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時候,吵鬧任性的時候,我的外婆總會唱歌哄我」……慵懶而辨識度超強的嗓音,伴隨著簡單清脆的鋼琴伴奏——像絕大多數人一樣,一首《天黑黑》讓我認識了孫燕姿,她又叫Stefanie。
2020年6月9日,是燕姿出道的20載,她的歌聲陪伴了我20載。
《超快感》中那青春活力、動感十足的態度,讓我感覺似乎真的可以「往前追,不後退, I feel so good,快提高分貝」。在放學路上,在媽媽的廚房裡大聲「嘶吼」,就連對自己不夠「細膩」的嗓音都更自信了呢。
那是2003年,燕姿25歲。印象極為深刻是她在《年輕無極限》裡唱著「25歲的我,學著大人應該有的動作」,而她已是superstar。彼時的我,自然是不會曉得25歲是什麼滋味,不過仗著年少青春,也開始憧憬未來我的25歲是什麼樣子。可誰會想到,在未來25歲的我,申請到了香港的研究生,在謀劃職業轉型呢?「未知的事太多」,indeed.
我大概是屬於靜靜聽歌買CD的理性「粉絲」一枚。但很幸運的是,結識了一群喜歡燕姿、愛她的歌的同學和朋友,得以在香港近距離看到心目中的偶像——第一次參加了她的新專籤售會,跟她握了手,後來還聽了她的演唱會(情緒上來的確是抹了淚的)。
「探頭看著窗外,終點被地平線藏起來,目標在往前改」。聽了許多遍《追》,大概會了解個中心境吧,用來形容許許多多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而不斷努力、持續趕路的我們,一點都不為過。
來自小小城市的「小姑娘」可能在小時候不會想到會來到大大城市,有一天會在這裡settle down。或許,生活正是由於有太多的不確定,才會在人生不同的旅程中促成某一個、或者某幾個確定性。
二十年一晃而過,猶如昨日。我的優質偶像,在我小小年紀時拋給了我大大的夢想。隨著時光流逝,人的成長與成熟,她在我心中的「影響力」似乎有所減弱,可是她一直躲藏在我心中最柔軟的一個角落,用她的歌曲和歌聲默默的影響著我人生的不同階段(可能也包括你,她,和他);又比如,後來讀書時也給自己起了Stefanie這個英文名,唱歌唱腔像她,而在KTV唱得最多的就是她的歌了,都別跟我搶。
等著聽你的演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