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高價低配的對立面就低價高配,換言之就是性價比。所以為什麼有人說OPPO和vivo高價低配,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是哪部分群體說的。
那為什麼有高價低配的這種說法呢?
以小米為主的手機一開始就主打極致性價比,很多粉絲就成了典型的「唯處理器論」,OV的部分中端機型在處理器用的並不是頂級,所以就有了「高價低配」的說法。
我承認處理器對手機很重要,但處理器並不是唯一。並且說別人「高價低配」無非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態,看看小米10Ultra,一下子把價格提到6999元就不高價了?所以大家對這些言論佛系看待,不過是爭奪市場的手段罷了,做個參考就行。
現在回過頭看,真正高價低配的手機絕不是OPPO、vivo,溢價能力更高的大有人在。並且從市場角度看,OV的手機在用料、品控上一流,屏幕、拍照、售後這些也是成倍,現在一塊好的屏幕比處理器成本價還高,針對不同人群有不同的產品,你不能說你用不到的功能就是低配,這是一種偏見。
OPPO、vivo現在已經完全拋開高價低配的帽子
毫不客氣的講,OPPO、vivo早在兩年前就已經有低價高配的手機了,當時vivo的Z系列就主打線上,OPPO的K系列也一樣進行。這馬上都2021年了,還用老眼光看問題確實不應該。
這兩年手機廠家轉變非常大,特別是vivo,性價比一點也不輸小米這樣的網際網路廠家。從iQOO開始,一下狙擊了如日中天的小米9,後續的Neo系列也承擔了高通頂級晶片的最低價,真正的把性價比發揮到極致,一點也不比小米、魅族之流差。後續還把中端的Z系列、U系列劃到iQOO旗下,聯發科天璣1000+這樣的高端機一度只有1700元,試問誰能做得到?iQOO已經成為真正的性價比品牌。
至於vivo本體,也在逐步往上,NEX系列一直是vivo的未來理念集成者,配置都非常豪華,很多黑科技層出不窮,相比一線品牌價格低不少。就連X系列在最近兩年也開始蛻變,去年的X50Pro+直接用上當時最頂級的高通驍龍865處理器,今年的vivoX60標準版就是三星Exynos1080晶片,這晶片實力直接與高通865對齊,超大杯不出意外也是高通888,這些手機都不存在低配一說,性能滿滿。
即使是詬病最嚴重的OPPO,最新的Reno5系列也改變頗大。大杯用天璣1000+,超大杯用高通865,價格基本沒漲,這一點確實很厚道了。
哪些真正的低價高配?
我一直主張「一分錢一分貨」,性價比只是一個對比,是相對的,不要過於迷戀參數,這是我自己用機無數後的親身體會,也是這樣得出的結論。就說一個粗糙的理論——假如性價比真的那麼強,那為什麼佔據市場主體的反而是三星和蘋果這種偏高端的品牌?
到現在,參數強、價格低的手機不少,但你一上手和使用一段時間就能感受到差距。廠家是有成本風險的,不可能做賠本買賣,還不是在你看不見或者不重視的地方縮水省成本。不過也不得不說有一些品牌做大做強後溢價能力確實高得有點離譜,但真正低價高配的,真的很少。
看看現在vivo和OPPO,紛紛加入定製主攝,拍照算法自成一派,vivo更是獨自研發出微雲臺,還有HiFi音頻。充電技術上兩家也發力較早,定製屏幕也做得很多,據說還在研發晶片,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產品上的細節體驗也能體現出來。
總之一句話,在市場競爭激烈、信息透明的今天,大家基本都處於一條賽道上,與其聽別人的看法見解,還不如親自上手體驗一下。包括我的觀點和推薦,這都是二手體驗,有條件的親自去體驗一下,比什麼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