰乾的軟抹布輕柔擦拭即可,小心不要太大力損傷塗層哦。
第三步:清洗空調過濾網。
打開外殼後就可以看到過濾網了,輕輕往上一提就可以取下。
將空調過濾網浸泡在空調專用清潔劑裡,然後用清水進行衝洗,水溫不能超過50℃,用軟布擦拭乾淨後,放在通風處陰乾。
清洗時注意千萬不要用毛刷用力刷、也不要暴曬或高溫烘烤晾乾,否則免濾網變形損壞,過濾效果會更差。
第四步:清洗空調散熱片、蒸發器及風輪。
很多人以為清潔空調到濾網就結束了,其實是治標不治本,髒汙之首是空調內部的散熱片、蒸發器、風輪等。
我們可以用專業空調清洗劑對著空調散熱片上下噴2~3次,由於下面有水槽,不用擔心會損傷空調。
噴完後靜待幾分鐘,然後用軟布擦拭。
最後將清洗過的過濾網和外殼復位,開製冷模式,工作二十到三十分鐘左右,髒東西就隨排水管流走了。
家用多聯機清潔
簡單的清潔自己可以弄,按照說明書把濾網拆下來清洗就行;內部的深度清潔需要找售後或者專業工人,大概一年一次。
匹數不同收費也不一樣,以5P的一拖三或者一拖四為例,一次大概五六百塊。
要想打造完美的居家生活,合適的空調、定期的維護都是必不可少的。
但在特殊的疫情期間,使用空調有啥特殊講究?能否替代開窗通風?中央空調為啥不給用?
......
這些問題可能正在困擾著你,啊喂已經整理了關於通風的常見問題,下一期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