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讀完了第一本書《滄浪之水》,作者閻真。以前看過胡軍、梅婷主演的電視劇《歲月》,覺得很好。有粉絲朋友告知電視劇《歲月》就是根據小說《滄浪之水》改編的,原著小說更好。買來小說看完,果真如此,這部小說完全可以拿茅盾文學獎。《滄浪之水》前半部講職場,後半部講官場,前半部猶勝後半部。
晚上一氣看完了餘華的小說《活著》,這是我今年讀完的第六本書。陷入小說情節之中,今晚我要失眠了。16年前看過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活著》,對故事的悲劇性我是有心理準備的,孰料小說比電影殘忍多了。
年初讀了餘華的《活著》,讀完煎熬一夜,一宿無眠。讀《兄弟》的上半部,有再讀《活著》的感覺。《兄弟》下半部黑色幽默中夾雜著一些悲情,有點散。從文學價值評價,下半部遜色於上半部。下半部也有優點,荒唐中笑點不斷,最搞笑的章節當屬李光頭舉辦處美人大賽。處美人當然得是處女,最後大賽的冠軍卻是一個做了處女膜修復的兩歲女孩的媽媽。李光頭還很滿意這位媽媽的觀點,身體上雖然不是處女了,精神上永遠是處女。
《暗算》屬於諜戰題材,類型小說能火茅盾文學將,本身就是奇蹟。《暗算》共三個篇章:《聽風》《看風》《捕風》,三個篇章都是獨立的故事,最精彩的是《聽風》《看風》。《聽風》和《看風》有現實的反諷意味,兩位天才的破譯人員,敵人沒能殺掉他們,最後被自己隊伍裡的平庸之輩逼死了,被殺於無形。我們常說天妒英才,麥家是不是就想表現這呢?
《風聲》出名得益於電影。小說有趣在於一個故事有兩個視角,共產黨情報人員的視角與國民黨情報人員的視角。小說在講故事的同時在詮釋著一個理念,無風不起浪,但也不要聽風就是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