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雯·麗(VIVIENLEIGH)(1913年11月5日-1967年7月7日)
初識費雯·麗的時候,是在電影《亂世佳人》裡。
《費雯·麗:永遠的亂世佳人》劇照
就是這樣一個輕巧的、暗含著百般情緒的抬眸,讓我迷失在她絕美的容顏與動人心魄的眼神裡,成為她忠誠的信徒。
曾有評論:小說《飄》能成為僅次於聖經的暢銷書,歸功於女主郝思嘉,電影《亂世佳人》能成為電影史上的傳奇,歸功於演員費雯·麗。
對此,深以為然。
嬌柔、俏皮、清冷、嫵媚、優雅、純真……這些迷人的女性特質,均可在費雯·麗身上看見。跟費雯·麗同一時期的好萊塢美人有很多,但是費雯·麗是最獨特的,如精靈般光彩奪目、如油畫般古典優雅,她是百年難得的,絕世美人。
沃爾特·普蘭基特為費雯·麗設計了這條長裙,供她在1939年12月亞特蘭大的《亂世佳人》首映式穿著。
《亂世佳人》幕後(1939年)
當時參與角逐《亂世佳人》的女主角的演員個個都是名人,競演名單是名副其實的好萊塢名人榜。瓊·克勞檀、貝蒂·戴維斯、凱薩琳·赫本等都曾有傳聞想要出演這位桀驁不馴的南方美人。
而費雯·麗,一個之前只出演過幾部小成本電影的不知名演員,在第一次試鏡的時候,就拿下了這一可謂當時好萊塢最炙手可熱的角色。因為她讓當時為選角一籌莫展的製片人大衛·塞爾茲尼克覺得,她不是在扮演郝思嘉,她就是那個靈氣至極的郝思嘉。
時年26歲的她,憑藉該片一舉奪得第1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成為第一位獲得此項大獎的英國女演員。此後,費雯·麗便開始了她在好萊塢的璀璨星途。
因為成功扮演了斯嘉麗·奧哈拉,費雯·麗成為第一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英國女演員
1940年出演的《魂斷藍橋》,同樣是一部經典電影,費雯·麗讓觀眾看到了一個低眉淺笑、溫柔嫻雅的瑪拉,甚是撩動人心。
1941年出演的《漢密爾頓夫人》,憑藉精湛的演技和精緻的容貌,再次徵服觀眾。甚至有觀眾覺得,在這部電影裡,是費雯·麗的顏值巔峰時期。
之後的《愷撒和克莉奧佩特拉》,費雯·麗飾演的埃及豔后,清冷又美豔;《安娜·卡列尼娜》裡的安娜,至今仍是最經典的版本之一。
在不少人眼中,《漢密爾頓夫人》中的費雯·麗是其最美的形象
1942年,費雯·麗重返舞臺,出演了喬治·蕭伯納的《醫生的窘境》。這張照片由安吉·麥克賓拍攝
《漢密爾頓夫人》裡風情萬種、美豔迷人的艾瑪
以及讓她再次斬獲影后的《欲望號街車》裡靈魂扭曲,悽美絕望的布蘭奇
馬龍·白蘭度和費雯·麗正在扮演斯坦利·考沃斯基和布蘭奇·杜波依斯之間刪減與否仍有爭議的強姦戲
直到1951年,她飾演了《欲望號街車》裡的女主角布蘭奇·杜波依斯,這部影片雖然在當時極具爭議,但不妨成為影史上的又一部經典。而費雯·麗,她憑藉自己日臻純熟的演技,再次獲得奧斯卡影后的頭銜。
奧斯卡評委曾如此評價她:「她有如此美貌,根本不必有如此演技;她有如此演技,根本不必有如此美貌。好萊塢只為她一個人分裂!」
該是怎樣的才華,才徵服了如此挑剔奧斯卡評委。放眼好萊塢,也只有她一人得到了這樣至高無上的褒獎。
1940年2月29日,驕傲的製片人塞爾茲尼克在洛杉磯國賓大飯店分享費雯·麗的奧斯卡榮譽
她應是被人喜愛的,被人尊敬的,被榮華包圍的……然而在如此功成名就的背後,卻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由於費雯·麗太過熱愛演藝事業,因而她在飾演每一個角色的時候,都會想像自己就是角色本身,然後深陷其中,無法將生活和角色徹底分開。於是她長期經受精神上的折磨,最終導致患上了嚴重的躁鬱症。
我有時候在想,如果費雯·麗對待角色沒有那麼認真,是不是就能將角色和生活分開,然後不用飽受病痛的折磨,答案是否定的。
根本就沒有這種如果,因為她是費雯·麗,她是演戲的瘋子,不瘋魔不成活。一如她的感情。
在費雯·麗這張迷人的宣傳海報上,她穿著斯嘉麗與瑞德在紐奧良度蜜月時的美裙
她認識勞倫斯·奧利弗,是和閨蜜去利裡克劇院觀看演出,而勞倫斯·奧利弗是那場舞臺劇的主演,那時的奧利弗是倫敦舞臺上最有前途的影星之一。
費雯·麗是宿命論的堅定信奉者,她全神貫注地望著在舞臺上的奧利弗,在腳燈的映照下,她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全部未來。費雯·麗突然轉身對閨蜜低聲耳語「那就是我想嫁的男人。」閨蜜一怔,然後提醒她,她和奧利弗都各有家室。「沒關係,」費雯回答說,「總有一天我會嫁給他的。」
攝影:七語
你看,她對待感情就如同對待演戲,偏執得無藥可救。
後來奧利弗也認識了費雯·麗,自然是一見鍾情,於是兩人在經過一番努力與掙扎之後,終於在一起了。
他們的確是彼此生命裡的光,在一起是相得益彰,推動著彼此事業的進步。他們之間的愛情甚至被奉為英國田園詩般的童話。
《費雯·麗:永遠的亂世佳人》插圖
然而,愛情之初愈是美好,結局往往愈是悲傷。在費雯·麗的躁鬱症折磨得她十分憔悴的時候,奧利弗離開了她,與另一位年輕的演員在一起了。
他不是沒有與她一起對抗病魔,只是,他沒有堅持到最後。不能否認奧利弗曾深愛著費雯·麗,因為他在認識費雯·麗50年後,仍然清楚地記得他們第一次見面時,費雯·麗坐過的地方。他說:那是我第一次見到有如此精緻面孔的人。只是,他愛自己更多,所以他沒能陪伴費雯·麗走到最後。
圖:1940年奧斯卡頒獎禮後,費雯·麗和勞倫斯·奧利弗在比弗利山莊的家中拍下這張照片。費雯·麗穿著由艾琳·吉本斯設計的獨特禮服,戴著勞倫斯·奧利弗送的梵克雅寶的黃寶石項鍊
這樣的奧利弗,顯然不是費雯·麗的良人,但費雯·麗從沒放棄過對奧利弗的愛。即使後來她遇到了梅裡維爾,這位年輕的男士是她的影迷,一直傾慕於她,且在她飽受病痛的折磨時,給與她無微不至的照顧和包容,但費雯·麗最愛的還是奧利弗,一直到離世,她的床頭始終掛著奧利弗的照片。
費雯·麗的朋友曾說:「費雯全心全意地愛著那些她所愛的人,並且毫不在意回報。我很幸運能夠成為她的朋友,這令我感到榮幸之至。」
我親愛的費雯·麗,她是如此熱愛生活,用心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如果她願意,只要一個眼神,就會有眾多追隨者,她卻說:「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有兩件事我依然會做。一是成為一名演員,二是嫁給勞倫斯·奧利弗。」
偏執又深情。而於我心中,費雯·麗永遠是在《亂世佳人》麗初見時的少女模樣。
《亂世佳人》劇組最年輕的演員戴安·費希爾請明星為她籤名
1967年後7月7日,
一代佳人費雯麗獨自在她的寓所魂歸離恨天。
8日晚上,
倫敦的所有劇院都熄滅舞臺腳燈一分鐘,
演員和觀眾一起為這位影壇巨星的隕落默哀。
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16名。
芳華隕落,
然而她的名聲和美麗
竟真如母親期待的那般像喜馬拉雅山般耀眼奪目,
星光普照全球,
一直綿延至今。
費雯·麗說,
假如有來生,她照樣只做兩件事,
一件是「成為一名演員」,一件是「嫁給奧立弗」。
這個熱情美好的女孩,
終其一生,
無非就是在追求藝術、追求真愛。
為戲而生,為戲而瘋,
費雯麗如飛蛾撲火般為藝術和愛情
燃燒了短暫卻輝煌的一生。
來源: 雨窗雪爐